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龍蝦》:關於婚姻的本質,是擁有「自由意志」的愛

2021-01-13 楊小姐的便利貼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愛爾蘭婚姻"科幻電影"-《龍蝦》。

這部愛爾蘭愛情軟暴力電影《龍蝦》的上映,激起了萬千狂潮。

故事發生在反烏託邦的不久的未來,因為未來的人口老齡化加劇,所以根據城鎮的規定,單身的人必須要被逮捕並移送到酒店內。在那裡,他們必須要在45天之內找到一個匹配的伴侶。

如果失敗了,這些"單身狗"將被轉化為他們選擇想要轉化成的動物,並被釋放到森林中。一個絕望的男人大衛不堪這樣的變態壓力就從酒店逃到了森林,來到了孤獨者居住的地方,在那裡,他談戀愛了,對方是一個近視女,但卻又違反了孤獨者的規則。

最終兩人能否順利逃出生天呢?

一、 電影《龍蝦》給我們的關於婚姻的思考

1、當代婚姻的迫切性

《龍蝦》中儘管因為其對於婚姻的暴力渲染以及關於婚姻的故事令觀眾瞠目結舌,但是仔細想想這樣的故事設計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沒有一個婚姻是會被逼出來的,但一旦採取這樣的強制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萬不得已的舉動。

電影設置在未來,我們知道我們的社會因為各種因素加成越來越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階段,並且離婚率以及單身率也是一年比一年上升,這樣的婚姻逆境情況的結果是不容小覷的,長此以往,很可能我們社會便會與婚姻一詞無緣了。

所以,電影設置的這樣的強制婚姻戀愛的措施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基於現在社會上的婚姻戀愛狀況,這樣對未來的假設雖然大膽,也並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這在一定程度上,深切反映了當代婚姻戀愛的迫切性。

2、婚姻是自由意志還是"國家"意志?

電影《龍蝦》中還隱含了一層深意,那就是婚姻中的他律和自律衝突,說白了也就是婚姻到底是個人意志還是群體意志。

我們在電影中不難發現,所有受害者之所以被政府部門強制關到酒店裡,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單身者,是沒有婚戀的群體。這樣的對未婚戀人士的壓榨和迫害其實隱隱約約反映了婚姻戀愛中的"他律"和"自律"的衝突。

自己若不是在婚戀問題上虎頭蛇尾,電影中的政府也不會強制軟禁自己;而自己之所以在婚戀上不清不楚,也正是因為婚姻自律出現了問題。

這裡所說的婚姻的自律,也可以被理解為婚姻的自由意志,而婚姻的本質正是擁有自由意志的愛,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著重介紹的內容。

二、 為什麼說婚姻的本質是擁有自由意志的愛

1、 婚姻的本質是為了自己

自由說白了就是某個人想為自己能有更好發展,能做更多事,能獲得更多利益的說辭,這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這是人之常情。

事實上,這句看似厚臉皮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之所以要吃飯,穿衣,睡覺工作,學習,戀愛,結婚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我們自己能夠活著,或者是活得更好。

在婚姻中,這樣的普遍性同樣也可以套進婚姻這個特殊的個體裡來。我們常說的婚姻是要自己做主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正所謂自由,前提就是從個人利益出發,這也是自由的前提。沒有單獨的個體利益,就談不上自由。

換句話說,我們在婚姻裡所做的一切,或許或多或少有考慮父母長輩的成分,但基本上都是為了自己。

我們談戀愛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看得順眼的人,完全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結婚也是因為對方在自己眼中是值得託付一生的人,什麼門當戶對父母命,全部都是浮雲。

婚姻中我們如果不考慮自己,那就根本不存在自己的婚姻,也就更不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婚姻了。

2、 婚姻中自由意志的愛的根基作用

承接上文提到的,自由意志的前提就是基於自己的利益標準處出發我們繼續來解釋婚姻中自由意志的愛。

自由意志的愛,也是婚姻的奠基石,沒有自由意志的愛,當代婚姻基本上就會死在萌芽或者搖籃裡。

當別人覺得很漂亮,你自己覺得沒感覺的女生被別人強塞給你,你真的會很認真地對待這份感情嗎?當一個家裡很富有,教養很好但卻與你無法正常溝通的女生被父母媒人通過一場家族聯姻放進你的婚姻生活中,你真的會想馬上結這個婚嗎?

當然不會。違背你自由意志,你的自我利益選擇標尺的東西,再是金子,也不可能被你買回家。

正是我們對於愛的自由意志,決定了一場婚姻是否可能在一秒中之內開始,也決定了一場婚姻在下一秒內可不可能結束。

在很多離婚事件中,正是因為很多時候一方對於另一方的過度幹涉,嚴重違背了另一方的自由意志,從而使這樁婚姻從根子裡面就完全腐爛了,很容易轟然倒塌,這樣的倒塌,也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三、 如何捍衛愛的自由意志?

1、 為自己爭取感情裡自由的資本

1)、履行愛的責任

愛情也是一個國家,我們作為公民要想享有愛賦予自由的權利,就必須履行愛的義務。

其實這無非就是一個有舍有得的過程。

普通人際交往裡,沒有人喜歡高冷的人就是因為別人對高冷的人進行了禮貌的問候這樣的付出和權利賦予,但高冷的人完全不理會別人,完全沒有給別人應有的尊重,而這正是一種義務;在感情中就更是如此了,不可能對方對你一味地付出,你卻什麼都不給對方,反而還要求更多。

我們只有自己主動想想能夠為自己愛的人主動做什麼,不要只是靜靜地等待,而是要主動出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這才叫履行愛的責任。

2)、賺足愛的準備金

我們身為愛的公民,要享有權利,不被人家歧視,至少也應該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

而這就是愛的準備金。

自由絕對不是平均的,而是相對的;自由絕對不是公平的,而是不公平的。

愛的自由是需要愛情金幣的,而愛情金幣就是自己的愛情魅力有多高。

我們要自己自立自強賺足愛情金幣,不斷提高自己的愛情魅力。

在愛情魅力裡,很多情況下並不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你長得非常肥胖,這就是你的毫無愛情魅力;你身無分文,這也是你毫無愛情魅力的一種表現;你不懂地關心人,也很容易會被人們劃入不值得愛的名單裡。

2、學會尊重自由意志

1)、他人的自由意志是一個重要指標

公民在擁有權利的同時,不可以去損害別人的權利。

如果你是父母長輩,膝下有子女沒有結婚,你切不可一直在對方耳邊嘮叨,不停地先斬後奏地給對方安排相親對象;如果你是小一輩,對於不願意和你有愛情的人,死纏爛打是毫無意義的愚蠢行為,別人有權利拒絕你,就說明這樣的權利是從一開始就有法律效應的,而你一直想破壞這個權利,就是違反了愛情法典。

2)、不要放縱自由意志

誠然,愛的自由意志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愛的權利,但是這不意味著這樣的權利可以無限放大和使用。

使用愛的自由意志,是有條件的。

除了上述的不要幹擾別人之外,我們更要注意不要亂用自己的愛的自由意志。

有的時候,對於愛的自由意志的過度解讀,很容易讓我們失去愛的原則,認為愛情只是一個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工具,這樣便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綜上,愛的自由意志是婚姻的本質,而要維護良好的愛的自由意志我們就必須尊重這樣的自由意志,並且為自己賺足自由意志的資本。

結語

當代婚姻的大體上來說是極具緊迫性的,但是越是在緊迫的關頭越不可以用強制的手段去幹擾新一代的婚姻中愛的自由意志。我們要學會在一定範圍內把握好愛的自由意志度,讓自己更值得被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解讀深度解讀《龍蝦》:婚姻的本質是擁有「自由意志」愛
    如果他不是在婚戀問題上,電影中的政府不會對他實施軟禁;而我之所以對婚戀問題不清楚,正是因為婚姻中的自律問題。這裡所說的婚姻自律,也可以理解為婚姻的自由意志,婚姻的本質是對自由意志的愛,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關注的。
  • 哲學:人的本質是自由意志!
    一:人類的起源 物體是由微物質構成,本質很簡單。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一個不可控,一個可控。因為人本身的有限,是無法從人類的起源中研究出人的本質。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遙詞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我們是否應該相信自由意志?自「意識」這一課題進入人類視野,各式各樣的理論都曾企圖求證「自由意志」這一無處不在卻又不可捉摸的命題。自由意志是腦電波的作用結果嗎?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討論是否存在另一種神經遞質,可以作用於神經元產生不同的結果。從而影響自由意志,我們是在討論:自由意志服從因果律嗎?當我們想要用科學實驗解釋自由意志時,必定要考慮因果律是否適用於對自由意志的討論。答案是不適用——服從因果律的自由意志從邏輯上看就是錯的。
  • 瘋狂科學家證明亞原子粒子擁有自由意志,震驚科學界!
    夜空中的日月星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包括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是由亞原子粒子組成的。以這些粒子為原材料而形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質中,總可劃分出具有生命的生物和不具有生命的物質。大多數人都相信,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生命物質,都有自由意志。
  • 想要真的擁有自由意志,還是要學習佛法!
    一位學哲學的朋友昨天就問我:佛教自詡擁有最究竟的智慧,那對於自由意志的問題是怎麼看待的呢   我回覆說:如果否定了自由意志,那麼我們修行是否證果都是必然的、註定的、沒有選擇的,那麼修行還有什麼意義?所以佛教肯定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當然了,佛教基於教義的需求認為自由意志必須存在和自由意志真實存在是兩回事,但佛教的教義來源正是佛陀對宇宙人生的如實諦觀,所以二者並不違和。
  • 讓上帝為難的問題: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能夠去思考和感受這個世界,也能夠進行選擇、相信、懷疑、等意志活動,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使我們的肉體會被禁錮,但是我們的意識絕對是自由,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想法,這樣看來,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那麼,人類是否是真的擁有自我意識?
  • 愛在本質上應是一種意志行為
    愛是距離我們最近,然而也是最難以說清楚,最簡單也是最複雜,最能接觸到,但卻最不好總結其本質的一種行為。翻開字典,愛的解釋就有很多,詩人的筆下,學者的研究中,社會學家的眼裡,心理學上的探索中,各自有對愛的理解。孰對孰錯,莫衷一是,或許所有的解釋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愛的拼圖。
  • 我們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實驗或許不能解釋我們是否可以操控自身的命運——但這些實驗至少可以表明人類對自己的頭腦所知甚少。
  • 叔本華的迴響:「自由意志」究竟存在與否?
    即便如此,究竟如何看待自由意志,依然是我們的道德準則、刑罰正義系統、宗教規範設立的基石,甚至觸及生活的意義本身。但如果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過是物理規律的可預見結果,那麼這一切社會制約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們討論自由意志存在與否之前,首先要釐清自由意志到底為何物。簡單來說,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我們的選擇是預先註定的,那麼自由意志就無從談起,反之,人類就擁有自由意志。
  • 關於自由意志的一點隨想
    我們是不是自由的,我們有沒有自由意志,比如說,做一個選擇,是不是我們的自主意志做出的自由決定。還是說,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被限制的,被規定的。這個問題,需要自己去思考。近日看到託馬斯內格爾一本書裡討論關於自由意志的一段文章,討論一個人做的選擇究竟是他自由選擇的,還是被某些先決條件決定的。書中舉了個例子,在餐廳選桃子或是蛋糕,我覺得這個比喻不太合適,因為,要是我的話,我可能會把桃子和蛋糕都吃掉。所以,我還是換個不能同時做,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的事情吧。
  • 《婚姻的真相》:婚姻的本質,是一場陪伴
    文/學乃身之寶 關於愛情或婚姻,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可見,陪伴在親密關係中的重要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的本質,是一場陪伴,這也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家,著名家庭治療師李子勳老師在《婚姻的真相》一書中強調的觀點。 在他看來,婚姻生活是兩個人心智化(心智化指能夠通過對心理狀態歸因來解釋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簡言之,就是理解、感知他人)交匯的過程,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各自的感受,就是婚姻的真相,而這其實就是一種陪伴。
  • 科學家揭示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新聞—科學網
    神經科學家開始精確定位大腦中參與自由意志感知的區域。 這項研究表明神經科學如何開始研究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 未參與該研究的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神經遺傳學家Kevin Mitchell表示,這是一項很好的工作,做得很仔細、周到。 數千年來,哲學家一直在苦苦思索自由意志的問題,即人們是決定的主動驅動者還是被動觀察者。神經學家則圍繞該問題不停地「跳著踢踏舞」,並反問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有自由意志。
  • 自由意志的產生:突現
    本文是心理學著作《誰說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學解讀》的讀後感。自由意志是哲學領域最為飽受爭議的話題之一。有很多人拒絕承認自由意志,無論是科學意義上的萬事萬物的演化都可以寫成一個方程式,還是玄學意義上的世道輪迴,一切命中注定,他們都否認自由意志的存在,或者說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
  • 尼採:意志是生命的本質
    他同叔本華一樣,認為人類處於永恆的痛苦之中,但他認為痛苦可以使人得到超越,而人類的目標是成為超人,即擁有強力意志、可以完美地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但人卻沒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人生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並非完全按照自我的意志來發展,而且人類是個群體,每個人都是群體中的一份子,人與人之間的命運是相互關聯的,人類的發展也是交互的,利益是互通的,即使想要掌握命運,也需要依靠群體的力量,否則也是孤掌難鳴。尼採說強力意志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強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權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決定人生的意義。
  •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嗎
    人類的大腦用量子物理學來解釋人類意識的概念在羅傑·彭羅斯1989年出版的《皇帝的新思維:關於計算機、思維和物理定律》一書中得到了真正的發展。這本書是專門針對老派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的主張而寫的,他們認為大腦只不過是一臺生物計算機。在這本書中,彭羅斯認為大腦遠比這複雜,也許更接近於量子計算機。
  • 自由意志真的自由嗎?
    突變與信息系統本質是相通的,它們都是小因大果的呈現,不穩定的是前者,穩定發生的是後者。它們都是具有放大效應的因果機制。自由意志依然符合因果律,其源頭在於更小層面擾動形成的偶發,讓大腦看起來像「自由」而已。自由隨心,這內生的因確實比外生的因看起來更「自由」。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自由意志的真相還遠未被揭開。2010年時,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W.R.克萊姆(W. R. Klemm)發表了一篇分析論文,指出自由意志實驗解讀數據的方式並不合理,而且實驗過程過於草率。其他人則批評了時機的判斷,他們認為行動與運動二者時間間隔太短,並且對時機的關注可能會導致數據失真。
  • 人類到底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幾部電影告訴你!
    人類到底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是一個哲學上的重要題目,也經常是電影的一個命題。所謂自由意志,就是指人能夠不受自然社會和上帝的約束,自由地在每個抉擇中做出自己的任何決定,是我們自身每一個行動中的決策者和執行人。和它相對的,是宿命、預設論與神論。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論文中用到了3條公理,其中公理一是說宇宙中存在信息傳遞速度的上限(即光速不可逾越),公理二和公理三分別關於自旋和量子糾纏,是為了保證實驗裝置是可以存在的。這個論證用到的實驗裝置同EPR佯謬、貝爾不等式的裝置非常類似,都是把處於量子糾纏態的一對基本粒子分隔在很遠的空間間隔處分別測量一些物理狀態。
  • 人有自由意志嗎?
    在宗教範疇,自由意志意味全能的「神」或某種神秘力量並不以其力量掌控個人的意志和選擇;在倫理學,自由意志意味個人在道義上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心理學,自由意志意味心靈控制身體的部份動作;在科學領域,自由意志意味身體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