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聰明人都有各自的一套匯報技巧,但往往離不開這三個步驟

2021-01-12 職場大講堂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匯報玄機——找準其中的密鑰

在日常生活中,員工向領導匯報工作是基本工作之一,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善於匯報工作的人。工作匯報,即將某一時間段已經做的或即將做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總檢查、總評價,進行一次具體的分析、研究。同時也可以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缺點和不足。

言之有序,匯報工作要分清主次

說話要注意言之有序,也就是說話內容有主次之分,換句話說就是有條理。匯報工作需要有一個總的目標,說話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就需要看它是否被領導所理解、所接受。也只有領導理解了、接受了,才能證明你的匯報是成功的。反之,如果你的話語不分主次,沒有目的性,領導一頭霧水,似懂非懂,這就意味著說話失敗了。匯報工作的這個特性決定了說話者必須站在領導的角度上,按照領導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聯繫實際、深入淺出,讓你的說話內容展現一個清晰的目標以及重點。即便有時你需要含蓄隱晦地表達,話語也必須有條理,不能含糊不清,指令不明,這會讓領導難以理解。

言之有序與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有重要關係,思維是否清晰,將決定著說話是否有主次。比如,當我們在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需要抓住這件事情的重點,有順序地進行敘述,語言要清晰、明白。千萬不能東一句、西一句,讓人聽了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總而言之,說話分清主次,才能突出中心,彰顯語言的邏輯性,否則說話就如同一盤散沙,不僅領導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就連自己也是如墜雲裡,摸不著東南西北。

有一次錢學森的秘書塗元季給錢老匯報工作,因為精神過於緊張,有點前言不搭後語。錢老手頭上還正有工作要做,就打斷了秘書的話,說「你回去準備準備,準備好了再來向我報告。」塗元季只好怏怏退出,認真準備了一個提綱後,再來向他報告,他才點點頭。錢老作為大科學家,本身思維清晰、條理分明、邏輯性很強,怎麼能夠容忍別人匯報工作支支吾吾,半天說不清楚呢。

如果自己就沒弄清楚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只是在那裡東扯西扯,那只能讓你的表達不明確、不清晰,而領導也是聽不出個所以然了。

所以,要想說話有條理、言之有序,就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重語境

匯報工作,一定要切合語境,就是指你要根據你說話的客觀現場環境,包括時間、地點、目的以及說話的內容等來開始發表你的說話,這樣才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人不管語境,而是只顧著自己說,結果說了大半天,領導還是不知道他所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因此,匯報工作的內容一定要與你講話的時間、地點與場合相對應,否則就有可能讓領導摸不著頭腦。

2.突出重心

匯報工作時,就應該明確自己說話的目的。堅持話由旨遣的原則,明確你說話的目的,是說話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只有明確了目的,才知道應準備什麼話題和資料,採取哪種語體風格,運用哪些技巧,從而能夠有的放矢,臨場應變。如果目的不明,不顧場合地信口開河,東拉西扯,對方就會不知所云,無所適從。

3.多想才能言之有序

是讓思維條理化的必由之路,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員工並不是不會說,而在於不會想,最後想不明白自然也就說不清楚。在匯報工作時,如果你需要說一件事或介紹一個人,那你就要認真地想想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過程,或者想想人物的外貌、特徵,等等。有了條理化的思維,你才會讓自己言之有序。

課堂大總結:工作匯報時忌冗長,能用一分鐘說完的不要用兩分鐘,可以一句話匯報清楚的不要說兩句話,一件事情做一個匯報,不能顧左右而言他、脫離主題。對此,有人專門研究過通常的事情匯報要控制在10分鐘之內,效果最好。工作匯報講究開門見山,總不能一上來正事沒說,先向領導講一通道理,不然就是把自己做的工作事無巨細的說上一遍。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

相關焦點

  • 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有這3大特徵,為人處世有一套
    在職場中,有工作能力強的,也有弱的,但是能力強的不一定混得好,而能力差的也不一定混得不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往往具有這三大特徵,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1.適時保持沉默人人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受別人想法的影響。和別人交流時,可能可以聽取一點不同的想法,但別人的話,未必適合自己。
  • 生活中,聰明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透露著這3個特點
    生活中,聰明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透露著這3個特點隨著現在網絡世界越來越發達。大家在社交軟體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每個人有自由和權利裝扮自己的朋友圈。常說朋友圈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性格和人生態度。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都喜歡和聰明人相處,那聰明人的朋友圈是怎樣的呢?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要想在職場上有大的發展,領導的提拔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整個公司那麼多位員工,老闆不會每個員工都了解,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提拔員工的任務自然就交到了領導的身上,要是無法得到領導的喜歡,肯定就難以往前再進一步。所以,怎麼和領導處好關係,就成為了職場上的一大學問。
  •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你有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那些平時看起來很聰明的人,都未必是真正聰明的人。而那些看起來很普通,甚至有些呆的人,往往才是最厲害最聰明的人。正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是低調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如果你也有的話,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職場上,要想事業上迎來大的發展,有個好的前途,跟對老闆就成為了不能忽視的問題。人們常說「跟對老闆,做對事」,可見,老闆在員工的職場發展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 如何建立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為人處世的3個技巧,你一定要記得
    職場上和人打交道難嗎?其實如果你能把握住技巧,就能看透其中的玄機。在職場中與人打交道,要做到完美優雅並不難。所以我們來分享一下,在職場中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3大技巧是什麼吧。三、職場為人處事的技巧1、取長補短在與朋友的交流中,我們應該以謙虛友好的態度對待每個人。用幽默的文字結合有用的知識,和同事交流。這樣你說的話就會受到表揚。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作為一個真正聰明人,我覺得,他們和人接觸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安心,愉悅,不給人家帶來壓力的感覺。否則,智商再高,卻成為他人厭惡的對象,這樣的人,算不上啥聰明,頂多算個聰明過頭的人,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一個笑料而已。那麼,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特徵呢?
  • 10個改變你生活方式的技巧,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活法,懶人有神器
    如果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每一個獨立的人都應該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你,都要為自己熱愛的生活打CALL!而達到美好生活的條件都差不多,今天來看看能夠改變你生活方式的一些小技巧,能夠讓你在今後的日子裡能夠過上更加舒適美滿的生活。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活法,而懶人則有各種各樣的神器。
  • 職場上,搞定「六種關係」,讓你成為領導和同事喜歡的「聰明人」
    有人問:怎麼成為讓領導和同事都喜歡的「聰明人」?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總的感到能夠處理好「求快與求穩、埋頭與抬頭、共性與個性、服從與盲從、唯上與唯下、重才與重德」六個關係,就算是職場上的「聰明人」。聰明人做法:聰明人接手一項工作,能夠靜下心來,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去,專注於把一件件、一項項、一個個的具體工作幹到位;同時,又注重跳出工作看工作,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善於抓主要矛盾和重點問題,十個指頭彈鋼琴,在不斷埋頭和抬頭的過程中,幹好工作、幹出成績。
  • 真正的職場聰明人有這6個特徵,你中了幾條?
    他能讓人覺得他有能力,同時又很容易相處。這樣的人,誰不喜歡?與同事相處張弛有度與同事相處時,不會仗著自己有能力,讓人覺得疏遠,難以相處。也不會太多去了解同事的隱私,會注意彼此之間的距離。總之,和他們相處是非常和諧和舒適的。責任感強,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聰明人在工作中犯錯誤,從不推卸責任。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犯的錯誤,自己必須想方設法彌補。
  • 家裡常來這3種人,往往會帶來麻煩,聰明人要學會避免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老張所在的公司裡來了個新同事,這名新同事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就和大家打成一片,很快的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老張對這名新同事很有好感,原來這名新同事是老張的老鄉,後來老張和這名老鄉一來二去,也就熟絡了,畢竟大家都是一個鄉村的人,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後來,這名老鄉經常來老張的家裡做客,老張每次也都很熱情地接待他。
  •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都有兩種反常特徵,快來看看你有沒有?
    自古以來聰明人有很多,以至於有些人聰明得都讓人驚嘆。比如《三國演義》中,那位有過目不忘本領的張松,氣得曹操都燒掉了自己的兵書。還有楊修,曹操只在盒子上,寫了「一盒酥」三個字,他就能猜出啥意思。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個慫人,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更適合「慫」起來。
  • 職場上,越窮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準,希望你沒有
    每個人或許都幻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成為富人,或者幻想著成為富人是什麼樣子的,幻想不好,得有理想才行。有理想才能更好地去實現富人夢,過富人生活。但有些窮人行為你清楚嗎?你存在這些行為嗎?趕緊來看看,要是有,趕緊改掉。一、藉口總比方法多典型的窮人行為——愛找藉口。」
  • 職場上,辭職的為什麼往往是有能力的,留下的是各方面一般的人?
    職場上,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辭職的那一批人要麼就是習慣性地辭職,要麼就是很有能力的,而長期留在一個公司的往往是各方面一般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1.老闆不會用人任何一個有全局觀念的領導,都不會犯人才流失的錯誤,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人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企業可以沒有底層員工,他們只能做機械工作,但不能沒有人才。
  • 在職場上,傻人都在裝聰明,聰明人都在裝傻
    《菜根譚》裡有一句話: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意思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賣弄小聰明,那些耍小聰明的人,實際上是為了掩飾他們的笨拙無知罷了。在職場上,「裝傻」是一門生存的必備技能,真正有實力的人往往會見機隱藏自己的能力,低調地做人,努力的做事。
  •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增廣賢文》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知」。雖然這話是描繪人情世故的,但放在人脈上特別形象。一談起所謂的人脈,好多人就會誇誇其談地說,我認識了多少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但請問一下,如果你有什麼事情需要別人幫忙時,你口中這些「大人物」,真的會伸出手來幫你嗎?認識人多,並不代表你的人脈就廣。
  • 面試官:你有缺點嗎?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
    面試官:你有缺點嗎?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面試的經歷,如果是剛剛走入社會的小白,那麼這篇文章就更值得你看完。想要進入職場,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面試。比如,面試官經常會問你:你有缺點嗎?很多人自我審視並不夠,甚至真到了這個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麼,一時啞口無言,場面尷尬,陷入十分不好的氣氛。還有一些傻瓜為了不冷場,索性就直接說「有」。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一般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