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底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幾部電影告訴你!

2020-12-06 紉秋文娛

人類到底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是一個哲學上的重要題目,也經常是電影的一個命題。

所謂自由意志,就是指人能夠不受自然社會和上帝的約束,自由地在每個抉擇中做出自己的任何決定,是我們自身每一個行動中的決策者和執行人。和它相對的,是宿命、預設論與神論。

否定自由意志的人,相信萬物自有其主宰,事情在看似由我們自由選擇的同時,其實已安排了既定的方向,而世界亦依循著某種法則—這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自然界的定律,甚至於是外星人設下來的程序去演進。因此我們只不過是「看似」自己的主人,其實背後另有「幕後黑手」。人類仿佛全都像進駐大陸經商的商人般,頭頂總是「上面有人」。

自由意志成了不少哲學家和宗教家探討的題目,也自然演化成為藝術作品的主題。當然哲學性的題目,並不表示它必須沉悶不可,命題能夠隱藏於任何故事之中,而故事亦可加入衝突元素(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是必須動作)。

法國片《神秘失蹤》( The vanishing)就把自由意志的題目發揮得很好。

話說主角女友在加油站失蹤,多年來一直杳無音訊,男友四處張貼尋人啟事,也毫無頭緒。

有天突然有一中年男人找上門,提出女友失蹤時所用的鑰匙扣,證實了原來失蹤跟他有關。中年男人答應告訴主角他女友最後的下落,但必須要他承諾,願意重新經歷一次她的遭遇。

最後揭開,他女友多年前已被這個男人活埋,而殺人的動機,中年男人並不只是因為他有精神病,他說出有一次過往的經歷,那是源於多年之前,這個作為兇手的中年男人,和妻子、女兒、兒女的同學一起到郊外遊玩。突然女兒的同學在河中遇溺,男人毫不猶豫地跳進河裡,把同學拯救起來。女兒跟他說:「爸爸是我見過的人當中,最有正義感的。」

只是中年男人卻在晚上睡不著,他一直在想個問題,那就是當有人遇溺,是正義感所驅使自己決心行事,選擇去拯救這個女生,還是他根本並不是有自由意志,無法控制自己去做這件事,不管內心有否正義感。

為了證明這是他個人自主的決定,於是他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以其自由意志去做一件極端邪惡的事。只要能夠做到這件事,就可證明他是可以自主行善或行惡,而最後他可以放心地選擇繼續行善。

至於這件極其邪惡的事,就是毫無原因地在加油站找一個女人來,然後把她活埋這樣的反派,既有瘋狂的一面,但他的瘋狂,卻是源自於人類討論已久的哲學問題。這樣的角色描寫,更勝於一個純粹的瘋子。

要是說《神秘失蹤》肯定自由意志的話,那麼奈特·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的《驚兆》( Signs),就算是反方立場的代表。

故事講述由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飾演的神父葛瀚,因妻子車禍去世而決定放棄其信仰,要是世上有上帝的話,那就不應該讓妻子發生車禍。但正值遇上外星人襲擊地球,當然貫徹導演一向以來的傳統,他把大格局的故事,以小規模化去拍,沒有拍出如《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那般大而無當的電影,反而側重拍外星人襲擊地球的小農莊版本。即使全球事故,閣下還是只得一個人,家還是那熟悉的家。

在那裡,你要面對一件動地震天的事,該當如何處理。最後帶出一個信息,就是原來一切冥冥中,所有事情都有人替你安排。看似不幸的事,其實是另一事情幸福的開端。

透過天上來的人,證實了除客觀現實外,在精神層面上,也證實了天上有人在看著我們。到最後的鏡頭,我們就看到了梅爾·吉勃遜在房間內的十字架被重新掛上,他穿回一身的神父服裝離開。這是一次信仰的回歸,也肯定了上天安排的旨意。

而關於個人和制度的抗爭,亦是好萊塢電影中經常看到的命題。個人和整體利益有衝突時,我們該當如何定斷,該犧牲個人的利益去滿足制度、國家和民族?到底在衝突中,這樣的個人利益該不該受到尊重?

電影經常出現個人為社會做出犧牲,我們歌頌這種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只是許多時候,我們要面對的事情沒有那麼非黑即白,當從一個人擴大成為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和一個更大的群體、制度和民族的利益出現衝突時,少數服從多數是否適用於每個範疇?服從到哪種程度?

社會教育我們,國家整體總比個人渺小的利益來得重要,因此我們有時要犧牲個人的立場。只是電影中經常探討著這個題目,個人的生命和價值觀是否亦該同樣值得尊重?我們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重點不是只選擇我們渴望存在的東西,而要真正達至和諧民主,就是要用一些我們不認同、不欣賞,但仍然有存在權利的事情和聲音,這也是電影《性書大亨》(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的一個主題。

這些主題的共同點是具有普遍性和人類的共同性,放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範疇內,這些問題我們同樣是需要探討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的答案經常莫衷一是,明顯在我們這一代不會有標準答案,同樣下一代仍是要繼續研究下去。這樣的題目,比許多目前電影探討的什麼「有愛不死」、「人生最要緊有朋友」之類的老套主題,來得更震撼人心。

原標題:自由意志

(彭浩翔)

相關焦點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遙詞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我們是否應該相信自由意志?自「意識」這一課題進入人類視野,各式各樣的理論都曾企圖求證「自由意志」這一無處不在卻又不可捉摸的命題。基因決定了人的特徵,又是否使人類變得像道金斯筆下的那個被輸入程序的機器裝置?道金斯形容人類是「求生機器」,而生存目的就是將那些名為基因的自私分子保存傳遞下來。基因正如一個設置好的程序,而進化論如同這段程序遵循的規則,我們所做的一切生存鬥爭似乎只是參與這個程序的運作——這是如同《黑客帝國》般的場景。
  • 讓上帝為難的問題: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能夠去思考和感受這個世界,也能夠進行選擇、相信、懷疑、等意志活動,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使我們的肉體會被禁錮,但是我們的意識絕對是自由,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想法,這樣看來,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那麼,人類是否是真的擁有自我意識?
  • 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
    接下來是第三站: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自由只是人類編織的幻象。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會認為,除了受到脅迫或者是患上了心理疾病,我們都擁有自由、自主地做出決策與選擇的能力,就是說我們是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
  • 人類是否有自由意志?量子物理學可給出答案
    決定論中沒有自由意志。量子力學允許實驗結果的隨機性,但我們無法控制那些結果。隨機性中沒有自由意志。人的意志是大腦的產物,大腦是一個物理對象。所有物理對象都服從於物理和物理的總和包含在經典和量子力學。因此,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 深度解讀《龍蝦》:關於婚姻的本質,是擁有「自由意志」的愛
    這在一定程度上,深切反映了當代婚姻戀愛的迫切性。2、婚姻是自由意志還是"國家"意志?電影《龍蝦》中還隱含了一層深意,那就是婚姻中的他律和自律衝突,說白了也就是婚姻到底是個人意志還是群體意志。我們在電影中不難發現,所有受害者之所以被政府部門強制關到酒店裡,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單身者,是沒有婚戀的群體。
  •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嗎
    人類的大腦用量子物理學來解釋人類意識的概念在羅傑·彭羅斯1989年出版的《皇帝的新思維:關於計算機、思維和物理定律》一書中得到了真正的發展。這本書是專門針對老派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的主張而寫的,他們認為大腦只不過是一臺生物計算機。在這本書中,彭羅斯認為大腦遠比這複雜,也許更接近於量子計算機。
  • 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人是否應該為過錯承擔責任?
    無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都沒能針對自由意志給出一個完善的定義。但這並不妨礙自由意志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中,一直被熱烈地討論著。有的認為人擁有自由意志,有的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意識的產生、變化都遵循著確定的物理規律,因此所謂的自由意志在最本質的層面上,將能夠在個體之外的環境中找到完全決定性的因果關係。
  • 瘋狂科學家證明亞原子粒子擁有自由意志,震驚科學界!
    大多數人都相信,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生命物質,都有自由意志。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的普及之下,很少有人相信那些無生命物質也會擁有自由意志。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康威(John Conway)和一位合作者,改進了自己的一項理論,他們從量子力學出發,以嚴密的邏輯證明了這樣一條瘋狂的定律(自由意志定律):如果人具有自由意志,那麼所有的亞原子粒子也將擁有自由意志!太瘋狂了!亞原子粒子連生命都不具備,它們哪來的自由意志呢?
  • 進擊的巨人:自由之戰是人類的自由?自由意志來自人類還是巨人?
    巨人130話劇情艾倫為了艾爾迪亞人的自由率領超大型巨人大軍登陸瑪萊邊境,瑪萊軍事在已陷入崩潰的狀態下無法抵擋。這場滅世之爭到底最終誰會獲得自由?自由之戰是人類的自由還是巨人的自由?對於瑪萊人希望艾爾迪亞人滅絕獲得自由,對於艾倫所認知的仇恨只能通過踏平島外的生命才能換取艾爾迪亞人的自由,所謂自由意志是來自人類本身還是來自於巨人之力。對於兩方陣營的來看,人們所期望的自由與恩怨統統來自於兩千年前艾爾迪亞王利用始祖巨人尤彌爾造成的壓迫導致了今天的局面,而對於九大巨人來講,進擊的巨人所謂的自由意志是否是尤彌爾心中所嚮往的那一份自由呢?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按這種決定論的邏輯,所有的這些行為、行為背後的起因,以及起因的起因,一直可以追溯至你出生的時候、你父母的生活,甚至一直追溯下去——直至宇宙出現的那一刻。  與「自由意志」相反的「決定論」認為,人類置身於一個由穩定的因果關係構成的網絡當中,這種因果關係可以一直追溯至創世大爆炸。
  • 《發條橙》:一部關於自由意志的電影是如何體現社會的強決定論?
    接下來Y老師講一講電影史上最奇妙的幻想電影之一《發條橙》,希望你們可以靜下心來重新反思「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如果生活在中世紀,那麼所信仰的就是上帝,那麼你的早飯就不會去吃雞血或者鴨血。「自由意志」在這個過程中的體現在了哪裡呢?我們所做的自主選擇其實只不過是一系列信息的權衡利弊的結果。只會讓人誤以為擁有「自由意志」,但並不是真正自主選擇的結果。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一個人是能夠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的,但卻不能擁有他想要的願望。——叔本華人類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目前「自由意志是錯覺,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並不是意識」已經基本上成為了心理學界當中的普遍共識。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裡面所探討的自由意志指的是個體的「自由意志」體驗,並不是指哲學上所探討的自由意志實體。也就是說,心理學只能探討我們體驗到的掌控感是否是錯覺,至於人類到底是不是具備控制能力,心理學無法研究。
  • 自由意志和真實的力量
    ,但,我們是否真正懂得它所代表的意義?當一個人宣誓對另一人臣服並效忠,便是等同於放棄自己的自由意志。原因就是,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無法「被控制」!當一個靈魂或實體企圖控制你,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剝奪你的自由意志。不論是以利誘,還是權威,結果都是一樣 - 你因放棄了自己身為自由且永恆靈魂身份的自由意志,成為對方的奴僕。
  • 解讀深度解讀《龍蝦》:婚姻的本質是擁有「自由意志」愛
    如果他不是在婚戀問題上,電影中的政府不會對他實施軟禁;而我之所以對婚戀問題不清楚,正是因為婚姻中的自律問題。這裡所說的婚姻自律,也可以理解為婚姻的自由意志,婚姻的本質是對自由意志的愛,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關注的。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自由意志其實自由意志按理說,如果說更加規範的來形容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哲學的信條。如果說你相信它的存在,那我覺得他就是存在,如果說你不相信的話,其實那麼從你一開始在心理面的按心理學來說的話你就不接受,那他就一定會不存在。
  • 是否存在脫離基因控制的自由意志?
    提問者想到:『捨不得』的情緒也是基因為了保證物種存在的本能,人是被基因控制的,那麼是否存在擯棄基因控制的自由意志?我認為,自由意志的考察,首先要確定層級。這個原則,是我思考很多次之後確立的。我記得知乎有句名言,叫做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 叔本華的迴響:「自由意志」究竟存在與否?
    即便如此,究竟如何看待自由意志,依然是我們的道德準則、刑罰正義系統、宗教規範設立的基石,甚至觸及生活的意義本身。但如果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過是物理規律的可預見結果,那麼這一切社會制約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們討論自由意志存在與否之前,首先要釐清自由意志到底為何物。簡單來說,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我們的選擇是預先註定的,那麼自由意志就無從談起,反之,人類就擁有自由意志。
  • 人有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表達的核心問題:人是否可以完全自由決定自我的意志和行為?實驗結論:早在主體意識(自由意識)做出決定之前,大腦就已經做出了決定。即人的意志、行為是由大腦決定的!深度分析:人是否完全擁有自由意志?比如,今天你是否去上班?你既可以決定去也可以決定不去。「是否去上班」是意志思想,「去上班或者不去」的結果就是行為。你個人的意志「不想去上班」。但是,你的意志會考慮到「如果不去上班就會被處罰」。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人的選擇是由自由意志產生的,那麼粒子的表現也同樣如此。此即自由意志定理。記得自由意志即不能由過去發生過的歷史所確定,因此其實這一結論其實和前文提到的貝爾不等式的結論非常相近。 那麼這個定理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這就屬於對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探討了。
  • 我們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實驗或許不能解釋我們是否可以操控自身的命運——但這些實驗至少可以表明人類對自己的頭腦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