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律所規模化過程中如何做強

2020-12-06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法治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張守坤

2008年,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只是一家位於北京的30人精品所。而截至今年10月底,盈科中國大陸的分所達到83家,累計收案超90萬件,服務客戶80多萬,成為全球首家單體突破一萬名律師的律師事務所。

據司法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有51名至100名律師的律師事務所620家,100人(含)以上的320多家,相比2018年增幅分別約為9%和23%。

而近年來英國法律雜誌The Lawyer公布的亞太地區律所100強(Asia Pacific 100)榜單、著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發布的亞太法律指南(Asia-Pacific Guide)等權威榜單中,中國律所也大多是百人以上的大所。

接受《法治日報》採訪的律師、專家均表示,就目前情況來看,律所規模化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規模化過程中會產生哪些問題?如何通過良好的規模化做大做強?近日,記者就此展開深入調查。

必由之路

為何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盈科律所總部品牌與新聞宣傳部負責人丁萌道出緣由:「規模化是盈科的一個顯著標籤。以規模化發展為核心,不僅為盈科帶來分所數量、人數、創收的增加,還能提升市場認知度、品牌影響力。但規模化只是一個過程,律所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滿足客戶需求,滿足團隊發展需求,形成共贏的發展機制。」

據介紹,盈科的全國布局始於2010年。僅這一年,盈科便成立十幾家分所,在天津首次嘗試以「直投直管」模式實行分所管理,主要採用「只吸收不合併」的方式,人員基本依靠自然增長。這些保證了盈科10年來以年均七八家分所的增速穩固布局、良性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院院長王進喜說,經濟高速發展和法治建設催生大量法律服務需求,提供了律所規模化的土壤。規模化是中國律所參與國際法律服務市場競爭的必然出路。

除盈科外,還有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律所,僅用7年時間走過其他律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完的路。

2013年,瀛和律師機構首家律所——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成立。次年年底,瀛和成員律所突破20家,2017年年底突破100家。目前瀛和全球律所數量達500多家,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業律師過萬,服務範圍遍及各個領域,已初步形成全球法律服務體系。

瀛和律師機構創始合伙人、總部負責人孫在辰告訴記者,這得益於瀛和的三大法寶:平臺布局、法律科技、業務生態。其中,瀛和平臺布局通過國內國際相融合做無邊界律所,不走總分所之路。瀛和與成員律所人財物相對獨立,成員律所通過更換「瀛」字打頭的所名共享瀛和品牌,規避總分所利益衝突、連帶責任等問題,補足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短板。這能夠快速聚合各地優秀律所到瀛和平臺,實現律所穩定高速規模化發展。

孫在辰說:「規模化是法律服務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背景下的必經之路。對於年輕的瀛和來說,規模化不僅能夠造就平臺競爭力,還支撐了法律科技、業務生態的發展,使瀛和數位化律所遍地開花,最終實現優化和改變律師行業的使命。」

即使發展迅速,瀛和對於成員律所也有嚴格的準入標準:認可瀛和的價值觀;認可瀛和的模式;必須在當地市場有一定競爭優勢。這也使得瀛和平臺成員早已形成內部交易市場。

孫在辰介紹說,大到業務合作,比如行業論壇、區域論壇、法律服務產品合作,成員共享發展成果;小到產品合作,比如瀛和大吉作為法律主題電商平臺,三分之一的產品由各地律所推薦,各所採購,互通有無。

王進喜評價說:「盈科採用非機構性合併的增長方式,但是沒有排除橫向人員流動,短期內實現超常規增長;瀛和律師機構走的則是特許經營發展模式,在知識管理、品牌維護、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管理支持,凝聚了一大批中小型律師事務所。」

另闢蹊徑

11月2日,記者在天津四方君匯律師事務所看到,大到律所牌子小到本子茶杯,都印著「SGLA·中世律所聯盟(下稱中世聯盟)」的標誌。四方君匯律所主任楊玉芙告訴記者,四方君匯律所是中世創始成員之一,中世成員律所標誌統一採用「聯盟品牌·律所品牌」形式,這是中世推行的雙品牌戰略。

2007年9月,由全球十大律所之一的霍金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和國內9家優秀律所共同創建的中世律所聯盟成立,既是中國第一個跨國律師事務所聯盟也是目前唯一受到國際評級機構認可的中國律所聯盟。

中世聯盟秘書處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說,中世聯盟開創並採用的聯盟發展模式被業內專家稱為律所規模化發展的第三種模式。即使是地方區域性大所,如果沒有一個全國性規模化布局打通東西部對話渠道,縮小地域性差異,並通過較為緊密而有效的合作渠道,將自己納入全國性一流發展的大趨勢中,起點很快便將成為終點。希望通過「百合計劃」(即國內成員半緊密整合發展計劃),把聯盟做成國內成員在全國做大的平臺,為區域性大所開闢一條既不需要併入其他大所,也不需要跨省設立分所,但卻享有全國化乃至國際化布局的聯盟品牌資源的新模式。

四方君匯律所創始合伙人馬弘說:「加入中世聯盟後律所發生了很大變化。聯盟會定期組織律所主任、合伙人去國外考察,開拓了我們的國際視野;會舉辦管理論壇,讓我們所的管理不斷精細、完善;還會通過百合沙龍、青年優才集訓營等加強業務交流、培養律師人才,增加國內合作,開拓國際市場。」

中世聯盟注重內部的交流合作,聯盟目前有7個不同類型的活動,平均每年組織線上線下活動20場以上,年均參與律師在千名左右。成員所之間的國際、國內大型業務合作超1000例。2019年中世聯盟25個國內成員所總創收44億元人民幣,所均1.7億元。其中過億元的15家,5000萬元以上的7家,律師人均創收91萬元。

王進喜說:「中世聯盟走的聯盟道路就目前來看應該是成功的,其在解決跨地區律師直接合作問題的同時,也能提供一定的管理支持。」

做大做強

規模化之後,保障品牌和服務質量是律所做強的關鍵。

四方君匯律所歷經多次合併加入聯盟、設立分所,在做大律所的路上大刀闊斧地行進。「要有做大做強的定力,這是做好律所的前提和關鍵;要找準定位、結合實際,有良好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確立合理的合伙人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機制,確保利益可期、風險可控;要不斷打磨、提升自身專業的服務品質,創造良好的客戶氛圍和業務渠道。」楊玉芙說。

迅速規模化過程中,盈科品牌和服務質量安如磐石的原因在於兩項制度的推廣。丁萌說,職業經理人制度下律師只需專注於精進業務,利用盈科平臺為客戶爭取最大權益,各種後勤工作則由行政服務團隊代理;多層級合伙人制度打破傳統的進階路徑,在分所建設、律所管理、律師進階方面,盈科管理層以跨界思維引入「非律所」基因,賦予律師多樣化的晉升選擇,在普遍保守的法律行業打出管理創新牌。在丁萌看來,伴隨中國法律服務市場的日臻成熟,規模化成為眾多律所提升整體實力、建立領先優勢的選擇。會有越來越多的律所注重規模化和平臺化,利用網際網路思維不斷升級業務規模和律師規模。

瀛和律師機構吸納的平臺成員情況各異。孫在辰告訴記者,為確保品牌和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高效落地與執行,瀛和總部設有運營、品牌、培訓、信息、資源、業務六大中心,通過主任聯席會議、平臺對接大會、區域會議、中心會議等溝通方式,從不同維度將服務下沉到各個成員律所,使總部與各個成員律所同頻共振、協同發展,以打造瀛和律師機構整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種「文化引領、數字支撐、管理促進」的方法論,適用於絕大多數律所。

孫在辰說,好的規模化體現在服務客戶能力強,能夠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讓所有成員都能受益。規模化律所會吸引更多優秀律師和社會資源加入,從而促進律所發展。

孫在辰認為,中小律所如果保持現狀,除非專業突出、特點鮮明的精品所,否則將來的發展會更加困難。對於想走上發展快車道的中小律所,想方設法融入規模化大潮,或許才有希望。

王進喜說:「近20年來,律所的規模化超出人們想像,但也帶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律所管理缺乏專業化隊伍,律師往往集所有權人、管理者、勞動者為一身,在經驗、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再如,普遍採用合夥或者有限責任合夥模式,在遇到經濟波折時,往往引發合伙人逃離風潮,即所謂的合伙人擠兌現象,加速律所倒閉。而公司化的律師執業機構,有利於防止合伙人擠兌現象的發生,維護律所的穩定性;替代性商業結構(ABS)則有利於律所借用外部資本和專業知識,提高法律服務能力。這是一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改革動向。」


相關焦點

  • 未來律所與職業經理人——訪江蘇雅言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杜志傑
    隨著中國司法體制改革,法制建設逐漸完善,律師行業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應運而起,成為了第三大商業市場領域中的佼佼者。但在這麼多年的開拓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傳統律所的管理模式存在諸多缺陷,已經逐漸不能適應市場變化及客戶多元化的動態需求。
  • 上海最大律所被判決賠償3700萬元,到底咋回事?
    像我們這些在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作律師,想做一些私募融資、企業發債、新三板掛牌、IPO等「非訴」業務,最初都是掛著北京、上海的律所的牌子在做,學會後一些律師就自己開所,或者跳槽到西安的律所作合伙人,開啟自己的高端業務。
  • 張曉強:錦江酒店中國區如何在重組整合中做大做強?
    必須承認的是,維也納和鉑濤是兩家個性鮮明且風格迥異的酒店集團,比如維也納聞名遐邇的狼性文化、鉑濤「品牌先行」的創新理念,它們本身就是中國酒店業兼具規模和實力且能獨當一面的頭部企業,國企錦江想要在併購動作之後整合兩家企業,挑戰無疑是巨大的。 「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去併購整合,是企業做大做強的路徑。
  • 5家律所關進小黑屋,證券類私募審批最難
    一位專門從事私募備案律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如果備案過程中存在問題,基金業協會將對私募機構不予辦理登記,並在官網公示。截至目前,共有74家申請機構不予登記並涉及60家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其中,大成、盈科、國浩、中倫、北京君合、上海錦天城等多家著名律所均被點名。
  • 從業界新銳到全國優秀律所,「道可特模式」為行業帶來了哪些經驗?
    今年9月,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道可特」)榮獲由司法部「官方認證」的「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是北京市13家入選律所中來自朝陽區的6家律所之一。這在集中了全國頭部律所和絕大部分「紅圈所」的朝陽區,實屬不易。作為我國最早以公司化為管理特點的專業化品牌所代表,道可特經過17年的發展,跑出了發展加速度,成為了中國律所公司化運營的「新樣板」。
  • 【星耀食界】2020中國餐飲規模化高峰論壇(長沙站)完美收官
    在餐飲的一片海洋中,遊弋著資本、品牌、渠道、供應鏈、信息化如此眾多紅利機會。餐飲大玩家的名利場遊戲,餐企如何提前布局發起決戰步步抄底,又或是裹足不前落跑賽道等待被收割。敏銳的創業者也守正出新,擁抱變革,拿到規模化的入場券,才能擁有進場遊戲的競爭法寶。
  • 誰才是對傳統律所衝擊最大的那湧浪? iCourt
    什麼是替代性法律服務提供者,哪些法律工作受其青睞,替代性法律服務的市場如何都將在本文中深析。替代性法律服務提供者(Alternative Legal Service Providers),指出傳統律師事務所以外、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公司。目前,這些新型的法律服務提供者主要提供文書校驗、電子檔案查詢、合同管理等業務,對傳統律所的業務範圍形成衝擊。
  • 去規模化如何引領終身學習?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去規模化:小經濟的大機會》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視覺中國在去規模化的世界裡,體系將會遵從人們的需求。他們一直在努力改革教育體系,但在每一次嘗試中幾乎都完全忽視了一個問題:今天的學校實際上是為了服務於另一個世界,即如今正在衰退的舊經濟時代。相反,我們需要一種適應去規模化經濟的去規模化教育。課程體系需要從標準化的工廠模式轉變為針對個體的個性化方式。
  • 北京律師事務所排行榜,北京著名律所有哪些?
    律師事務所是專門為中國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的地方,需要法律保護的人可以到律師事務所尋找專業的律師尋求法律服務。中國的律師事務所有不少,其中有很多優質的律師事務所都集中在北京,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去看看北京著名律所都有哪些?
  • 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農藥企業做強做大有利於行業創新
    農業數位化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鄭子勤認為,飛防(飛防是通過通用飛機噴灑農藥的一種大面積、短時期壓低蟲口密度的有效方法)是我國數位化農業目前最為成熟的應用,同時也走到了全球前列。而隨著我國農村地區數位化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包括農業全鏈條的數位化轉型,或將迎來加速。
  • 莊園,要「去規模化」
    1 在許多創業者的思維慣性中,似乎偉大的公司必然是「大公司」,只有把公司「做大」,才能「做強」。農莊也延續了這個虛榮心,做個「大規模」的農莊,成為很多莊主情懷深處的心結。 3 現在很多人做農業之所以不賺錢或賠錢,就是因為邊際成本太高。看似規模大了,實則投入的成本同比增加。最終效率並沒有比傳統的小農經濟增強,本質上仍然是小農經濟,頂多叫大農經濟。我們不反對做大,但規模化的前提一定是降低邊際成本。
  • 中國種植生物質能源植物不宜規模化
    近日,能源基金會中國(Energy Foundation)發布了題為《世界主要國家生物液體燃料產業政策》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人多地少、人均淡水資源也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國規模化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潛在的環境影響會更大。
  • 新商業模式將是去規模化,你意識到了嗎?
    可是,當我們開始去規模化的時候,我們將會看到與「大壓小」相反的動態變化。在接下來的10年到20年裡,依賴規模作為競爭優勢的公司將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正被拔去尖牙,他們在面臨專業性強的去規模化公司時將處於劣勢地位。大公司不會消失,正如在上一時代裡小公司也沒有消失一樣。但是不改變模式的大公司將發現它們的生意正逐步受損,一些當前的巨頭將會垮掉。
  • 人工飼養斑鳩過程中如何提高產量?
    如果你能在公園或動物園看到它,如何正確地繁殖它?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方法,對此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1.場地建設擬進行規模化種植..一,建好場地,周邊要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宜選用地勢相對較高,可受陽光照射的坡田,可加一些高空網籠..每個網箱的面積保持在40-60平方米之間,每個網箱的高度可以達到三米左右..根據局部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材料,效果給它們足夠的休息空間,網籠大約高出地面2米,方便產卵。
  • 機器學習在領英的規模化應用
    這篇文章將討論領英如何規模化利用技術,幫助更多工程師提升機器學習的效率。近日,領英中國機器學習研發經理李子在IEEE數據挖掘國際會議(ICDM)上分享了領英是如何規模化開展機器學習,介紹領英的核心產品以及如何利用技術幫助更多工程師提升機器學習的效率。
  • 北京5名律師5家律所上違紀黑榜
    昨天(5日),北京市律師協會網站公布了第十批違紀律師、律所名單,5名律師和5家律師事務所「榜上有名」,被給予公開譴責處分。其中,有的律師向承辦案件的法官送錢,有的律所連同律所主任一起受到處分。
  • 公益項目的影響力規模化到底是指什麼?
    我們說影響力規模化並不是專指一個機構自身組織規模的擴大——機構人員、場地單純的擴大,相反我們需要去考慮如何運用有限的資金、資源、人力,去回應複雜的社會問題。好公益平臺倡導的影響力規模化,是要求我們理性地分析當下最現實的路徑。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你有沒有可能實現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和工作體系,通過協作的方式推動更大範圍內社會問題的解決。
  •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日常生活中,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解決當前豬肉價格的高企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惑,成為了擺在眾多養殖人面前的一道難題。引言隨著規模化豬場的不斷增加的同時,養豬過程當中的問題也不斷的暴露出來。今天筆者就規模化養殖場的保育豬管理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其目的在於幫助規模化養殖場的養殖人員提高技術水平,增加經濟效益。熟悉養豬的都知道保育豬工作在養豬過程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國棘胸蛙日漸瀕危 福建德化實現規模化生態養殖
    中國棘胸蛙日漸瀕危 福建德化實現規模化生態養殖 而在福建德化,這一珍稀動物實現了規模化生態養殖。  10日,一場生態農業與產學研對話的「石凍王」棘胸蛙產業發展發布會在德化舉行。德化現已建成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是福建省首個規模化、規範化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
  • 律所大 boss過來聊天,其他人都坐在椅子上,只有丁輝不一樣
    大boss現身律所!哈嘍你們好呀,《令人心動的offer》綜藝又更新了一期節目,相信大家都是熬夜追看完畢吧?老實說,這綜藝看點可真不少,尤其是新一期節目,新人到律所面試,一下子八位實習生的競爭性大了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