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東(Merck & Co)與合作夥伴衛材(Eisai)近日聯合公布了評估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與口服多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Lenvima(樂衛瑪®,通用名:lenvatinib,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RCC)關鍵3期KEYNOTE-581/CLEAR試驗(307研究)的陽性頂線結果。
數據顯示,與舒尼替尼(sunitinib)相比,「免疫+靶向」組合療法Keytruda+Lenvima在多個療效終點均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
目前,Keytruda+Lenvima組合正在評估治療13種不同類型的腫瘤,已在多種類型腫瘤中展現強勁療效!
KKEYNOTE-581(NCT02811861)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籤3期臨床試驗,正在Keytruda+Lenvima、Lenvima+依維莫司、舒尼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該試驗入組了約1050例患者,這些患者被隨機分配至3個治療組,接受:(1)Lenvima(18mg,口服,每日一次)與依維莫司(5mg,口服,每日一次);(2)Lenvima(18mg,口服,每日一次)與Keytruda(200mg,靜脈輸注,每3周一次);(3)舒尼替尼(5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療4周停藥2周)。該研究中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Keytruda+Lenvima達到了主要終點(PFS)和關鍵次要終點(OS和ORR):在意向性治療(ITT)研究人群中,與舒尼替尼相比在PFS、OS、ORR方面均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改善。此外,Lenvima+依維莫司也達到了主要終點(PFS)和關鍵次要終點(ORR):在ITT研究人群中,與舒尼替尼相比在PFS、ORR方面均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改善。ITT人群包括所有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MSKCC)風險組(低危、中危、高危)的患者。Keytruda+Lenvima、Lenvima+依維莫司的安全性與先前報導的研究一致。
默沙東和衛材將與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討論這些數據,並打算根據這些結果提交營銷授權申請,這些結果將在即將召開的醫療會議上提交。
目前,默沙東和衛材正在通過LEAP(LEnvatinib和Pembrolizumab)臨床開發項目在13種不同類型腫瘤(子宮內膜癌、肝細胞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尿路上皮癌、膽管癌、結直腸癌、胃癌、膠質母細胞瘤、卵巢癌和三陰性乳腺癌)的19項臨床試驗中繼續研究Keytruda+Lenvima組合。
今年9月公布的LEAP項目2個試驗的數據顯示,Keytruda+Lenvima組合在7種類型腫瘤中均顯示出療效。
原文出處:KEYTRUDA? (pembrolizumab) Plus LENVIMA? (lenvatinib)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Versus Sun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註:以上資訊來源於網絡,由香港濟民藥業整理編輯(如有錯漏,請幫忙指正),只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藥品的資訊,幫助中國患者了解國際新藥動態,僅供醫護人員內部討論,不作任何用藥依據,具體用藥指引,請諮詢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