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巨化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9年,全球經濟趨向疲弱,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內經濟下行,行業供需格局逆轉,公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產品與原材料市場大幅波動,多種不利因素與困難疊加。面對嚴峻困難與挑戰,公司保持清醒認識,以確定的戰略與行動,積極應對不確定的環境與困難挑戰。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在控股股東巨化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上下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圍繞「穩基礎、促革新、拓格局、高質量」經營方針,抓緊抓實年度任務落實,發揮公司競爭優勢,以產業鏈高效運營、提質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強化經營管理,強力拓展市場,持續加強「技術、管理、機制」三大創新,推進發展動能轉換和未來競爭優勢構建,實現經營穩健、發展向好目標。  主要經營環境分析  (一)全球宏觀經濟整體疲弱,中國外需增長放緩。全球可持續發展動力乏力,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衝突與金融動蕩問題頻發,投資與貿易收縮,加劇經濟下行風險。大國博弈明顯升  溫,全球國際分工面臨重構格局。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進一步放緩,多數新興經濟體經  濟增長放慢。世界工業增長低緩,貿易表現低迷。中美貿易衝突激烈、談判過程曲折、關稅互徵,影響雙方正常貿易秩序,增加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中國累計出口額同比  (二)國內經濟總體穩中有進,但增速下降、增長壓力加大。中國經濟發展處於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與實體  經濟失衡、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失衡的「三失衡」矛盾依然突出。疊加國內通脹抬頭、外需疲弱及  不確定性增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呈下行趨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1%,同比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呈逐季下行趨勢。工業增加值同比5.7%,同比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累計99.7,仍處於2017年3月以來的下行通道。消費物價指數(CPI)強勁上行,同比上升4.5%。  (三)公司所處行業需求轉弱、供給增長,供大於求的矛盾顯現,驅動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受經濟下行影響,公司產品市場由前幾年的恢復增長轉向疲弱。化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邊際  效應減弱。由前幾年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化工行業產能供給階段性收縮或抑制,驅動產品  價格加大幅度回升,轉向受盈利增長驅動,行業部分收縮產能有所恢復、龍頭企業產能技改擴張,疊加需求減弱,行業供需格局由階段性不平衡或弱平衡,轉向供過於求,產能過剩矛盾顯現,產  品價格競爭趨向激烈、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成為公司業績下降的主要因素。  說明:上述產品中不含乙炔氣、氫氣、香精、冷凍油等產品(下同)。  (四)原材料市場價格總體下降、局部仍漲,下降增利遠不及產品價格下降減利影響。受經濟下行、需求下降,公司產品原材料市場總體下降,使銷售成本有所下降,形成增利因素。但由  於其下降幅度小於產品價格下降幅度、原材料成本營收佔相對較低、具有資源屬性的部分原材料  上漲等,原材料成本下降增利難以彌補產品價格下降減利影響。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95億元,比上年同期相比(下稱「同比」)下降0.39%,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18.82億元,同比下降4.45%;實現利潤總額10.65億元,同比下降59.3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95億元,同比下降58.40%。  (一)同比增利減利因素情況  1、增利因素162,044萬元。其中:(1)銷售成本下降增利108,494萬元:主要是原料價格下降增利73,317萬元、產量變動增利29,178萬元、副產品變動增利5,473萬元、消耗下降增利5,242萬元,工資及費用上升減利4,716萬元;(2)其它收益增加增利22,282萬元:主要是氟製冷劑事業部收到政府補助HFC23焚燒補貼15,936萬元;(3)產品銷售銷量增加增利18,551萬元(主要是氟化工原料增加銷量2.83萬噸、製冷劑增加1.84萬噸、包裝材料增加1.34萬噸、基礎化工增加38萬噸);(4)稅金及附加減少增利5,118萬元;(5)其他業務利潤增加增利3,444萬元;(6)營業外支出下降增利2,143萬元;(7)營業外收入增加增利2,012萬元。  2、減利因素317,652萬元。其中:(1)產品價格下跌減利288,062萬元,主要是氟製冷劑產品減利195,255萬元、基礎化工產品減利14,555萬元、含氟聚合物產品減利44,695萬元、石化材料產品減利32,311萬元、食品包裝材料產品減利1,246萬元;(2)管理費用上升減利11,074萬元,主要是員工增加、績效考核兌現工資性費用、安全費用、修理費上升;(3)銷售費用上升減利1,321萬元,主要是出口費用及人工費用增加;(4)研發費用上升減利155萬元;(5)投資收益減少減利9,964萬元,主要是上年同期處置凱聖、博瑞股權收益9,600萬元;(6)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減利1,066萬元;(7)資產減值損失減利5,798萬元,主要是資產減值損失增加減利4,560萬元、信用減值損失減利1,238萬元;(8)財務費用同比減利212萬元。  (二)主要經營特點  1、實現高水平運營,主要產品增產、增銷。通過強管理、保安全、拓市場、優結構、挖潛力,精心組織生產經營,積極應對市場需求放緩競爭加劇、產業鏈階段性不平衡、部分資源階段  性緊缺、安全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等困難,確保了安全穩定長周期高質量運行,在上年同期保持高水平產銷基礎上,再上產銷高水平臺階,實現同比增產增銷。主要生產裝置負荷率達97.6%以上,主要產品的生產總量同比增長26.53%、外銷量同比增長24.26%。  因產品價格下跌影響28.81億元、電子化學材料業務本年度未納入合併範圍等影響,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5億元。  (說明)上述產品中不含乙炔氣、氫氣、香精、冷凍油等產品;電子化學材料產品銷量僅統計2018年1至4月。  2、實現良好的內生效益,運行質量提升。從減利因素上看,主要是產品價格下降和工資及社保費用增加,合計達到31.67億元。期間費用雖然有所增加,但主要受公司經營業務規模擴張影響。從增利因素上看,因產品銷售銷量增加、產量變動、副產品變動、消耗下降、品種結構調整等增利達16.20億元,實現良好的產能挖潛、節能減排、降本、結構優化調整效益,提升了生產裝置競爭力水平,擴大了競爭優勢。  3、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產業鏈向價值中高端延伸。聚焦競爭力、高質量,穩步推進產業升級。研發投入4.98億元,建立健全自主研發體系,繼續加強先進氟氯新材料、新型綠色氟製冷劑與發泡劑、含氟精細化學品等新產品新應用研發,生產裝置技術提升、「三廢」和副產物資源化利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應用等研發,共實施新產品探試、小試、中試與工業化驗證及產業化,產業工藝改進、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環保提升等研發項目63項,快速增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報告期,公司及子公司申請技術專利受理60件(其中PCT申請3項),獲得專利授權50項(其中美國專利3件、日本專利2件)。  依託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完成固定資產項目投資15.48億元。重點實施了氟聚合物和PVDC等先進化工材料項目、AHF等氟化工原料項目、第三代氟製冷劑及其混配項目、第四代氟製冷劑11kt/a氟化學品聯產項目、存量裝置技改提升等基建和技改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產業升級,鞏固競爭地位(相關投資項目詳見本報告之財務報告之在建工程)。堅持開放共贏,新型綠色氟製冷劑和發泡劑合作研發和對外項目合作,螢石原料、氟製冷劑產品的渠道建設等有序推進。加強海外產業布局的前期研究,積極謀劃產業空間優化布局。  堅持戰略協同,加大股權投資布局,完成股權投資2.76億元(資本金認繳金額14.27億元),重點實施了工業汙水處理、危險固廢處理、氟製冷劑渠道的投資布局,參與設立了浙江富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著力智能化、信息化與管理效率提升,持續推進主要生產裝置APC改造,全面運行LIMS智能檢測分析系統,有序推進杜邦安全管理提升項目、卓越運營系統(JES)項目和智慧運營中心建設,深化生產一線智能化、組織扁平化、保障社會化等「三化」改革方案。  適應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管控要求,制定或修訂公司制度208項。  強化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建設,不斷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水平(詳見公司2019年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三)主要問題  1、在經濟下行需求放緩下,不合理、不平衡的矛盾顯現。產業結構上,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相關的氟氯化工新材料的業務佔比仍需快速提升;產品結構上,同質化競爭加劇,仍需強化降本提質增效;產業鏈的平衡上,隨著公司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同時存在與外部資源供應、產品銷售渠道的再平衡,內部產業鏈的與營運系統柔性能力的再平衡,公司化工新材料與下遊新加工、新市場培育的再平衡。  2、著眼未來競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緊迫性需進一步增強。仍需進一步優化研發功能,強化新產品研發與成果轉化、「四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研究應用,在產業鏈邁向高端、產品終端化方面「補足短板」。仍需加強組織模式、體制機制創新,不斷適應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求。  3、經營風險壓力加大。面臨全球經濟下行與複雜且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以及公司所處化工行業特定屬性,需要警鐘長鳴,安全、環保、經營的風險管控仍需持續加強。  以上問題,公司將今後的工作中針對性的予以改進。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詳見本報告第四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之「化工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之「行業基本情況」。  (二)公司發展戰略  1、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願景: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  公司使命:成為一流企業。  公司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開放發展、一體化發展,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並重,管理、技術、市場、機制創新相結合,以氟化工為核心,以新材料、新環保、新能源、新用途為產業轉型升級方向,充分發揮公司積累的競爭優勢,加快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基地特色園區化,產業鏈集成化,產品高端化、系列化、高質化、精細化、差異化、複合化,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氟化工的領先者,國內一流的化工新材料供應商、服務商。  2、業務單元戰略  (1)氟化工發展戰略  氟化工為公司的核心主業,堅持走高端化、專業化、國際化、科技領先的發展道路,氟聚合物、ODS替代品、含氟電子化學品、含氟精細化學品協同發展,優先發展氟材料,進一步豐富氟化工產業鏈內涵,形成基礎原料規模化、中間產品系列化、下遊產品精細化和功能化的產業格局,初步實現氟化工向高端化、材料化、專用化轉型;將公司打造成為中國綜合競爭力最強的氟化工企業,提升並確立國內氟化工領域的領導權、主動權、控制權,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公司躋身國際一流氟化工企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2)氯鹼板塊發展戰略  堅持氟氯聯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支持促進公司氟化工產業發展;進一步強化氯鹼產業在技術、市場、品牌、產品結構等優勢,依靠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培育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構建以氯鹼新材料及特色含氯化學品為核心的新型氯鹼產業鏈;藉助外部平臺,發揮寧波基地臨港優勢,加快公司本埠與寧波基地資源有效整合,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產品開發,力爭在含氯化工新材料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成為有機氯和氯鹼新材料的一流供應商,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食品包裝材料供應商、服務商。  (3)煤化工產業發展戰略  通過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的轉型,打造區域範圍基礎原料優勢供應商,協同保障公司重要原料供應。  (4)石化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  以打造國內特色石化材料綜合競爭力一流的企業為目標,做優、做強、做大現有苯—環己酮—己內醯胺產業鏈,按照「單體→聚合→加工及製品」三個層次依次推進,突出差異化發展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形成有公司特色的完整的環己酮-己內醯胺-尼龍6生產、加工、服務產業鏈。  (5)基礎化工發展戰略  堅持「基礎化工原料化」的戰略定位,實施「總量控制、差異競爭、精細管理、節能減排」的產業發展戰略,服務公司核心產業;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按照適度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原則,推進技術進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在為核心產業發展提供有競爭力的配套原料的同時,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三)經營計劃  1、經營計劃進展說明  報告期公司的經營計劃為: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62.55億元,實現穩健增長;杜絕重大安全環保事故。  報告期,公司實現安全穩定生產,未完成經營計劃(詳見本報告第四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2020年經營計劃  (特別提醒:本經營計劃為董事會基於公司自身條件與形勢分析判斷,制定的工作目標及相應措施,未知未來外部環境、內部條件是否存在重大變化及其對經營活動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本計劃不構成公司的業績預測以及對投資者的實質承諾,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1)2020年形勢展望  展望2020年,公司將面臨更多、更大困難挑戰。同時,危中有機,存在良好發展機遇與有利條件。公司將在積極應對各種矛盾與困難的同時,努力利用好公司積累的競爭優勢和有利條件,抓住危機中的機遇。  三大挑戰與困難:一是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的巨大衝擊,經濟階段性大幅收縮已成定局,疫情後的經濟恢復、疫情次生影響、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等尚存諸多不確定性;二是需求下降,公司產品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進一步顯現,競爭會更加激烈;三是經濟與市場的動蕩,將明顯增多經營風險點和公司產業鏈內外不平衡矛盾,對公司經營風險控制力、運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大機遇:一是行業競爭格局優化、集中度趨向集中的機遇。我國仍處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進程。化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驅動化工行業在空間布局、產能結構調整、發展方式、發展動能、產業鏈重構、產業政策導向等諸多方面發生深刻變革,加之化工行業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重汙染、安全生產風險高的行業,受產品、安全、環保、土地規劃、能源消耗等產業政策,以及資金、技術、安全生產與環保設施、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約束較強。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於園區內優勢頭部企業發展,行業競爭格局仍趨向改善,行業進入門檻進一步抬升,優勢企業市場佔有率將繼續提升。我國經濟進入中低速發展階段,過去在經濟高增長下形成的分散產能,通過政策調控、市場充分競爭,走向行業集中是必然規律。化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將會加快行業調整、競爭格局走向集中的進程。二是積極的經濟政策機遇。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國均採取了積極的經濟政策。今年是我國「十三五」收官之年,穩就業、穩增長、擴內需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發力。公司氟製冷劑具有耐用消費品屬性,氟氯化工新材料為我國戰略性新型產業重點支撐產品,將隨家電、汽車等政策消費刺激、新基建和產業升級力度加大而受益。三是第三代氟製冷劑未來削減機遇。今年進入配額基準年,行業新建產能供給進入收尾階段,產能釋放進一步放緩,儘管競爭激烈,但有利於公司作為全球行業龍頭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  有利條件:公司在產業集約基地化、產業競爭地位、技術研發、品牌渠道、人才隊伍、管理經驗等方面積累了諸多競爭優勢,發展動能充沛,財務穩健、現金充裕,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邊際,具有利用行業調整期加快產業升級布局的基礎條件與動力。  因此,公司將繼續堅定產業初心、使命,堅定高質量發展決心,堅守深耕主業,聚焦核心競爭力、高質量,順應行業發展規律、政策與市場變化趨勢,發揮核心競爭優勢,因勢利導,聚力聚合,以確定的發展戰略、路線圖(產業鏈中高端延伸、提質增效)、紮實的工作,應對形勢的不確定性,努力克服困難、應對挑戰,推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為股東創造價值。  (2)經營目標  2020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0.04%;杜絕重大安全環保事故。  (3)經營方針  穩運行、增動能、聚英才、創一流。  (4)重點工作措施  第一,穩生產、穩安全、穩市場,確保「安穩長滿優」運行。以安全環保為前提,深化安全「五抓」(抓規章、抓責任、抓重點、抓督查、抓氛圍)工程,全面推進杜邦安全管理體系覆蓋,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高質量抓實環保「三提」(提質、提標、提速)工程,加大環保治理、環境因子管控,加快實施汙水治理、危險固體廢物處理等重點環保項目,推進節能減排,以減量化、循環化、無害化為目標,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環保收官戰。以主導產品、核心產業鏈高負荷運行為目標,全面推進「高產優質低耗」經濟運行模式,建立健全應對複雜環境下的產供銷貯運與公用工程保障機制,強化現場管理,確保「雙高」產品高產高銷。重中之重是第三代氟製冷劑產品的高產高銷。加快推進智慧營運中心、卓越營運體系建設,為公司的高質量營運提供平臺和體系支撐。以提高主導產品、核心產業市場佔有率為目標,實施「量價結合,量為價先」積極的營銷策略,優化市場布局、渠道布局、客戶結構、客戶服務,開拓、經營好國際國內市場,積極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歐盟、東協市場潛力。積極創新與客戶、供應商的更為緊密的合作共贏關係,確保重點產品銷售、重點原材料供應暢通。加強對市場的研判與過程控制,保持策略靈活性,努力把握市場機遇。嚴格信用管理、庫存管理,嚴格控制經營風險。  加強國際貿易政策與形勢研究,積極應對貿易爭端。  第二,開放創新,增強發展動能。深化組織機構改革,優化公司機關職能和分子公司的放、管、控邊界與流程,改善激勵與約束機制,釋放改革活力。深化生產一線智能化、組織扁平化、保障社會化改革,強化資源整合利用,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營運智能化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  堅持開放合作、借力發展,按照戰略協同、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開放包容、補齊短板原則,主動對接、創新合作模式,積極謀劃產業、資源、項目、市場、人才上的對外合作,構建良好的開放發展生態。堅持自主技術創新與合作創新相結合、引進技術與再創新相結合,創新產學研協同研發機制,加強內部研發資源整合協同,提高研發效率和效益。安排科技創新計劃項目62項,總費用5.27億元(本年度費用3.33億元);信息化項目9項,總費用5,843.5萬元(本年度費用3,257萬元),重點圍繞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新型綠色環保消費需求和公司產業鏈中高端延伸的需要,加快先進氟材料、氟精細、氯材料、綠色低碳氟製冷劑發泡劑的技術、品種和應用研發,加強重點生產裝置、新建裝置技術提升瓶頸、化工新材料質量與應用拓展再提升瓶頸的攻關。  推進智能製造。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做好技術專利的超前布局。  第三,積極營造人才環境,聚集產業發展核心人才團隊。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活力之本,發揮公司氟氯新材料、電子化學材料、含氟專用化學品等產業平臺,國家級工程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省先進位造業創新中心、科研院所聯合實驗室、公司內部創業創新平臺等科技創新平臺的功能,以及引進人才輻射效應,積極引進公司產業所需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全面實施內部各層次、梯隊人才培養計劃。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理念,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分配機制、服務機制,全力營造引人、用人、留人生態環境。  第四,推進產業升級和管理提升,加速創一流企業進程。堅持戰略領先、規劃統籌,深入開展「十四五」發展規劃課題研究,系統謀劃公司發展戰略、發展項目清單、路線圖、空間布局、資源保障路徑等,促進公司產業向先進化工材料、產業鏈高端轉型升級。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逆周期有效投資,安排固定資產投資計劃項目56項,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8.63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額15.48億元、用款16.61億元),繼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推進產業補短板、高端延伸,優化產業與產品的結構,形成公司新的增長點,鞏固和提升行業領先地位和優勢。積極引進先進管理理念、手段,深化制度體系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全面提升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加速管理現代化。繼續夯實各專業管理基礎,構築牢固支撐。深化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目標成本管理和提質增效目標管理,形成成本、質量領先競爭力。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安全生產風險  公司屬化工行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高溫高壓的生產特點。不排除因生產過程管理控制不當、或其他不確定因素發生導致安全事故,給公司財產、員工人身安全和周邊環境帶來嚴重不利影響。措施: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以人為本」的經營方針,樹立底線管理思維,建立和完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衛生一體化管理體系,嚴格執行企業標準體系,加強危險源、環保因子的識別與控制,全面加強現場管理,提升裝置本質安全水平,推進節能減排,建立健全事故預案、應急處理機制,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提升職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科學管理、嚴格管理,實行從項目建設到生產銷售的全過程風險控制。  2、因環保標準提高而帶來的風險  公司所處化工行業屬於汙染行業,屬國家環保政策調控的重點。長期以來,公司採取積極的環保措施,高度重視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和管理,目前公司的各類汙染物通過處理後均達標排放,符合政府目前有關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相關環保門檻和標準的提高,以及政府環保管理力度的加大,不排除公司因加大環保投入對經營業績產生影響,也不排除未來公司的個別生產裝置因難以達到新的環保標準或環保成本投入過高而面臨淘汰的風險。措施:堅持環保底線思維,除了堅持環保「三同時」、排放標準,強化生產過程控制外,密切關注環保政策和行業動態,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減汙減排。  3、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所處化工行業具有周期性波動的特徵,行業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及相關下遊行業的景氣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公司的經營業績對產品價格的敏感係數較高。不排除未來由於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行業產能不斷釋放,導致產品市場供過於求矛盾加劇,產品價格低迷,給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的風險。措施:發揮公司產業鏈完整、多產品經營、產業鏈協同效應的優勢,增強抗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利用「四新」技術,持續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提升高端化、精細化、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推進基礎產品原料化進程,避免同質化過度競爭。  4、重要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行的風險  公司生產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螢石、氫氟酸、硫鐵礦、電石、工業鹽、甲醇、工業苯等。水電汽是公司生產所需的重要能源。隨著國民經濟轉型發展,不排除國家進一步出臺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政策,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風險。措施:強化生產裝置二次創新,推進節能減排,實施對標管理、資源再利用,降低物耗、能耗;深化目標成本管理;推進原料多樣化;發揮公司資金優勢,加強市場分析與預測,優化庫存管理,狠抓原材料市場波動機遇;加強比價採購和採購價格核查;加強原材料質量監控;加強與供應商開發與合作,優化供應渠道與運輸渠道,降低原材料成本與物流成本;視公司戰略需要,採取適當措施,控制必要的戰略性原材料資源。  5、產業政策風險  公司產業鏈前端產品為屬基礎化工產品。如果國家對基礎化工產品出臺更加嚴格的限制政策,將會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措施:堅持科學發展、創新驅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鏈高端化延伸升級,強化產業鏈集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基礎產品原料化進程,持續推進節能減排與低碳、綠色發展,根據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對生產裝置技術升級,嚴格生產過程控制,拓展環境與能源空間,提高競爭力水平;跟蹤產業政策和市場變化趨勢,及早謀劃應對措施。  6、新產品替代風險  我國氟致冷劑品種眾多,按使用進程來分大致可分為四代。第一代氟致冷劑因嚴重破壞臭氧層已被淘汰;我國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第二代HCFCs類氟致冷劑(以R22為代表)因破壞臭氧層且溫室效應值較高而面臨淘汰;第三代HFCs類氟致冷劑完全不破壞臭氧層,溫室效應值也大大降低,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氟致冷劑替代品種;第四代HFOs類氟致冷劑可進一步降低溫室效應值,公司已完成建設該類致冷劑的生產裝置。  根據《蒙特婁議定書》,公司F22作為非原料的產量和消費量已於2013年被凍結,2040年以後完全淘汰。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大幅提高以及社會環保意識的進一步增強,不排除我國出臺更加嚴格的加速淘汰政策。雖然HFCs類氟致冷劑因逐步替代HCFCs類氟致冷劑而面臨較大的市場機遇,但未來也將面臨削減生產和消費的風險。措施: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鞏固公司在HFC-134a、HFC-125和HFC-32等新型氟致冷劑行業地位,填補HCFC-22未來留下的市場空間,以及大力發展TFE及其下遊產品,延伸產業鏈,帶動HCFC-22原料需求。同時,密切跟蹤技術、市場變化,繼續積極研發消耗臭氧潛能值(ODP)為零、全球變暖潛能值(GWP)低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替代品。  7、固定資產佔比較高的風險  公司所處化工行業系資本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較大、流動資產規模較低。隨著公司發展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比例將進一步上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金額亦相應增加,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大。公司所處行業如果出現明顯技術進步,或者市場發生劇烈變化,公司如無法針對性進行生產裝置技術改造,將可能面臨部分固定資產閒置或減值的風險。措施:對存量裝置進行持續創新,強化成本管理,挖掘裝置潛力,增強裝置活力和產品成本、質量競爭力;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加快創新驅動,重點發展高附加價值的四代製冷劑、含氟聚合物及精細化學品、PVDC新品種等,加快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產業鏈高端化升級;根據產業鏈分工趨勢,整合利用好他人資源。  8、其他風險與措施  見前述「2020年經營計劃」之內容。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成立22年以來,經營發展穩健。公司已由基礎化工產業企業逐步轉型為中國氟化工領先企業,成為國內領先的氟化工、氯鹼化工、煤化工綜合配套的氟、氯化工新材料先進位造業基地,具有產業集群化、基地化、循環化、園區化特徵,積累了空間布局、產業鏈、規模技術、品牌、市場、資源、管理等多項發展氟化工及化學新材料競爭優勢,形成產業協同發展、產業高端化延伸的格局與趨勢。隨著公司持續創新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  (一)產業鏈和空間布局優勢  公司擁有完整的氟化工產業鏈。經過22年深耕主業、創新發展,逐步形成自我配套齊全、集約協同效應明顯的國內領先的氟氯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公司競爭模式由單一產品競爭向產業競爭、產業集群競爭轉變,為公司低成本運營、低本發展、產業高端化延伸積澱了堅實支撐。  公司產業基地有62年歷史積澱,為衢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3年升格為國家高新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撐。以「美麗巨化」、「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巨化」建設為突破口,堅持循環經濟4R(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再製造),公司產業基地成為產業集約發展的美麗生態化工園區,為新形勢下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本公司為核心主體,巨化集團被命名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  (二)規模技術優勢  公司主導產品規模國內領先。主要產品採用國際先進標準生產,核心業務氟化工處於國內龍頭地位(其中氟致冷劑處於全球龍頭地位),特色氯鹼新材料處國內龍頭地位。  公司擁有完善的研發體系和國內行業領先的研發實力。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省先進位造業創新中心、新材料研究院、低碳製冷  劑研究院、實驗工廠、科研院所聯合實驗室、各分子公司研究機構、實驗裝置等技術創新主體與  平臺,形成公司戰略統領、內部分工協作、外部聯合的技術創新體制和產學研有機銜接的研發機  制。  公司在含氟(含氯)高分子材料、精細氟化工、氟化工相關環境科學和氟材料的分析測試、研發等方面有較強的原創開發能力、中試工程能力。立足自主持續創新,積累了一批先進實用的  自有技術和技術儲備。截至2019年底,公司擁有授權專利290件(其中國外授權專利12件),6家重點子公司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報告期內,公司申請技術專利受理60件(其中PCT申請3項),獲得專利授權50項(其中美國專利3件、日本專利2件)。公司《微納結構調控催化與新型製冷劑合成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獲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太陽能組件用高耐候阻燃多層氟合金膜背板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獲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公司「低碳含氟製冷劑高效製造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研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三)品牌優勢  「JH巨化牌」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氟產品系列、有機氯產品系列、硫酸系列獲「浙江名牌產品」,PTFE、R134a產品被授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知名品牌產品」,R22、R134a產品通過UL認證,PTFE分散乳液產品通過美國FDA認證和歐盟EU認證,R134a(藥用四氟乙烷)取得藥品註冊證書和美國DMF歸檔號。「巨化」牌製冷劑在全球市場上的佔有率始終處於領先水平。  報告期,公司汽車空調用製冷劑R134a(氣霧罐型)、偏二氯乙烯共聚乳液、偏二氯乙烯共聚樹脂產品通過「浙江製造」認證,聚保鮮PVDC保鮮膜、聚包鮮PVDC保鮮袋系列產品已經通過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和歐盟EU/EC認證(產品進入歐盟及歐洲貿易國家市場的通行證)。公司起草的偏二氯乙烯共聚樹脂行業標準獲工信部批准發布。子公司聯州致冷公司被授予浙江省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子公司巨塑化工的偏二氯乙烯共聚樹脂獲「浙江製造精品」稱號。  公司先後被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石油和化工行業維護產業安全先進單位、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中國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實施卓越績效  先進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浙江省產品信得過單位、浙江省用戶滿意企業、浙江省和衢  州市首批「質量獎」。全資子公司浙江衢州巨塑化工有限公司和寧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被評  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報告期內,公司位列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中聯上市公司價值百強」榜單第13位;入選央廣網第二屆「最值得投資者信任的上市公司」新材料領域創新先鋒企業。位  列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信用500強第23位,浙江第1位。  強大的品牌優勢、嚴格的品質保證、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以及處於國內行業的龍頭地位,為公司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和開放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專業人才及經營管理優勢  巨化集團系中國八大化工生產基地之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公司引進國外氟化工生產先進技術,經過長期大化工生產經驗積累和產業不斷創新升級的艱苦歷練,使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化工  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產業隊伍。近年來,公司堅持人才立企,依託產業平臺、研發平臺、創業平臺積極引進行業領軍人才團隊,同時積極培養內部各層次、梯隊人才,人才優  勢不斷累積。  (五)市場優勢  公司地處長三角南端,產品市場相對集中在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兼顧華北、西南市場,主導產品在浙江及周邊地區有較大的影響力。  公司以顧客需求為關注焦點,發揮行業龍頭榜樣作用,以品牌建設為支點,持續改進品質,延伸服務,與顧客合作共贏,為顧客創造價值,擁有健全的市場網絡和忠實的顧客群。  (六)資源優勢  公司地處浙、贛、皖螢石資源富集中心區域,緊靠江西硫鐵礦資源密集區,螢石、AHF就近採購便利。公司產業鏈完整且持續向高端化延伸發展,原料自給率高且可通過管道輸送。控股股東經過62年的發展,擁有公用配套、物流商貿等完善的化工生產配套設施;公司深化與所在地浙江省衢州市一體化發展,為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公用工程、運輸物流、土地等資源、要素支撐;堅持政策引領、戰略引導的發展模式,產業發展與國家產業政策契合度高,與當地經濟融合度高,衢州-巨化一體化不斷深化,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博實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博實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2019年度,公司智能成套裝備產品與環保工藝裝備產品收入全面增長,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及利潤高速增長。2017年度中期,博奧環境完成收購奧地利P&P公司100%股權,並在國內工業廢酸、酸性氣體治理與循環再利用項目上不斷取得重大進展。2019年,項目進入收穫期,確認收入2.79億元,為公司貢獻可觀利潤。如進展順利,2020年度確認收入金額將會保持持續穩定增長。該項目的工藝原理,可應用於含硫氣體回收處理、稀酸增濃等領域。
  • 博邁科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博邁科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2019年地緣政治因素貫穿全年,國際原油價格先揚後抑。報告期內,公司開展了2019年度項目經理系列培訓,著重提高公司中層團隊管理水平,貫徹優秀管理帶動高效生產思想;開展「車間主管核心管理技能提升」、「班組長綜合管理技能提升」等系列專題培訓,強化基層團隊管理意識,舉辦「弘揚工匠精神,激勵技術創新」等表彰活動,落實吃苦耐勞抓生產的精神。同時,針對2019年度應屆畢業生、實習生舉辦入職及融入培訓,幫助新員工建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個人能力提升。
  • 杭氧股份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杭氧股份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司的經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推遲復工、防疫措施產生的計劃外成本增加使公司面臨嚴峻挑戰。面對困難,公司董事會和經營層精心謀劃,將防疫工作放在首位,堅持科學防疫和生產經營並重的方針,確保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開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經營產生的影響,使公司繼續沿著既定戰略方向穩步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制定了嚴密的防疫措施,防疫物資準備充足,確保了公司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順利推進。公司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 雅運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雅運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2019年,我國紡織行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全行業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快推動轉型升級,努力克服下行風險壓力,綜合景氣度及生產情況大體平穩
  • 柏楚電子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柏楚電子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1、把握市場機遇,鞏固領先地位  2、提升技術先進性,增強核心競爭力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總線雷射切割系統、超快雷射精密加工系統等產品的多項技術突破。
  • 長飛光纖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長飛光纖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2019年,光纖光纜行業供需關係調整,競爭加劇,導致光纖光纜產品單價大幅下降。面對有挑戰的經營環境,公司立足中長期戰略發展,繼續堅定執行公司戰略舉措,平衡價量關係,鞏固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業務優勢,保持電信市場領先地位,積極拓展國際化市場,打造整體解決方案拓展行業細分市場。
  • 潛能恆信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潛能恆信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53.05萬元,同比增長59.89%;實現營業利潤4,151.18萬元,同比減少51.8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17.84
  • 聯環藥業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聯環藥業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2019年國家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政策及法規密集出臺,《疫苗管理法》頒布,《藥品管理法》新修,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推進
  • 金銀河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金銀河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報告期內,公司所處鋰電池和有機矽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下遊中小生產企業擴產變得謹慎,單體設備營業收入增速放緩;公司主要核心優勢產品全自動生產線,憑藉先進技術以及優秀的產品性能,仍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 海思科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海思科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著既定的目標緊密推進各項工作,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27億元,同比增長84.61%,實現淨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40.28%,主要系治療性產品增長較快,業務模式轉變初見成效,使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有所增長
  • 北緯科技2018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7月27日消息,北緯科技(002148)2018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經濟進入「新常態」,增幅繼續收窄,用戶紅利漸消失,存量競爭加劇。
  • 耀皮玻璃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耀皮玻璃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公司強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推進生產經營發展。二季度復工復產後,公司生產逐步回歸正常運轉,各業務板塊逐漸復甦,研發活動持續活躍,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 皇馬科技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皇馬科技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也是極具挑戰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公司聚焦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
  • 日辰股份:2019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日辰股份:2019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時間:2020年04月27日 20:21: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日辰股份:關於2019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公告二、履行的決策程序 (一)董事會會議的召開、審議和表決情況 公司於2020年4月27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利潤分配的議案》,並同意將本議案提交公司 2019 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 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4日 20:51:35&nbsp中財網 原標題:水晶光電: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2019年,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董事會嚴格遵守《公司法》、《證券法
  • 南嶺民爆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南嶺民爆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報告期內,面對全球範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速嚴重放緩,中美貿易戰升級,全球經濟總體出現衰退跡象。2020年上半年,民爆行業生產總值和工業炸藥產銷量同比有不同程度下滑,但全國民爆行業總產能嚴重過剩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並未有根本性改變。公司所在湖南省內市場炸藥需求回暖,但省外市場仍處低位水平;公司所在湖南省內市場雷管下滑,省外有所上升。
  • 貴州百靈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貴州百靈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運行節奏,疫情從年初一直持續至今,對全球宏觀經濟以及各大行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由於新冠疫情對醫藥行業生產經營、消費、服務造成的衝擊,醫藥製造業增速大幅下滑。目前,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落地,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國內生產經營秩序已穩步恢復,二季度增速實現由降轉升。
  • 中文在線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中文在線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圍繞「文學+」、「教育+」雙翼飛翔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聚焦核心數字出版業務,不斷深耕數字閱讀業務,並圍繞主業不斷探索開拓新的業務形態。
  • 宜安科技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宜安科技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概述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持續拓展新能源汽車、液態金屬、5G等業務,積極推動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項目國內臨床試驗進程,全力推進歐盟(CE)認證並取得國際權威歐盟認證公告機構UDEM頒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的
  • 益生股份:2019年度激勵基金第二次分配方案
    益生股份:2019年度激勵基金第二次分配方案 時間:2020年12月29日 16:20:44&nbsp中財網 原標題:益生股份:關於2019年度激勵基金第二次分配方案的公告2020年12月28日,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2019年度激勵基金第二次分配方案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