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透析方式最好?掌握這些,腎病患者可以自主選擇了

2021-01-21 天天說腎的石頭醫生

透析讓人又愛又恨:它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一種很好的保命手段;但又非常纏人,而且容易壓得人喘不過氣……

透析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結腸透析三種,到底哪種更好呢?



透析到底是幹啥的?


我們要選擇合適的透析方式,首先要弄清楚透析在腎病治療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我們知道,腎臟的主要作用是排毒,一旦腎臟出現損傷,體內就會淤積大量毒素,所以需要用其他辦法來幫助排毒。


這個辦法就是血液淨化,透析只是血液淨化的其中一種。

透析一般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也有人將結腸透析(其實就是中藥灌腸)算作一種,成了三種。



三種透析方式的利弊: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種透析方式,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並將經過淨化的血液回輸。


優勢: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理小分子物質,比如肌酐、尿素氮等,並且是使用壽命最長的一種透析方式。


劣勢:血液透析是三種透析方式中,對腎功能損傷最嚴重的一種。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原理與血液透析差不多,只是將透析器改成了我們自己的腹膜。


優勢:腹膜透析可以有效清理中分子物質,可以更好地改善進食狀況、皮膚瘙癢等情況。更重要的是,腹膜透析對腎功能的損害小得多,而且可以在家自己操作。


劣勢:腹膜本身是生物膜,這決定了其使用壽命沒有血液透析那麼長,而且腹膜透析有一定機率引起腹膜炎。



結腸透析


結腸透析的原理,就是利用中藥來清洗結腸,達到排毒的目的。


優勢:對腎臟的損傷最小,而且可以排出各種類型分子的毒素。更重要的是,它不限於尿毒症期,大部分慢性腎衰竭患者都可以使用,而且費用是最低的。


劣勢:效果並不如前兩種好,而且差很多……



哪種透析更好?


一般認為,對於慢性腎衰竭終末期的患者,如果尿量還多,就比較適合腹膜透析。

因為對於這類患者,腹膜透析可以透析地更加充分,而且對腎功能的損害較小。


但如果達到了無尿的階段,或者腎功能因某種原因急劇下降,就需要血液透析了。


從長期來看,血液透析雖然有諸多缺點,但勝在穩定性好,所以大部分醫生都是建議進行血液透析的,這只是因為比較「省事」。


至於結腸透析嘛,血肌酐200~400μmoI/L的時候,還不適合進行血液或腹膜透析,這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結腸透析,有部分患者表示效果還是可以的。


關於透析的問題就說這麼多,關於透析或者腎病,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相關焦點

  • 透析,到底是選擇血透還是腹透?詳細利弊分析
    透析,到底是選擇血透還是腹透? 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了10% 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病情發展到終末期腎病
  • 阿斯利康Lokelma(環矽酸鈉鋯)在透析終末期腎病患者...
    DIALIZE研究評估了Lokelma用於接受穩定透析的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治療高鉀血症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接受Lokelma治療的患者中,經過長時間的透析間期後,有41.2%患者維持了透析前正常鉀水平(4-5mmol/L),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劑的患者僅為1.0%,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和臨床意義的改善。
  • 維護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可反覆操作,不僅節約了患者寶貴的血管資源,而且不影響血管通路的即刻使用,患者痛苦少且併發症少。雅安市中醫醫院目前在介入下處理了多種血管通路併發症,效果明顯。雅安市中醫醫院腎病科三類典型問題可解決對於透析患者來說,透析通路的維護至關重要。
  • 區中醫腎病專科醫院:做透析病患的貼心人
    這段對話是2月12日22時,新洲區區中醫腎病專科醫院的工作群內,院長漆柏安在參加完區衛健局防控視頻調度會後與院職工的一段對話。漆柏安雖然年近六十,但在重大疫情面前,仍然不辭辛勞、勇挑重擔、日以繼夜地堅守在抗疫一線。在醫院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病區進行封閉隔離後,漆柏安帶頭住在醫院值班室,親自協調相關醫院來院人員安排,為行動不便的患者做好服務。
  • 透析也不怕,腎病患者福音來了!
    腎病的高發病率與難治癒程度,越來越成為腎病患者朋友們談之色變的話題。而一些已經進入透析階段的患者朋友,更是被種種不便利條件限制得有苦難言。即使是成功換腎的患者朋友,也要終身服用抗凝藥、抗排異藥等,努力保護新腎臟的腎功能。
  • 血液透析患者持續使用胰島素、血糖居高不下,為何?
    前幾日在內分泌科查房被主任問懵了~ 患者 62 歲,糖尿病 20 餘年,由於不夠重視,平素血糖控制不理想。本次入院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腎功能衰竭、終末期腎病,維持血液透析狀態。
  • 尿毒症晚期除了換腎,就是做終身透析!到底哪種治療方式更好?
    如果腎臟「生了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最終,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尿毒症」)。而晚期尿毒症主要通過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來治療,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三種治療方式。今天我們主要來對比下血液透析與腎移植兩者之間的利與弊。
  • 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腎病有複雜的病情和漫長的病程,更有屬於每個階段分期的痛苦與不便。而程度最甚的,自然是尿毒症透析階段無疑。透析既費時——每周兩三次、每次4小時的時間,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又費力——相當於全身血液置換個遍,耐受度低的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更不要說透析過程可能存在的種種緊急併發症,無一不牽動著尿毒症透析患者們的緊繃的神經。「如果能有一項技術代替透析,免受傳統透析方式之苦,該多好啊!」這是無數尿毒症患者和即將進入尿毒症階段的患者朋友們的心聲。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得了尿毒症以後,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是茫然是錯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療,不知道該選擇腎臟透析還是腎移植。 什麼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可以把它稱之為「人工腎」,是腎衰竭患者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
  • 腎病飲食、生活護理方式大公開,你想知道的護腎知識都在這裡
    腎病飲食原則中最基礎的一項就是低鹽飲食。首先低鹽飲食需要特別強調的就是伴有嚴重水腫、高血壓的患者,必須要嚴格執行。一般要求每天攝入鹽不超過3g。其次,沒有這兩項症狀的患者也建議低鹽飲食。腎臟是調節水、電解質的重要器官,受損後調節作用變弱,仍然按照原來的飲食習慣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不利於病情恢復。而且存在水腫、高血壓症狀的患者,常常也伴有尿蛋白、低蛋白血症等症狀。
  • 慢性腎病患者適當運動,別光看到好處,別忽略了這3個注意事項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運動,即使慢性腎病患者也是如此。保持適度運動能調節血脂、血糖和血壓,同時也能提高身體素質。但不能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腎損害,那慢性腎病患者該如何運動才能保護腎臟呢。慢性腎病患者運動有什麼意義?
  • 2019年腎病新進展合集,人工腎、腎病新藥,一個也不少!
    都在說,2019年是前十年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後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對腎友來說,這一年也註定不平凡。有人見證了治病的不易和辛酸;有人收穫了疾病的復原和好轉;有人在復發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也有人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透析。但細數2019年那些振奮人心的消息,每一個都在激勵大家努力前行。
  • 傑瑞自動腹膜透析機為腎病患者健康治療保駕護航!
    傑瑞自動腹膜透析機產品介紹 一、概要 自動腹膜透析通過腹膜透析機,取代人工操作,機器按照預先設置,進行自動換液,減輕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換液操作負擔,一般在夜間進行,白天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上班、上學,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 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尿毒症患者的福音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腎臟的研究及探索越來越深入,隨之出現的就是新技術應用於腎病的治療當中。其中就有3D列印腎、可穿戴人工腎、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等多種新興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
  • 透析過程痛苦嗎?一個透析3年的患者家屬告訴你,請珍惜生命!
    慢性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糖尿病腎病如果一直不好,或沒有及時去控制,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腎臟病,隨著病情發展,腎單位受損越來越嚴重,導致腎功能不可逆性減退,直至腎衰竭,而其最終結局就是「尿毒症」。
  • 國內血液透析設備企業盤點
    慢性腎病發展到5期,就進入了終末期腎病階段,隨著腎功能的下降,最終引發尿毒症的各種症狀。據統計,2014年和2015年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人數分別達到200萬人和220萬人,預計2018年將達到293萬人,四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0.02%。
  •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由心臟供能 靠血液運作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2016-02-19 科技日報 常麗君 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  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現在的目標是將設備做得足夠小,可植入病人體內。  這一設備的關鍵是矽納米技術微晶片,其工藝與計算機微電子行業中的晶片一樣。這種晶片並不昂貴,卻很精密,可作為理想的濾膜。
  • 為什麼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不能忽略這8種因素,及時調整
    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需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能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以免毒素在體內堆積。不過部分老年人在透析過程中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低血壓,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誘發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因此應及時找出低血壓的原因,然後正確應對。為什麼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
  • 抗壞血酸(維生素C)可改善腎病患者預後?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腎臟病(CKD)的常見併發症,大多數CKD患者在進展至終末期腎病前就已死於心血管疾病
  • 同濟醫院為尿毒症患者量臂繪製透析方案 患者帶著「血管地圖」去旅行
    同濟醫院腎內科何凡副教授介紹,「『血管地圖』是透析患者手臂血管情況的說明書,患者出門旅遊,目的地醫院的醫護人員可以據此實施內瘻血管穿刺,除了手臂『血管地圖』,我們還給每位患者都準備了透析重要囑託信息交接表、透析健康教育指導手冊,以保證患者在外地能夠順利透析。」  有了「血管地圖」,但出門在外去哪家醫院透析、怎麼聯繫床位也讓不少患者找不到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