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皇后外出遊玩,不料被百姓看到身體,讓一成語流傳六百年

2020-12-06 小夫說史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的皇后馬秀英在一次外出遊玩之中,不小心暴露了身體的某一部分,結果衍生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朱元璋能做上皇帝寶座,和自己結髮妻子馬秀英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的。她是郭子興的乾女兒,多虧了有郭子興的幫助,朱元璋才能建成大業。

在朱元璋最困難的歲月,馬秀英就已經陪伴在他的左右。那時候朱元璋的生活十分拮据,經常吃飯也吃不飽,但是愛情的力量是很偉大的,馬秀英一點也不嫌棄朱元璋出身低微,義無反顧追隨著他。

在鄱陽湖水戰之時,戰線拉的很長,不論是後勤方面,還是軍隊士氣方面,朱元璋帶領的隊伍都顯現不出優勢。這時候,馬秀英作為朱元璋背後的女人,決定為他做些什麼。

古代女子地位不高,軍隊打仗的事,她們不懂,也插不上嘴。於是,馬秀英就拿出自己所有的首飾,在經濟方面給士兵們一些支持,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條件。

除此之外,馬秀英還組織了不少織女為士兵們縫補衣裳。馬秀英明白國家大事自己幫不上忙,但在生活起居方面,她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經歷過艱難歲月的朱元璋和馬秀英,感情基礎非常牢固。朱元璋稱帝之後,馬秀英自然而然成為了皇后。不過馬秀英並沒有因此驕傲奢侈。她時常告訴朱元璋,不要揮霍浪費,要勤儉節約,多多體會民間疾苦。

在人才任用上,馬秀英也經常給朱元璋提出一些建議。朱元璋有一句人生格言,「願得賢人共理天下」,這句話其實是出自馬皇后之口。

馬皇后哪裡都好,但是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腳大」。

封建社會的女子是從小就需要纏足的,她們都以三寸金蓮般的小腳為美。如果一個女子長著像男人一樣的大腳,即使她的臉蛋再漂亮,也是會被人們看作醜八怪的。

馬皇后還是姑娘家家的時候,就有個綽號「馬大腳」,當了皇后之後,基本沒有人敢這麼叫她了。馬皇后為什麼沒有纏足呢?

原來,馬皇后的父親是郭子興的好朋友,常年跟隨他外出打仗,而他的母親又死的很早,家裡沒有一個人照顧她,所以更沒有人去管她需要纏腳的事。

馬皇后自己心裡也知道自己一雙大腳非常不好看,於是平日裡都小心翼翼地遮擋著,很少露出來。再加上自己國母的身份,馬皇后害怕自己的大腳影響皇帝的身份形象,平日裡基本也不出宮去。

有一年春天,郊外的花開的非常好,馬皇后欣喜,想要去一飽眼福。當皇后的隊伍經過城中的時局,百姓們都想要看看馬皇后的真時風採,街道被人們擁擠地水洩不通。

這時候真不巧,一陣大風颳過來,掀起了皇后的轎簾,馬皇后的一雙大腳暴露在了大庭廣眾之下,百姓們大吃一驚,很快,馬皇后大腳的事就在城中流傳開了。

於是有了「露出馬腳」這一成語,至今被人們用來使用,多用於陰謀或隱私被人發現。

相關焦點

  • 馬皇后出去遊玩,不料被百姓看見自己的身體後出現一個成語
    圖片來自網絡經歷過艱難歲月的朱元璋和馬秀英,感情基礎非常牢固。朱元璋登上王座之後,馬秀英自然而然成為了皇后。不過宮中這樣奢侈有錢的日子她並沒有大手大腳,她常常告誡朱元璋我們也是從貧窮的日子走過來的,不要鋪張浪費,多多體會百姓們的疾苦的生活。再運用人才上,馬皇后也經常和朱元璋商討正事,朱元璋當時有一句人生格言,「願得賢人共理天下」,這句話其實是當時的馬皇后所說的。
  • 六百年謎案:朱元璋用燒鵝害死了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徐達可謂為明朝建立了不世功勳,朱元璋認為他是大明第一功臣,位居開國「六王」之首,先後被任命為大將軍、徵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兼太子少傅,被封為魏國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但關於的徐達的死因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流傳最廣的就是朱元璋明知生背疽的徐達不能吃蒸發之物卻還要賜給他一隻燒鵝,徐達因此病重身亡,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聖諭六言——朱元璋是靠哪二十四個字教化百姓的
    這就是聖諭六言,聖諭六言又稱聖諭六條、教民六條、聖訓六條等。明太祖朱元璋的為教化人民,促進社會和睦說的六句話,短短的二十四個字,語言簡練,內容平實,對仗工整且朗朗上口,在明朝的大力推動下很快深入人心,使百姓耳熟能詳,對於明代社會乃至後世的道德教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 蘇軾被老友的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詩,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一看到「蘇軾」這個名字,想必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詩人、大詞人、書法家」等等高大上的身份,不過筆者要說的是,拋開這些身份,蘇軾還是美食家、發明家、釀酒師,甚至「潮人」。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在北宋時期民間出現了以數字取名的習俗。究其原因小編認為有兩點,其一,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取名是一個大問題,而名字的意義只在於區分個人,用數字最簡單。其二,受儒家文化影響,「孝悌」是中國民間非常講究的一件事,非常注重輩分兄弟之間的排位,用數字取名就非常清晰明了。
  • 這個成語都被我們用來罵人,誰想在古代意思完全不同
    有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說的是有些人雖然表面上是人,但是實際上卻做著猶如禽獸一樣的事情。沒錯,這個詞就是——衣冠禽獸。這個詞通常只有我們很憎惡的人才會用來形容。在辭海和成語詞典等知名工具書中「衣冠禽獸」都無一例外是個貶義詞。
  • 朱重八為何改名朱元璋?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馬上治天下,不重視普及文化教育,普通百姓識字者極少,只能用數字取名。朱重八五世祖名叫朱仲八,妻子陳氏,生三子: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四世祖朱百六,妻子胡氏,生二子:朱四五、朱四九;曾祖父朱四九,妻子侯氏,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祖父朱初一,妻子王氏,生二子:朱五一、朱五四;父親朱五四,妻子陳氏,生四子: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朱元璋一生傳奇,在稱帝後,為了給皇孫朱允炆即位鋪清道路,曾大肆殺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見了他都是膽戰心驚,唯恐說錯了話被殺頭甚至牽連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當中,唯獨不敢對一個人濫用皇帝權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開國皇后——馬秀英。
  • 宋朝百姓們有著怎樣的節日習俗,對如今的我們有什麼影響?
    熱鬧的城鎮文化使得當時的城鎮百姓擁有了豐富的夜生活,這也讓他們更習慣於在夜晚遊玩,而這一時期也是守歲這一習俗成為慣例的過渡期。從蘇軾"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依據中,我麼那就可以看到守歲已經成為了全體百姓參與其中的習俗。
  •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張「鞋拔子臉」
    今年初歷史劇《大明風華》熱播,明成祖朱棣的夢中,出現了父親明太祖朱元璋。鏡頭切換到高度還原古畫的朱元璋,一張下顎向前凸出、兩頰變形拉長、布滿黑痣、醜態盡顯的面孔,立刻把朱棣嚇得一臉驚恐。觀眾倒是一點也不奇怪——這張「鞋拔子臉」如今已然成為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朱元璋形象。
  • 對朱元璋的幫助有多大?
    朱元璋本人的歷史評價爭議很多,對國家對人民那是憐憫眾生、治國有方。對人性則是殘暴忠良,猜忌多疑。在他身邊的人中,可以說是忠臣無數,但這些人的一生能夠被朱元璋所認可的確實不多。而馬皇后卻是朱元璋一輩子都會依賴和信任的人。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由於父親早年犯事,將她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撫養。
  • 朱元璋軍中的奇人異士,除劉伯溫外,還有一位道人,一位仙人
    鐵冠子在縱情遊玩期間,竟然偶遇到世外高人,學到了能夠洞察天機的術數,一下子變得能掐指會算起來,他與人們談論禍福時,往往一言中的,神驗非凡。由於他平時好戴鐵冠,故世人稱之為鐵冠子或鐵冠道人。1362年正月,陳友諒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在鎮守南昌時投降朱元璋。
  • 朱元璋兇狠殘暴,但他的柔情全部給予一個人
    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出身在一個百姓的家庭,可以說是那個朝代最底層的人,但是他從小武力就非常的強,當家中發生變故,他幸運留下來的時候,在開始的時候只是想混口飯吃。慢慢的走到皇帝的位置!很多人都了解,他是一個非常殘暴的人,他脾氣特別的暴躁,他發脾氣的時候,沒有人能安撫住他的情緒,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他殺掉了許多無辜的大臣!
  • 隋煬帝蕭皇后:隋唐之際的傳奇女性,真的服侍過六位帝王嗎
    隋煬帝蕭皇后是隋唐時期的一位傳奇女性,歷經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很有才學,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美女。《隋唐演義》等小說中都說她十分妖媚,服侍過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唐太宗等六位帝王。那這是真的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西梁公主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後來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最後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華元,華元的出生地是宋國都城商丘,並且華元還是宋戴公的第五世子孫。他作為王公貴族,還在政治軍事方面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也得到了宋文公的器重。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你都知道嗎?
    蘇軾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 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有人送給朱元璋一名絕色女子,一夜過後,女子被朱元璋降旨處死
    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領麾下大軍攻佔了婺州城,為了安撫城中百姓,朱元璋便張貼出一份告示:令軍隊不得騷擾城中百姓。但婺州城中的百姓大多不認識字,並不知道告示上寫的是什麼。就在百姓竊竊私語的時候,人群中的蘇坦妹向百姓宣講了告示所要表達的意思。結果這一幕正好被李文忠和胡德濟看到了,兩人被這位女子的美貌給驚呆了。
  • 朱元璋怎麼死的?4字可形容,很多現代人很嚮往,經常做這一動作
    朱元璋是怎麼死的?看到這樣的標題,很多人估計第一時間會想到陰謀論。作為中國古代集權體制下的一國之主、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其死亡的「非正常性」貌似太過「正常」。正所謂「一物降一物」,朱棣自然不會對朱元璋動殺心。既然跟「陰謀論」無關,會不會是沉湎酒色導致身體虛脫、「牡丹花下死」呢?這顯然也對朱元璋不適用。雖然朱元璋也是正常男性,而且從其生子多達26人可以看出,被朱元璋寵幸的女人不在少數,但其卻只對原配馬皇后情深義重。由此可見,朱元璋不是「見色忘義」之人,更談不上沉湎酒色了。
  • 劉伯溫去世前,為什麼要送一筐魚給朱元璋?這一筐魚有什麼含義?
    劉伯溫是個忠臣,可惜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在多年乞討的生涯中養成了堅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對於開國大功臣劉伯溫也是多有猜忌,劉伯溫雖然不是死在朱元璋手裡,朱元璋卻難逃嫌疑,其冷漠的態度寒了劉伯溫的心,可以說劉伯溫死於朱元璋的誅心,不過劉伯溫仍然在臨死前送了一筐魚給朱元璋,勸諫朱元璋
  • 在元末起義軍中,朱元璋為什麼能夠嶄露頭角?
    時間久了,孫德雅對郭子興已經有了殺意,趁郭子興外出的機會抓住郭子興就要殺他,幸好朱元璋及時返回,披甲持盾,強行推開房間,打敗了守衛,勸阻了孫德雅才保住了郭子興性命。一次,袁術將賈璐和月哥查兒包圍了濠州城,郭子興和朱元璋一起在城中奮力抵抗元兵,元兵逃走時,濠州城有糧食和糧草,朱元璋用鹽換米來支援郭子興。由於大批士兵陣亡,朱元璋回到家鄉,為郭子興招募了700名同鄉,擔任這批鳳陽兵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