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根「稻草」壓垮馬達加斯加巨型動物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乾旱和人類活動迫使包括象鳥在內的馬達加斯加大型動物群滅絕。圖片來源:WALTER A. WEBER

  馬達加斯加曾經是高聳的象鳥、巨型烏龜,甚至巨型狐猴的家園。但今天,這些巨大的身影了無蹤跡,馬達加斯加沒有比一個汽車輪胎更重的動物存在,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導致了這一切。

  現在,對另一個印度洋島嶼上洞穴沉積物的研究有助於得出上述問題的答案:異常乾燥的環境使這些巨型動物的生活變得艱難,但人類是壓垮象鳥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達加斯加位於非洲東南海岸425公裡處,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人類最後定居的地方之一。但兩年前,研究人員在此發現了10500年前被屠宰的大象的骨頭,這表明,在約1500年前這些巨型動物滅絕之前,人類和它們曾在那裡共存了數千年。

  為了更好地了解該地區的氣候變化歷史,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位於馬達加斯加以東1600公裡處羅德裡格斯島的洞穴。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考艾島國家熱帶植物園古生態學家David Burney表示,該島「顯然處於原始的孤立狀態」,直到最近幾個世紀被人們發現。這使得它成為分析洞穴、鐘乳石和石筍等巖洞沉積物的完美場所,這些沉積物記錄了古代氣候的變遷。但人類活動,如火災,會扭曲這種記錄。

  研究人員確定了上述沉積物的年代,它們像樹輪和冰芯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新層。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得到以10年為單位的解析度,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接下來,研究人員分析了重氧、重碳和微量元素在各層之間的變化,揭示了過去任何一個特定時刻的氣候潮溼程度。

  研究小組近日在《科學進展》上總結說,印度洋西南部在整個時期經歷了4次大乾旱,其中包括與1500年前大滅絕同時發生的極端乾旱。巨型動物由於經歷了前幾次乾旱本已生存不易,而人類的過度捕獵和對棲息地的破壞,成了壓垮這些巨型動物的最後一根稻草。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人類學家Kristina Douglass認為,這項新研究為其他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該地區整體氣候變化的清晰圖景。用羅德裡格斯島作為馬達加斯加島的替代品尤其具有創新性。

  但是,Douglass指出,馬達加斯加幅員遼闊,有著廣泛的地形和氣候,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居住程度也在不斷變化。這意味著「滅絕的道路在不同的地方會有所不同」,需要更多實地研究。

  密西根大學考古學家Henry Wright說,這些新的研究方法正在「徹底」改變人類對生態系統變化如何影響物種滅絕的理解。這些教訓一直延續至今。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eg/10.1126/sciadv.abb2459

相關焦點

  • 壓死馬達加斯加巨型動物的「稻草」—新聞—科學網
    WEBER/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馬達加斯加曾經是高聳的象鳥、巨型烏龜,甚至巨型狐猴的家園。但今天,這些巨大的身影了無蹤跡,馬達加斯加沒有比汽車輪胎重的動物存在,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是人類亦或是氣候變化導致了這一切。
  • 1500年前,這種馬達加斯加的「巨獸」躲過了乾旱!卻沒躲過人類
    巨大的「象鳥」化石數千年前,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人類曾與巨型狐猴、矮河馬、巨型烏龜和世界上最大的鳥——「象鳥」等龐然大物,生活在一起。而今天,這些物種早就滅絕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儘管當時的「乾旱」,為象鳥的生存製造了惡劣的環境,但它們仍然頑強地倖存了下來;而人類——則成為了壓垮這種巨獸的「最後一根稻草」。
  • 壓垮開發商的是巨石,沒有什麼最後一根稻草的事情
    超高負債率是壓在房企頭上的巨石,只能減壓不能加壓 如果說,壓垮房企的可能是最後一棵稻草因為房企的抗壓能力還是挺強的,一個稻草根本不可能把房企壓死,不管什麼時候。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是說,一頭駱駝身上背著很多的稻草,艱難前行,但是,負重總是有個極限,那麼,如果一根一根地給駱駝加壓稻草,可能就會積沙成丘,讓駱駝再也起不來了。 其寓意是說,不管駱駝多麼強大,如果不停地加壓,即使是一根看著不起眼的稻草。最後,可能就會成為兩邊引起質變的關鍵因素。
  •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們都知道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詞語,但未必都知道它來源於阿拉伯的一個寓言故事。
  •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哪裡?
    然後,他就開始往駱駝身上放稻草,他把所有的稻草都放了上去,就剩下了最後的一根稻草。駱駝依然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主人便把最後一根稻草隨便的扔到了駱駝身上。結果,駱駝就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死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引申出了一個常用的概念: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a camel's back.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澳洲巨型動物為什麼會滅絕?答案找到了!
    科學家找到澳洲巨型動物滅絕的真正原因澳洲大陸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其四周被海洋環繞,與其他大陸分割。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動植物品種,其中又以獨具特色的有袋類動物聞名。令人疑惑的是,今天澳洲大陸上最大的動物紅袋鼠也不超過90公斤,如此廣袤的土地上缺乏巨型動物。
  • 馬達加斯加的動物
    馬達加斯加動物圖片庫長期以來,訪問馬達加斯加一直是我們的夢想。我們曾想像過茂密的雨林裡到處都是野生動植物。我們想像到了五彩繽紛的鳥,頑皮的環尾狐猴,變色龍在樹枝上漫遊,以及其他馬達加斯加動物望而卻步。去年夏天,當我們終於前往馬達加斯加時,我們發現這個地方同時令人驚嘆和可怕。
  • 6600萬年前巨型「老鼠」遺骸現身馬達加斯加島,曾與恐龍一起奔跑
    這種奇怪的動物與老鼠同科,但看起來有點像獾,有著與任何已知哺乳動物不同的巨型身材、三個巨大的前毒牙和剃刀般鋒利的爪子。它被命名為Adalatherium,在馬達加斯加語和希臘語中意思是「瘋狂野獸」。來看《都市報》12月18日消息。
  • 盤點令人驚嘆的巨型史前動物:吃恐龍的巨蛙
    1、馬達加斯加島發現魔鬼蛙  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克勞斯等人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一種巨蛙化石,這種巨蛙重約4.5公斤,40.6釐米長。科學家給這種奇特的遠古巨蛙起名「魔鬼蛙」。他們推斷這種巨蛙生活在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和恐龍同時代。科學家認為它甚至能吞食剛孵出來的小恐龍。世界現存最大蛙類是西非「巨蛙」,約3公斤重。
  • 可不是「風中的稻草」!
    我們知道straw有「稻草,麥稈」的意思,wind有「風」的含義,那a straw in the wind是什麼意思呢?straw in the wind的意思是「something that suggests what might happen」,即「(預示某事的)跡象,徵兆,風向標」。
  • 已滅絕的馬達加斯加物種被命名為「世界上最大的鳥」
    9月9日26(UPI)經過幾十年的爭論和爭論,科學家們同意沃龍貝泰坦,一種滅絕的馬達加斯加物種,「世界上最大的鳥。」大約12000年前,馬達加斯加是幾個巨大的、不會飛的鳥類的家園,被稱為象鳥。鳥科但是,在家譜結構上的分歧已經導致了對哪一種物種應該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鳥類的混淆。這些年來,各種研究都描述了15種不同的象鳥的存在,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屬。最新的研究-本周發表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表明只有四種不同的大象鳥種。四種,三屬。在19世紀,科學家們第一次聲稱大角飛鳥是已知最大的鳥類。
  • Hello,馬達加斯加!這些動物用英文怎麼說
    有這
  • 原版音樂劇《馬達加斯加》中國巡演
    8月29日晚,全新原版音樂劇《馬達加斯加》在上海正式拉開首演序幕。《馬達加斯加》製作班底來自百老匯與倫敦西區,英國巡演原班演員全力投入,搭配格萊美金牌音樂製作人,豪華班底帶來了一場精彩演出。《馬達加斯加》改編自夢工廠同名系列電影。
  • 麥可遜-莫雷實驗——壓垮「以太」學說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以太」,麥可遜-莫雷實驗成了壓垮「以太」學說的最後一根稻草。儘管包括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和愛爾蘭物理學家菲茨傑拉德在內的很多物理學家,作出了巨大努力試圖拯救以太理論,但也只能小修小補根本無濟於事。愛因斯坦認為,以太理論近乎神話,存在太過人工和做作的痕跡。
  • 馬達加斯加的奇妙生物[圖]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位於非洲大陸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素以生物多樣性著稱,這個神秘島嶼具有與世隔絕的環境,孕育了許多獨特的動植物與海洋生物,擁有約20多萬種動植物。以下是馬達加斯加島上最奇異的13種動植物。1.西部毛狐猴
  • 馬達加斯加島上生活著各種真奇特動物,最後一種堪稱無敵卻怕犬類
    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上第四大島,位於印度洋西南面,島上大約有二十多萬種動植物,比如長頸鹿象鼻蟲、狐猴、馬達加斯加蝟、蛛網陸龜、蕃茄蛙、馬島獴等。一,狐猴狐猴作為馬達加斯加島上特有的動物,保留著最原始猴子的外形,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嘴臉卻和猴子相差很大,像狐狸又像狗,狐猴的種類也很多,大概有35種,生活在森林或灌叢中,白天和夜間均有活動,吃一些野果、小蟲子,偶爾會抓捕一些小鳥類換換胃口。
  • 《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們深圳玩快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烈日炎炎的深圳,吸引了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們」。過去的兩個周末,首次來華巡演的美國夢工廠原版音樂劇《馬達加斯加》的演員們在深圳數個商場進行快閃巡遊,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賞併合影留念,7月30日,獅子和企鵝等經典角色還將在深圳進行最後一次巡遊。
  • 《馬達加斯加》:回歸查克·瓊斯時代
    《馬達加斯加》:回歸查克·瓊斯時代 2005-06-15 11:04 作者:陳賽 2005年第20期 動物版《老友記
  • 馬達加斯加的考古發現說明了問題
    英國廣播電視(BBC)主持人、生物學家戴維.弗雷德裡克.阿滕伯勒於上世紀60年代,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一枚巨蛋蛋殼,腰圍超過了90釐米。顯然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巨鳥所產下的卵,跟現存的鴕鳥相比那簡直差距太大了,難道歷史上真的存在像馬可波羅遊記裡描述的那種巨型"象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