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用近兩個億建成的「微積分」住宅,這還是人住的地嗎?

2021-01-08 廬州小學士

小夥伴們,大家好啊!小學士又和大家見面了。

先問個大家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數學家是什麼形象呢?蓬頭垢面、衣著隨性、頭腦瘋狂……可是再「隨性」的人終究也有一顆追求雅興的心,正所謂世間萬物皆有雅俗共賞之士。所以進一步的問,你們他們的家是什麼樣的嗎?別急,小學士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別致的住宅。

這個住宅是一名數學家的家,有著「微積分的歸宿」的美稱。別急,咱先了解這位數學家吧。

這位數學家便是詹姆斯·斯圖爾特,可能有些小夥伴們不太熟悉,不要緊,但你的大學數學課如果用的是英文教材,那麼你八成已經見過他的名字一千八百遍了。他有一微積分著作名叫《Single Variable Calculus: Early Transcendentals》,耗時七年。

這本書以極高的習題質量和嚴謹行文聞名於世。暢銷整個北美,更是亮麗全世界,是全球銷量最高的微積分教材。正因為這本書的稿費,截止到2014年,他就拿了2600萬美元(將近兩億人民幣)……兩億,小學士壓根就沒想過。

有了錢,他便想著自己的藝術追求了,他覺得自己的本命是音樂,於是靠著業餘修煉當上了漢密爾頓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因此那本書的封面有一個小提琴。積分的符號【∫】也恰好是小提琴表面鏤空的形狀。

藝術追求了,錢花不完,拿錢去做慈善,或者用來扶持藝術家們。然後……就成了非常有名的慈善家和當代藝術的收藏家。所以斯圖爾特不僅是一位數學家,還算是藝術家、慈善家、藝術收藏家。

到了晚年,他發出感慨,再不給自己建一個私人住宅,就真不知道怎麼把錢花出去了。

2002年,他花了540萬加元(約2800萬人民幣)在多倫多豪宅區玫瑰谷買下了一棟別墅。然而一年不到,他就把別墅推得一乾二淨。接下來他滿世界地尋找建築師,他拜訪了十幾位世界著名的建築師。Rem Koolhaas、Frank Owen Gehry都在他的名單上。連解構主義大師Gehry都答應幫他設計房子,他心思一轉,還是選了多倫多的Shim-Sutcliffe Architects工作室(Shim-Sutcliffe Architects工作室的作品幾乎囊括了加拿大所有的建築大獎)。

對於房子,他的要求不多,就兩個:一是要用曲線,二是要有表演空間。能提供的條件也不多,就一個——沒有預算限制。結果……一造就造了6年,總共花了3200萬加元(1.6億人民幣)。

斯圖爾特的房子是一座有五層樓的別墅,建在多倫多市的羅斯代爾山谷,十分親近自然。內部有四間臥室,八間浴室。中央還有一個能容納200人的大廳,作音樂廳用,不僅可以小型演唱和幾個人的小樂團演出,就連大樂團也能穩住。

這嚴格意義上講並不太吸引人,畢竟豪華別墅差不多都這樣,而它之所以受人矚目,在於一個獨樹一幟的特點:建築內外無處不在的曲線。

最顯見的便是建築外牆,曲折而流動,橡木框架和落地玻璃參雜排列。別墅內部也有許多精緻細節、彎曲的線條。曲線讓整座建築優雅、靈動,並帶來樂律感,它就像豎琴與手風琴的集合體。這一方面就很符合斯圖爾特老爺爺的要求了。

並且外牆的造型還經過認真細緻的計算,不僅考慮了強烈紫外線的隔擋,還斟酌了聲音的有利傳播,所謂的聲學。

隨著山坡的走勢,房子兀地多出一層,白色地面一直延伸到窗邊,沒有牆壁是直的。這樣設計正是受了微積分的啟發。詹姆斯·斯圖爾特一生的激情所在、他的最大成就,化作曲線凝聚在這座婉轉流動的建築之中。這座別墅被命名為「積分之屋」,向數學,也向微積分致敬。

斯圖爾特喜歡曲線,他會覺得它們有趣。「與曲線相反的是什麼?直線。多無聊啊!所有的線條都是一樣的外形,一樣地筆直!」他在採訪中還說,「微積分正是關於曲線的學問,它有無窮盡的變化性。世界的運轉都要靠曲線」。

斯圖爾特真的很熱愛微積分曲線,小學士看到廚房的講解時突然懷疑老爺爺是不是處女座。斯圖爾特自己坦言,為了嚴格執行曲線,把抽油煙機塞進了櫥櫃裡,從而讓廚房達到完美的流線型。

流線型的廚房

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館長說,這是很長時間以來北美最重要的一個私人住宅。意思是,這棟房子經是一個藝術品,不論在建築學、美學、建造上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在造這棟房子之前,數學圈外鮮有人知道Stewart這個名字。他把這棟房子和他的微積分研究視作自己最重要的遺產,還說自己是絕對不會出售這棟房子的。

2014年,他因為骨癌去世,絕大多數的錢都捐贈給了他熱愛的藝術和科學基金會。這棟絕對不出售的房子也被蘇富比公開拍賣,估價1950萬美金。拍賣所得全數捐出,用於醫療、LGBT組織、建築、教育和音樂。

斯圖爾特用這種形式帶給了世界最後一束光。他向世界證明:數學和藝術的結合也是一高超藝術代表。也讓我們懂得,令人憎恨的微積分也有美麗的一面。

我是廬州小學士,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建築知識。

有想說的,評論區見啊!

相關焦點

  • 他寫的微積分教材為他賺了2個億,他卻為了建這棟別墅全部花光了!
    James Stewart不僅是數學博士而且是漢密爾頓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還是慈善家和當代藝術收藏家他寫的微積分系列教材暢銷全球截止到2014年他的稿費已經超過2600萬美元(將近2億人民幣):一是要用曲線(因為他覺得直線實在是太無趣了)二是要有表演空間(這樣他就能在家裡開音樂會了)所以這座別墅在設計初期完全沒有預算的限制當2009年完工時共花費了2400萬美元(約1.6億人民幣)
  • 20年後「高層住宅」與「低層住宅」誰更有價值?內行用一句話概括
    由於我國地少人多,在18億畝耕地紅線下,我們城市的住房是越蓋越高,不僅是在大城市,一些小縣城的高層住宅小區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在樓房興起的初始階段,由於是新生事物,往往受到人們的喜愛,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獨立空間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有經濟條件的人又開始對別墅類的低層建築產生興趣。所以,在市場上,同地段的別墅產品往往要比普通的高層住宅價格高出不少。
  • 房子真的已經夠30億人住了嗎?
    全國共有約6億套房子!不夠30億,但足夠20億人居住,但以住房總量來衡量房子是否過剩仍是片面的!僅僅商品房,2019年全國銷售面積為171558萬平方米,也就是17億平方,這還是僅僅一年的量。全部存量有多少,我們以最官方的統計數據,人均居住面積來估算。國家統計局發布《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指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7.3平方米。
  • 用Python學微積分(微積分應用)
    而如何用好「微積分」是這部分學習的重點。要用好微積分,關鍵是理解透徹「微分-differential」和「定積分-Integral」的定義。微積分在英文中有時又被稱為「Infinitesimal calculus」,即「無窮小量微積分」,這個名字從一定意義上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微積分」思想:在微觀上上研究無窮小量的特徵,找出規律,然後回到宏觀上計算結果,控制誤差。
  • 即買即住!天街加持!五維園林和鑽石級物業,礄口未來高端住宅...
    01在營銷中心,我發現現場人頭攢動,沙盤區、洽談區到處都是人,一打聽才知道,確實是現房銷售。我以購房者的身份問了工作人員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也是網友問我最多的),第一個問題是:「項目周邊到底有沒有工廠?」
  • 拿地近3年,江寧這2座重磅商業體現狀如何?
    在寸土寸金的江寧百家湖商圈,有一處拿地近三年仍未上市的商辦項目,那就是緊鄰小龍灣地鐵站的中海龍灣U-LIVE。比起從拿地到售樓處建成,只用了4個多月的融匯時代中心,中海的進度確實有些慢,但願慢工出細活。近日,我在江寧跑盤時,看到了該項目的最新進展。
  • 微積分的運用
    這是第一次一個當任總統使用一個三階導數來推進他的連任活動。 能感受得到微積分的魅力嗎?如果看不懂這個笑話,那你就不是積分的親媽粉!(通貨膨脹率:貨幣購買力曲線的斜率(一階),增長率:斜率變化曲線(二階),下降:變化曲線向下走(三階導數小於0))。
  • 探訪京城「豪宅」:豪宅裡面究竟住的什麼人?
    有錢的外地人在北京買房的越來越多了……」轉自搜狐  「豪宅」住的什麼人?轉自搜狐  初春的陽光一覽無餘地灑落在清澈的人工湖中,伴著隱約傳來的優雅鋼琴聲,幾隻野鴨和黑天鵝在湖中追逐起舞。一切都是那麼安靜、寧和,全然沒有了城市的喧囂。別以為這是某個風景區或者公園,這只是位於北京亞運村附近的「紫玉山莊」的一景。
  • 耗資2103億全球最貴機場:2027年建成,號稱一年可容納2.6億旅客
    這個項目在阿聯杜拜完成,耗資3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03億。事實上,這個機場在2010年6月就已經開放了,只是現在如果你去看看這個機場,你會覺得與它的成本完全不相稱。由於這個機場在2010年剛開業時,甚至只有一條跑道,並且只接受貨運航班。那麼,為什麼這兒又有這麼高的成本呢?不過主要還是現在這個機場還沒有完全建成,還處在建造階段。
  • 傳說級萊茨狗標價近十億微積分!百度萊茨狗微積分如何獲取?
    傳說級萊茨狗標價近十億微積分!百度萊茨狗微積分如何獲取?最稀有的傳說級的萊茨狗在狗狗集市上標價999999999微積分,近十億微積分。微積分不能提現,但有可能作為百度內部貨幣,像百度的禮券一樣,可以購買禮品和百度的虛擬商品(如愛奇藝會員)。
  • 微積分發明史
    這雖然只是一個則故事,真偽難辨,但已經能說明數學的重要性。而數學當中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微積分。    微積分的出現解決了一直困惑人們的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計算曲線上任意點的切線,即微分;第二是如何計算任意一塊區域的面積,即積分。所以微積分是微分學和積分學的統稱。
  • 撼人心靈的微積分
    □謝遠濤 世事洞明皆學問,「你下次看到天空中的彩虹,請留意彩虹的最高點角度總是向上42度,很有意思的是,你可以用第一學期的微積分知識來證實這一點
  •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能用牛頓的微積分來解釋嗎?為什麼?
    牛頓確實是創造了微積分的雛形,但是牛頓創造出來的微積分還是現代微積分學的前身,非常原始,大量的問題說不清楚。而且,解釋紛繁複雜的事物還有賴於幾何學、代數學相關的知識,並不是單純一個微積分就可以描述的。但是他受時代所困,他提出來的微積分的思想還是很原始的。所謂的微積分,就是研究極限、微分、積分和無窮級數的學科。按照我的理解,微積分就是用來連接物理現象局部和整體的學科。
  • 微積分教學的幾點淺見
    微積分的教材不知被寫了多少本,我為何還要再寫一本?這是有感而發。1995 年我對科大數學系的老師講了為何三十年前要寫這本微積分,大多數人都說從未聽過。由於我對微積分教學的想法與三十年前無大變化,今天我只好老調重彈,講講三十年前的認識,請大家指正。
  • 北京商改住會改成民水民電嗎?
    最先讓大家驚喜的是北京商改住納入公租房的範疇。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將一些低效、閒置的廠房,或是閒置的商場、寫字樓或酒店等,依法改建成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如果出租給符合公租房申請條件的個人,還可以列入公租房的計劃,享受公租房減免稅費的相關優惠政策。
  • 微積分到底是牛頓發明還是萊布尼茨發明
    微積分的發明,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學家馮諾依曼就曾評價:「…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第一個成就,而且怎樣評價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微積分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清楚地表明了現代數學的發端」。
  • 三年又三年,一部iPhone 5s用了六年,網友:還是比安卓機好用
    蘋果手機的耐用,相信用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其實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國產品牌的手機也挺耐用的,比如小米6以及華為Mate10,都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小編在微博上就看到有網友說,一部iPhone 5s用了三年又三年,用了有六年之久,還是很流暢,為何蘋果手機會如此的耐用呢?
  • 「微積分府邸」——積分之屋 以微積分計算與線條之美為靈感的建築
    Shim-Sutcliffe Architect建築所在地:加拿大多倫多建成日期:2009年 正文:個人看法:人創造環境,人處於環境之中,環境影響著人,建築因人和環境而創造,建築或環境寄託著人的靈魂。
  • 科學網—找到微積分中的「主角」
    不時地,還有路過的學生好奇地探頭進來,然後趕緊溜進教室靠在牆邊找個地兒立住,凝神聽講。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火爆校園的課程,而是一場特別的講座。講臺上鬚髮皆白的老人已經年過八十。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數學家林群。 近日,林群給人大學子帶來了一場由淺入深又通俗易懂的報告,題為《什麼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數學》。
  • 微積分發展史,充滿爭端的過程,到底是誰最先發明了微積分?
    17世紀是天才的世紀,在科學史上,這一時期人的創造力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在這一時期豐富的科學成果中,最輝煌的莫過於微積分的創建。微積分的出現成為整個數學史,乃至科學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微積分像兩百年後的量子力學一樣,有相似的特徵:首先,從孕育到創建成,都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量子力學以不同形式出現,微積分也以純幾何推理,或以純代數的不同方式出現;由於出現的方式不同,兩個學科的伊始都是一對「孿生兄弟」,都形成彼此不斷爭吵的兩個學派,過後又都被證明,這兩個體系具有完全一樣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