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安科技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持續拓展新能源汽車、液態金屬、5G等業務,積極推動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項目國內臨床試驗進程,全力推進歐盟(CE)認證並取得國際權威歐盟認證公告機構UDEM頒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的CE認證證書。為促進公司業務發展、提質增效添加動能,公司認真落實團隊建設、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市場營銷、生產與質量管控等各項工作。今年爆發的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致使各行各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精準、有力措施,在嚴防疫情的前提下全力保障業務開展,同時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貢獻力量,公司全力配合客戶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訂單生產需求,按時按量向其供貨超聲機、呼吸機、監護儀、麻醉泵、生化機等多種儀器相關配件,公司從銷售、工程、生產、倉儲全流程優先保障防疫物料的及時交付,2020年7月,公司榮獲邁瑞醫療頒發的「抗疫突出貢獻獎」。 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公司上遊供應商及下遊客戶復工復產延緩、市場需求出現較大下滑,公司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報告期內,公司汽車零部件、有機矽膠等產品銷售收入下降、研發投入增加、贛深高鐵拆遷導致部分成本增加,2020年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859.6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0.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63.9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3.05%。 主要情況如下: (一)新能源汽車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需求受到抑制。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9.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5%和37.4%。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等政策。隨著中央和地方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產業政策的持續實施,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逐步復工復產,新能源汽車性價比和終端需求在不斷提升。 公司具備鋁合金、鎂合金等新材料產品的全製程工藝,擁有自主的模具開發能力,壓鑄設備的產能從180T到4200T,從大到小的零件全覆蓋,擁有精密的CNC加工中心,多樣化的表面處理及組裝線,可以滿足新能源汽車零件的不同要求。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應對,利用在模具研發創新設計、新材料工藝、表面處理、產能、現場管理等方面優勢,繼續順應市場需要和客戶需求,加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技術和生產能力配套開發力度,持續深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半年度,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為9,274.8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8.17%。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與特斯拉、寧德時代、比亞迪、吉利、TKP、HBA、TRW、GKN、江淮、LG、佛吉亞、大陸集團、阿爾派等國際國內知名客戶建立合作關係。 (二)液態金屬 摺疊屏手機的出現是智慧型手機發展的一個必然,鉸鏈的設計和製作是摺疊屏手機的兩大核心技術之一,另外一個核心技術就是柔性屏的性能提升和大規模量產,鉸鏈對結構件的強度、厚度和精度提出超過傳統工藝極致的要求,當前不鏽鋼和鋁合金的CNC、MIM等成型工藝難以滿足鉸鏈對材料性能和尺寸精度的要求。液態金屬作為摺疊手機鉸鏈的關鍵材料,具有高強度、良好成型性和高尺寸精度的特性,能夠達到鉸鏈支撐件對於厚度、強度和精度的要求,同時由於液態金屬本身卓越的彈性變形能力,使產品的疲勞性能遠遠好於其他材料。 報告期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蔓延,但是摺疊屏新手機並沒有放慢腳步,包括華為MateXs及三星GalaxyZFlip的兩款新摺疊屏手機相繼發布,讓市場再次聚焦到其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前景。公司在去年液態金屬市場不斷拓展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與手機品牌商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研究開發並供應液態金屬鉸鏈。 報告期內,公司除向客戶供應液態金屬鉸鏈外,也持續加大液態金屬產品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結構件、醫療器械、通訊基站等領域市場推廣力度,不斷推出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公司已經量產的液態金屬產品包括液態金屬鉸鏈結構件、醫療器械結構件、汽車車門鎖扣、USB接口、手機側面裝飾件、攝像頭裝飾件,Face-ID支架等多款產品,其中公司向特斯拉獨家供應ModelX液態金屬車門鎖蓋23040PCS。 為了拓展液態金屬的應用領域,開發更多的液態金屬產品,公司對機器人諧波減速器核心部件諧波齒輪、防松墊圈高端緊固件、高爾夫球頭、工業聯軸器膜片等進行了深入研發,部分樣品已經完成前期打樣。 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推動宜安科技液態金屬產業持續發展,提升產業鏈整合能力,2020年3月6日,公司與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設立的產業基金寧德三祥鋯鎂產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三祥鋯鎂」)籤署《非晶合金(液態金屬)項目合作投資協議》,雙方同意合作投資非晶合金(液態金屬)項目。該項目註冊資本金額為人民幣100,000,000元,三祥鋯鎂、宜安科技以60%:40%的比例共同投資,實施主體為雙方合資設立的寧德三祥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三祥」)。 2020年3月10日,寧德三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為提升寧德三祥獨立研發和生產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產品能力,提高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產品市場競爭力,宜安科技、逸昊金屬將其擁有及有權使用的與非晶合金(液態金屬)有關的專利及專有技術許可給寧德三祥使用。寧德三祥向宜安科技、逸昊金屬支付技術許可費4,000萬元(包括向宜安科技支付2,300萬元、向逸昊金屬支付1,700萬元),技術許可費分二期支付。截至報告期末,宜安科技和逸昊金屬分別收到第一期技術許可費。為增加寧德三祥的液態金屬設備產能,2020年4月8日,公司與寧德三祥共同籤署了《設備買賣合同》,寧德三祥同意向宜安科技採購10臺兩種型號規格的液態金屬機器設備,總金額為人民幣3,080萬元。 隨著相關行業對液態金屬接受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液態金屬材料設計和製作高性能、高精度的複雜結構件,對液態金屬的需求不斷增加。為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加快市場布局,持續加大液態金屬機器設備投入,提升產能,液態金屬產品收入持續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液態金屬產品銷售收入為7,097.8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25%,主要原因是液態金屬鉸鏈收入增加。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與特斯拉、小米、華為、OPPO、藍思科技、ABB、索尼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合作關係進一步增強。 (三)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 報告期內,公司穩步推進醫用鎂骨釘國內臨床試驗工作。公司已經陸續與7家臨床試驗機構籤訂臨床試驗協議,並相繼安排啟動工作。根據公司的臨床方案,公司計劃臨床184例(92試驗組,92對照組)。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的國內臨床試驗進程受到一定影響。截至目前,各臨床醫院正在積極推動臨床病例入組。 2020年5月,公司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項目又一次迎來重大進展,公司收到國際權威歐盟認證公告機構UDEM頒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的CE認證證書。在全球範圍內,公司獲得該適應症產品的首個批准證書。公司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取得CE認證證書表明該產品符合歐盟相關要求,已經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可以在歐盟及相關海外市場銷售,將對公司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為更好地開展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產品市場推廣與銷售,公司正積極與歐盟代理機構搭建推廣及銷售平臺,擬通過銷售代理等多種形式與經銷商、醫療機構等建立合作關係,為快速實現銷售做好充分準備。 (四)消費電子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居民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對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追求從最初簡單的使用功能向高技術含量、功能多樣性、便攜、時尚等方向轉變。5G商用及5G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形成的聚合效應,推動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聯時代,三星、華為等終端廠商積極推動摺疊屏手機走向成熟,具備摺疊、捲曲、拉伸等特性的動態柔性顯示也將得到普及應用。鎂鋁合金、液態金屬等具有強度高、抗震性、抗腐蝕性等優異性能,能夠滿足專業消費電子產品功能需求,成為生產消費電子產品企業的首選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鎂鋁合金、液態金屬等新材料在消費電子產品上的應用率快速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深耕市場渠道、強化管理和精細化運營等多種措施,持續開拓以筆記本電腦產品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同時持續深入將公司鎂鋁合金、液態金屬應用到可穿戴設備、運動相機、無人機、VR等領域。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與華為、聯想、三星、緯創、和碩、聯寶、京瓷、Gopro、Jabil、HP等知名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五)5G精密通訊基站零部件 今年是國內5G建設的第二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5G建設有所推遲。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國內廠商的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及國家新基建政策的啟動,5G網絡建設成為國內經濟建設的助推器,關鍵技術加速突破,產業鏈需求都得到有效的增長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布局5G技術和市場,公司在5G方面擁有自主的技術儲備,生產的5G基站產品包括濾波器,散熱殼體等,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與中興通訊、國人通訊、三星、愛立信、諾基亞等知名客戶合作關係進一步鞏固。 (六)LED結構件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LED顯示屏市場面臨嚴峻的考驗,激烈的行業競爭和進一步整合加劇,隨著疫情被逐漸控制,經濟活動「重啟」,LED行業也開始慢慢「復甦」。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應對疫情期間LED顯示屏結構件應用的變化發展,持續做好LED顯示屏結構件產品的技術研發、品質管控和市場創新等相關工作,進一步鞏固與行業知名廠商艾比森、利亞德、雷迪奧、強力巨彩、視源光電等客戶的合作關係。 (七)機器人及智能製造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方面,傳統製造企業工人不能如期復工,生產經營受到極大影響,生產力大大下降;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為製造業向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示與展望。多數製造業企業已認識到,如何應對用工荒,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製造自動化、智能化無疑成為中國製造的發展方向,工業機器人、產業智能化的需求被加速釋放。 報告期內,公司抓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的需求帶來大幅增加的有利機會,繼續加強產學研用合作,進一步深入與ABB等知名企業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和應用工業機器人。 (八)募投項目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建設。 1、宜安雲海輕合金精密壓鑄件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全部生產配套工序都已建設完成,並投入生產。宜安雲海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從產業鏈各個環節規劃和落實,為客戶提供專業快速的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宜安雲海與吉利、LG、寧德時代等客戶在新能源汽車上的三電項目(電機、電控、電池)外殼已合作。二期工程項目已有部分廠房封頂,正著手內部裝修等工作。 2、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及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由公司負責實施,上述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東莞市清溪鎮銀泉工業區公司現有廠區內。由於新建贛州至深圳鐵路客運專線建設項目途經公司部分廠區,東莞市清溪鎮人民政府需對公司部分土地及地上建築予以徵收,為避免公司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及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剛實施或實施一段時間就面臨被拆遷的風險,公司決定將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由2020年6月1日延期至2021年5月31日,將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由2020年12月1日延期至2021年11月30日。 3、公司液態金屬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生產場地無法滿足發展需求。由於新建贛州至深圳鐵路客運專線建設項目途經公司部分廠區,東莞市清溪鎮人民政府需對公司部分土地及地上建築予以徵收,更加導致現有生產場地無法滿足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需求。為充分發揮最大效益,公司擬變更部分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實施方式,即公司在原項目建設地點東莞市清溪鎮銀泉工業區現有廠區內實施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的同時,將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部分設備出租給控股子公司逸昊金屬,由逸昊金屬在其場所使用承租的上述募投項目設備實施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 截至報告期末,上述募投項目累計投入募集資金28,648.94萬元(其中宜安雲海輕合金精密壓鑄件生產基地項目投入16,850.22萬元、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精密結構件產業化擴產項目投入11,791.28萬元、非晶合金(液態金屬)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入7.44萬元)。 (九)研發創新 1、研發投入 公司立足自主創新,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力度。報告期內,公司研發總投入金額為3,740.27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1.33%。 2、智慧財產權 公司持續加強研發創新力度,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取得24項授權專利、取得註冊商標1項,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66項,擁有註冊商標40項,技術創新優勢地位進一步凸顯。
二、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詳情請參見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中的有關風險內容。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研發與技術方面 1、智慧財產權 公司持續加強研發創新力度,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取得24項授權專利、取得註冊商標1項,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66項,擁有註冊商標40項,技術創新優勢地位進一步凸顯。 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取得的專利和商標明細如下: (1)公司取得的專利和商標 ①在大陸註冊的專利 ②在韓國註冊的專利 ③註冊商標 (2)宜安雲海取得的專利 (3)逸昊科技取得的專利 (4)德威鑄造取得的專利 2、核心技術領先 (1)新能源汽車 公司長期致力於研發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的技術、產能、現場管理方面能力突出,具有在模具研發設計、新材料工藝、表面處理等領域領先的研發實力,具備較強的精益生產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在汽車輕量化方面增加稀土鎂合金、超薄鎂合金和非晶材料的應用。精密的壓鑄成型及CNC加工技術、多樣化的表面處理及組裝線,保證了汽車產品的穩定性和精密度,能夠滿足不同客戶對產品功能和價格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快速的一站式服務,確保了電機、電控、電池包、液態金屬鎖蓋、轉向器和中控導航類、車身結構件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及時開發和量產交付,獲得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和零部件系統客戶的一致好評。公司在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的推廣與銷售,公司作為供應商已進入特斯拉、寧德時代、比亞迪、吉利、TKP、HBA、TRW、GKN、江淮、LG、佛吉亞、大陸集團、阿爾派等國際國內知名客戶供應鏈。 (2)液態金屬 公司有超過20年新材料研發、精密模具設計、機械製備、壓鑄成型和生產的經驗,專注液態金屬研發和產業化10年,作為行業內較早進行液態金屬研發的企業,在非晶合金成分、成型技術設備等多個方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非晶合金材料成分的設計、母合金的熔煉、精密模具設計和製造、精密機加工、表面處理及液態金屬真空成型設備的製造等全製程的能力,擁有中國最大規模非晶合金的生產線。經過多年的技術和市場積累,公司在塊狀非晶合金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取得行業領先優勢,成功開發並生產大塊非晶系列產品。公司具備生產液態金屬鉸鏈的能力和實力,迄今為止,公司為國內最大手機終端客戶提供兩款液態金屬鉸鏈,分別定義為第一代和第二代。 公司也是全球唯一將液態金屬應用在汽車行業的企業。公司於2015年2月開始介入特斯拉新能源汽車ModelX液態金屬車門鎖蓋項目並主動向其提供液態金屬汽車門鎖蓋樣品。公司於2015年7月接到特斯拉的訂單並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車門鎖蓋等配件,公司是獨家向特斯拉供應ModelX液態金屬車門鎖蓋的一級供應商並一直持續至今。特斯拉除直接向公司採購外,特斯拉也通過Hydro指定向公司採購汽車前橫梁裝置等配件,另外,TKP向公司採購轉向系統等配件後也是供貨給特斯拉。公司液態金屬材料除應用於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外,在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領域也有應用。 (3)醫用鎂合金 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項目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研發團隊「生物可降解鎂合金及相關植入器件創新研發團隊」是廣東省引進的第二批創新科研團隊。公司是一家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是醫用鎂合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是國內引領行業標準制定、臨床和產業化的先鋒,在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方面科研和產業化能力雄厚,具有極強的科研集群優勢,行業影響力強。公司以「廣東省第二批創新科研團隊」、「廣東省院士專家工作站」、「醫用鎂合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可降解鎂植入物臨床轉化創新戰略聯盟」為發展平臺,積極推動可降解鎂植入物在醫療器械領域臨床轉化前的各項工作,在廣東省藥監局、東莞市藥監局和國內外醫用鎂合金專家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公司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臨床試驗審批正式通過,成為國內首款獲準臨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屬螺釘,標誌著可降解金屬植入物產業化步入了新階段。2020年5月,公司收到國際權威歐盟認證公告機構UDEM頒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的CE認證證書。在全球範圍內,公司獲得該適應症產品的首個批准證書。經過十年的積累,公司在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已構築了超一流的團隊、較高的技術壁壘、強大的合作夥伴等核心優勢。 3、技術實力深厚 研發和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源動力,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大力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公司設有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的專門部門,通過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式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技術研發團隊,從事公司自主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公司建立了「廣東省輕合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多個科研機構。在堅持技術研發與創新依靠自身技術力量的同時,公司還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眾多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致力於液態金屬材料、汽車輕量化工程、鎂合金醫用材料及器械的研究與開發,進一步增強公司在新材料領域的競爭優勢。 (二)生產方面 1、公司擁有100多臺功能先進的鎂鋁合金壓鑄機、全系列高端檢測儀器。經過對先進技術的吸收和多年的經驗積累,公司具備模具設計與開發、壓鑄成型、精加工、表面處理、噴塗、檢測、包裝等完整的縱向一體化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儲備,在生產各環節及相關技術領域解決了行業中的諸多共性關鍵技術,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可以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客戶通過多個供應商加工的繁瑣性,對推動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公司長期專注於鎂鋁合金等輕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精密壓鑄件技術國內領先,生產管理經驗豐富,具備較強的精益生產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公司擁有鋁鎂合金壓鑄機超過100臺,其中有大型的4200T鋁鎂合金壓鑄機,有多臺650T進口東芝壓鑄機為筆記本外殼專用,均有機器人自動取件裝置,不但效率高且性能穩定,鑄造良品率高;日本進口CNC加工機臺超過300臺,其中有100多臺為筆記本外殼專用;擁有高級別的無塵PC專用全自動噴油車間及組裝車間。 公司致力於薄壁鋁鎂合金的研發與生產,擁有27寸的大型鎂合金件壁厚1.2mm和14寸筆記本電腦外殼壁厚0.45mm的量產實績,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另外,公司具備壓鑄模具動態分析能力,薄壁件熱整形工藝及表面高光噴塗工藝,大型壓鑄件模內注塑等行業領先工藝。 3、公司擁有行業先進的品質保證設備和龐大的檢測中心配套服務,具備完整的精密壓鑄件產品檢測能力,能夠為客戶產品提供精準、多功能的檢測服務和測試服務。公司通過貫穿產品開發設計、供應鏈生產管理和售後服務等方面的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產品品質。公司通過了ISO9001:2015、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等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液態金屬、消費電子等行業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三)市場營銷方面 公司注重營銷團隊的打造,現擁有一支優秀且穩定的營銷團隊,並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不斷吸收優秀的人才來擴充營銷隊伍。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公司與眾多國內外知名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公司不斷增強營銷團隊的素質,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符合市場競爭的營銷體系,提升公司整體營銷能力。公司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為公司獲取更多的優質訂單創造了優越條件。 中國是全球多種行業的生產基地,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通訊、音響、體育用品、醫療器械等,通過不斷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消費電子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迅速贏得了國內外廣大知名品牌客戶的信賴與支持。公司是「綠色壓鑄」理念的倡導者與先行者,在行業中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力。 (四)管理團隊和人才方面 公司具有精幹專業穩定的核心管理團隊,凝聚力和資本運作能力強,能夠快速把握新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並制定相應經營規劃,以適應行業環境和政策的變化,增強公司整體經營能力,穩固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 公司始終把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優化配置作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公司發展需要,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等多種渠道不斷擴充和提升員工的業務素質和自身能力,使公司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持續優化。不斷完善考核管理機制,設計對各類人才具有吸引力、創造力的激勵機制,比如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促進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核心競爭力及核心技術團隊或關鍵技術人員(非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發生重大變化,也沒有發生因設備或技術升級換代、核心技術人員辭職、特許經營權喪失等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