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曝光:這些期刊是假的,醫生評職稱別被忽悠

2020-12-05 醫法在線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

火速關注!這些期刊是騙人的,大家評職稱別被忽悠了!

近日,小社從身邊朋友處得到一份內部資料,在醫生圈裡火速傳播。

該通報資料稱:

近期經舉報調查發現,有部分考生提供的論文為已經停刊或者其提供的期刊為造假者仿製正規期刊的。這類論文均不被認可。

據了解,在這中間涉及造假的期刊辨識度不高,容易和真期刊混淆。在此,小社提醒各位仔細閱讀以下內容,避免做無用功。

以下是完整資料(後臺回復關鍵詞「期刊」可下載電子版)

醫法在線:專注醫療法律,傳播醫患聲音,期待您的關注!(投稿(諮詢):yifa_online@163.com

相關焦點

  • 職稱論文發表,用來評職稱,如何判斷期刊是符合的?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2021年已經到來,大部分工程師們早已做相關職稱申報準備了,但還是有部分工程師由於工作的忙碌或不知道該如何做準備,導致一拖再拖,尤其是對應職稱論文,弄的工程師們很混亂,到底該如果去判斷論文所發期刊是有用的?眾所周知,自2019年起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委託「中國知網文獻檢測系 統」進行學術相似性檢測,檢測結果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近日,浙江某三甲醫院的徐醫生為評副主任醫師發論文苦惱不已,現在平均每天要做 2 到 3 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 4 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 職稱發表中的假期刊非正式期刊傻傻分不清?
    需要評職稱的都需要發表職稱論文,尋找合適的期刊。但是由於最近國內期刊發表的趨勢越來越多,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有很多假期刊,讓大家傻傻分不清楚。今天主要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假期刊,非正式期刊,我們在發表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 為了發論文評職稱,這些醫護人員被一夥初高中畢業生騙走600萬
    他們詐騙了1000多位醫護人員,以代寫、代發論文為由,根據發稿期刊級別和發稿字數收取5000至9000元不等的費用,承諾收錢後3個月之內發表。然而他們不會向指定刊物投稿,如果對方反覆催,他們就會將文章發到一些沒有期刊號的業餘雜誌上應付了事,或者直接不予回復。弔詭的是,真的有醫護人員拿著這些假期刊成功評上職稱。
  • 職稱論文發表要求:所謂省級、國家級期刊,其實未被官方認可
    發表過職稱論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學術期刊有市級、省級、國家級等劃分,其中等級越高,版面費也越貴。大多數情況下,大家評職稱發的論文,省級期刊就以足夠,也有部分地區評高級職稱要求發國家級期刊。然而,所謂省級、國家級期刊的說法,其實並不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劃分,也就是說未經官方認可,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易過網給大家解釋下,所謂「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究竟是什麼意思?
  • 別被「假期刊」「克隆期刊」騙了!
    他用雜誌名稱,上網查詢,發現這兩本雜誌社有「官方網站」,看著像模像樣的官網以及刊號編碼,他放下了心裡防線,馬上交了費。過了兩天,兩本雜誌寄過來了,他寫的論文刊登在冊。2016年度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評審期間,六安市裕安區新安中學教師張前龍上報64本雜誌,其中60本雜誌中有其論文61篇。經查,其發表的61篇論文中,有48篇論文發表的雜誌為假雜誌。2008年,海南教育期刊社向海南省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報送的一份名單在全省引起軒然大波。
  • 論文發表在假雜誌上也好意思拿出來報職稱?
    自然這些雜誌都是假的,發表其上的論文就不大可能是「貨真價實」的。雖然,這位教師被所在單位按相關紀律和規定懲處了,但留給我們教訓是深刻的。一些教師明明知道自已的論文發表在一些假雜誌上或沒有期刊號的非正式刊物上,也有膽量拿出來申報職稱,這底氣到底是哪來的?
  • 職稱評審期刊發表怎麼分辨真假期刊?
    據WOSCI沃斯編輯小編獲悉:目前國內職稱評審期刊發表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無論是用於工程師評審要求的評職稱論文,還是說各類專家權威性的提升,國內期刊刊號並非出版印刷就完事了,我國對期刊刊號是非常嚴格的,這麼多年來都是保持「輪迴更替」,就是取締一個,才會審批一個新的,所以國內期刊總量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但是近幾年的職稱評審數量增長導致職稱論文期刊發表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就是趁此機會,國內湧現了大量的野雞期刊甚至是利用職稱評審期刊發表論文的騙術來騙了好多人
  • 安徽省評職稱發表論文期刊級別的界定
    最近我們接到許多客戶諮詢,能否發本科學報,很多客戶為安徽的用戶,那麼安徽省教育系統對期刊級別是如何界定的呢。聚刊網的郝老師給大家講解一下。目前安徽省教育系統執行的是安徽省教育廳《期刊論文分類表》的規定區分期刊等級,這一文件的。
  • 據說,永州環境保護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永州環境保護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4.整體框架檢索。  重點研讀對自己寫作有借鑑作用的文章,可以是對策、框架以及表達。這個時候可以摘抄。根據自己文章的提綱摘抄一些論點。寫出自己文章的佳框架以及論述重點。
  • 職稱論文怎麼發:核心期刊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職稱論文向來是職稱評審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目前全國各地評職稱要求各不相同,對職稱論文的發表篇數和期刊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只要求在省級期刊發表即可,例如南京,但也有地方評高級職稱要求發國家級期刊,要求發核心期刊的情況也有。可所謂「核心期刊」究竟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 職稱論文發表期刊需要注意的3點
    不管是教師、工程師、醫生護士都會遇到評職稱的時候,評職稱就需要發表論文,選擇合適的期刊,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麼選擇期刊,今天給大家嘮嗑一下,職稱論文發表期刊需要注意的四點。
  • 想要評職稱,發表的醫學論文居然還有時限?
    具有時效性的醫學職稱論文容易過期有的人擔心發表早了,會不會在評職稱時用不上,其實這個不用太過擔心,一般只要論文與要申報的職稱等級要求的論文相符,且沒有用來評過職稱,那都是有效的。職稱論文發表期限長短不一或者說有效期都不一樣,這主要是看兩個職稱等級之間的時間差。我國職稱評審文件中明確要求了,用來評中級職稱的論文是不能再拿來評高級職稱的。
  • 職稱考試後學生仍遭簡訊騷擾 花錢發表論文成產業
    3月29日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結束後,許多考生依然頻遭電話、簡訊騷擾。與考前兜售考題、答案不同,新一輪的騷擾主要是為了「幫助」考生發表論文。 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是職稱評定的「硬槓」。一些人為評職稱花錢發表論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網際網路線上線下,也已形成頗具規模的「金錢換版面」一條龍產業。不過,在魚龍混雜的代發論文「產業鏈」中,暗藏許多騙局。
  • 評職稱必須要發期刊嗎?
    那些教書質量好,理應評上職稱,也應該優先評上職稱。這樣的老先生已經很少了,猶如快退出歷史的老醫生,一樣一樣的,似乎只有他們乘坐的是末班車!!!時代的車輪告訴我們——可批量、可量化必定是未來趨勢,這也是以論文作為評職稱的魅力。從理論上來說,論文是衡量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標準。
  • 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假論文炮製者聶繼紅實為礦大待崗人員,校方正進行深入調查  12月16日,新華社以「大學教師為何造假?」為題報導了安徽亳州師範專科學校部分教師申報副教授的論文有造假嫌疑一事。
  • 通訊作者怎麼標註,可以評職稱嗎?對評職稱有用嗎?
    除了什麼是通訊作者外,職稱論文中通訊作者怎麼標註的問題同樣難倒了一大片,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有很多都沒有注意到,再就是通訊作者的實際使用效果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那麼通訊作者可以評職稱嗎?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通訊作者對職稱評審實際使用中的作用在哪裡呢?
  • 官方公布45個「高危」期刊:SCI雜誌黑名單曝光
    文中指出:9.7%的醫生會找文章掛名,18.05%的醫生表示會修改數據,38.54%的醫生表示暫無以上行為,但迫於壓力,以後可能會有。由於醫生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而且很多也沒有實驗室的工作基礎,但論文又是醫生晉升職稱的「必需品」,所以一些醫生就花錢去買論文發表,這就給一些掠奪性期刊和論文代寫機構以可乘之機。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那些中了「槍手」圈套的醫務人員,毫無例外都是為了發論文、評職稱,而自己又寫不來、發不了。這裡就牽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醫務人員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 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不過,在用sci參評職稱上泛起了嘀咕,萬一無用怎麼辦。那麼,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這個要看評審單位的文件規定,有的單位有用,有的單位沒用。如今大多數評審單位還是認可sci並列第一作者的,只是認可度上不如第一作者好。評職稱的論文,滿足職稱論文要求是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