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諭六言——朱元璋是靠哪二十四個字教化百姓的

2020-12-03 不惹塵埃

「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裡,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這就是聖諭六言,聖諭六言又稱聖諭六條、教民六條、聖訓六條等。明太祖朱元璋的為教化人民,促進社會和睦說的六句話,短短的二十四個字,語言簡練,內容平實,對仗工整且朗朗上口,在明朝的大力推動下很快深入人心,使百姓耳熟能詳,對於明代社會乃至後世的道德教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洪武三十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傳令天下:「每鄉裡各置木鐸一,內選年老或瞽者,每月六次持鐸徇於道路,曰"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裡、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此後,聖諭先後通過木鐸、鄉約、族譜、家訓、會社、書院、小說等多種途徑,在民間得到了廣泛傳播。在傳播過程中,眾多士大夫身體力行,不但為宣講聖諭時制定了莊重繁瑣的禮儀,而且還親自對聖諭內容進行演繹和宣傳,以至出現了眾多的聖諭演繹文本。

聖諭六言不僅在明代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對清朝有著深遠影響。在內容上,順治九年,清世祖直接照搬朱元璋的「聖諭六言」,令五城各設公所,每月朔望舉行鄉約,宣講聖諭。直到康熙九年,清聖祖才別出心裁,在聖諭六言的基礎上,將其演化為「聖諭十六條」。雍正二年,清世宗又將「聖諭十六條」釋成萬言,遂成「聖諭廣訓」,頒令全國進行宣講,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聖諭六言在中國法制史上很有影響。他吸取宋太祖聖諭基礎,又為後來康熙十六條奠定了基礎。聖諭中包含做人的基本準則,遵循聖諭才是做好人的基本標準,不遵循則是惡人,因而「聖諭六言」成為族規家規的金科玉律,要求族人必須遵守。之後才是諸如和睦鄰裡、和睦宗族、謹慎婚姻、謹慎擇業等方面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六百年謎案:朱元璋用燒鵝害死了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先說徐達的生平。徐達,字天德,漢族,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少年時候就志存高遠,史載「長身高顴,剛毅武勇」。徐達早年追隨起義軍元帥郭子興,為朱元璋的部下,兩人一見如故。
  • 朱棣自比唐太宗,其實卻是朱元璋轉世
    若使進言者無所懼,聽言者無所忤,天下何患不治?朕與爾等共勉之。」 但他們不知,朱棣雖然嘴裡嚷嚷說要做唐太宗,實際上卻是明太祖朱元璋再世。可以說,是個權力欲極強、非常殘忍非常保守的暴君。史學家對他的評論,多有「恣行誅戮」之語。這個人隨意殺人,弒殺成性。他殺建文帝舊臣方孝孺,株連十族,一下子殺了873人,一人惹怒了他,800多人要跟著一起死。
  • 朱元璋的皇后外出遊玩,不料被百姓看到身體,讓一成語流傳六百年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的皇后馬秀英在一次外出遊玩之中,不小心暴露了身體的某一部分,結果衍生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朱元璋能做上皇帝寶座,和自己結髮妻子馬秀英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的。她是郭子興的乾女兒,多虧了有郭子興的幫助,朱元璋才能建成大業。
  • 朱元璋宴請沈萬三,指著豬蹄問是什麼菜,沈萬三3個字保住性命
    沈萬三在經商上面十分的成功,與朱元璋也有很多的故事。在朱元璋奮鬥的過程中也沒有少得到大商人的資助,沈萬三便是其中之一。當初為了支持朱元璋沈萬三可是沒少花錢。要知道在朱元璋他們剛剛起義的時候,沈萬三曾經多次出錢出力,為朱元璋他們籌備軍餉。這就為沈萬三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 一個人只有面對死亡的威脅,內心時刻有恐懼感,才能成功:朱元璋
    每一次說起朱元璋,總有一部分人嘲笑他的出身。古代帝王,大部分出身或帝王世家,或祖輩有過封號,有過豐功偉業。而朱元璋卻獨樹一幟,確實就是個窮屌絲。上溯五代都是貧民,根紅苗正的"貧N代"。他的父親叫朱五四,他的祖父叫朱初一,他的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那個時代,平常人家嫌給孩子起名字麻煩,就以夫妻歲數加一起,或者孩子出身日為名,以後有了出息再改名。
  • 大明皇室輩分的二十字世系:強迫症晚期患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傑作
    太廟五行學說愛好者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這個靠「開局一個碗」起家的傳奇皇帝。從這個角度說,老朱小時候應該是沒念過什麼書。畢竟家中吃頓飽飯都是難事,哪有錢給他這個無關緊要的小兒子請先生來上學。吳元年(蒙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12月24日,大明建國前夕,吳王朱元璋祝告太廟,正式為七個兒子、一個侄孫起名。丙寅,命世子及諸子名,祝告太廟曰:維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禮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舉兵渡江以來,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楨、曰榑。從孫一人曰煒,敢告知之。
  • 六字言真相,「中國好男友」不是白叫的
    六字言真相,「中國好男友」不是白叫的鄧倫自從出道以來就十分的討人喜,出演的每一部影視劇作品都相當耐人尋味,因出演古裝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迅速走紅的他,現在算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一位新晉小生了,在流量新人輩出的演藝圈,鄧倫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具有能與之媲美的實力,而且演技一直在進步的他是很有可能向大熒幕發展的。
  •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張「鞋拔子臉」
    當時修建金陵的三殿六宮,為節省資源,都不做草圖。他嚴懲貪官、興修水利、減免賦稅、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等到政局穩定、經濟復甦,出於政治教育的需求,朱元璋才徵召了天下善畫之士入內廷給自己作畫,以此樹碑立傳。 然而另一方面,朱元璋又是一個嗜殺成性的暴君。明人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載為朱元璋作畫時的殘酷場景:「太祖圖像時殺數人,後僅一人得免。」
  • 有人送給朱元璋一名絕色女子,一夜過後,女子被朱元璋降旨處死
    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領麾下大軍攻佔了婺州城,為了安撫城中百姓,朱元璋便張貼出一份告示:令軍隊不得騷擾城中百姓。但婺州城中的百姓大多不認識字,並不知道告示上寫的是什麼。就在百姓竊竊私語的時候,人群中的蘇坦妹向百姓宣講了告示所要表達的意思。結果這一幕正好被李文忠和胡德濟看到了,兩人被這位女子的美貌給驚呆了。
  • 朱元璋問明朝國運如何,劉伯溫寫了4個字,預示明朝有308年!
    劉伯溫一生的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建立明朝,他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每當朱元璋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是劉伯溫幫助朱元璋渡過難關,從而讓朱元璋覺得劉伯溫有遇見未來的本事。在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想把明朝一直傳承下去,但是也知道王朝一般是有壽命的,於是去找劉伯溫問一下,明朝可以存活多少年。
  • FA言|駛向百姓心中的訴源治理直通車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北京西城法院王兵瑩的《駛向百姓心中的訴源治理直通車》。視頻回顧FA說:駛向百姓心中的訴源治理直通車北京西城法院 王兵瑩咱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比如著急上班把車剮了;剛辦了健身卡,老闆跑路了;樓上衛生間漏水,剛裝修好的房子淹了,等等。
  • 五句流傳千年的口號 王小波打了宋朝的臉 朱元璋喊出了億萬人心聲
    歷史上宋江就是個流寇,方臘就是為了過把癮就死——佔了幾個城池就當皇帝,註定沒啥大發展。我們知道北宋王小波李順的起義口號是「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南宋鐘相楊么的起義口號是「等貴賤,均貧富」。能夠把「均貧富」當做口號,並號召數十萬人舍了性命響應,說明當時貧富不均、官府和富人欺壓百姓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在過去,農民們只要能吃糠咽菜加點草根樹皮混個半飽,是絕對不會「造反」的。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在北宋時期民間出現了以數字取名的習俗。究其原因小編認為有兩點,其一,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取名是一個大問題,而名字的意義只在於區分個人,用數字最簡單。其二,受儒家文化影響,「孝悌」是中國民間非常講究的一件事,非常注重輩分兄弟之間的排位,用數字取名就非常清晰明了。
  • 「詩詞鑑賞」極美的六言絕句,不輸五言七言詩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當前所言近體詩一般很少涉及四、六言。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從唐詩看,有四絕、六絕,唐宋及以後諸代,六言絕句不乏名篇。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隨後,葉國師就扶著玄宗,走上橋去,不一會下橋便見一處牌樓,匾額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金字。走進牌樓,庭前是一株巨大無比的桂花樹,枝葉茂盛,樹下無數白衣仙女正乘著鸞鳥翩翩起舞,庭邊階上,又有幾個白衣仙女拿著樂器伴奏。唐玄宗向來精於音律舞蹈,便當場一一默記。聽罷一曲,兩人原路返回。
  • 朱元璋原名為何叫朱重八,原因絕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但沒人想過,他老爹為啥給他取這麼個名,這名畢竟太土了啊,這時你可能會說了,老朱家往上數幾代都是貧下中農,又沒啥文化,取這麼個名也正常吧,這你可能就誤會朱爸了,沒準朱爸也想給自己兒子取個響亮的名字。
  • 朱重八為何改名朱元璋?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馬上治天下,不重視普及文化教育,普通百姓識字者極少,只能用數字取名。朱重八五世祖名叫朱仲八,妻子陳氏,生三子: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四世祖朱百六,妻子胡氏,生二子:朱四五、朱四九;曾祖父朱四九,妻子侯氏,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祖父朱初一,妻子王氏,生二子:朱五一、朱五四;父親朱五四,妻子陳氏,生四子: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
  • 朱元璋封的開國六公爵都是誰?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朱元璋"、"開國功臣",看到這兩個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麼?是朱元璋殘害多名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還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國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襲到大明滅亡的呢?05韓國公李善長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他大抵是明初功臣裡最有名的一位,也是故事最跌宕起伏的一位。因為他是明初六公爵裡唯一的一位文臣。和武將相比,李善長這個文臣總是直接圍繞在朱元璋身邊的。
  • 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何以在朱元璋「大清洗」時得以善終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自小習武,與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友。後來,朱元璋回家鄉徵兵,徐達應徵入伍,從此戎馬一生,與常遇春一起推翻了元朝的統治,為朱元璋和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封魏國公。朱元璋曾評價他: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原標題: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在中國歷史上,「秦漢」、「隋唐」、「元明」這三個時期非常相似。秦、隋、元是三個非常強勢的帝國, 其滅亡的方式都是因為農民起義,而後,漢、唐、明三個大一統王朝取而代之。秦朝滅亡時,秦三世子嬰被項羽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