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持續使用胰島素、血糖居高不下,為何?

2020-12-05 騰訊網

前幾日在內分泌科查房被主任問懵了~

患者 62 歲,糖尿病 20 餘年,由於不夠重視,平素血糖控制不理想。本次入院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腎功能衰竭、終末期腎病,維持血液透析狀態。在腎病科住院一段時間,胰島素用量已達到 60 U/天,日間血糖水平仍維持在 10~20 mmoL/L之間波動,故轉入內分泌科。

「這個患者血糖究竟該怎麼控制?口服降糖藥可用嗎?」主任提問了,但周圍跟著的一群下級醫生鴉雀無聲。

很快我聽到了主任叫我的名字,但身為內分泌科藥師的我,除了臉紅,啥也答不上來~

為了「一雪前恥」,當晚回家後就翻國內、外指南,因此有了這篇文章,希望你們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能有所幫助。

糖尿病是導致腎衰的重要因素之一,終末期腎病患者有很大一部分由糖尿病所致。對於糖尿病所致的終末期腎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和控制血糖是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

儘管多年來,臨床醫、藥專家傾注了很多精力關注慢性腎衰患者降糖藥合理使用,也有諸多指南和專家共識發布,但對於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降糖藥如何使用仍是個棘手的問題。

一、血糖控制目標怎麼監控?

由於透析液和血液血糖水平的差異,透析可導致血糖水平快速急劇下降;血糖水平的快速下降又可反饋性刺激升血糖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透析後的高血糖狀態;同時,由於胰島素的代謝和排洩延遲,也導致透析患者的血糖波動加劇。因此,增加實時的血糖監測頻次是必要的。

糖化血紅蛋白(HbA1c)與糖化白蛋白(GA)是臨床常用的血糖監測指標。

HbA1c 大概能反映測定前 2 ~ 3 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其相對穩定,不受飲食等影響,因此是評價長期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然而,在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紅細胞的壽命縮短為約 60 天,此外失血、出血以及促紅素的使用等因素使得不成熟紅細胞的比例增加,這些因素可導致 HbA1c 水平下降 0 ~ 30%。

GA 能反應測定前 2 ~ 3 周的血糖水平。因此,對於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GA 比 HbA1c 能更加準確地反映既往的血糖水平。但腎病症候群、甲狀腺功能異常、肝硬化等疾病影響血白蛋白更新速度時,會影響 GA 的數值。

但臨床血糖的控制目標應個體化,以 HbA1c 為例:總體上以 7.5 ~ 8.5% 為宜;HbA1c > 9.5% 提示血糖控制水平較差;HbA1c

二、血液透析時降糖藥物的選擇

1. 非胰島素降糖藥物

磺脲類藥物

在所有類別的降糖藥中,該類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較強,低血糖的發生風險較高。同時,儘管該類藥物主要在肝臟代謝,但由於其血漿蛋白結合率較高,且不能被血液透析所清除,仍會導致代謝產物體內蓄積。體內蓄積的活性代謝產物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因此,該類藥物原則上禁止使用。

其中的特殊情況是格列齊特,儘管其代謝產物幾乎沒有活性,在某些國家的文獻資料中可能會準許使用,但我們仍不建議使用。

格列奈類

該類藥物可快速刺激胰島素分泌,低血糖是其主要不良反應之一。

日本的指南指出,由於代謝產物仍具有降糖作用且通過腎臟排洩,那格列奈應禁止使用。相反,米格列奈由於代謝產物無活性可以考慮使用,但應從小劑量開始。瑞格列奈代謝產物無活性且主要通過膽道排洩,透析患者可以使用,但仍應從小劑量開始。

英國的指南中只推薦了瑞格列奈。

α 糖苷酶抑制劑

在日本的指南中,伏格列波糖由於不被吸收可以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阿卡波糖的吸收率小於 2% 且代謝產物只有微弱的活性,可以考慮使用;米格列醇在小腸上段吸收、原型通過腎臟排洩、在血液內無降糖作用、蛋白結合率低且可以被透析清除,可以謹慎使用。

英國的指南不建議使用該類藥物,因為未被批准。

雙胍類

二甲雙胍儘管有諸多優點,但由於其主要通過腎臟以原型排洩,一旦發生藥物蓄積可能會誘導乳酸中毒,在透析患者中應禁止使用。儘管二甲雙胍蛋白結合率很低且可以被血液透析清除,但仍不在可以使用的範圍之內。

提示:二甲雙胍和乳酸均可被血液透析清除,二甲雙胍誘導乳酸中毒時可以採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救治。

噻唑烷二酮類

儘管在腎功能不全的各期患者中,吡格列酮無需調整劑量;但對於血液透析患者,吡格列酮仍不建議使用,因為未被批准。

二肽基肽酶(DPP)4 抑制劑

由於降糖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賴性,DPP-4 抑制劑單獨使用很少導致低血糖的發生,考慮其藥代動力學的特點,該類藥物是血液透析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的重點藥物。

利格列汀由於主要通過膽汁排洩,可以使用;如選用西格列汀、維格列汀、阿格列汀等其他品種,應謹慎地從小劑量開始。

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 受體激動劑

相關研究尚不充分,不建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SGLT)2 抑制劑

該類藥物的作用靶點在腎臟,對於終末期腎病患者不適用,應禁止使用。

2. 胰島素

對於血液透析患者,由於可選的口服降糖藥物有限且研究尚不充分,在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啟用胰島素治療。

聲明:本文的內容主要參考國外發達國家的相關指南,筆者未找到國內指南對該問題的系統性描述;由於國內的藥品說明書多未提及透析患者的用藥,本文內容藥品說明書可能存在差異,僅供參考。

對於正在血液透析的患者,除了降糖藥物的選擇,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知識點:比如造影劑的使用、降壓藥的使用、發熱的處理等。

對這些問題光憑經驗無法解決。用藥助手 App —— 200 萬醫生都在用的實用臨床決策工具,「合理用藥」、「診療顧問」、「臨床指南」三大資料庫助力臨床決策,隨時隨地查藥品、查疾病、查指南。專業團隊編審、數據來源可靠,立即下載免費體驗!

策劃 | hdd

作者 | 張崇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臨床藥師

題圖 | 站酷海洛

參考來源(向下滾動)

1. 英國糖尿病協會聯合住院治療組(JBDS-IP) .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diabetes on the haemodialysis unit.2016. www.diabetologists-abcd.org.uk/JBDS/JBDS.htm

2. 日本透析治療學會(JSDT,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 Best practice for diabetic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2012.

3. 瑞士內分泌學和糖尿病學會(SSED,Swiss Society for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olog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wiss Society for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ology.: Antidiabetic drugs and kidney disease. 2012

相關焦點

  • 維護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隨著經濟發展,醫療保障的普及,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得以依賴血液淨化長期存活。然而,如果血管通路出現併發症,這不但會影響透析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如何建立一個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維護和處理併發症是目前腎內科醫師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介入技術是K/DOQI指南推薦的血管通路併發症的診治方法。該方法安全,簡便,有效,比手術更具有優勢。
  • 運動一定會使血糖降低?醫生闢謠:這樣運動血糖不降反升
    無論是哪一個併發症,都會讓糖尿病患者深受其害。一旦我們患上糖尿病,通常我們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主治醫生會反反覆覆跟我們強調,飲食和鍛鍊對於糖尿病的控制尤為重要,建議我們將運動和鍛鍊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基於此,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開始拼命地去運動、去鍛鍊。可是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去測量血糖,發現血糖還是居高不下。
  • 基礎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方案調整探討——4200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轉換為門冬胰島素30 每日2次(BID)或每日3次(TID)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研究,研究中69%的受試者來自中國大陸,為中國基礎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方案調整增添了新的證據及為藥物選擇帶來啟發。
  •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形成假性動脈瘤怎麼辦?
    臨床案例患者劉某,男性、47歲,血液透析12年,動靜脈瘻術後10年。近日轉入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入院時評估血管通路情況為左側腕部及前臂形成5*5、6*7兩處假性動脈瘤。瘤體較大患者自訴動脈瘤形成約有4年左右。
  • 怎樣預防透析時低血壓的「搗亂」?這幾招請您收下!
    2.長期使用低鈉透析液透析,可使血鈉下降,血漿滲透壓下降。容易發生低血壓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透析液的鈉濃度。3.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透析前應儘量避免使用或少用降壓藥物,也要避免打胰島素,如果血壓過高或者血糖過高,可少量使用短效藥物。
  •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離不開這8大原因!
    尿毒症患者會以維持性血液透析方式來延長壽命,但易發生低血壓。一旦發生低血壓將會導致透析血流量不足,引起超濾困,難內瘻發生阻塞,而且也易出現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那為什麼患者易出現低血壓呢。 為什麼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
  • 什麼是胰島素指數?還在看血糖指數嗎?胰島素指數可能更有意思
    胰島素指數vs血糖指數所謂的血糖指數(GI),就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的速度,比如說:吃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2個小時內血糖最大增加的幅度,食物的GI越低,其升高血糖的速度就越慢。因此,為了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很多營養師和醫生都會推薦低GI飲食。
  • 血液透析時,如何預防感染?
    >➤ 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屬和訪客進入透析室時三、隔離防護➤ 必要時採取隔離措施,以防止疑似或確診感染的患者傳播感染➤ 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進入透析室時應戴手術口罩➤ 禁止患者使用同一個用品➤ 注射劑應在非透析治療區準備五、控制血源性感染源➤ 所有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均應進行B肝和C肝檢測
  • 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而程度最甚的,自然是尿毒症透析階段無疑。透析既費時——每周兩三次、每次4小時的時間,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又費力——相當於全身血液置換個遍,耐受度低的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更不要說透析過程可能存在的種種緊急併發症,無一不牽動著尿毒症透析患者們的緊繃的神經。「如果能有一項技術代替透析,免受傳統透析方式之苦,該多好啊!」
  • 一分鐘讀懂8種血液透析方法
    注意:因透析器孔徑比較小,對於分子量>300kDa以上的中、大分子物質沒辦法濾過。二、高通量血液透析(HPD)高通量血液透析還是以「透」為主,和普通透析一樣,只不過使用的是高通透析器。透析原理除了超濾、彌散外,還增加了對流原理。優點:通過加強對流的作用,以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小分子,清除量與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血流量高,清除效果好。注意:不是所有透析患者都適合做高通,很多患者高通後身體會不舒服,需根據自身情況遵醫囑進行高通量透析。
  • 控制血糖的方法 八種方法學會自我調節
    選含硒的食物,硒是糖尿病的剋星,糖尿病患者體內普遍缺硒,其中血液的硒含量明顯低於健康人,硒可以消除體內的垃圾——自由基,防止一些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含硒的食物有魚、香菇、芝麻、大蒜等,能降血糖並改善糖尿病症狀。
  • 糖友們,你知道胰島素嗎?多吃這三物或許能激活體內的胰島素
    1、尿液異常血糖異常者,在小便時,會有明顯的氣泡,則會變得更渾濁、而不容易散去。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是糖尿病腎臟疾病的併發症之一此時。2、眼睛發生病變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出現視力下降或眼影暗沉,很可能與糖尿病性眼病有關。這種眼病主要是由於血糖升高,導致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引起的。當眼睛發生變化時,建議患者及時檢查眼底,警惕眼病的發生。
  • 胰島素類似物的基礎胰島素實踐之道
    而UKPDS研究[6]、ACCORD研究[7]和VADT研究[8]相關結果則提示使用過去的經典降糖藥控制血糖,糖尿病的治療往往伴隨患者體重增加。而德谷胰島素在注射後於注射部位形成多六聚體長鏈的胰島素儲庫,隨後六聚體逐漸解離釋放出德谷胰島素單體,進入血液循環後與白蛋白可逆性結合,進一步延緩德谷胰島素到達靶組織的時間,使血糖控制更平穩。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我們知道要是想進行血液透析就的建立屬於自己的血管通路,那麼這個血管通路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稱血液通路,就是把患者體內的血液引出來進入透析器,在透析器中進行物質交換,然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的一個過程。
  • 國內血液透析設備企業盤點
    據統計,2014年和2015年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人數分別達到200萬人和220萬人,預計2018年將達到293萬人,四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0.02%。在本土血液透析設備市場中,血液透析機生產企業主要有廣州暨華、重慶山外山、重慶澳凱龍等,透析器生產企業有威高集團、江蘇朗生等。暨華醫療
  • 血透新手必讀:血液透析的基礎知識點
    溫度超過42℃,可產生溶血,過低可引起患者寒戰。6.透析液主要成分有鈉、鉀、鈣、鎂、氯、醋酸鹽及碳酸氫鹽。8.水處理的方法包括:過濾、軟化、活性炭吸附、去離子裝置、反滲透裝置。10.血液透析時常用的抗凝劑有兩種: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11.
  • 血液透析市場投資三大金礦:耗材、藥品、服務
    隨著大病醫保的覆蓋,血透患者的支付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費用已經不是核心障礙,未來血透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血液透析的成本主要由儀器耗材、藥品、服務三大部分構成,其費用佔比分別為45%,25%及30%。儀器耗材包括透析機、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 糖尿病患者要輸葡萄糖,可以加胰島素兌衝嗎?
    所以說糖尿病患者也不必過於顧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只須在用藥同時關注葡萄糖的攝入量和血糖變化即可。 胰島素該如何衝兌? 如果糖尿病患者必須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溶媒,在不改變糖尿病患者常規治療和進食的前提下,臨床上一般會加用胰島素兌衝輸液使用的葡萄糖。
  • 「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開班
    對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建立、使用、維護和透析中心管理等熱點、難點問題和與會學員進行了深入探討。多年來,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一直堅持以國際指南為標準,結合不同患者的臨床情況,對複雜血液透析通路患者進行規範化和個體化兼顧的手術治療,創新性地開展了前臂直型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全上肢直型人工血管透析通路、上肢動脈瘤切除+同期人工血管移植透析通路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動脈瘤切除+同期自體血管移植透析通路建立、上臂人工血管移植透析通路建立、胸壁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下肢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開放手術與介入技術結合各種透析通路血栓閉塞再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