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2020-12-01 搜狐網

  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假論文炮製者聶繼紅實為礦大待崗人員,校方正進行深入調查

  12月16日,新華社以「大學教師為何造假?」為題報導了安徽亳州師範專科學校部分教師申報副教授的論文有造假嫌疑一事。

報導中提到,亳州師專的假論文絕大部分是從中國礦業大學教務處工作人員聶繼紅那裡買的。快報記者追蹤發現,聶繼紅並非中國礦業大學教務處人員,而是該校一名待崗人員。中國礦業大學校長王悅漢說,校方目前已責令紀委部門介入調查、嚴懲相關人員。遭遇論文侵權的相關學者則寬容地表示,並不打算追究造假者的責任。教育專家認為,「12名教師為評副教授買論文」折射出了當前我國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失真的尷尬現狀。

  12名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在前不久進行的2005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中,評委會發現亳州師範專科學校教師申報材料有論文造假嫌疑。經核查,這所學校自2003年至2005年共有12名教師為評副教授,通過中間人花錢買論文造假,每篇假論文成交價格在1500元至2000元左右。

  據調查,造假者的主要手段是將別人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某篇論文有作者署名的頁面撕掉,把原作者的名字換成需要的名字,然後重新印刷,再把刊物重新製作、裝幀。最後在申報副教授時將造假後的期刊樣本放進申報材料中。最早介入調查此事的新華社記者周劍虹介紹,用以造假的論文主要來自《中國礦業大學學報》、《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等國內期刊。

  賣論文者為礦大落聘人員

  被「改頭換面」的論文有浙江大學張麗華發表在《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秦觀賦論與詩詞創作」和臨沂師範學院李紅婷發表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的「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價值取向」等文章。經聶繼紅之手,這些論文就成了代某和方某某的「作品」。周劍虹介紹,根據她的調查,聶繼紅以各種方式賣出的論文有20多篇。她說,聶繼紅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安徽省教育廳人事處則表示,造假一事教育廳還在進一步調查。至於如何追究聶繼紅的責任,是否報案,還要等事情最終明了以後再決定。

  中國礦業大學紀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聶繼紅製造販賣假論文一事學校也是11月份才知道的。當時安徽亳州師專來徐州專門調查此事,學校才初步掌握一些相關情況。當時亳州師專紀委人員還專門找聶繼紅進行了面談。據該負責人介紹,聶繼紅先後在礦大實驗室、教務處和學校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出事時就是在人才交流中心,目前學校紀委已經介入調查處理。儘管記者多方聯繫,但還是沒有見到處於風口浪尖的聶繼紅本人。

  「安徽教師論文造假風波我也聽說了。聶繼紅原來在學校教務處工作,主要負責教材方面的事宜。幾年前,在學校組織的崗位競聘過程中,聶繼紅因種種原因落聘。學校就將處於待崗狀態的他安排到了學校人才交流中心。該中心都是學校待聘人員組成的,每月只領取一定的生活費用。學校此前並不知道聶繼紅炮製假論文的事情。」中國礦業大學校長王悅漢表示,「學校目前掌握的情況也有限,聶繼紅論文造假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我們要等事實查清後才能說。如果違反法律,學校將配合司法部門對其進行查處;違紀的,學校將對其給予嚴懲。」

  原著作者不打算追究責任

  李紅婷是臨沂師範學院教授,西南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同時還是該校數學系的副主任,她發表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的「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價值取向」一文成了聶繼紅造假的對象。12月22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繫到了正趕往濟南出差的李紅婷教授。她在電話裡說,關於抄襲自己論文一事她已經在相關報導中看到了,亳州師範專科學校本身並不具備相關科研水平,但是教師申報副教授卻有這種科研要求。她寬容地說,自己並不打算追究造假者的責任。

  論文數量成了評職稱門檻

  記者從一份安徽省高等學校副教授任職資格考評標準中了解到,要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一項比較基本的要求是: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專題學術論文和教學研究論文5篇以上(均為獨撰或第一作者,下同),其中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不少於2篇;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專題學術論文或教學研究論文4篇以上,其中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以上。代表作經同行專家鑑定達到副教授學術水平。據了解,其他各省教師任職資格考評標準也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有論文方面的定額考量。

  江蘇某專科學校一名教師苦惱地表示,要想讓社會更認可自己,就要有相關任職資格。而要獲取副教授、教授這種資格,「論文關」已經成了橫亙在自己面前的一道坎。他認為,專科學校對教師考評時,更應該重視其教學水平,科研應放在其次。

  評價教師不能光盯著論文

  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科學與管理系主任龔放表示:12名教師買論文事件折射出了當前我國高校教師評價體系的失真現象。這種評價體系過分看中科研,卻忽視了教學。因為科研成果是看得見的「硬通貨」,而教學水平是不好衡量的「軟通貨」,加之教師職稱的晉升等都與科研成果掛鈎,這就在體系上助長了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

  龔放建議,我國當前高校教師評價體系要引入同行匿名評價體系,引入迴避制度,真正使科研論文反映出教師的真正水平,而不是靠論文的數量來反映。同時,也可引入學生回溯評價制度,組建一些專家庫,從中抽出專家,對同行的某些科研成果進行評價。也可讓那些已畢業多年的學生回頭來評價,哪些老師在大學中對他們產生了哪些不同的影響。

  此外,不同性質的院校在評價教師時可採用不同的體系,如北大、清華、南大、復旦等綜合性的高校,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要注重他的科研能力。而對於那些以教學為主的專科和一般本科院校,則應更注重老師的教學能力。

(責任編輯:蘇琳)

相關焦點

  •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考核改革的開始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海南省近日出臺《中小學、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論文代表作鑑定實施辦法》,論文發表不再作為教師評職稱的硬性條件。教師為了評職稱花錢買論文,或者花錢買版面出版論文等「論文造假」現象,在中國教育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 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原標題: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河南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今後,凡試點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近日召開的河南省職稱工作會議傳出的這一信息,為全省15萬餘名中小學教師「減負」。  據河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將在鄭州、焦作、許昌和省教育廳直屬學校進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凡試點區域內的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教師每年要寫一篇教學反思,不要求發表,但要在校內進行內部交流,以提升教學經驗。
  • 評職稱要論文但別「唯論文」
    市民論壇今年3月,南京林業大學出臺職稱評審新政策:在對「教學專長型」老師進行職稱評聘時,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在廣東,部分高校的職稱評審改革,基本上都將教師職稱申報分為「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研究型」三類,但未完全取消對教學型教師論文數量的要求。南京林業大學蔣華松因為這一新政而評上教授,成為一個小小的標誌性事件。
  • 一線教師評高級教師職稱不要論文
    聚焦    《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標準》適用於我省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及各級教研室、電化教育館和校外教育機構中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學前教育和教研工作的在職在崗教師。民辦中小學校教師可參照本標準參加職稱評審。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為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名稱依次為: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
  • 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 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高校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外語、計算機不再是必備條件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 我省高校教師評職稱有新規了。今天,省教育廳公布《湖南省深化高等學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評審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下稱《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外語、計算機水平、繼續教育情況不作為申報職稱的必備條件。同時對論文、科研和發明專利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實行權重設置和加分上限設定。
  • 掛名專著 代發論文 「評職稱」中有「套路」
    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青椒」(青年教師)評職稱如同翻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以至於評職稱難成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心中之痛。為更快翻到山那邊以升職加薪,有人不惜鋌而走險抄起了小道,花錢掛名專著、代發論文等,滋生出種種亂象。這其中究竟有何貓兒膩?折射出哪些評職稱中的痛點?又該如何對症下藥?
  • 大學教師評職稱主要看論文數量 教學水平被忽視
    >評職稱,評什麼?復旦大學近期也表示:該校教師僅憑一兩篇代表作就可獲得教授參評資格。這兩條新聞給每年由職稱評定掀起的「論文大戰」打開一個缺口——論文評價,「貴精不貴多」。然而,也有人認為,獲得國際獎項只是特例,而「代表作」也是論文,這種方式並沒有打破人才選定的固有成見,收效如何不敢保證。大學教師能力如何衡量?有沒有更科學的方式?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 職稱考試後學生仍遭簡訊騷擾 花錢發表論文成產業
    3月29日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結束後,許多考生依然頻遭電話、簡訊騷擾。與考前兜售考題、答案不同,新一輪的騷擾主要是為了「幫助」考生發表論文。 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是職稱評定的「硬槓」。一些人為評職稱花錢發表論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網際網路線上線下,也已形成頗具規模的「金錢換版面」一條龍產業。不過,在魚龍混雜的代發論文「產業鏈」中,暗藏許多騙局。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近日,浙江某三甲醫院的徐醫生為評副主任醫師發論文苦惱不已,現在平均每天要做 2 到 3 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 4 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代寫代發表論文」可謂化石級騙局,騙局有時未必需要很高明,只要擊中受騙者的「痛點」,往往就成功了一半。那些中了「槍手」圈套的醫務人員,毫無例外都是為了發論文、評職稱,而自己又寫不來、發不了。這裡就牽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醫務人員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 推薦之二:臨沂藥品技術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檔案職稱論文系列高  制,,填表說明,本表供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者使用.1—7頁由申報者個人填寫.8—10頁由本人工作單位及推薦部門填寫.11—12頁由評委會辦事機構指定專人和人事(職稱)部。淡化論文的職評是一種寶貴的進步  淡化論文的職評是一種寶貴的進步淡化論文的職評是一種寶貴的進步,3月12日多家媒體報導,11日,全國人大代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表示,針對職稱評定與工資待遇等各類福利掛鈎太多的問。
  • 河南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不必再寫論文
    河南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不必再寫論文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河南職稱改革出臺新政,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將不再是必要條件。
  • 據說,永州環境保護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學習機電一體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職稱大學生  件機電一體化(數控工具機維修方向)實習指導教師1高級職稱者45周歲以下;中級職稱者35周歲以下;初級職稱及以下者30周歲以下;初級職稱及以下者具有相應專業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年齡可以放寬至35周歲以。發明專利申請。  (6)參考文獻。
  • 【放心省心】玉樹州黨校教師職稱論文發表的費用是多少
    玉樹州黨校教師職稱論文發表的費用是多少  新形勢下開展企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和建議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多元化需求,企業人才隊伍建。  小學職稱論文2016年,小學職稱論文教師  作業要求:職初教師(或初級及初級以下職稱)舉例分析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的策略,提交作業.,教材教學疑難問題分析,執教年段初中(?)小學()執教學科數。
  • 想要評職稱,發表的醫學論文居然還有時限?
    具有時效性的醫學職稱論文容易過期有的人擔心發表早了,會不會在評職稱時用不上,其實這個不用太過擔心,一般只要論文與要申報的職稱等級要求的論文相符,且沒有用來評過職稱,那都是有效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論文是具有實效性的,比如內容寫的是2012年醫學影像學新技術,用來評2017年的職稱,而2017年醫學影像學技術已經革新了,那麼2012年發表的新技術對於2017年來說已經過時了,這篇2012年的論文對2017年職稱評審來說就沒有用了。所以,在發表職稱論文時一定要注意這個時效性問題,儘量選擇時效性不強的選題。
  •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後,市人力社保局對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30多年來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 克拉瑪依中小學教師職稱論文需要多少字數
    克拉瑪依中小學教師職稱論文需要多少字數  一是名人迷信。在部分學術期刊編輯部及其編輯者思想上存在一種傾向, 即過分看重作者的單位、職稱、學位, 以及聲譽、地位、影響等外部因素。由此, 部分編輯審稿、選稿時眼睛老盯著專家名人, 名家的論文也因此常易獲得較高評價而有機會較多被選發。
  • ​廣東新規定明確——鄉村教師評職稱不要求發論文
    本報訊 據南方日報消息,政策向基層教師傾斜、鄉村教師職稱評審不要求發論文、小學高級教師佔比達到15%……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今年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作出安排
  • 海東地區石油化工工程職稱論文有什麼要求
    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之我見  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之我見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之我見,據悉全國中小學職稱改革工作將於2們4年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是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  小學藝術教育論文  小學藝術教育論文小學藝術教育論文,美育就是審美教育,它不僅能培養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培養正確感受美、鑑賞美、創造能力,而且還能影響人的思想感情、聰明才智和精神面貌。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發明專利申請書。
  • 教育部: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稱評聘的...
    【新民晚報·新民網】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其中包括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