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0年還剩下不到48小時,回首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的突然發生,讓我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健康的可貴。
我們有些腎病病友們在疫情期間不能及時就診,只能在家堅持用藥,加強護理工作,也承受了不小的考驗。近段時間,有零星的本地病例出現,由於臨近元旦節日假期,出行的人不在少數。為減少外出,預防感染的發生,腎友們尤其要重視保持病情的穩定。
今天就來做一個年末總結,把大家關心的一些日常飲食、生活中的護理問題來詳細講一下!
腎病飲食篇
1、哪些患者需要低鹽飲食?
腎病飲食原則中最基礎的一項就是低鹽飲食。首先低鹽飲食需要特別強調的就是伴有嚴重水腫、高血壓的患者,必須要嚴格執行。一般要求每天攝入鹽不超過3g。其次,沒有這兩項症狀的患者也建議低鹽飲食。腎臟是調節水、電解質的重要器官,受損後調節作用變弱,仍然按照原來的飲食習慣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不利於病情恢復。而且存在水腫、高血壓症狀的患者,常常也伴有尿蛋白、低蛋白血症等症狀。服用的一些降蛋白、降壓藥,會影響高鹽飲食影響。因此基本上凡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都建議低鹽飲食。
但注意一點,低鹽飲食不等於無鹽飲食,不能完全不攝入鹽這點要注意。
2、哪些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很明確的一點,存在大量尿蛋白的患者反而需要限制太多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一方面,當蛋白不斷漏出的時候,表明此時腎臟炎症反應非常活躍,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處於嚴重階段。如果一味的漏多少補多少,其實反而會造成補得多漏的多的情況,反而加速腎小球的纖維化。另一方面,有些患者本身存在富營養化的情況,有血壓高、血脂高等基礎病,更沒必要大補特補,也不會出現營養缺乏的情況。
腎功能總共分5個階段,處於1-2期的基本正常蛋白飲食,每天可吃蛋白質0.8-1.0g/kg體重;
處於3-4期,以及5期尚未透析的患者實施低蛋白飲食,每天吃蛋白質0.6-0.8g/kg體重,已透析的患者可以不特別限制高蛋白飲食,正常飲食就可以。
3、哪些患者需要限制含嘌呤、磷、鉀高的食物?
明確存在尿酸高、血鉀高、血磷高症狀的患者。一般這些症狀多發少於腎病中後期階段,因此處於早期的患者可以不用太限制這些微量元素的攝入,而且有些患者服用激素等藥物後,反而易缺乏相應的元素。
腎病生活護理篇
腎病有適合的運動方式嗎?
生病後,部分患者認為保護腎功能就要在家臥床休養,不敢做激烈的運動。其實除了行動不便、尿毒症透析有嚴重心衰等併發症的患者之外,多數患者都該進行適當的運動鍛鍊。
選擇的運動多以中低強度為主,比如走路、慢跑、遊泳、騎車、跳舞等形式都可以,主要是緩和的運動既可以達到鍛鍊的目的,又不用擔心太過劇烈,引起尿蛋白、水腫、血壓升高等情況。
量力而行、持之以恆的堅持運動,更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幫助腎功能的恢復。
腎功能不全可以有性生活嗎?
當然可以。只要處在病情穩定期,完全可以進行適當的性生活。且要記住一條,不能太過頻繁,量力而行。
每到年末都要做一下總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今天這個總結送給腎病病友們,期望大家在即將邁入的2021年,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努力、再接再厲!
篇幅有限,腎病朋友們若還有其他腎臟病問題,可以評論留言。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