Nature:鐵電材料性能的預測與優化——第一性原理計算本徵鐵電翻轉

2021-01-15 材料人


鐵電材料是一種存在自發極化的材料,且自發極化有兩個或多個可能的取向,在電場作用下,其取向可以改變。它具有介電、壓電、熱釋電、鐵電以及電光效應、聲光效應、光折變效應和非線性光學效應等重要特性。鐵電體概括起來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以KH2PO4為代表,具有氫鍵,從順電相過渡到鐵電相是無序到有序的相變,屬有序無序型。另一類為位移型鐵電體,以BaTiO3為代表,從順電相到鐵電相轉變是由其中兩個子晶格發生相對位移。


卡內基研究所的Shi Liu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Ilya Grinberg 和Andrew M. Rappe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鐵電材料PbTiO3的90º疇壁來提供一個微觀圖景,使得能構建一個可以量化在各種鐵電體中各類疇壁的動力學的簡單、普適、形核與生長為基礎的分析模型。然後預測了在有限溫度下電滯回線與矯頑場的溫度和頻率關係。此模型能夠定量測定矯頑場,與陶瓷和薄膜中的實驗結果符合很好。


在鐵電體材料中,疇壁將不同極化方向的區域分開。疇壁的存在,能夠影響到鐵電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釋電,與鐵電性能。疇壁的運動對極化翻轉是至關重要的,而極化翻轉作為鐵電材料顯著的特徵可以通過電滯回線表現出來。實驗上,可觀察的極化翻轉和疇壁運動的動力學通常被解釋為彈性界面被缺陷引起的隨機勢能釘扎行為,這是與樣品的狀態有很大關係,受顯微結構以及其他外界效應影響。理論上,連接0K,基於第一性原理的一個有限溫度下的樣品的微觀量和宏觀性質(比如說矯頑場)是材料設計與器件性能的關鍵。而這種聯繫的缺乏阻礙了基於第一性原理計算的高通量計算材料發現的技術的使用。


本文作者實現了多尺度理論研究方法來逐漸使鐵電系統的微觀電子與離子自由度內在化。從基於量子力學的第一性原理計算開始,提供鐵電材料的結構與能量模型的關鍵信息。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的結果,建立原子間相互作用勢模型,這個模型可以研究大的系統,達到845000個原子,用來探索在有限溫度下電場驅動疇壁的運動。


利用大規模分子動力學模擬在一個大的溫度範圍內定量估算出無缺陷PbTiO3的一個90º疇壁的速度。在低場區域(E<0.5MV/cm),速度強烈的取決於溫度,而且與電場有強烈的非線性關係。在高場區域(E>0.5MV/cm),疇壁速度與溫度的關係變弱,這個證實了在低場與高溫下,90º疇壁的速度滿足Merz規律(μ=1.0)。顯示即使在沒有缺陷的情況下也是類蠕變行為。



圖1.分子動力學模擬疇壁速度。a, 溫度T和電場E與疇壁速度vx關係圖。展示了本徵的蠕變-去釘扎轉變。b, 不同溫度下ln(vx)與1/E曲線圖,插圖為溫度與活化電場關係圖。


基於90º疇壁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發展了非180º疇壁形核的分析模型。在x-y平面內的一個90º疇壁可以看成是X-Y平面內一個特別的180º疇壁。這種轉換允許我們像對180º疇壁來處理非180º疇壁,而且可以方便估算不同疇壁的相對能量。



圖2. 疇壁形核的Landau-Ginzburg-Devonshire模型。a, x-y坐標系中90º疇壁映射到X-Y坐標系中180º疇壁。b,在Y-Z平面上模擬疇壁處的形核過程。c,核的極化輪廓。d,從分子動力學模擬算出的活化電場Ea與從LGD模型得到結果比較。


利用密度泛函理論可以使分析模型有效的快速估算出電滯回線與矯頑場。



圖3. 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擬的幾種材料的電滯回線與矯頑場。a,模擬的300K下PZT陶瓷不同疇尺寸頻率與矯頑場關係。b,疇尺寸為1μm與10μm的BaTiO3的電滯回線。c,PZT薄膜的頻率與溫度和矯頑場的關係。d,疇壁為0.5μm ,0.05μm,和5μm 的BiFeO3矯頑場理論值與實驗值。


Liu等人的工作表明,在有限溫度下從第一性原理計算出的零溫微觀量與宏觀現象的描述是相關的,提供了一個具體的過程來從微觀量直接快速計算出宏觀量。這個過程可以被集成到高通量的從頭計算平臺,用來進行鐵電材料的設計與優化。


本文於2016年6月發表於Nature,原文連結:Intrinsic ferroelectric switching from first principles

(見下方「閱讀原文」)

該文獻解讀由材料人新能源學術小組  檢華   供稿,參與新能源話題討論請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2」,歡迎加入新能源學術組,參與新能源文獻解讀和文獻匯總,傳播學術知識和深挖產業信息,請加qq 2728811768。

材料人網代理「天河2號」超級計算機,我們有完善的售前售後服務以及有競爭力的價格,歡迎諮詢和試用,聯繫方式:jisuan@cailiaoren.com。



長按二維碼訂閱材料人了解更多科技服務

招聘平臺|儀器設備|產品測試|項目對接|求報導

請按以下方式聯繫我們

合作電話:010-82810279   

郵箱:kefu@cailiaoren.com

相關焦點

  • 進展| 第一性原理計算篩選本徵二維磁性材料
    因此,人們希望實現具有本徵磁性的二維層狀材料。先前人們根據Mermin–Wagner定理,各向同性的單原子層二維材料由於長程熱漲落並不能表現出宏觀磁性,本徵二維磁性材料被認為不能存在。比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只在極低溫下的複雜磁性體系中實現,將這類拓撲態應用到實際體系的途徑之一就是尋找新型二維磁性材料。而且,新材料體系的發現將可能揭示出新的拓撲電子態。近年來,基於第一性原理的高通量篩選方法逐漸成為發現新材料的途徑,為尋找本徵二維磁性材料及研究新奇電子性質提供了新手段。
  • 國科大蘇剛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發現二維鐵電金屬大家族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教授研究團隊通過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和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計算相結合,從2964個二維雙金屬磷酸鹽結構中發現了16種鐵電金屬材料,極大地擴展了鐵電金屬家族,將引發人們對鐵電金屬的進一步研究。該研究工作剛剛在Science Bulletin 在線出版。
  • 遊走於邊緣 — 鐵電金屬
    只要將上下表面短路,測量釋放出來的極化電流,就可以計算出鐵電極化。  鐵電量子理論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物理人能捐棄傳統物理用有效波恩電荷來估算極化的做法,轉而運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甚至運用 Wannier 函數程序模塊,針對整個布裡淵區的波函數,直接計算鐵電極化。
  • 【材料】電極化材料:從共線鐵電到非共線亞鐵電
    到了二十世紀,人們開始研究固體中的磁和電,誕生了鐵磁學、鐵電學等學科。並且這些磁、電功能材料在資訊時代作為信息存儲介質和信號傳感器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正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指出的,磁與電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始終相伴而生,在物理性質方面展示著一一對應的關係。這在固體中也不例外,有鐵磁體就有鐵電體、有反鐵磁體就有反鐵電體、有磁滯回線就有電滯回線,有鐵磁疇就有鐵電疇等等,連它們的朗道理論公式都如出一轍。
  • Nature Materials:手性誘導鐵電聚合物弛豫特性
    弛豫鐵電體存在無序結構,目前公認是導致其優異性能的成因。然而,儘管經過了50多年的持續而深入的研究,關於弛豫鐵電體的物理模型一直存有爭議,《Nature》雜誌曾點評弛豫鐵電體為「令人絕望的混亂」(「hopeless messes」,Nature441, 941 (2006))。弛豫鐵電材料優異性能的結構起源無疑是鐵電材料和凝聚物物理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
  • 福建物構所極化快速翻轉鐵電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鐵電體是一類重要的極性光電功能材料,表現出豐富的非線性光學、壓電、熱釋電、鐵電和光伏等性能,其本質特徵是自發極化在外電場作用下發生反轉。近年來,鐵電分子化合物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逐漸發展為傳統無機鐵電陶瓷的一類重要補充材料。
  • 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實驗技術的結合表徵催化劑材料性能
    報告題目: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實驗技術的結合表徵催化劑材料性能報告人:張仁勤 博士Research Scientist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McKetta化學工程學院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Voiland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時間:2018年8月7日10:00-11:00
  • 最新《Nature》:直接在矽上生長的超薄膜具有增強的鐵電性!
    鐵電材料是一種具有自發極化並且這種極化可以在外電場作用下發生改變的材料。因此,超薄鐵電體對於高密度電子器件,特別是場效應電晶體和非易失性存儲器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在普遍存在的鈣鈦礦氧化物中,鐵電性能通常被限制在幾nm的尺度上,鐵電性能會隨著鐵電材料的變薄而不斷被削弱。
  • ​最新《Nature》:直接在矽上生長的超薄膜具有增強的鐵電性!
    因此,超薄鐵電體對於高密度電子器件,特別是場效應電晶體和非易失性存儲器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在普遍存在的鈣鈦礦氧化物中,鐵電性能通常被限制在幾nm的尺度上,鐵電性能會隨著鐵電材料的變薄而不斷被削弱。同時根據第一性原理計算預測,由於去極化的不完全屏蔽,鈣鈦礦鐵電體的臨界厚度為6個晶胞。鈣鈦礦中的原子級鐵電常常無法證明極化轉換,這對於應用是至關重要的。
  • 第一性原理在材料科學中有什麼用?一看便知!
    那麼,在物理、材料領域,它是什麼意思?第一性原理,是以薛丁格方程為基礎,預測材料性質的一系列理論方法。與之對應的方法是材料學中常用的各種經驗公式。相比於經驗公式存在著可靠性和普適的問題,只要給出材料的微觀結構,應用第一性原理理論上就能精確地算出各種性質。那麼,應用第一性原理在材料學上有什麼用?這裡介紹一二。
  • 內蒙古大學趙世峰課題組在區分鐵電材料電位移貢獻新進展
    隨著信息技術與集成化器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新型多功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多鐵性材料由於同時擁有鐵電性和鐵磁性吸引了很多關注,而鐵電材料可以存在於11個點群之中。因此擁有更多的實際應用,例如鐵電儲能、鐵電光伏以及電卡效應等。
  • 盤點:第一性原理計算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應用
    第一性原理計算可以確定已知材料的結構和基礎性質,並實現原子級別的精準控制,是現階段解決實驗理論問題和預測新材料結構性能的有力工具。並且,第一性原理計算不需要開展真實的實驗,極大地節省了實驗成本,現已被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嵌脫鋰機理探索、擴散能壘計算、結構穩定性、嵌鋰容量機理研究等方面,為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製備和改性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
  • 鐵電材料有望使計算機告別矽時代 計算處理與存儲為一體
    目前,一種新的符合計算機行業使用要求的材料出現在人們面前。如果這種材料可以成功運用於計算機領域,這將使計算機處理器不僅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能夠提高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 經過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電荷在四種不同狀態之間進行快速切換的鐵電材料來存儲數據。
  • 金屬所在鐵電異質界面發現極化巨大增強現象—新聞—科學網
    鐵電材料由於具有鐵電、介電、壓電、熱釋電等豐富的物理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非易失性鐵電存儲器、電容器、制動器、熱釋電探測器等電子器件中。
  • Rev.綜述:自旋電子學材料第一性原理設計
    與之相比,實驗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在此期間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實驗原料的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而第一性原理計算不需要任何實在的樣品,甚至可以應用到沒有合成出的材料中。通過指定需要的特性,第一性原理可以對物質的性質進行精確預測,並在接下來的實驗中進行證實,這一過程可以減少材料設計的周期。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通過第一性原理的理論化學計算的精度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 設計新型鐵電材料?你的腦洞夠大嗎?
    鐵電體的電疇壁對於鐵電材料意義非凡,甚至可以說決定了材料的性能。但這是為什麼呢?磁場中的鐵磁體--如羅盤針--因其磁極化作用會發生轉動。鐵電體與之相似,但作用場為電場。由於外加電場能夠改變材料的電極化性能,因此鐵電體在存儲裝置--如交通卡--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形變能夠帶來極化,極化也會產生形變,這就是壓電現象。
  • 基於一種新奇的面內自極化的鐵電光伏效應
    鐵電光伏材料,由於其具有窄的光帶隙、良好的載流子傳輸和強的紫外-可見-紅外吸收等特點,兼具機械、化學、熱穩定且製造成本低等優點,因此在太陽能轉換應用上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作為完全不同於傳統p-n結光伏效應的獨特光伏材料體系,鐵電光伏材料的自發極化是驅動載流子分離的主要動力,且光電流方向能夠隨著自發極化方向發生轉變,這些獨一無二的特性拓寬了鐵電光伏材料的應用領域。但是由於光-電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且穩定性較差,尋找高轉換效率且輸出穩定新型鐵電光伏材料仍然是光伏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挑戰性課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第一性原理計算最新進展
    這種效率的快速增加歸因於有機—無機雜化滷化物鈣鈦礦光吸收層獨特的電子結構與性能以及鈣鈦礦的成膜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理解其優異性能的物理化學起源和機制,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對鈣鈦礦材料結構和特性的充分理解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和性能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 鐵電材料有望使計算機告別矽時代
    鐵電材料(Ferroelectric materials)可使計算機不再運用數字邏輯進行計算。他指出,鐵電材料的一個主要優勢在於,這種材料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並不是新生事物。富士通、德州儀器以及其他幾家公司都已經製造出了鐵電存儲設備。  「我們只不過是將現有的這種材料進行升級,如果有公司想要採用它,它不會像新材料那樣要十年才能實現規模化,」馬丁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