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桐港,不變的或許只有刺桐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進擊的多肉 物種日曆

對我而言,刺桐不只是種植物那麼簡單。

閩南海濱城市泉州,以旖旎的南國風光著稱,但真正讓它蜚聲國際成為網紅城市,卻是夾道相迎的刺桐樹。

泉州市花,刺桐。圖片:泉州府 / 圖蟲創意

帶刺的紅花

刺桐,學名為Erythrina variegata,豆科刺桐屬的高大木本植物,屬名來源於希臘語的「erythros」,意為「紅色」,其實刺桐屬的其他物種,開花皆為紅色。刺桐中的「刺」,是指它們的枝幹上長有瘤刺。刺桐葉片為三出複葉,小葉菱狀卵形,有葉尖,類似於黃豆葉,又和菩提樹葉有幾分相似。

帶刺的不一定是玫瑰。圖片:石川 Shihchuan / flickr

刺桐花為分布在亞熱帶熱帶樹種,不耐寒,冬天會落葉。刺桐在四季不太分明的南國常見,北方就比較罕見了,衝繩已經是刺桐露地分布的北界,據稱上海也有引入雞冠刺桐作為露地綠化栽培,但我至今都還沒遇著過。

刺桐的花。圖片:J.M.Garg / wikimedia

莫被刺桐迷

刺桐,不僅是泉州的市花,更是泉州的古稱。泉州作為海上貿易都市由來已久,據說原產南亞和東南亞濱海的刺桐樹,就是通過海上貿易引入泉州的,古代泉州海上貿易的發達程度可見一斑。

泉州港文興碼頭。圖片:董辰興 / wikimedia

刺桐這名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當時的晉江王留從效,建設泉州城時,圍著外城種植了一圈刺桐樹,所以泉州就被稱為「刺桐(zayton)」。不過在更早些的唐代,泉州就已經遍植刺桐樹了。「帝都須早入,莫被刺桐迷」,從唐人曹松的詩句中,可見當時在泉州刺桐樹種植之繁盛,至今泉州到處都有以「刺桐」命名的街道、建築、商會社團等。

「莫被刺桐迷」。圖片:Sherry Lin / flickr

宋元時期的刺桐港,是東方第一大港,據考證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歷史記載有「有善舶之饒,雜貨山積」,可見當時刺桐港顯赫一時,名揚四海,連曾到訪此處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都為之震撼。

始建於南宋的泉州德濟門遺址。圖片:Zhangzhugang / wikimedia

如今的泉州不僅遍植刺桐樹,當年刺桐港的遺存也隨處可見:清淨寺、世界上僅存的草庵摩尼教光佛、伊斯蘭教聖墓、開元寺的印度教石雕、老君巖造像等,見證了這座城市由於海上貿易興起而帶來的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流,以致如今泉州被稱為是世界宗教博物館:萬壽塔、六勝塔、石湖碼頭、江口碼頭等航標和碼頭設施見證了這座港口城市的興起;天后宮、真武廟和九日山祈風石刻則見證了刺桐港的海洋貿易文化和宗教信仰…….

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圖片:Zhangzhugang / wikimedia

泉州清淨寺。圖片:Zhangzhugang / wikimedia

除了泉州外,刺桐花還是日本衝繩縣的縣花。我曾在2017年到訪衝繩那霸,在琉球尚氏王朝的行宮,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的城堡和關聯遺產群」的項目之一——識名園,就遇見了鬱鬱蔥蔥的刺桐樹,衝繩管它叫「デイコ」,漢字記為「梯梧」。在衝繩流傳的島歌中描述,如果當年梯梧花開正酣,那年夏天就會遭遇颱風災害和大旱,是真是假我也無從得知。

識名園。圖片:進擊的多肉

梯梧。圖片:進擊的多肉

昭示新年的到來

不同階段的刺桐花,總是能給人無限的遐想,含苞待放的刺桐花,像長在樹上的辣椒,像群集在樹梢的鳥兒,像一串喜慶的炮竹,又如同高掛夜空的弦月;開放的刺桐花,像張開的風帆,像火紅的雞冠,又像紅掌。刺桐的紅,紅的威嚴,紅的醒目,像點燃的大紅燈籠,又像古代宮殿的紅色宮牆,所以有「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的生動描述。

含苞待放的刺桐花,會讓你想起什麼?圖片:fung1981 / flickr

刺桐花最顯目的那一抹紅,來自它們碩大的旗瓣,不同種類旗瓣的樣子不盡相同,但都是鮮豔碩大。刺桐的旗瓣較窄,呈彎曲的凹槽形,成熟時才會微微展開。我在世界自然遺產——龜峰遊客中心前的綠化帶,見到過原產於巴西的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它們的旗瓣更加寬大,呈平展的風帆狀,又像雞冠,因此而得名。

雞冠刺桐的旗瓣寬大而平展。圖片:進擊的多肉

因為觀賞價值較高,雞冠刺桐也被引入國內作為園林綠化栽培樹種,在很多城市都能見到。再往裡頭,包裹著雌雄蕊的是它們的龍骨瓣,雄蕊通常伸長在龍骨瓣外,此外刺桐花還有兩片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其他有些種類的翼瓣則退化。

雞冠刺桐。圖片:進擊的多肉

刺桐樹直立挺拔,花開璀璨,是優良的園林樹種。刺桐的花期在初夏,一般為先花後葉,總狀花序頂生,花期持久,繁密熱烈。宋人蘇東坡曾經寫道:「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每年三月三,紅色的木棉花落,紅色的刺桐花開,整座城紅雲不斷。刺桐花開伊始,高掛樹梢,如同被熱浪引燃的星星之火,及至盛夏,刺桐花完全開發,如同火焰般在枝頭蔓延開來,一直燃燒到天際,有「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的震撼之感。那活力四射的焰火,和閩南傳統紅磚大厝相得益彰,迸發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美。在有些國度和地區,比如斯裡蘭卡和中國臺灣某些原住民生活的地區,紅紅火火的刺桐花開,還昭示著新年的到來。

中埔公界忠原廟前受祭拜的刺桐,臺灣噶瑪蘭族以刺桐花開時為過年。圖片:Outlookxp / wikimedia

如今泉州港口貿易雖不及宋元時期的全盛,但仍舊令人懷古想往。滄海桑田,世事變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林立在昔日船來船往的江口碼頭對岸,順濟橋轟然倒塌,市舶司僅存一方淺淺的碑刻,在那巷弄角落,紅磚大厝一隅,刺桐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靜靜講述這座昔日東方大港的輝煌傳說。

而刺桐一直陪伴著泉州。圖片:泉州府 / 圖蟲創意

原標題:《在刺桐港,不變的或許只有刺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刺桐港,不變的或許只有刺桐
    刺桐中的「刺」,是指它們的枝幹上長有瘤刺。刺桐葉片為三出複葉,小葉菱狀卵形,有葉尖,類似於黃豆葉,又和菩提樹葉有幾分相似。圖片:Sherry Lin / flickr宋元時期的刺桐港,是東方第一大港,據考證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歷史記載有「有善舶之饒,雜貨山積」,可見當時刺桐港顯赫一時,名揚四海,連曾到訪此處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都為之震撼。
  • 刺桐,一個被遺忘的夢
    "刺桐十字架"--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  西方學者追尋的"刺桐夢"始於"刺桐十字架"。眾所周知,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宋元時期傳入泉州的是基督教的兩個教派:聶斯託利派和方濟各會派。歐洲人的東來和基督教文化的傳入,使刺桐港的國際化信息交流和文明對話更加豐富多彩。
  • 雞冠刺桐:「紅翠斜欹十二樓」
    雞冠刺桐原產原產南美巴西、秘魯及南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屬於引進樹種,在江南華南省份多有栽培,花期長,花色鮮豔,因此被經常作為道路綠化樹種以及庭院栽植,十分具有觀賞價值。雞冠刺桐的引進源自人們對刺桐的喜愛。刺桐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應該至遲在漢代就有栽培,據晉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已有記載:「刺桐,其木為材。
  • 刺桐中學: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有一種花叫刺桐花 有一座城叫刺桐城 有一個港叫刺桐港 有一所學府叫刺桐中學 刺桐中學 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 有一種美麗的刺桐,叫雞冠刺桐!
    雞冠刺桐,又叫巴西刺桐、象牙紅、雞冠豆,豆科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的灌木或是小喬木。遠遠的看,一棵樹上長滿了耀眼的紅色雞冠的花果,當它完全盛開的時候,旗瓣反捲起來型如雞冠,故名「雞冠刺桐」。這種花極有趣,未開時花蕾如豆莢,開時裂開兩半,露出裡內圓柱形的花萼。
  • 金脈刺桐
    不僅僅是它,就在藍花楹身邊那幾株金脈刺桐,一直也不怎麼見它開花的,今年卻是滿樹繁花。對。今天說的就是它,非一般的刺桐,非一般的感覺。金脈刺桐,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喬木,也叫黃脈刺桐、斑葉刺桐、刻脈刺桐。
  • 啟五品郵:刺桐花正紅
    2003/4/15刺桐正紅講起刺桐花我不得不多費口舌,因為我們百花爭豔的郵票上居然沒有她的芳容!刺桐屬落葉喬木,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唐宋以來,福建不少地方引種了它,但種得最多的還是我們福建的泉州市,我以為大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副產品吧。
  • 在深圳看到它,這不是把紅辣椒掛樹上了,是雞冠刺桐的花
    恭喜你,你看到了在全國其它地方比較少見的植物—雞冠刺桐。雞冠刺桐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L.是豆科、刺桐屬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巴西,在我國臺灣、雲南(西雙版納)、福建和廣東有栽培。雞冠刺桐樹型優美,樹幹蒼勁古樸,富有力量感和年齡感。
  • 雄雞一唱,富貴吉祥——雞冠刺桐
    這就是雞冠刺桐。雞冠刺桐,也叫:雞冠豆、巴西刺桐、象牙紅等。話說在古代的一些地方,曾存在著人們以雞冠刺桐開花的情況來預測年成的習俗。大意是,如果刺桐每年是先萌芽後開花,那麼這一年就是豐收之年,如果是先開花後萌芽,就是歉收年。就因為這一點,在宋代還曾經引出一場小小的爭論呢!爭論的一方是作為廉訪使到泉州進行訪察的官員丁渭,他很希望能先看到刺桐的青葉,這樣泉州就可以年穀豐熟,於是就寫下這麼一首詩:「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
  • 掐花‖刺桐花發共誰看
    阿根廷國花,應該是刺桐屬下面的一種,叫做龍牙花,灌木或者小喬木,但是花開起來更加熱鬧密集,又叫象牙紅、珊瑚刺桐或者珊瑚樹。還有一種,叫做雞冠刺桐,也是灌木或者小喬木,開起來很像一簇簇的小雞冠。 ▲刺桐的花,也是地上撿的。比著看能看出不同了。大喬木的刺桐,就叫做刺桐,可以長到20米高,還有個別名叫做雞公樹。
  • 雞冠刺桐綻放的美麗,紅豔的花朵嬌美動人
    雞冠刺桐因其開花時與雞冠有所相似,所以叫做雞冠刺桐,同時因其原產地是南美巴西,所以也被叫做巴西刺桐。此植物大多分布在南方等地,北方雖有,但室外栽種的卻很少見。它對環境有著不錯的適應能力,在加上它可以美化環境、淨化空氣,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雞冠刺桐的花期是4月至7月,花期算是較長的。雞冠刺桐的花朵與葉子是同時生出的,花朵完全綻放時,其葉子也完全舒展開來。
  • 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
    組織名稱: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  成立時間:2013年10月  註冊志願者人數:85人  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數:3萬多小時  人均開展志願服務時數:350  主要事跡(不超過1000字):  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是泉州最早成立的關注心理健康志願服務協會,同時也是福建省較早成立的一支心理專業志願服務隊伍,隊員來自全市三級以上心理諮詢師。
  • 我國新發現一種外來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董峻)最近,廣東、海南、福建一些地方,首次發現外來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據國家林業局專家介紹,這是一種對刺桐屬植物具有很大危害的昆蟲。    刺桐姬小蜂屬植食性昆蟲,繁殖能力強,生活周期短,1個世代大約1個月左右,1年可發生多代。
  • 夏雨中美麗綻放的雞冠刺桐花,綠葉紅花迷人的景色
    花開夏日總有一種美會被我們遇見,不管是否熟悉都能好看的讓人心動,就像雞冠刺桐開的花一樣。雞冠刺桐是豆科、刺桐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和葉柄稍具皮刺。雞冠刺桐樹幹蒼勁古樸,樹枝輕柔高雅,花色紅豔,花形獨特,花期長,季相變化特別豐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花期到了的時候常常花開滿樹。花開美麗的雞冠刺桐生性強健,栽培管理容易,病蟲害少,是花卉苗木觀賞樹種中優良的樹種。
  • 福建:刺桐小葉榕菩提等七樹種 泉州城建綠化唱主角
    天后宮附近的刺桐2.講究綠化彩化效果7種基調樹種中,小葉榕、菩提樹、白蘭花屬於泉州鄉土樹種;刺桐、香樟、木棉、盆架木屬於外來樹種,其中刺桐早在五代十國時期,便從東南亞大量引進,遍布泉州,故而泉州別稱「刺桐城」。香樟、盆架木是近一二十年才被引入泉州種植。此外,在樹種的搭配上,也是十分的「講究」。
  • 綠葉中美麗綻放的雞冠刺桐花,雨中紅豔的花朵很迷人
    雞冠刺桐是豆科、刺桐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和葉柄稍具皮刺。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長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花與葉同出,總狀花序頂生,每節有花1-3朵;花深紅色,莢果長約15釐米,褐色,種子間縊縮;種子大,亮褐色。美麗的雞冠刺桐是花卉苗木觀賞樹種中優良的樹種。可在園林綠化、庭院、公路、風景區的草坪、水塘邊作庇蔭樹或行道樹,適宜單獨種植或與其他花木搭配種植觀賞。
  • 國花系列13——烏拉圭和阿根廷,雞冠刺桐,又叫賽波樹
    烏拉圭的國花很特別,這個植物小編在江浙日常也見不到,叫雞冠刺桐,又叫賽波樹。下面給大家講講這個賽波樹。先講述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拉普拉塔地區的印第安人不斷奮起反抗。雞冠刺桐是豆科刺桐屬的植物,因為花的形狀非常的像雞冠,所以命名為雞冠刺桐。雞冠刺桐喜光,也耐輕度蔭蔽,喜高溫,但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原產於巴西等南美洲熱帶地區。中國華南地區和臺灣有栽培。冬天溫度低於4℃的時候對植物生長就會有影響了。雞冠刺桐是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國花,其樹木則被智利定為國樹,它也是美國洛杉磯的市樹。
  • 國家林業局就刺桐姬小蜂疫情及「十一五」森林病蟲害防治舉行新聞...
    最近發現一種可將刺桐屬植物致死的外來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在我國廣東省深圳市首次發現。此種生物包括刺桐姬小蜂、雜色刺桐、金脈刺桐、珊瑚刺桐、雞冠刺桐等。刺桐姬小蜂的入侵給我們綠化造林成果和生態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2005-10-24 09:36:54曹清堯: 刺桐姬小蜂已被我國列為刺桐屬植物有害檢疫性有害生物。
  • 泉州最美街道刺桐路:縱貫南北景觀道 四季常綠生態廊
    作為泉州地標性道路,刺桐路共分為三段,由泉秀、豐澤、東湖三個街道進行保潔,衛生總體情況良好。  豐澤街道負責豐澤街至泉秀街兩側路面保潔工作,承擔著刺桐路絕大部分的保潔工作。「每天安排14名保潔人員,19個小時進行錯時保潔。」豐澤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豐澤街道列出8條精品整治道路,而刺桐路就是其中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