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果樹有大小年之分,大年結果比較多,小年結果比較少。在果樹生產上,大小年是長期普遍存在而迄今未得到徹底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常對果品產量和果園經濟收入帶來很大影響。不僅僅是果樹,其他的植物也有這個現象,比如家附近那幾株藍花楹,已經種了好多年了,每年開花都是稀稀疏疏的,成不了氣候,每年也是裝模作樣拍幾張特寫,也算做是認識了。可今年卻完全不一樣了,藍花楹開爆了,那絢爛的場景可以比擬澳洲了,把我驚豔到了。
不僅僅是它,就在藍花楹身邊那幾株金脈刺桐,一直也不怎麼見它開花的,今年卻是滿樹繁花。對。今天說的就是它,非一般的刺桐,非一般的感覺。
金脈刺桐,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喬木,也叫黃脈刺桐、斑葉刺桐、刻脈刺桐。金脈刺桐是刺桐的變種品種,在CFH,金脈刺桐的拉丁寫成Erythrina variegata 'Parcellii',而PPBC把金脈刺拉丁寫作Erythrina variegata var. Parcellii ,其屬名Erythrina是「珊瑚紅色的」意思,這是指本屬的花色大都為鮮豔的紅色,種加詞variegata是「具彩斑的,雜色的」說的也是它的花,品種名Parcellii無疑是個人名了,不考究。
金脈刺桐原產熱帶亞洲,在中國華南地區有栽培。它是一種優良的庭園和行道樹種及盆栽樹,花期可觀花觀葉,不開花時也是一種優良的觀葉植物。
還記得認識它是兩三年的事了,那會在我經常散步的前山河畔,發現有幾株喬木非常惹眼,它們的葉片特別的美,葉片葉脈處具金黃色條紋,與綠色葉肉對比鮮明,葉為三出複葉,小葉菱形或闊卵形,在晴朗的天氣裡,陽光從金黃色的葉脈中間透過來,非常的絢爛。在我認知範圍內,我完全想不出這是什麼科什麼屬的植物,請教了張繼方老師,他秒回金脈刺桐,讓我好生奇怪,因為樹幹沒有刺,葉片也相差很遠,也沒見它開花,可我把它們記住了。一個月前再次經過這裡,樹上的葉片不多,可是滿樹的小花苞,偶爾遇到幾朵早開的花,一看就是刺桐家的。
一個月後再過去時,已是滿樹繁花,花開得鮮紅絢爛,花為總狀花序,鮮紅色或橘紅色,且密集於枝梢,開花時遠遠望去,像極了了一串串鮮紅的辣椒。樹很高,花站在枝頭,要把鏡頭拉進才看得見它的大概模樣,看不出它的具體結構,只是感覺它跟刺桐應該區別不大。
金脈刺桐因系栽培的變種,不會結果,故只能用扦插或高壓等無性繁殖方式來育苗。
資料說它是落葉小喬木,其實也不小,眼前的幾株高度都有近十米。更特別的是,打著刺桐之名,卻看不到「刺」,這也許它是跟它原種的區別之一吧。
它的花期本不長,絕大多數以葉片示人,它也因此被劃入「觀葉植物」中。
它的葉互生,大,小葉3枚,稍薄,闊卵形至斜方狀卵形,先端漸尖而飩,基部闊菱形、鮮綠色,葉脈金黃色,小葉柄短。
它的花結構複雜,不過按蝶形花科的特徵去研究也不難。
金脈刺桐總狀花序,花大紅色,成束簇生在花序軸上;苞片和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狀,陀螺狀2裂;花瓣極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長,開展,具長瓣柄,無附屬物,冀瓣短,有時很小或缺,龍骨瓣比旗瓣短小得多;對著旗瓣的1枚雄蕊離生或僅基部合生,其餘的合生到中部,花葯一式;子房具柄,有胚珠多數,花柱內彎,無髯毛,柱頭小,頂生。
金脈刺桐性喜高溫、溼潤、光照充足的環境條件。生長適溫23-30℃,不耐寒,冬季溫度宜保持在10℃以上,枝條才不致受凍害。耐乾旱貧瘠,也耐半日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金脈刺桐葉形秀麗,斑葉奇特,是少見的美葉植物。春季開紅色的花,很美麗,是花葉俱美的優良觀賞植物。盆栽裝飾廳堂、會議室及其出入口,顯得樸素、大方。
在中國華南地區,可用於布置庭園或建築物四周栽植;也可作孤植材料,點綴於草坪中、湖畔旁邊,景觀優雅,色彩對比柔和。
首先當然是金脈刺桐的原種,刺桐。刺桐因枝上有刺樹形如桐而得名,在我國歷史悠久,晉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已有記載:「刺桐,其木為材。三月三時,布葉繁密,後有花赤色,間生葉間,旁照他物,皆朱殷然。三五房凋,則三五復發,如是者竟歲。九真有之。」九真在今之越南,漢武帝於元鼎六年設置此郡。說明早在漢朝時候,刺桐已在嶺南頗為普遍了。刺桐為大喬木,高可達20米,只有3-4米高,刺桐花含苞時為小辣椒狀,完全打開後,而刺桐旗瓣在上面,保護著花蕊不受日曬雨淋,刺桐的花序是放射狀聚集在枝頭,像是舞者手中的一簇簇小紅花,在濃密的綠葉之間非常顯眼。
因花下部的旗瓣狀如雞冠而得名,此花含苞時如小辣椒,又似小象牙,故又名象牙紅,它來自巴西,也叫巴西刺桐,還叫雞冠豆。雞冠刺桐的拉丁名是Erythrina crista-galli ,種加詞crista-galli則指「雞冠」,指本種的花型神似雞冠。雞冠刺桐原產巴西等南美洲熱帶地區。中國華南地區和臺灣有栽培。▼ 雞冠刺桐 Erythrina crista-galli
還有一個常見的兄弟,龍牙花,它是灌木或落葉小喬木植物,原產南美洲,阿根廷的國花。龍牙我可沒見過,來個形象的,它也叫象牙紅。不管龍牙還是象牙,都是一顆牙,皆因其花神似牙齒而得名。龍牙花花開時猶如珊瑚出海,豔麗非常,所以又被稱為珊瑚刺桐或者珊瑚樹。相傳古時農民靠龍牙花四季分明的特徵來分辨四季,所以又被稱為四季樹。龍牙花葉菱狀卵形,花紅色,萼鍾狀,口部斜截形,有刺芒狀萼齒;花瓣長短不齊,旗瓣橢圓。▼ 龍牙花 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順便說個少見的親戚,在深圳仙湖植物園種植的納塔爾刺桐。納塔爾刺桐,豆科、蝶形花亞科、刺桐屬喬木。它的拉丁名是Erythrina humeana Spreng.,而它的英文名叫dwarf erythrina,從字面翻譯應該是矮生刺桐,說明在高大上的刺桐家族裡,它算是個頭比較矮的吧。有些文獻資料把它翻譯成達烏爾刺桐。▼ 納塔爾刺桐 Erythrina humeana
落葉喬木,分枝粗壯,有皮刺。葉互生,大,長20-25釐米,柄長10-15釐米。通常無刺,小葉3枚,稍薄,闊卵形至斜方狀卵形,頂端一枚寬於長,長10-15釐米,先端漸尖而飩,基部闊菱形、鮮綠色,葉脈金黃色,小葉柄短。小託葉變為宿存腺體。
總狀花序,花大紅色,成束簇生在花序軸上;苞片和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狀,陀螺狀2裂;花瓣極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長,開展,具長瓣柄,無附屬物,冀瓣短,有時很小或缺,龍骨瓣比旗瓣短小得多;對著旗瓣的1枚雄蕊離生或僅基部合生,其餘的合生到中部,花葯一式;子房具柄,有胚珠多數,花柱內彎,無髯毛,柱頭小,頂生。金脈刺桐是栽培品種,故無種子。花期3月。
拉丁學名 Erythrina variegata 'Parcellii'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科 蝶形花科
(本文圖片均為原創,拍攝於珠海,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