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71年火星第一顆人造衛星,水手9號探測器升空

2020-12-06 Fly看世界

導語:歷史上的今天,1971年火星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水手9號火星探測器。

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今天是2019年5月30日,這一年的第150天。1971年的5月30日,美國水手9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有意思的,當1971年發射的火星9號探測器剛剛走了一半的路程時,整個火星正在被一場巨大的塵暴所籠罩。火星表面70到80千米的高空被塵埃徹底籠罩,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無法進行觀測。

除了火星赤道附近隱約可見的4個坑洞外,整個火星模糊一片,什麼也看不清楚。這場規模巨大的塵暴一直連續不斷的颳了半年多的時間才漸漸停息。這種極端的氣候現象,在地球上是絕對沒有過的。

而在大風沙時看見的4個坑洞,其實是4個高達25千米以上的大型火山。這四座火山中最大的火山被命名為奧林匹斯火山,高26千米,直徑達到了600千米,大約形成於10億年前。

而位於火星赤道的下方,有一處非常龐大的峽谷,這個峽谷也是火星最為壯觀的地貌特徵之一,「水手谷」大峽谷。這處著名的水手谷長4000公裡,寬約300公裡,最深處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00米。人類的好奇心,促使著人們不停的對未知的宇宙進行探索,而這種探索,正在一步一步打開整個太陽系和更遠的銀河系以及宇宙邊緣的真面貌。

本期的「萬象打卡」內容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點擊收藏或者關注我們。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航天歷史丨歷史上的火星探測器
    水手3號於12月5日發射升空,是美國發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然而探測器的保護外殼未能按預定計劃成功與探測器分離,導致太陽能板未能打開,於發射8小時後電池耗盡,與地面永遠失去了通信聯繫,任務失敗。水手4號於12月28日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掠過火星並發回探測數據的探測器,於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過火星,向地球發回了21張照片。
  • 火星探測簡史2(探測器史上的十個「第一」,還有核動力探測器)
    這些探測器產生了很多了「第一」,某些探測器的發射標誌著人類探測火星史上的突破性進展,本人選取了比較重要的十個「第一」,與大家分享。(1)人類發射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Mars 1960A)1960年10月10日14時27分49秒前蘇聯發射的火星1A號(Mars 1960A)探測器是人類發射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出名的宇宙探測器!致敬那些孤獨的漫遊者
    自從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人類便正式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接下來就來盤點一下人類歷史上最出名的宇宙探測器。然而水手9號成功進行環繞金星飛行,成為第一個環繞除地球之外其它行星飛行的探測器。1972年10月27日,燃料耗盡的水手9號墜入到火星的大氣中。
  • 天問一號出發火星!全球第47個火星探測器來了,一圖讀懂
    它擁有太陽系中最大、最高的火山——奧林巴斯山,足足比地球上最高的莫納基亞火山還高出15.5公裡;它擁有最深的峽谷,深度達7公裡,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的近4倍;它還擁有瘋狂的天氣和溫度模式,是終極寂寞的星球目的地,地球上平均溫度13.9 ºC,而火星上平均溫度是-62.8 ºC……儘管如此,火星仍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
  • 天問一號出發火星!全球第47個火星探測器來了,一圖讀懂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顆具有大氣與氣候的類地行星,來自中國的客人——「天問一號」探測器正來看你了!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自主探測之旅開啟,「天問一號」將帶著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向深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中國航天第369次發射。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時機成熟後,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2013年9月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官方披露,我國將2030年前將進行火星探測、深空太陽觀測、小行星伴飛和著陸、金星探測、木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等多個深空探測項目。
  • 追尋千年熒惑夢,火星探測器勇闖火星
    真正完成人類首次飛掠火星的,還是美國的「水手4號」。該探測器於1965年7月14日從距離火星一萬公裡的高度,拍攝了21張「火星近照」。環繞探測的方法應運而生,讓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的人造衛星,繞著火星轉圈,360度拍攝。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將一舉追上與美國火星探測50年的差距
    ,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早於3天已經在日本發射升空,而且在月底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也將去往火星。,而是在地球和火星之間事先變軌,通過霍曼轉移軌道,與火星在預定的地點會合,然後減速,成為一顆環繞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
  • 長徵5號成功發射,來捋捋這些年走過的火星之路
    火星與地球離得近,在自轉時間上也和地球十分的相似,相差不大。人類能更好的適應火星的生活,水是萬物之源,火星曾出現過水,有利於人類文明的重新建設。人類的好奇心,太空的進一步探測是科技進步的象徵,正所謂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49年前,美蘇探測器比翼赴火星丨Calling太空
    「毅力」號的發射時間一改再改,不過大體上應該與「天問」1號相近。這不由得讓人想到距今49年前的1971年,美國和蘇聯的探測器——「水手」9號、「火星」2號和「火星」3號也是在相距很近的時間發射,「比翼齊飛」前往火星,並且在相似的時間抵達火星開展探測活動。
  • 人類探測火星的簡要歷史
    人類對火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探測始於20世紀六十年代,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蘇爭霸格局。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依舊進行了大量空前規模的火星探測計劃!(早期有能力探測火星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 首先,蘇聯於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專為火星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卻連地球軌道都沒到達就失敗了!
  • 人類發射了多少火星探測器?哪個探測器發現火星人臉?你知道嗎?
    火星1A號,第一個登陸火星表面著陸的人造探測器,但最終著陸器於降落時墜毀在火星表面,因此沒有獲取任何探測數據和圖像。軌道器則一直工作到1972年。1971年5月19日發射。火星3號,俄羅斯在1971年12月2日成功登陸火星,成為了有史以來 第一個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
  • 2020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是否能揭開NASA不願說的秘密?
    2020年7月23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而之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將踏上旅途。加上之前阿聯的「希望號」,似乎在2020年,人們又對火星產生了興趣。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I蘇聯在火星探測方面一開始走在前面。1962年11月1日,蘇聯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並將其命名為火星1號。但1963年3月21日,在發回任何觀測結果之前,它與地球失去了聯繫。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這個夏天,是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中國、美國、阿聯都將展開新的火星之旅。今天,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已經踏上奔火徵程。縱觀世界航天史,人類似乎對火星「情有獨鍾」。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火星探測取得的成果最為豐富,特別是水的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熱情,成為近期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龐之浩說。
  • 新聞背景:美國火星探測器知多少
    以下是按照發射時間排列的美國火星探測器:     圖表:美「鳳凰」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新華社發        1964年11月:「水手3號」升空後和地面失去聯繫。3個星期後,「水手4號」再度出擊,次年7月首次拍到火星特寫圖片,共向地球發回21張圖片。    1969年2月:「水手6號」升空。
  • 歷數全球各個國家探測火星歷史,火星,中國來了
    而此時,美國在1964年12月底發射的「水手4號」已經成功掠過火星,並向地球傳回了第一批火星圖像。1971年5月10日,又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了,當探測器進入轉移軌道後準備發動機再次點火飛向火星時,出了一個大錯誤,發動機的點火程序時間設定是一年半之後,這意味著這顆探測器根本不可能到達火星。蘇聯並沒有放棄,5月10日和28日,連發兩顆飛往火星的探測器,「火星2號」和「火星3號」。
  • 火星下一個地球?「螢火號」的失敗遭遇,人類苦尋星辰奧秘為何?
    最重要的是火星上有水,這就給火星移民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可行性。2008年7月31日,NANS發射的「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直接在火星表土之下發現了水冰。2013年9月26日NANS的科學家報告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2015年9月,又正是火星有間歇性的流動液體鹽水。
  • 火星下一個地球?「螢火號」的失敗遭遇,人類苦尋星辰奧秘為何?
    2013年9月26日NANS的科學家報告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2015年9月,又正是火星有間歇性的流動液體鹽水。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航天局也宣布通過分析歐洲空間局火星快車號探測衛星的雷達數據,發現火星南極冰蓋下的一點五公裡處就是一片巨大且穩定的液態水體。
  • 人類火星探測歷史
    當時美蘇主要是為了政治目的,在包括火星探測在內的許多航天領域開展了激烈的競爭,以顯示各自的航天實力。但在這一階段也取得了不少探測火星成果。1960年10月10日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開啟了人類火星探測歷史。四天後又向火星發射了第二枚探測器。
  • 圖說歷史上的今天: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飛行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94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號升空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