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斯圖爾特認為美對華戰略有軟硬兩手

2020-11-28 搜狐網

  美國專家德溫·斯圖爾特說,美國的亞洲戰略是包圍中國和「促變」。

  德溫·斯圖爾特是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日本問題研究員,他在20日出版的日本《朝日新聞》發表文章說,經過今年夏天的激烈辯論,美國對華政策落到「使其打消念頭」和「說服」兩點上,即「國防部要讓中國打消擴大地區軍事勢力的想法,而國務院要說服中國建設資本主義社會,採取民主制度。」在華盛頓正受到支持的一種觀點是,與日本、韓國、印度等跟美國共享價值觀的國家加強經濟一體化。這樣,美國跟東亞經濟一體化便具有利害關係,可以為高速增長的經濟模式指明道路。這樣的經濟圈(準備好之後中國也會被包括在內)將敦促中國提高透明度、履行解釋的責任。這一經濟圈具有五點吸引力:

  第一,更加深入的經濟統一,對於向該地區發出挑戰的人和輿論將傳遞出以下信號,即美日韓的利益是相連的。如果著手實現經濟統一,美國與友邦將能對亞洲貿易圈的最終形式產生很大影響力,尤其在智慧財產權問題上,將能在世貿組織框架內對中國這樣的國家實施集體壓力。

  第二,泰國、印度尼西亞等作為中國經濟競爭對手的勞動力過剩亞洲國家,會認識到同日美等資本和技術力量雄厚的國家共謀經濟自由化,可以帶來與對華開放同等程度的利益。

  第三,對於美國而言比較合理的戰略,是與日韓及其他民主國家一道,籤訂旨在奠定未來東亞一體化基礎的自由貿易協定,在適當的時候把中國納入。

  第四,美國與東亞國家實現經濟一體化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最後,推進民主主義與布希總統的世界戰略、東亞安全以及歷史有著一貫性。民主國家間的牢固經濟關係和安全關係,將成為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

  法新社:拉姆斯菲爾德對中國加強軍備表示「擔憂」

  法新社20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結束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後,於今天離開北京。他在這次訪問中對中國的核打擊能力和加強軍備表示了擔憂。

  拉姆斯菲爾德離開這裡前往韓國訪問,他還將訪問蒙古、哈薩克斯坦和立陶宛。

  在北京期間,他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防部長曹剛川舉行了會晤,並且成為第一位參觀中國戰略火箭部隊二炮部隊總部的外賓,此舉顯示出中國政府的公開性。

  中國將軍靖志遠向拉姆斯菲爾德保證,中國將嚴格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方針,而曹剛川則否認中國隱瞞其軍費開支。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20日說,中國看來正在發展其核打擊能力,其飛彈已能夠打到太平洋彼岸,他敦促北京進一步公開表明其意圖。

  拉姆斯菲爾德是在訪問中國的軍事科學院發表的講話中提出這一問題的,這次訪問凸顯了美國對中國迅速加強軍備的擔憂。

相關焦點

  • 周建明:高度重視美國戰略界正在發酵的對華戰略理念
    鄭若麟從美國的輿論、納瓦羅的任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看到了美中衝突的危險,提出應怎樣防範來自美國的挑戰?宋魯鄭認為未來五年美國不是不想,而是無法挑戰中國,只能是送給中國的戰略機遇,但所提出的理由並無充分的說服力。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憂患意識十分重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我們無論什麼時候、發展到什麼階段都必須牢記的。
  • 軟法不軟,硬法要硬
    在這方面,我有一些個人經驗,因為我目前擔任國際足聯道德委員會的委員。  國際足聯有《紀律守則》和《道德守則》,雖然屬於軟法的範疇,但是其執行力度並不軟。眾所周知,足球比賽中的犯規行為都會受到處罰,有些還是很嚴厲的,包括紅牌罰下和停賽若干場。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賽前,國際足聯還制定了一個頗有些奇葩的規則: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得用牙齒攻擊對方球員。
  • 美國商會:美大選後 美企對在華業務更加樂觀
    (Amcham)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因預期拜登政府將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美國企業對其在華業務更加樂觀。只有1.6%的受訪者(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對在華開展業務的想法現在更加悲觀。  另外,近57%的受訪者預計貿易限制或關稅不會增加。  儘管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在華的美國製造商並不打算退出。約82%的企業不打算在未來三年內將其製造業務轉移到海外。只有一家美企打算將所有生產轉移到海外,還有兩家美企預計將把30%以上的生產轉移到海外。
  • 作為外交政策的軟平衡戰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對日戰略評析
    有學者認為,「軟平衡已經成為了後冷戰時代一種有吸引力的戰略,次級大國(second-tier major powers)可以依靠軟平衡戰略挑戰美國及其盟國幹涉主義政策的合法性,增加其對外幹涉的國際及國內觀眾成本」。此外,軟平衡也已被視做「取代了傳統的『硬平衡』而成為了其他大國應對小布希政府預防性戰爭的主要戰略反應」。
  • 【洞見】時殷弘: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對華政策與未來世界格局
    在此背景下,美國及其他一些主要國家的對華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未來的世界局勢也初現端倪,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探究。  一、美國對華政策動向  大疫情影響大乾坤。當前,由川普政府自2018年年初發動的歷史性對華超強硬政策,正被迫悄悄地在戰略和經貿陣線上收縮。戰略陣線上,形勢複雜,有時甚至自相矛盾。
  • 對失信行為約束應當「兩手都要硬」
    這也意味著在加快市場化步伐、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市場體制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等方面,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關鍵就看如何找準目標、找對方向、找到切入點。只要目標和方向對了,就能夠對市場秩序維護、市場主體行為規範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為何石墨軟,石墨烯「硬」
    &nbsp&nbsp&nbsp&nbsp為什麼石墨那麼軟,而石墨烯又表現得那麼「硬」呢?浙江大學信息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林時勝介紹說,其實這裡涉及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強度,這是力學概念,一個是硬度,屬於物理概念。
  • 香山論壇上,美國對華態度有點不一樣
    香山論壇上,美對華態度有點不一樣【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21日,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在北京參加第九屆香山論壇時稱,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而是要「以某種方式深化那些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說這話的正是美國防部6月新設立的副助理部長,專門負責中國事務。
  • 美國研發新型核彈,俄羅斯已做好兩手準備
    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稱,日前川普在接受採訪時說,美國正在發展中俄都沒有的「聞所未聞的武器」。俄羅斯媒體認為,川普指的可能是W76-2核彈頭,美國軍方早在2018年就宣布使用該彈頭了。
  • 我們的小康生活|軟硬兩手抓 威海臨港區教育再發力
    近年來,威海臨港區按照「一年一個新校區」的規劃,堅持基礎設施、師資人才「軟」「硬」兼施兩手抓,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威海臨港區永樂路小學副校長於海良:「和原來相比,現在有創客空間,創客空間裡有
  • 英國《經濟學人》:拜登應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21日文章稱,喬·拜登應該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今天的新戰場是信息技術:半導體、數據、5G行動網路、網際網路標準、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決定美中兩國誰將擁有軍事優勢,更具經濟活力,甚至決定誰在科學研究上佔據優勢。
  • 成都華日通訊獲得九鼎投資戰略投資
    成都華日通訊
  • 「硬白銀」沒了,「軟白銀」跟上
    「硬白銀」沒了,「軟白銀」跟上 2020-11-16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硬」中國比拼「軟」印度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印度,發現這個和我們一樣古老的東方大國  2006年3月1日,美國總統布希的專機降臨印度帕拉姆技術園區機場。印度總理辛格打破外交慣例,親自攜夫人前來迎接。當天,印度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印度時報》用一句「雄鷹降落,印美關係起飛」來形容布希印度之行的意義。  接著是鮭魚宴,同時還有新德裡街頭高呼「布希,滾回去!」的5萬名抗議者。
  • 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重置中美關係的機會之窗已經打開
    庫恩認為,中間派的當選總統拜登不會走極端,不會被民主黨內的極左勢力所操控,執政團隊人選也證明了這一點。拜登所選之人既有專業性,又經驗十足。此外,拜登注重平衡性及族裔、性別的多樣性。他還向沒給他投票的人伸出橄欖枝,這是一個積極信號。不過,很多媒體和觀察家認為,任期將盡的川普政府開啟了「最後的瘋狂」,尤其是在對華問題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呼籲拜登儘快重啟美中關係。
  • 運20U亮相 機腹出現這個設備 或已具備硬軟兩種空中加油能力
    該機列裝之後,將會有力提高我軍戰略/戰役投送能力。 運油-20左右翼尖能夠清晰看到軟式空中加油吊艙,在機腹還能夠看到一個突出物,似乎也是空中加油系統。外界根據它的大小和位置推測有可能是硬式空中加油系統平臺。如果推測屬實,運油-20將是首架具備硬/軟空中加油能力的空中加油機,能夠同時為多架軟、硬空中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這是國產空中加油機一次技術飛躍。
  • 專家:臺灣要有臺美關係冷卻的準備
    對於拜登政府入駐白宮後,中美關係如何走向頗受外界關注,除此之外,「美臺關係」也是備受熱議。從目前拜登重建「內閣」的名單中也看出,拜登選擇的基本都是政治界的老手,並且幾乎都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政府有聯繫。
  • 美國急了!美藥企跳過疫苗研發關鍵實驗環節是什麼情況?美專家認為...
    美國急了!美藥企跳過疫苗研發關鍵實驗環節是什麼情況?美專家認為沒必要! 2020-05-18 17:56:06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美藥企跳過疫苗研發關鍵實驗環節是怎麼回事?
  • 美軍艦擅闖12海裡領海附近 解放軍隨即拉響戰鬥警報
    近期,美國在南海軍事動作頻頻。據《環球網》12月22日報導稱,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擅闖南沙島礁12海裡領海附近海域,美第七艦隊還放出風口風,稱此舉是「例行航行」,以「支持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事實上,作為域外國家,美國在南海並沒有主權聲索,其頻繁在南海炫耀武力,完全是刻意挑釁。對此,解放軍隨即隨即拉響戰鬥警報,組織海空兵力對其予以警告驅離。
  • 英國《經濟學人》:拜登應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_《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21日文章稱,喬·拜登應該選擇與川普不同的對華戰略。今天的新戰場是信息技術:半導體、數據、5G行動網路、網際網路標準、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決定美中兩國誰將擁有軍事優勢,更具經濟活力,甚至決定誰在科學研究上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