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需要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作為治療藥物的稀釋液(輸液溶媒),怎麼辦?
有經驗的前輩答:同時加入4 U胰島素兌衝。
那麼,這種用藥方法對嗎?
為什麼不選擇葡萄糖以外的輸液作為溶媒呢?
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藥的患者,此時還需要繼續服藥嗎?
為什麼非要用葡萄糖?
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要首先了解,臨床治療時是如何選用藥物溶媒的。
通常我們會根據藥物溶解後的穩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來選擇溶媒。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患者,就需要控制鈉鹽的攝入。
而有些治療藥物只適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有些情況下在葡萄糖輸液中加入胰島素又是治療的需要。譬如胰島素、葡萄糖及氯化鉀組成合劑(GIK)有穩定細胞膜的作用,臨床稱作極化液,可糾正細胞內缺鉀現象,並提供能量,減少缺血心肌中游離的脂肪酸,用於防治心肌梗死時的心律失常。
糖尿病患者能否應用葡萄糖?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並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過量攝入。
我們可以做一道算術題:成人一頓正常飲食,100 g大米(按75%轉化為糖)大概也是75 g葡萄糖左右,而一瓶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12.5 g。
所以說糖尿病患者也不必過於顧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只須在用藥同時關注葡萄糖的攝入量和血糖變化即可。
胰島素該如何衝兌?
如果糖尿病患者必須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溶媒,在不改變糖尿病患者常規治療和進食的前提下,臨床上一般會加用胰島素兌衝輸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比例為5:1左右,常規用法是一瓶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兌入胰島素5 U。
但是,每位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性不同,仍需要個體化用藥。因此,最好先確定患者目前的血糖水平,在此基礎上調整兌衝所需的胰島素劑量。
總的原則是:血糖高的患者滴葡萄糖液或糖鹽水時胰島素用量稍增,血糖低時胰島素酌減。
1.空腹血糖在13.9 mmol/L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按照葡萄糖 : 胰島素=3:1的比例兌衝,例如:5%GS250 mL+RI(普通胰島素)4單位,500 mL配8單位胰島素;
2.如果空腹血糖高於13.9 mmol/L,胰島素用量相應增加,比例最高可達2:1;
3.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則需先用NS+胰島素將血糖降下來;
4.對於從未使用過胰島素患者(包括皮下、靜脈),第一瓶葡萄糖(血糖>13.9 mmol/L可用鹽水)內加用胰島素應該保守。一般4 g糖加1單位胰島素,每小時測一次血糖,根據血糖水平調整滴速或胰島素劑量。
胰島素與其他藥物的關係
由於胰島素為多肽結構,易受理化因素影響,與許多藥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不提倡與其他藥物混合滴注;且輸液瓶材質可能會對胰島素造成吸附作用,進入人體的胰島素實際用量會減少。
對於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葡萄糖的過多攝入,可以選擇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輸液作為溶媒。但是由於這類輸液價格較貴,且與很多藥物存在配伍禁忌,不是藥品說明書常規推薦的溶媒。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的代謝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而果糖的代謝產物為乳酸,過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乳酸性酸中毒,因此並不適用於腸外營養中的能量供應。
end
來源:臨床用藥
排版:李璞 | 審校: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