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 月度金股 | 6月

2021-01-07 和訊股票

  天風 · 月度金股 | 6月

  天風策略

  本周核心焦點在於,市場從頂部已經下跌12%,當前中樞位置能否穩住?指數會不會再大幅下臺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過去一周A股市場核心變量有哪些重要變化:

  1、貿易戰方面:國內政策再次力推債轉股、發布晶片和軟體稅收優惠等類似補貼政策,同時美國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制裁接連升級。雙方針鋒相對,進一步預示貿易戰短期難有緩和餘地。

  2、流動性方面:對衝政策仍然在路上,短期通脹和匯率壓力都較大,大幅寬鬆的必要性不足,shibor3個月維持震蕩,大幅改善仍需等待。

  3、基本面方面:截止24日,5月發電耗煤同比大幅下降17.3%,預示5月PMI很可能再次回到榮枯線之下,且回落幅度較大。與我們此前判斷的情況類似,即使不考慮貿易戰,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全面超預期並不是拐點,Q2大概率開始二次探底。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的核心結論:

  1、經濟預期的波動遠大於經濟本身,在經濟和盈利扁平化的階段中,市場核心矛盾在貿易戰和流動性之間切換。

  2、當前核心矛盾是貿易戰的針鋒相對,同時對衝政策仍然在路上,流動性大幅改善仍需等待,市場可能繼續震蕩下行(類似去年Q3)。

  3、市場會不會再次中樞大幅下臺階(類似去年10月國慶節之後),可能取決於外圍因素,比如美股會不會出現類似去年10月之後的暴跌。

  4、配置策略仍然以防禦為主,關注自主可控的阿爾法機會(類似去年Q3),如果市場出現類似去年10月之後的情況(國內藍籌跟隨美股暴跌),從長期的配置思路出發,建議結構上逐步抄底弱周期的白馬龍頭。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升溫。

  天風宏觀

  政策空間還有多大?

  1季度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加力提速是經濟韌性超預期的重要因素,但也引發了因後續政策空間不足而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再次加大的擔憂。我們測算了常規財政和貨幣政策1-4月的使用情況和全年的整體空間,結果顯示:財政支出和貨幣投放在1季度加力提速後,在4月有所收斂;廣義財政後續仍有一定發力空間;貨幣政策後續總量層面的發力空間有限,但結構層面有較大改善空間。我們認為政策力度在4月稍有收斂之後,未來可能會在相機抉擇中再度加碼。

  對於財政,今年1季度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1.8%,略低於2018年1季度的22.9%,但明顯高於2-4季度;今年1季度財政支出佔全年財政額度的比重約為23.1%,高於2017年和2018年1季度的19.9%和21.7%。因此今年1季度財政力度較去年稍大,財政支出進度也有一定提前。

  4月開始財政支出的力度和進度都有所放緩。1-4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速回落至12.6%,略高於2018年同期的11.5%;1-4月財政支出佔全年財政額度的比重約為27.5%,略低於2017年和2018年同期的28.2%和27.9%。因此,今年1-4月財政力度仍較去年稍大,但財政支出進度已經略低於過去兩年。

  從剩餘空間來看,預計今年5-12月財政支出增速仍高於2018年同期,剩餘財政支出佔全年額度也略高於2017和2018年。因此,今年餘下時間財政政策仍有發力空間。

  對於貨幣,1季度新增社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0%,去年各季度均為負增長。假設2019年年末存量社融同比增速為10%/11%/12%,則1季度社融增量佔全年增量的比重達到40.8%/37.1%/34.0%,超過2017年和2018年的32.2%和30.4%。因此,1季度貨幣總量層面加力提速比較明顯。但與財政類似,4月貨幣融資也明顯放緩。

  從剩餘空間來看,三種假設下,今年5-12月新增社融增速為-10%/8%/25%,因此年內餘下時間新增社融維持前期增速的概率偏低。考慮到4月存量社融增速回落至10.4%,即使年內震蕩回升至11%,8%的新增社融增速也明顯低於1-4月的25%。因此從總量層面看,假設全年存量社融增速在11%左右,今年餘下時間貨幣政策發力空間有限,不過仍明顯強於去年。

  在總量之外也要關注社融信貸的結構,票據等短期類融資多以資金周轉為主,中長期類融資才是長期資本開支的主要來源,是對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持。今年餘下時間新增中長期社融可能繼續向好:一是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等表外融資的收縮幅度有望較去年進一步放緩,二是中長期信貸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雖然貨幣政策難以在總量層面進一步加大力度,但結構層面仍然有一定的改善空間。如果中長期融資佔比能有所提高,對實體經濟仍會有較強的支持效果。

  風險提示:逆周期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結構性改革進度不及預期。

  固定收益

  近一周受相關事件影響,整個債券市場跌宕起伏,備受關注的是事件衝擊是不是結束了?還有沒有後續影響?

  對此分析有兩個前提:一是2016年開始的三大攻堅戰和金融供給側改革,對整個債券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涉及到同業去槓桿等各領域;第二,今年3月末開始整個一季度數據公布以後政策出現了微調,資金面出現波動,結構性去槓桿再度被頻繁提及。現在的情況是不是有再度向壞的方向演化的風險?

  我們相信為了應對短期市場恐慌,本周央行注入大量的流動性,宏觀層面的流動性還是央行把控的。所以就事論事,單一事件對流動性影響可以基本告一段落,但是後續還有持續影響。放在更大的宏觀環境下,這個事件對中小銀行特別是金融生態的影響相當大。我們建議大家把時間維度放到1998年至2002年的階段做對比,因為其宏觀環境很相似,也是一次重大的金融重構。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裡說到,需要接受市場出清,目的是為了疏通貨幣政策傳導,釋放沉澱的資源,提高資金的效率,形成一個良性的實體和金融的循環。但同時可能因為金融生態的重構導致有效需求不足、流動性陷阱、甚至銀行更為嚴重的惜貸行為,這個過程將是曲折和複雜的。

  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按照近期陸磊(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的講話,目前我國金融行業有三個兩難:第一難是我國擁有龐大體量的金融體系和金融資產,但整個力量不夠強大,大而不強;第二難是銀行監管層擁有很強的流動性分配能力,但並沒有解決實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就是說貨幣傳導機制不暢;第三,我國擁有比較完備的金融管理體系,但金融風險依然較易發生。這涉及到我國多年發展中所積累的問題,比如說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在全球處於較高水平,那是不是金融業增加值在未來佔GDP的比重就無法提高了?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金融去槓桿,明確談到M2/GDP指標宏觀對槓桿的指引價值,也就是說如果GDP名義增速沒有顯著提高,M2增速就要控制一定範圍內。這就是宏觀穩槓桿。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或許偏悲觀情緒,因為似乎貨幣政策只能偏中性,流動性沒有那麼寬鬆,對此,我們認為要關注這一宏觀狀態下,GDP會如何?是否會發生通縮的風險,如果會,那麼總量流動性即使在M2中性下依然寬鬆。

  雖然總量手段解決不了結構問題,但還是相對有效。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的需要穩定的利率環境,這是化解結構問題以及提供時間和空間所必要的宏觀狀態。1998年至2002年期間便是如此。

  風險提示:經濟環境惡化、貨幣政策傳導不暢。

  金融工程

  市場格局或將變化,建議在反彈中降低倉位

  上周周報「維持中等倉位,等待情緒變化」提出:根據我們短期情緒打分模型,目前仍不支持有大幅反彈的機會,倉位較高的投資者我們繼續建議降低倉位至中等水平,耐心等待市場情緒和成交量的變化。市場繼續呈現調整走勢,wind全A上周繼續下跌1.78%,上證50下跌1.21%,中證1000下跌2.44%,小市值股票調整幅度更大,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在周五交易金額跌破4000億,回到了二月初水平。

  回顧一下過去16個月的擇時觀點17年11月23日模型觸發趨勢暫時結束信號,並與26日我們的周報中明確提出「白馬股告一段落」,12月17日周報「準備迎接反彈」,重點參與上證50;18年1月22日周報「推薦基金漲幅已超10%,逢高兌現」,對上證50指數的預判結論是衝高回落,並將基金推薦調整為短債型基金,全面迴避權益資產。2月7日我們判斷中小創迎來短期加倉機會,風格上建議重視創業板的短期超額收益,3月下旬判斷有一個階段性調整,並判斷反彈至6月初後進入調整,6月下旬開始我們判斷創業板開啟超跌反彈,7月底提示市場有風險,並將風格調整為均衡,10月中判斷市場將迎來一次反彈,建議增加倉位配置,11月中建議兌現收益,12月底建議布局反彈。2019年4月26日觸發風控信號,模型建議降低倉位至60%。

  最新數據顯示,我們定義的用來區別市場環境的wind全A長期均線(120日)和短期均線(20日)的距離大幅減少,20日線收於4006點,120日線收於3791,短期均線繼續位於長線均線之上,兩線距離由上期的9.7%減少為5.7%,仍高於3%的閾值,市場上行趨勢格局還未徹底破壞,但仍處於風控閾值之下,截止到周五,我們定義的短期交易資金平均虧損9.5%,並且可以預期的是下周若無強力反彈,按照我們模型的定義,今年以來的上行趨勢格局將會在下周后半周宣告結束,市場進入震蕩格局。

  根據我們的模型,市場處於上行趨勢同時觸發風控的環境下,主要尋找的是短線的反彈機會,根據我們短期情緒打分模型,市場經過大幅調整以後,交易量萎縮至本輪行情的最低水平,市場有望迎來反彈,反彈幅度有限的背景下,市場格局將在下周由上行趨勢轉為震蕩,我們繼續建議在反彈中降低倉位。

  從估值指標來看,我們跟蹤的PE和PB指標,各指數成分股PE、PB中位數目前都處於相對自身的估值40分位點以內,仍屬於我們定義的低估區域,因此考慮長期配置角度,結合短期判斷,根據我們的倉位管理模型,建議倉位60%。

  市場上行趨勢格局還未破壞,但觸發了風控閾值,截止到周五,我們定義的短期交易資金平均虧損9.5%,市場經過大幅調整以後,交易量萎縮至本輪行情的最低水平,市場有望迎來反彈,但在反彈幅度有限的預期下,市場格局將在下周由上行趨勢轉為震蕩,我們繼續建議在反彈中降低倉位。

  風險提示:市場環境變動風險,模型基於歷史數據。

  計算機

  6月金股:恆華科技(300365)

  事件:

  公司發布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4億元,同比增長38.35%,實現歸母淨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0%。

  配售電板塊業務表現突出,19年全年展望樂觀

  業績符合預期。配售電板塊業務表現突出,隨著新一輪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公司客戶的業務範圍穩步擴大,配售電業務發展迅速,全年實現收入3.97億元,同比大增166.6%。基建管理及設計板塊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65%、2.08%,表現穩健。公司19Q1淨利潤同比下降0%-20%,預計與項目確認有關。全年經營預期樂觀,歸母利潤增長率目標高達30%-50%。】

  研發力度持續加大,現金流情況改善

  報告期內,公司管理費用率6.62%,同比增加2.96pct(口徑上,2017年管理費用扣除研發支出),主要系股權激勵及工資增加所致。銷售費用率3.72%,同比基本持平。2018年,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全年共計投入研發7340萬元,同比增長24.36%。研發成果顯著,報告期內,公司新增授權專利18件,專利申請36件,註冊商標6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6件。全年實現現金淨流出3413萬元,淨流出規模同比減少,現金流情況得到改善。

  雲服務平臺高速發展,電力行業網際網路生態圈基本建立

  公司18年10月10日推出電+智聯服務雲平臺,截至期末,平臺註冊用戶數為31,187個,上線以來,平臺的月均瀏覽量近50000次,月均訪客量近10000個,日活躍用戶近400個。雲平臺體系的註冊用戶數為52,982個,其中企業用戶數為5,099個,個人註冊用戶數為47,883個,電力垂直行業網際網路生態圈已基本建立。

  泛在物聯網建設有望驅動公司持續高成長。

  3月8日,國家電網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指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國家電網的統一推動將加速行業下遊發展,電力物聯網有望成為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率先落地的場景。物聯網建設有望驅動公司持續高成長。

  投資建議:電力物聯網建設及電改加速推進有望推動行業新一輪景氣周期,公司一體化服務優勢明顯,高增長有望延續。考慮業務投入力度較大,我們微幅調整公司盈利預期:將公司19、20年營收由17.7、23.5億元下調至15.8、20.4億元,將歸母淨利潤由4.18、5.49億元下調至3.82、5.19億元,考好公司長期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電網建設力度不及預期,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

  電子

  6月金股:聞泰科技

  事件:2019年4月29日提交《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核准》,5月10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190771號)》,將於30個工作日內提交書面回覆意見。

  點評:堅定持續推薦公司,看好公司受益。本次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反饋,將於3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書面回覆意見。根據我們的總結,證監會反饋的22個問題中,主要要求對於中介機構的意見發表、安世半導體行業地位的驗證以及收購方案的補充說明,我們預計公司將順利通過反饋並成功過會。2019年5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於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給予肯定,並決定延續對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並督促有關部門繼續完善下一步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支持政策。因此,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議案通過後,公司收購安世半導體股份,將持續受益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大力支持。

  ODM龍頭企業,受益三星委託比率增加。根據IHS發布的2018年ODM產業白皮書,前十名的手機品牌中,公司為九家公司提供服務。僅有的一家是vivo,其委託率為0%,因此,我們認為公司已經為市面上多數知名品牌提供服務。同時,公司於2018年為三星提供ODM服務,該比率為3%,根據IHS預計該比率將於2019年提升為8%,公司為三星唯一ODM廠商,三星長期位居手機出貨量排行榜第一名,我們預計將受益三星全球手機出貨龍頭地位以及委託比率提升。

  推出氮化鎵產品,受益氮化鎵市場增長。根據安世半導體官網,公司推出氮化鎵效應電晶體(GanFET),該產品主要應用於工業電源、逆變器、轉換器、汽車牽引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和轉換器等場景。GaN憑藉高頻下更高的功率輸出和更小的佔位面積,被射頻行業大量應用。在電信基礎設施和國防兩大主要市場的推動下,預計到2024年RFGaN整體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0億美元。對於需要高頻高輸出的衛星通信應用,GaN有望逐步取代砷化鎵(GaAs)解決方案。對於有線電視(CATV)和民用雷達市場,GaN與LDMOS或GaAs相比仍然面臨著高成本壓力,但其附加價值顯而易見。對於代表GaN重要消費市場機遇的RF能量傳輸市場,GaN-on-Si可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投資建議:持續推薦公司,我們預計公司收購方案將於近期順利通過。同時,公司與高通深度合作,在5G方面擁有較大領先優勢,預計將受益5G時代。在ODM業務方面,實現客戶結構優化,已經與多數主流品牌合作,一季度國際一線品牌出貨量實現增長。預計2019-2021年實現淨利潤6.50/8.20/10.67億元;安世半導體19-20年營收130.2/144.5億元,歸母淨利潤18.9/24.5億元。

  風險提示:發行股份收購資產過會失敗、研發進度不及預期、5G不及預期。

  農業

  6月金股:正邦科技(002157)

  事件:

  1)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221.13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歸母淨利潤1.93億元,同比下降63.21%。2)公司披露2019年一季報,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51.94億元,同比增長4.74%,實現歸母淨利潤-4.14億元,同比降低743.42%。

  出欄持續高增長,豬價下跌導致公司業績下滑

  2018年,公司出欄量554萬頭,同比增長62%,但受豬價下行影響,公司養殖利潤大幅下滑。2018年公司養殖板塊實現毛利6.05億,頭均毛利約109元,相對於2017年(232元/頭)降低53%。養殖板塊利潤的下滑是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

  2019年一季度來看,公司出欄168.75萬頭,同比增長58.87%,其中育肥豬約150萬頭,養殖板塊銷售收入20.9億元,同比增長33.89%。2019年一季度,育肥豬銷售均價約11元/公斤,繼續深度虧損,從而導致公司一季度業績同比大幅降低。

  非洲豬瘟導致產能大幅去化,豬價周期已經啟動,預計5月再度加速上漲

  受非洲豬瘟影響,全國能繁母豬產能大幅去化,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9年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低21%。我們預計本輪周期豬價上漲將持續2-3年,高點將突破25元/公斤,當前周期仍處於初始階段。我們預計進入5月份,行業供給將進一步趨緊,需求也將逐步恢復,豬價有望再度加速上漲。

  公司產能快速擴張,出欄量高速增長,估值仍處相對低位

  生產性生物資產決定公司生豬的出欄能力。橫向比較,牧原股份(002714)2016年底的生產性生物資產為9.83億,2017年出欄量達到724萬頭,2017年底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14.02億元,2018年的出欄量達到1101萬頭;2017年底至2019年一季度公司生產性生物資產持續在10億元以上,始終高於牧原2016年底的水平。我們預計,即使考慮到疫情對於出欄量的影響,2019年公司出欄也將達到800萬頭。

  對應2020年的出欄量和2019年4月19日的收盤市值,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和天邦股份(002124)的頭均市值分別為5671元、8644元和4100元,而正邦科技的頭均市值僅3782元,在主要的生豬養殖企業中估值較低!

  給予「買入」評級:

  預計2019-2021年,公司育肥豬出欄均價16/19/20元/公斤,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0.77/70.70/113.21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491.01%/129.75%/60.12%,對應EPS分別為1.30/2.98/4.77元,給予公司2020年10倍PE,目標市值約700億。

  風險提示:豬價波動;疫病;政策變化;出欄量不及預期;疫情導致成本抬升;業績不達預期。

  有色金屬

  6月金股:中科三環(000970)

  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協同效應實現毛利率回升

  公司2019Q1實現營收9.2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75%,歸母淨利潤4422萬元,同比增長4.8%,符合預期。2019年以來,稀土價格尤其中重稀土出現較大上漲,尤其氧化鏑漲幅超過20%,公司與上遊原材料合作緊密,產品結構改善,毛利率較2018年小幅提升近兩個百分點至19%。此外匯兌損失減少2195萬元,聯營企業減虧(投資收益增長),助力業績改善。

  上遊鞏固資源渠道,鞏固成本優勢。

  公司2001年起積極強化與上遊原料供應的深度合作,參股南方稀土高技術和科力稀土,2010年與五礦稀土(000831)籤訂優先供貨協議,2015年通過寧波科寧達與虔東稀土成立合資子公司,。此次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持有南方稀土5%的股權,進一步直接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來源。南方稀土集團是國內中重稀土的主要產地,在中重稀土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成本優勢有望進一步凸顯。

  強者恆強,擴產正當時。

  公司是全球釹鐵硼領軍企業,2019年毛坯產能預計達到1.8萬噸,主要分布在寧波、天津、北京、肇慶等,目前綜合產能利用率超過80%,同時公司與全球設立以製造高性能燒結釹鐵硼磁體日立金屬設立合資公司。考慮公司產能利用率到2019年可能達到較高水平,此次與南方稀土集團共同擴產5000噸/年的高性能釹鐵硼,對應海外龍頭電動車和國內新能源汽車磁材需求雙雙放量,擴產正當時,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高端釹鐵硼市場份額。

  產品結構/產能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有望最充分受益。

  公司致力於自主研發、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用磁材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2016年進入特斯拉磁材產品主要供應商,類比鋰鈷等行業的發展情況,為了保證高端原材料供應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具有產能規模優勢和先發優勢的龍頭供應商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預測與評級:

  考慮公司產業鏈協同效應和強客戶結構優勢伴隨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不斷凸顯,預測2019-2021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3.37億元、4.47億元、5.37億元,實現EPS為0.32元/股、0.42元/股、0.5元/股,對應目前股價PE為34、6、21.6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磁材需求大幅不及預期,稀土價格暴漲帶來鐵氧體替代風險,惡性競爭磁材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參股擴產進展不及預期。

  建築

  6月金股:高新發展(000628)

  公司近日公布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9.53億,同比增長66.47%;實現歸母淨利潤0.55億,同比增長124.39%。點評如下:

  立足高新區建設促訂單高增長,未來或將持續受益

  2018年公司工程業務中標金額25.2億元,同比增加221.84%,其中房屋項目68.05%,同比減少25.05個百分點,市政項目31.39%,同比增加26.92個百分點,全年累計在手訂單36.98億元,同比增加223.8%。公司自2017年確定立足高新區建設,特別是把握空港新城建設機遇的經營方針,2018年空港新城建設提速,公司工程業務訂單大幅增加。2019年度至今已中標多個重大項目,2019年度公司訂單有望進一步增長。

  工程業務營收高速增長,毛利率有所上升,預計今年趨勢能夠延續

  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9.53億元,同期增長66.47%,其中工程收入約8億元,同比上升近一倍。隨著公司在手項目逐步落地以及高新區建設的推進,2019年建築施工業務規模有望持續增加。公司建築施工業務毛利率6.62%,較去年同期上升2.56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市政業務毛利率較高以及公司注重提升管理能力、控制成本費用,從而提升了公司效益。2019年公司計劃繼續提升管理質量,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投資設立的PPP投資公司已陸續有項目執行,預計今年PPP項目有望支撐施工業務毛利率持續提升,並貢獻一部分投資收益。

  規模效應致期間費用率同比大幅下降,歸母淨利潤大幅增加

  公司期間費用率12.53%,同期下降7.39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11.42%,同比下降9.12個百分點,規模效應體現明顯;管理費用率5.55%,同比下降2.32個百分點,主因管理費用相對營業收入剛性相對較大,低於營收增幅;財務費用率為-4.44%,主要為2018年公司銀行存款帶來的利息收入。歸母淨利潤為0.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39%,期內政府收回了公司控股子公司在雅安周公山溫泉開發區的開發權並給予約1.3億元的補償,轉回了較多的資產減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為0.21億,同比增長204.45%。

  業務加速推進,經營現金流流出擴大

  報告期收現比0.6874,相較於上年度的1.4766大幅下降,付現比0.4557,較2017年度的0.8081同樣有所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相較上一年度流出擴大2.67億,主要由於子公司倍特期貨交易保證金流出有所增加,以及工程業務部分營收未在報告期內收到現金所致,但與公司業務拓展速度較為匹配。2019年公司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擬使用募集資金進行空港新城項目建設,緩解資金壓力。

  投資建議

  公司充分把握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等機遇,隨著在手項目逐步落地,預計公司工程業務2019年將進入全面提速階段。我們維持2019-2021年0.34、0.62、0.99元/股的EPS不變,維持「買入」評級。考慮到公司成長的持續性(19年PEG僅0.36倍),以及可比公司近期估值持續修復,公司估值存在修復空間。我們上調目標價至13.5元(原目標價10.63元),對應PEG0.43倍。

  風險提示:工程款回收不及預期,項目推進不及預期。

  建材

  6月金股:中材科技(002080)

  事件

  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55億元,同比增加27.40%,實現歸母淨利2.15億元,同比增加45.20%。

  業績靚麗,營收淨利雙高增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5億元,同增45.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00億元,較上年同增52.72%,扣非後業績增速更快,業績增速成色十足。報告期整體銷售毛利率為28.56%,維持穩定;銷售淨利率8.38%,同比小幅增加;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99%,同比增加0.32個百分點。

  風電回暖,葉片龍頭收益

  公司作為風電葉片龍頭企業,在風電行業回暖的背景下,公司經營有望受益,預計貢獻了公司本報告期的主要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量部分。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9年1-3月我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風電裝機容量18888萬千瓦,同比增長12.7%;風電工程投資累計完成86億元,同比增長30%。同時,中材葉片在主要主機廠商方面的合作或將繼續深化,利於公司葉片業務的拓展。

  主營業務經營繼續維持向好態勢

  中材科技旗下泰山玻纖是玻纖行業的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力,全年盈利情況向好;風電葉片方面,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以及大型號葉片工藝技術的改進下,葉片的經營情況也在穩步向好;同時,公司的鋰電隔膜業務良率有望逐步攀升,未來或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點,此外公司在氫氣瓶等業務領域或將有所進展。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19年、20年歸母淨利為13.68億元、14.88億元,EPS為1.06元、1.15元,對應PE分別為11.87X、10.92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玻纖需求出現大幅下滑;風電裝機、鋰膜盈利不及預期。

  石油化工

  6月金股:中海油服

  2018年報及2019Q1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報表亮點有二:1)油田技術服務板塊收入和毛利率表現較好;2)裝備板塊使用率快速恢復,價格彈性指日可待。

  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25%;歸母淨利潤7080萬元。2019Q1,實現營業收入59億元,同比72%;歸母淨利潤3095萬,基本符合預期。

  需求分析:中海油資本開支19Q1超預期,全球海上資本開支系統性修復

  2019Q1中海油資本開支141億,同比+46%,顯著好於市場預期。全年計劃700-800億。如果按照去年一季度佔全年資本開支完成比例推算,2019年中海油資本開支有望超過計劃區間。

  全球海上油氣成本近年來大幅下降,中海油上遊成本從2014年的48美金/桶下降到2018年約30美金/桶,殼牌在墨西哥的Vito油田項目成本下降至35美金/桶。成本的下降,和油價中樞上移,拉動了全球海上資本開支恢復。

  油田技術服務板塊:2018年表現亮眼,市場份額排名上升

  公司油田技術服務板塊2018年收入同比+49%,首次超過鑽井服務成為第一大板塊,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到45%。毛利率達到25%(2017年21.5%),是四大板塊中唯一盈利的。

  公司固井/電纜測井/鑽井液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分別4/6/7,比2017年上升了1/0/1個座次。

  裝備板塊:鑽井平臺使用率快速上升,日費維持低位、2019有望回升

  公司鑽井平臺使用率2019Q1恢復到74.7%,自升式和半潛式平均77.8%和66.4%(日曆天使用率)。而自升式的可用天使用率已經達到80.5%。若按中海油資本開支計劃完全執行,公司後面三個季度的使用率有可能升至85~90%。

  2018H1/H2,公司鑽井平臺均價分別7.9/10.5萬美金/天,下半年雖環比回升,但總體仍處歷史低位。

  盈利預測與估值:因2018年裝備板塊的毛利率恢復低於預期,主要是鑽井服務價格恢復慢,下調2019/2020年盈利預測。因目前使用率已經恢復至較好水平,我們對2019年日費回升報有信心。給與19/20/21年淨利潤預測11.2/35.8/39.6億(原19/20年40.0/42.5億),EPS分別0.24/0.75/0.83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43/13/12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油價大幅下跌,打擊油公司資本開支信心的風險;公司鑽井及其他裝備板塊持續虧損的風險。

  基礎化工

  6月金股:新和成(002001)

  業績符合預期

  公司發布2018年年報和2019年1季報,18年實現收入86.83億元,同比增長39.3%;實現歸母淨利潤30.79億元,同比增長80.64%;19年1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36億元,同比下滑39.7%;實現歸母淨利潤5.1億元,同比下滑65.8%;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價格觸底回升,1季度持續改善

  價格觸底回升,業績持續改善。18年公司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巴斯夫事故影響,核心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根據博亞和訊統計,2018年VA均價700.8元/公斤,較2017年上漲99.7%,VE均價58.9元/公斤,較17年上漲5.6%。下遊養殖不景氣,飼料中維生素添加比例降低,需求下滑導致產量降低,收入增速低於價格漲幅。18年10月下遊需求復甦,國內VA市場價最高反彈至535元/公斤,19年1季度維持300-400元/公斤高位運行。由於高基數原因,19年1季度收入淨利潤同比下滑,環比看考慮春節淡季因素公司仍實現5.1億淨利,業績持續改善。我們認為,經歷18年價格大幅調整和下遊去庫存後,VA、VE行業大概率已經度過底部,19年有望逐漸復甦。公司期間費用率保持平穩,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增長較快,主要是由於公司加大研發投入以及新基地建設前期投入較大,以及員工人數較17年增長29.8%。公司在手現金約70億,18年經營性現金淨流入36.6億元,擬現金分紅15億元每股0.7元,分紅收益率3.66%依然維持良好水平。

  VA供給依然偏緊,VE格局重塑

  VA新增產能較少,19年下遊需求回升,預計全球開工率將回升至80%以上高位,供給依然偏緊。能特科技與帝斯曼成立合資公司,我們認為VE行業競爭格局有望重塑,全球VE價格有望觸底回升,漲價空間大。中長期看,全球維生素產能向亞太地區轉移已是大勢所趨。公司是全球維生素龍頭,產業鏈配套完整,成本優勢明顯,將顯著受益。

  新產品今年起陸續投產

  公司資金實力雄厚,未來將大力發展維生素、新材料、營養品和香精香料4大板塊。蛋氨酸、PPS、發酵法項目等將在19-20年集中投產。隨著新產品產能不斷釋放,公司周期性減弱,業績和估值均有望持續提升。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19-21年淨利潤分別為28.88/39.26/47.56億,19-21年EPS分別為1.34/1.83/2.21元。參考國內外可比公司估值,給予2019年18倍PE,目標價24.19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下行;新項目投產不達預期;安全生產風險。

  交通運輸

  6月金股:申通快遞

  事件

  申通快遞披露2019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45.1億,同比增長55.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1億,同比增長7.2%;實現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億,同比增長10.6%。

  一季度快遞增速維持高增長,市佔率有效提升

  19Q1公司累計實現業務量12.8億件,同比增長45.2%。公司過去4個季度的業務量增速分別為18.4%/41.4%/40.7%/45.2%,18年的三季度為加速拐點,進入19年後繼續確認。相應地公司市佔率也隨之快速提升,2019年3月公司業務量市佔率達到10.64%,較去年提升接近1個百分點。

  毛利額同比增長28.6%,費用率與其他項目影響業績表現

  由於直屬轉運中心增加,公司收入成本(中轉端)口徑均有所擴大,19Q1公司單票營收3.53元,單票對應的營業成本3.01元,單票毛利0.52元,單票毛利儘管同比下滑6分,但環比去年四季度大幅增長7分,體現出非常良好的趨勢,公司毛利率也從18Q4的低點13.3%快速修復至19Q1的14.7%,而毛利額同比增長28.6%達到6.6億,同比增加1.5億。

  公司毛利額健康成長,但費用率影響了整個業績表現。18年公司組織架構變動,對全國網絡進行更精細化的省區網絡管理,導致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均有所增加,二者分別增加近2000萬與近3000萬;此外資產減值損失的增加與投資收益的大幅減少,均對公司一季度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中轉中心收歸自有,2019將會是業績逐季加速年

  2018年是申通夯實核心網絡的一年,公司相繼收購了加盟商手中的轉運中心資產共15個,這帶來了逐季度的收入、成本與毛利上的擾動。去年轉運中心資產完成並表,今年中心改擴建仍在持續,一季度公司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達到3.8億,產能擴張的節奏或對18Q4與19Q1的轉運中心效率帶來影響,但隨著後續旺季來臨,帶來資產利用率的提升,以及中轉中心自動化推動人員效能提升,我們預計2019年中轉中心成本將會逐季下降。另外公司18年底自營車輛率已經為65.68%,13.5米以上大車2000臺,疊加IT方面投入優化路由規劃能力(19Q1研發費用2725萬),運輸成本也有望持續下降。我們看好19年後幾個季度公司的業績增長進入加速釋放期。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2019年將會是快遞板塊投資機會倍出的大年,一方面,全行業增速依然保持高景氣,小快遞在一線快遞面前勢弱,利好上市公司的增速表現。我們認為申通2019年的業績增速將會逐季加快,當前對應2019年業績PE估值不足17x,我們認為仍有向上修復的空間。維持公司未來三年業績預測,維持買入評級不變。

  風險提示:公司增速低於預期;行業競爭格局惡化。

  環保

  6月金股:上海洗霸

  事件

  4月25日晚,公司發布2019Q1季報。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1.461億元,同比增長86.46%;歸母淨利潤1898.5萬元,同比增長47.5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94.2萬元,同比增長70.86%。

  點評

  下遊客戶效益回升,河鋼樂亭EPC+石化民用業務增長助公司19Q1業績大增。19Q1公司營收1.461億元,同比增長86.46%;非經常性損益104.2萬元,比去年同期(237.7萬元)下降56.16%,扣非後歸母淨利1794.2萬元,同比增長70.86%。收入端主要得益於下遊工業客戶效益回升,樂亭鋼鐵EPC、上汽大眾運營訂單19年繼續增厚業績,民用+其他業務領域板塊收入增加,元壩氣田增產增加化工行業運營收入。

  管理和研發費用上升,但公司期間費用率仍繼續下降至17.44%,比18年底減少1.56pct。由於股權激勵費用攤銷及去年新併購公司費用增長,19Q1管理費用1522.8萬元,同比增長64.30%;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58.19%。19Q1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繼續承壓,分別為31.14%和12.36%,但已比預期要好。公司輕資產運營,19Q1在手現金3.85億,負債率雖升至20.40%,仍為行業同類公司較低水平。

  工業水處理運營業績堅實,EPC工程帶來業績彈性,內生外延穩定增長。運營收入堅實源於:頂級客戶收入佔比高回款穩+優質一條龍運營服務。EPC訂單極大提升業績彈性:河鋼項目陸續落地創收+「1+1」模式獲取更多EPC項目+為後續運營鋪路。設立子公司和外延併購擴張成為增長新動力(310328),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股權激勵鎖定核心員工+控制人增持完畢+派發現金紅利+送紅股增強股票流動性,未來業績可期。

  增資寶匯環境,與寶鋼「1+1」合作又一裡程碑,大力推進廢水零排放建設,進入濃鹽水零排放市場廣闊。我們測算,寶武鋼鐵濃鹽水投資建設規模42億,年均運營處理費用為25.4億,建設投資和運營市場皆廣闊。控股康斯派爾,危廢項目又下一城,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康斯派爾江蘇省泰州市九龍鎮建設廢包裝桶綜合利用項目達產後,每年營業收入4600萬元,平均淨利潤1230萬元(達產後年平均淨利潤),經濟效益良好,預計將為公司未來幾年的營收與利潤帶來顯著的增厚作用。

  盈利預測與評級:維持之前的預測,2019-2021年的營收為7.57、10.54、14.55億元,歸母淨利預計值為1.49、2.02、2.64億元,對應EPS為1.47、2.00、2.60元,對應PE為25、18、1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現有大客戶流失風險、新增工業水訂單低於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相關項目未能順利達產、經營業績不及預期、國家或地方政策發生變化等導致投資目的未能順利實現的風險。

  汽車

  6月金股1:旭升股份

  事件概述:

  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52億元,同比增長17.2%;實現歸母淨利潤0.38億元,同比減少30.7%;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35億元,同比減少34.1%。

  事件評論:

  受ModelX和S減產影響,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2018年特斯拉貢獻公司營收佔比約為61.1%,為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2019Q1,Model3產量為62,950輛,同比增長545%,環比增長3%;ModelX&S產量合計為14,150輛,同比減少43%,環比減少44%。因此,公司19Q1實現營收2.52億元,同比增長17.2%,環比減少7.2%。由於配套ModelX&S產品的單車利潤遠高於Model3及其他客戶車型,所以其需求的減少大幅影響公司的業績。除產品結構惡化外,公司固定資產18Q3至19Q1不斷增加,分別為5.4、6.5、6.6億元,共同導致公司19Q1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0.6%,環比減少1.3%達1.69億元,毛利率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6.9和4.0個百分點至32.9%。此外,三費費用率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4.7和2.7個百分點至14.6%。最終公司19Q1實現歸母淨利潤0.38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減少30.7%和40.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35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減少34.1%和42.3%。

  加速新客戶、產品拓展,打開長期增長空間。目前公司已成功拓展蔚來、寧德時代等新能源汽車領域客戶,伊頓、法雷奧-西門子等汽車零部件巨頭;並積極向海外高端整車廠滲透,有望打開新的長期成長空間。我們預計寧德時代等先期拓展客戶有望於明年落地,其他客戶有望於20年開始落地。

  轉債+定增,優化產能,拓展新藍海。公司可轉債募集資金主要用於500萬件新能源汽車底盤懸掛件鍛壓產能建設,估算單車價值1000-2000元。而定增則擬募集不超過12億元用於精密鑄鍛件項目(4.5億元)和汽車輕量化零部件製造項目(7.5億元)。前者為公司可轉債項目的延續,此次擬新增685萬件年產能。鍛件產品目前主要競爭對手為力拓加鋁、肯聯鋁業、日本神戶等海外巨頭,但競爭對手在國內的主要客戶為傳統高端汽車,遠不能滿足國內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需求。因此公司募投產品潛在需求較大,有望打開新的長期成長空間。

  投資建議:公司綁定特斯拉獲超高單車價值量及毛利率,國產化在即,業績彈性十足;在新能源輕量化的大環境下,公司有望借特斯拉之名快速拓展市場;進軍底盤輕量化領域,增厚公司業績。由於此前對ModelX&S減產影響預期過於樂觀,下調公司19年業績預測。19-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由4.0、5.2億元下調至3.7、4.8億元,對應EPS為0.92、1.20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特斯拉產銷不及預期,特斯拉降價幅度超預期等。

  6月金股2:上汽集團(600104)

  事件

  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營業總收入2,002億元,同比-16%;歸母淨利83億元,同比-15%;扣非淨利76億元,同比-13%;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為3.44%,比去年同期減少0.78個百分點。

  點評

  一季度行業景氣度延續低迷態勢,公司業績承壓,數據基本與行業同步。

  據中汽協披露,2019年一季度乘用車銷量526萬輛,同比-14%;同期公司汽車總銷量153萬輛,同比-16%;營收、歸母淨利相應下滑16%、15%。扣非淨利同比略好於歸母淨利,主要系2019年一季度非經常性收益減少,去年同期子公司華域汽車(600741)收購小糸車燈股權,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產生收益。

  【合資品牌】上汽大眾一季度銷量47萬輛,同比-9%;產品結構合理,未來期待上汽奧迪項目加速落地,幫助上汽進軍豪華市場。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季度銷量均為43萬輛,同比-13%/-25%;品牌繼續主動去庫。一季度聯營及合營企業貢獻投資收益61億元,同比-13%,主要源於合資品牌終端去庫存過程中產品促銷力度加大所致。

  【自主品牌】技術及產品儲備仍然超前。上汽乘用車一季度銷量15萬輛,同比-18%;雖增速放緩,但上汽自主在電動智能化上把握關鍵布局:1)電動領域,公司新一輪「三電」核心技術創新和全新電動車專屬架構開發等項目持續推進,攜手英飛凌實現IGBT產品批產交付,燃料電池(上汽300型)試製試驗功率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2)智能領域,與阿里巴巴、Mobileye、中國移動、華為等產業巨頭深入推進跨界合作。預計2019年下半年汽車消費隨刺激政策提振,行業拐點有望驅動自主銷量彈性。

  投資建議

  龍頭擴張趨勢不變,短期業績壓力預計持續至2019年二季度。汽車消費周期由去庫存走向去產能,未來低效產能逐漸出清,上汽有望實現優勝劣汰,看好龍頭長期競爭格局。短期內,根據天風汽車投資時鐘,行業周期拐點預計於19年中來臨,一、二季度整車面臨業績波動壓力。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372/399/430億元,EPS分別為3.19/3.42/3.68元,對應PE8.4/7.8/7.3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車市下行風險;老車型銷量不達預期;新車型上市不達預期。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6月金股:隆基股份(601012)

  事件

  公司本周發布2018年年報,2018年實現營收219.88億元,同比增長34.38%,實現歸母淨利潤25.58億元,同比下降28.2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3.44億元,同比下降32.36%。同時發布2019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收57.10億元,同比增長64.56%,實現歸母淨利潤6.11億元,同比增長12.5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7.81%。

  業績受國內政策影響有所下滑,但2018年出貨量穩步提升

  受2018年國內政策調整影響,光伏產業鏈價格在2018年大幅下降,公司的業績受到一定影響,但從出貨量來看,2018年,公司實現單晶矽片出貨34.83億片,同比增長59%,其中對外銷售19.66億片,毛利率為16.27%,自用15.17億片;實現單晶電池組件出貨7,072MW,同比增長50%,其中單晶組件對外銷售5,991MW,毛利率23.83%,自用590MW,單晶電池對外銷售491MW,毛利率為9.43%。公司海外單晶組件銷量達到1,962MW,同比增長370%,出貨量穩步提升。

  矽料、電池、組件產能將有序擴張,單晶龍頭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公司單晶矽片成本持續下降,產品非矽成本進一步降低,其中拉晶環節平均單位非矽成本同比下降10.49%,切片環節平均單位非矽成本同比下降27.81%,在保持成本領先的同時,公司穩健推進單晶產能擴張,計劃單晶矽棒/矽片產能2019年底達到36GW,2020年底達到50GW,2021年底達到65GW;單晶電池片產能2019年底達到10GW,2020年底達到15GW,2021年底達到20GW;單晶組件產能2019年底達到16GW,2020年底達到25GW,2021年底達到30GW,將進一步鞏固高效單晶一體化龍頭地位。

  2019年Q1收入大幅增長,經營性現金流改善,看好全年業績

  公司2019Q1實現營收57.10億元,同比增長64.56%,綜合毛利率為23.54%,環比2018Q4提升1.21pct,2019Q1公司經營性現金淨流入9.38億元,同比去年同期淨流出7.17億元大幅改善。根據當前的價格體系測算,公司單晶矽片的毛利率在25%以上,隨著下遊單晶PERC的產能逐漸釋放,預期2019年單晶矽片需求有較好支撐,看好公司單晶矽片全年均具備較好的盈利能力。

  盈利預測:由於公司將加快產能的擴張速度及矽片價格好於預期,原先預期2019-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6.87億,40.29億,現上調為41.40億、53.15億,2021年對應淨利潤為61.27億,對應2019-21年的EPS分別為1.14、1.47、1.69元,對應PE分別為19.87、15.48、13.4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海外光伏需求低於預期,公司產能擴張速度低於預期,國內光伏市場下半年需求低於預期。

  機械

  6月金股1:浙江鼎力(603338)

  一季度如期高增長,人民幣貶值帶動毛利率與淨利率雙擊,人均效率不斷提升

  19Q1收入3.84億(+23.4%),歸母淨利潤1.01億(+44.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億(+48.7%);毛利率42.9%、淨利率26.3%,去年同期分別為37.5%和22.5%;銷售商品收到現金3.89億。

  毛利率方面,按上一年度出口比例測算,出口主要以美元計價,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18/19年3月底分別:6.2881/6.7335,匯率變化可將毛利率從18Q1的37.5%升至19Q1的41.5~42%,而實際毛利率達42.9%,我們認為還有原材料價格下和規模效應的影響。

  淨利率方面,按年報帳上美元資產(現金+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收款)17/18年底分別為6,886萬和9,472萬美元,以此測算18/19年Q1匯兌損益極限分別為-2,138萬元/-1,228萬元,匯兌損失明顯減少,但以往美元資產和匯兌損益並不一致,預計公司進行了套期保值或匯率掉期等操作,以減少匯率因素帶來的利潤波動。

  需要注意的是,2011~2018年間人均收入CAGR11.4%、人均利潤CAGR20.8%,在《20180719深度研究:面對激烈競爭和貿易摩擦,浙江鼎力有哪些方面可以給你信心?》中我們已經明確了規模效應和自動化會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並且未來還將持續提升。

  中美市場未來是核心中的核心,將成為公司和行業長期成長點

  公司18年內銷7.16億(+84.2%)、佔主營收入比重43.6%(17年35.4%)、毛利率43%,相比之下出口增速僅30.2%、毛利率僅38%,顯然產能緊張的背景下18年銷售主要保供國內市場。根據公司年報中與關聯方交易信息,預計18年美國市場銷量約6.5億元(+75.9%)。由此可見,中美兩大市場是公司最核心板塊。

  按照公司的出口和內銷佔比,18全年為56.4%和43.6%,但下半年達到48%和52%,有這兩個比例測算19Q1內銷1.67~2億(約+60%~90%),出口1.86~2.17億(約-10%~5%),預計其中中美市場仍能保持高於其他國外市場。2018自然年Genie和JLG的收入增速23.6%和25.6%,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19.2%和31.6%,且18年底JLG和Genie的在手訂單分別為17億美元(+7.6%)和8.7億美元(+14%),由此可見美國市場需求之強勁。

  同時,公司18年在其他地區的銷量下滑了約20%,究其原因我們認為與歐洲(如土耳其等傳統較大市場)經濟增速放緩有關,尤其是歐盟區經濟增速在17Q4見頂後開始下行,而美國的GDP增速仍然處於上行態勢。隨著今年4月德國BAUMA展上與荷蘭大型租賃商籤訂1,000臺設備銷售,未來歐洲市場業務有望恢復增長趨勢,尤其是在Q3大量交貨之後。

  國內市場臂車供應緊張,剪叉下半年需求有望恢復高景氣度

  國內市場目前出現了臂車缺貨、剪叉需求增速放緩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各地方政府投資的會展中心、高鐵/輕軌、市政綜合體等項目和面板、半導體等大型工廠投資增長較為明顯,這方面帶來的16~30米規格臂車需求量較大。由於臂車的單價較高,大多數租賃商並未配置或者較少量採購臂車,資金壁壘決定了行業的稀缺有望持續數年。

  以製造業廠房和物流中心建設為主要需求的剪叉呈現增速放緩,與18年底各設備廠銷售優惠政策結算提前刺激了銷量有關。18年工業土地新增量保持了20%的增速,且近期以注塑機為代表的設備訂單陸續回暖,我們認為Q3整體製造業投資將恢復增長,剪叉需求將提升。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公司的產品、品牌優勢、規模優勢和海外客戶開發能力已經數年驗證,因此在中美市場景氣度持續向好、新產能陸續投放並實現產能爬坡的背景下,公司在未來幾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一季報各項費用率變化,我們調整公司盈利預測,19~21年淨利潤調整至7.27億(前值7.34億)、9.43億(前值9.76億)和12.9億元(前值13.3億),EPS為2.93、3.81和5.19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中國、美國經濟下行導致出口需求減弱;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關稅提高影響出口增長;原材料漲價或匯率波動影響盈利能力;新產能釋放低於預期影響未來業績增長。

  6月金股2:傑瑞股份(002353)

  事件:

  公司發布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9.07億元,同比增長41.90%,歸母淨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643.60%;其中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11.77億元,同比增長57.23%,歸母淨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859.12%。公司同時給出年度業績指引5.29-5.63億元,同比增長680-730%,超市場預期。

  點評:

  1、收入利潤同比環比持續高增長:公司收入利潤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油氣行業的復甦且公司去年基數較低。分季度來看,公司收入利潤在同比大幅增長之外環比也均實現了增長。收入:Q17.76億、Q29.46億、Q311.77億。歸母淨利潤:Q13351萬、Q21.52億、Q31.77億、Q41.83億(取預測中值)。

  2、毛利淨利水平同比環比繼續提升:本年度公司對應收帳款的壞帳計提準則進行了修改,將壞帳準備計提比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低,增厚了當期利潤,疊加行業高景氣下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公司單季度毛利率提升趨勢非常明顯。2018Q1~Q3,公司單季度毛利率分別是27%、27.22%、29.85%,同比分別提升了5.14pct、3.34pct和3.63pct,Q2、Q3環比分別提升了0.22pct和2.63pct。

  3、費用率控制良好:報告期內,公司各項費用與資產減值合計佔銷售收入比重11.79%,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3.13%。其中銷售費用率7.99%,下降0.92%;管理費用5.73%,下降5.43%;受益於人民幣貶值,財務費用率-0.83%,下降4.86%。公司經過幾年行業低谷,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隨著行業復甦,預計未來三費絕對水平會有所提升但是佔比有望保持平穩或繼續下降。

  4、油服行業景氣度復甦:隨著油價站穩70美金、油服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傳導至國內國外資本開支開始增加。考慮到當前大部分油公司資本開支是基於年初60美金/桶制定的,明年資本開支有望在新的油價平臺上進一步增長。國內領導層高度重視能源安全,油服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於國內投資提速。

  5、盈利預測:考慮到公司三季度業績高增長,以及年報指引超預期。我們將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由4.97億、8.52億和11.18億調整為5.5億、9.3億和13.2億元,調整後的EPS分別為0.57元、0.97元和1.38元,對應PE分別為36倍、21倍、15倍。考慮到行業景氣周期上行及公司龍頭地位,我們繼續保持強烈推薦,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油價劇烈波動,公司收入確認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

  國防軍工

  6月金股:中國船舶(600150)

  事件:4月4日晚發布新版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收購百年船廠江南造船

  公司擬以其持有的滬東重機100%股權作為置出資產,與集團江南造船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同時發行股份購買:(1)外高橋(600648)造船36.27%股權和中船澄西21.46%股權;(2)黃埔文衝100%股權及廣船國際100%股權;(3)資產置換完成後中船集團合計持有的江南造船部分股權。

  江南造船隸屬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其前身是1865年清朝創辦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是中華民族工業發祥地。據江南造船官網信息,江南造船的前身是1865年清朝創辦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是我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是我國打開國門、對外開放的先驅,同時也是國家特大型骨幹企業和國家重點軍工企業。江南造船曾創造無數個中國第一:第一批水上飛機、第一條全焊接船、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護衛艦、第一艘自行研製的國產萬噸輪、第一代航天測量船等,其建造的各類先進海軍艦艇和航天測量船為我國海軍走向深藍和航天測量事業蓬勃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造船龍頭江南廠攜手與黃埔\廣船兩大軍船廠攜手注入,或帶來價值重估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悠久的軍工造船企業之一,江南造船與時俱進,軍民產品不斷迭代,主要軍品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等各類水面、水下戰鬥艦艇,主要民品包括液化氣船、貨櫃船、散貨船和化學品船等各類民用船舶,江南造船的注入也因此成為最新重組預案的亮點。此外,預案中新增的黃埔文衝、廣船國際兩大船廠為華南船舶製造主要力量,主要產品包括飛彈護衛船/艦等各類戰鬥艦艇、軍輔船等多種船型,兩者均為百年企業。

  民船:全球經濟或下行,需求波動大背景下船舶需求或承壓,但供給側有望改善,看兩船合併、IMO(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新規帶來的供給變革

  4月3日IMF總裁稱,多數國家將無法通過降息來抵消經濟下行的影響,全球經濟越來越不穩定。我們認為船舶行業亦跟隨該趨勢:從下遊需求看,4月5日BDI指數為711點,1月2日為1282點,我們認為是中國春節、巴西礦難影響所致,海運市場需求和運價或在2019年走弱,船廠或出現供給側的優勝劣汰;從上遊成本看,截至4月4日鐵礦石期貨年初至今漲價39%,或帶來鋼材價格上漲,小船廠或將面臨成本壓力;從環保監管看,IMO將在2020年啟動限硫令,中小船廠或因技術更新停滯而出局。兩船合併或可期,公司作為中國造船龍頭之一望受益民用船舶供給變革。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擬注入的三大船廠百年來均為我國核心資產,且具備重資產特性,應對標其他中國戰略製造業整機企業的PB可比估值。我們算得可比PB為2.65x。假設江南造船多數股權按100%計算(避免過多假設幹擾,後續可根據新公告調整)且其淨資產增值率按已給定資產預估值計算的淨資產加權平均增值率37.68%,扣除滬東重機股權置出額後,公司重組後淨資產達429.4億元,對應市值1137億元,與資產收購發行股份後股本對應市值存在+48.61%空間(計算見正文)。

  盈利預測:船舶業回暖放緩,下調19-20年營收增速從8%/10%至2%和5%,預計21年營收增速10%,19-21年營收172/181/199億元,淨利潤6.3/7.6/8.1億元,EPS0.46/0.55/0.59元/股,PE44.5/36.89/34.36x。

  風險提示:重組預案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重組進展放緩風險,造船業低迷風險。

  公用事業

  6月金股:藍焰控股

  18年公司煤層氣售價提升,工程收入增加,帶動全年營業收入同比提高

  公司發布2018年報:全年營收23.33億元,同比增22.57%;營業成本14.39億元,同比增14.64%;歸母淨利潤6.79億元,同比增38.66%;EPS為0.7元/股,同比增32.08%。Q1-Q4的淨利潤分別為:1.09、2.2、1.49、2億元,分別同比增46.24%、25.67%、121.21%、16.3%。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的原因為:煤層氣銷售價格有所提升,氣井建造工程業務量增加。

  19Q1公司煤層氣量價齊升,營收同比增17.55%

  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Q1營收4.07億元,同比增17.55%;營業成本2.58億元,同比增24.55%;歸母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14.87%;歸母扣非淨利潤1.25億元,同比增14.64%;EPS為0.13元/股,同比增18.18%。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主要因為煤層氣銷量和售價同比均有提高;營業成本增幅大於營業收入增幅,主要原因為在建工程轉固使得折舊費同比增加。

  新區塊進展順利,柳林石西管網已具備投運能力,期待19年獲得試採證

  截至2019年3月底,新區塊進展順利:①柳林石西:累計完鑽34口井,累計壓裂18口,並進行了試氣成功點火;目前區塊管網已經具備投運能力。②武鄉南:累計完鑽13口井,壓裂10口井,進行了試氣試驗,並陸續點火成功;③和順橫嶺:累計完鑽3口井,累計壓裂1口井;④和順西:正在進行放點工作,累計放點13個。年報顯示,柳林石西、武鄉、和順橫嶺的開發進展已經達到53.4%、32.4%、22.88%;公司已開展柳林石西、武鄉南試採證的申報工作,待審批通過後既可試採。

  山西燃氣集團推進中,公司將受益於上中下遊資源整合,迎來發展新機遇

  山西燃氣集團的本次重組,將在上遊將整合晉城等現有區塊,加大與擁有氣源的央企、省內煤炭企業合作,力爭3-5年內形成30-50億方/年的新增產能;在中遊將按市場化原則,積極與國新能源等中遊管網企業建立多樣化的合作關係;在下遊將積極拓展城市燃氣市場,並積極引入更市場化的城燃公司,以激發市場活力。目標到2020年,自身煤層氣抽採規模達43億方,與央企合作形成抽採規模100億方,全省煤礦井下瓦斯抽採規模65-70億方,產量達到200億方。目前燃氣集團為公司大股東,公司作為省內煤層氣開採治理龍頭企業,未來有望獲得更多優質煤層氣區塊,與管輸公司合作將更緊密,提高終端產品銷量,在未來三到五年迎來更快發展。

  18年資產負債率下降4.9pct,預計19年營收23億元,目前工程訂單5.6億元

  2018年,公司非公開發行7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6.55%),融資租賃獲得1億元借款,報告期末資產負債率為50.75%,較期初下降了4.9pct。2019年,公司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營收23億元。目前已籤工程訂單有5.58億元。

  盈利預測:根據公司新區塊的進展情況,我們調整對公司的盈利預測,將公司19、20年歸母淨利潤從9.12、10.9億元下調到7.32、8.35億元,EPS從0.94、1.13元調整到0.76、0.86元。

  風險提示:工程業務訂單減少,新區塊開採進展緩慢,氣量氣價不達預期。

  商貿社服

  6月金股:華致酒行

  事件:公司公告2018年報,實現營收27.21億,同比增長13.06%;實現歸母淨利2.25億,同比增長10.94%;扣非後歸母淨利2.07億,同比增長22.66%;EPS 1.29元。同時,公司計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

  收入端:酒庫擴張帶動營收同比增長13.06%。①半年度:2018H1/H2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23/12.97億元,同比增長16.2%/9.8%;實現歸母淨利1.38/0.86億元,同比增速為-1.1%/37.6%。②分季度:18Q1-Q4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8/6.25/6.48/6.49億元;歸母淨利6109.24/7707.33/6046.87/2623.84萬元。③分產品:白酒銷售收入佔比90%以上。2018年白酒銷售收入達25.52億,佔營業收入比重為93.80%,近4年白酒銷售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均在90%以上,是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④分渠道:華致酒庫增長迅速,各渠道數量合計逾5000家。2018年,公司新發展華致酒庫223家,已覆蓋全國;零售門店556家,終端供應商62家。

  盈利端:白酒毛利率提升拉動整體毛利率上升,銷售費用拖累期間費用率微增。2018年公司毛利率為21.36%,同比上升1.06PCT;其中白酒行業毛利率20.88%,同比上升1.22PCT,拉動整體毛利率上升。歸母淨利率8.27%,受非經常性損益拖累,較2017年下滑0.16PCT。期間費用率合計10.61%,同比微增0.18PCT;其中,銷售費用率7.94%,同比上升0.88PCT,系公司加大營銷力度所致;管理費用率2.20%,同比下降0.39PCT,運營效率有所提升;財務費用率0.48%,同比下降0.30PCT,系匯兌損益增加所致。

  經營端:核心酒品採購力度加大,備貨充足。公司2018年白酒庫存量245.38萬升,同比大增44.22%。經營性現金流淨額-2.41億,主要系加大儲備力度,採購酒品致購買商品支付現金顯著提升31.56%所致;同時,預付帳款3.42億,同比增長4.8%。報告期內公司加大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等主要酒品採購力度,暢銷酒品備貨充足,為19年業績增長埋下伏筆。

  公司定位:致力於成為全國最大精品酒水全渠道營銷網絡和B2B供應服務平臺。上遊:覆蓋名酒/精品酒水全產品線,具備和品牌方合作開發新酒能力。下遊全渠道營銷網絡包括品牌合作店(酒行/酒庫)、扁平化營銷網絡(KA/零售網點/)、終端供應商,未來渠道存在快速擴張的成長性機會。

  成長邏輯:①渠道擴張。②上遊產品結構調整。

  核心競爭力:①「保真」構建酒類流通渠道護城河。②外採能力保證增量貨源。③產業信息化能力帶動大數據聯動。④老酒儲備打開利潤空間。

  維持買入評級。根據2018年實際業績,將19-20年淨利潤從3.3/4.4億調整至3.2/4.0億元,增速分別為41%/27%,EPS分別為1.37/1.74元/股,給予公司19年30 XPE,對應目標價41.1元。

  風險提示:合作方供給不穩定,新品/門店擴張不及預期,白酒需求放緩。

  食品飲料

  6月金股1:伊利股份(600887)

  19年Q1伊利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31億,同比增長17.1%,歸母淨利潤22.76億,同比增長8.36%,扣非後淨利潤21.82億,同比增長9.2% 。

  社零數據改善,行業增速高於預期

  根據4月發布的社零數據我們可以看到,1-3月份飲料行業增長9.3%,單3月份同比增長12.1%。而1-2月份數據同比增長8%,3月份數據好於1-2月份數據。我們認為隨著整體大環境的改善,我們預計2季度有望持續改善,伊利股份作為行業龍頭在大環境改善的過程中有望更加受益。

  營收增長超預期,份額提升仍是關鍵

  伊利Q1營業收入增長17.1%,持續搶佔市場份額。乳製品行業的競爭依舊激烈,伊利股份營收的增長有利於鞏固龍頭地位,形成規模優勢,有望為伊利後期持續發展,提升利潤彈性打下基礎。

  競爭放緩,銷售費用率維持穩定

  2019年Q1伊利股份銷售費用56億,銷售費用率24.07%,與18年三四季度費用率維持穩定狀態,Q1包含春節是伊利銷售旺季,我們認為在收入增速超預期的情況下,銷售費用率環比維持穩定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競爭環境有所趨緩以及伊利對費用的把控能力的提升。

  由於行業競爭格局依舊是雙寡頭競爭格局,競爭依舊激烈,渠道下沉與消費者培育拓展都需要依靠費用支持,銷售費用的投放有助於伊利強化龍頭地位, Q1管理費用率4.08%,環比下降,顯示出伊利的管理能力還在提升。

  盈利預測:

  考慮到增值稅率下調會給利潤帶來一定的彈性,並且伊利的管理能力優秀,渠道的滲透率仍在提升,我們本次上調盈利預測,維持公司19、20年908、1017億收入不變,淨利潤從75.8、99.7億上調到80、100億,eps從1.25、1.64上調至1.32、1.64元(主要由於增值稅減稅政策帶來的利潤彈性以及費用投放趨於穩定的預期),19年給予31倍PE,目標價41元。

  風險提示:食品安全風險,改革不達預期風險,終端需求下降風險。

  6月金股2:五糧液

  事件:五糧液發布2019年一季報,公司19Q1實現營收175.90億元,同增26.57%;歸母淨利潤64.75億元,同增30.26%;EPS1.67元/股。

  點評:

  1、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國改紅利持續釋放。公司19Q1實現營收175.90億元,歸母淨利潤64.75億元,分別同增26.57%和30.26%,業績符合預期。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長來自於多方面:①報告期內真實需求旺盛,春節期間五糧液動銷旺盛,且春節後五糧液批價持續維持在高位,部分經銷商惜售;②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五糧液持續塑造「1+3」品牌矩陣,打造「4+4」系列酒產品線,自18經銷商大會至今持續推進高端品牌建設,不斷推出新品,整改高仿中仿產品,從而帶動報告期毛利率上升2.59個百分點以及噸價進一步提升。國改紅利持續釋放,費用率維持穩定,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略微上升0.02和0.13個百分點;

  2、打款政策有所調整,預收款戰略性下降。19Q1預收帳款為48.53億元,同比下降15.91%,環比下降27.64%。公司預收款的下降主要是因為公司主動調整打款政策拒絕了部分經銷商打款。其意義在於:①進一步進行渠道管理,積極清理老普五社會庫存;②為新普五上市鋪路,新普五出廠價較高,老普五較低庫存水平有望帶來批價提升,新老普五有望實現價格銜接;③逐步接入數位化手段。新普五全面接入數位化控盤分利模式,目前調整打款政策戰略性的拒絕部分經銷商打款,有望在未來更全面的接入數位化手段;

  3、批價有望繼續提升,樂觀展望下半年新普五業績。普五批價有望提升至900元以上,批價的提升既體現了五糧液品牌持續回歸也體現了產品的真實需求旺盛。公司將於19年6月推出新普五,出廠價預計為879-889元,結合公司及產品近期一系列表現:①價格方面可實現平穩過渡,調整打款政策、推出收藏版普五、提批價以及清理同質化產品樹立高端形象為新普五高出廠價鋪路;②真實需求持續旺盛,新普五需求大概率無須擔心;③控盤分利、數位化賦能以及雷霆行動等手段保障提價有效落實。因此,對下半年新普五業績作出樂觀展望。

  目標空間:由於公司產品矩陣升級優化,國企改革有序推進,我們預測19-21年收入分別為480、567、652億元,同增20%、18%、15%;19-21年淨利潤分別為171、206、243億元,同增28%、20%、18%;eps分別為4.41,5.31,6.26元/股。此外,公司採用控盤分利等手段內部持續優化,給予五糧液19年29倍市盈率,目標價為127.6元,25%增長空間。

  風險提示:改革不達預期風險,終端需求下降風險。

  紡織服裝

  6月金股:開潤股份

  事件:開潤股份發布2019年一季報,期間實現營收5.99億,同比增長43.99%;淨利潤4544.90萬元,同比增長31.63%;實現扣非淨利潤4486.49萬元,同比增長35.61%。公司此前已發布一季報業績預告,實際業績在預告中位數附近,實際業績符合預期。

  19Q1高基數下仍實現快速增長,全年業績或超我們預期

  1)19Q1實際業績在此前業績快報中位數附近,符合市場預期。2019年一季報,期間實現營收5.99億,同比增長43.99%;淨利潤4544.90萬元,同比增長31.63%;實現扣非淨利潤4486.49萬元,同比增長35.61%。

  2)剔除NIKE印尼代工廠的業績分析:公司於2019年2月19日完成了收購NIKE印尼代工廠PT.FormosaBagIndonesia和PT.FormosaDevelopment100%股權的交割手續,開始並表。根據公司以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代工廠2019年全年在手訂單金額約3500萬美元,由此我們估算2019Q1並表收入為3500萬-4000萬人民幣左右;公司19年一季報披露印尼代工廠淨利潤為409.3萬。剔除並表因素,預計公司主業收入增長35%左右,歸母淨利潤增長23.24%。公司自上市以來,B2C業務收入增速一直遠高於B2B業務,其中18年年報披露,B2B收入8.82億(+35.38%),B2C收入10.26億(+102.29%)。我們推算剔除並表因素,公司原有B2B業務收入增長15%左右,B2C業務收入增長50%左右。

  3)2018Q1基數較高,預計全年業績或超我們目前盈利預測。我們在2018年開潤股份一季報點評時,曾對公司主業進行拆分,18Q1公司B2B業務增長22%左右,B2C業務增長230%+,B2B、B2C業務基數均比較高,2019Q1在高基數上仍實現高增長,全年業績或超我們預期。

  B2B業務穩步增長,收購NIKE印尼代工廠

  1)國際化布局收購印尼優質代工廠,進入NIKE核心供應商體系並開拓新品類,有利於持續提高公司B2B的產品競爭力,提升盈利空間。根據公司以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收購的NIKE印尼代工廠2019年全年在手訂單金額約3500萬美元。我們測算19Q1,印尼工廠並表收入3500-4000萬,淨利潤409.3萬,淨利率為10-12%。預計開潤股份接手印尼工廠後,盈利能力會逐步提升。

  2)19Q1傳統B2B業務仍有15%左右增長,同時考慮到印尼工廠未來不斷有新增產能釋放,預計未來三年B2B整體收入CAGR20%以上。

  B2C業務保持高速增長,預計19年B2C業務盈利能力提升.

  1)預計B2C收入增速50%左右,全年收入或超市場預期。我們在2018年開潤股份一季報點評時,測算18年第一季度B2C業務增長230%+,基數為18年最高,而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B2C業務收入增長50%左右,而在最高基數的第一季度仍實現50%增長,因為我們預計全年B2C業務或超市場預期。

  2)19年B2C業務盈利能力提升至6-7%。我們認為公司B2C業務還在不斷佔領市場份額階段,銷售費用率較高,預計隨著公司B2C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費用率會逐步下降,我們預計2019年淨利率有望提升至6-7%。

  毛利率、淨利率小幅下降,預計系B2C業務佔比提高所致。

  19Q1公司毛利率為24.78%(-0.79pct),主要系B2C業務仍保持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整體毛利率。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7.74%(+0.75pct)/5.59%(-0.93pct)/0.99%(+0.38pct)。其中銷售費用率上升主要系物流費等銷售費用隨營收大幅增長而增長;財務費用率上升主要系匯兌損失。19Q1公司扣非淨利率為7.49%(-0.46pct),主要系毛利率下降所致,符合我們此前預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上升79.58%,主要系報告期間公司現金管理進一步優化。

  維持買入評級,開潤股份是紡服行業得到印證的成長股之一,19年創業板滯漲個股,在19年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情況下,繼續重點推薦

  1)維持2019/2020年收入預測為29.32億(+43%)/40.84億(+39%),維持2019/2020年淨利潤預測為2.30億(+33%)/3.36億(+46%),對應EPS為1.06元/1.54元。

  2)公司是紡織服裝行業得到業績印證的成長股之一,是19年創業板滯漲個股,在19年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情況下,繼續重點推薦。

  風險提示:費用率大幅提升,非米系渠道拓展較慢,海外工廠管理風險等。

  家電

  6月金股:美的集團

  事件: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752.06億元,同比增長7.84%,歸母淨利潤61.29億元,同比增長16.60%,扣非歸母淨利潤60.85億元,同比增長19.84%。

  收入端穩健增長,業績表現略超預期: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19Q1空調內銷量同比+2.8%,1-2月冰洗行業-1.6%、-1.9%;Q1季度美的空調內銷量同比+13.8%,1-2月美的冰箱、洗衣機內銷出貨量同比分別+5.3%、+4.5%,空調及洗衣機業務表現好於行業。從中怡康均價上看,19Q1空、冰、洗行業均價同比-4.9%、+2.5%、+3.4%;其中美的空冰洗產品均價分別-0.9%、+2.0%、+13.2%(小天鵝),產品均價顯著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收入端顯著改善受到空調業務表現優秀帶動明顯,公司一季度產品促銷效果明顯。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銷售費用顯著上升:

  1)公司19Q1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28.36%、8.70%,同比+2.74、+0.60pct;盈利能仍在持續提升。儘管公司一季度空調均價下降明顯,並相對於行業下降幅度偏大,但毛利率水平依然顯著增長,也印證了我們前期對於本輪均價下降核心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下降而非價格戰的觀點。同時,傳統美的品牌產品相對於公司積極推出的colmo高端品牌,仍有較大的升級空間。

  2)19Q1季度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同比分別+1.97、+0.19、-0.78pct,公司在一季度積極促銷帶來銷售費用率提升,存款利息上升帶來財務費用率的改善。

  現金+理財餘額穩健增長,周轉效率明顯提升:

  1)19Q1公司存貨240.9億元,同比下降9.1%,體現了公司對於存貨的嚴格管理。公司預收帳款期末達到131.5億元,同比下降9.6%。在良好的經營性現金流支持下,貨幣資金+其他流動資產合計餘額1141.3億元,同比上升14.8%。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總和為388.78億元,同比增長15.2%。應付票據和應付帳款合計558.2億元,同比增長6.1%。其他流動負債(主要為返利)餘額375.5億元,同比增長26.0%。

  2)從現金流量表看,19Q1經營性淨現金流為118.4億元,同比增長167.4%,其中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612.3億元,同比增長+111.9%,顯著高於收入增速,現金回收效率提升。

  3)從周轉效率看,存貨和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同比分別減少3.7天及12.4天,整體周轉效率明顯提升。

  投資建議:Q1季度公司收入端環比改善,公司積極推進產品結構改善,在原材料成本以及產品均價同時下降的背景下,毛利率同比仍有所提升。公司帳面現金充裕,資產負債表健康。美的積極推動渠道變革,加強公司零售能力,多品牌體系逐步構建,與庫卡和東芝的協同效應加強,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淨利潤分別為233.2、264.3、299.2億元,同比增長15.3%、13.3%、13.2%,對應動態PE分別為14.9、13.1和11.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房地產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

  輕工

  6月金股:中順潔柔(002511)

  高端生活用紙第一梯隊企業,渠道產能擴張帶來成長性

  中順潔柔為國內高端生活用紙龍頭企業之一,自2015年更換營銷團隊,定位中高端市場,加大營銷力度和渠道變革,收入業績提速上升。對比恆安、維達和金紅葉,中順潔柔收入和產能均只有前三大企業的一半,經銷商數量僅前三的三分之二。前三大企業已步入成熟狀態,維持相對低的增速和相對穩定的市佔率,中順潔柔尚處增長期仍有翻倍成長的空間,通過產能和渠道擴張有望實現收入增長。

  生活用紙行業需求穩步增長,產能供給放緩

  國內生活用紙市場規模近千億級,2017年約達1100億元。但人均消費量卻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2017年國內生活用紙人均消費量僅6.3kg/年,而2016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人均用紙消費量均超過15kg/年。國內生活用紙人均量有待提升,存在翻倍的空間。生活用紙為日常消費必需品,抵抗經濟周期波動能力強。近年生活用紙消費量增長平穩,2012~2017年生活用紙產量/消費量CAGR分別為5.3%/5.0%。漿價大幅上漲,環保督查趨嚴,加速行業洗牌淘汰中小企業。2017年生活用紙總產能1300萬噸,淨增約135萬噸產能。受環保限制生活用紙準入門檻抬升,未來產能和市場將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根據我們統計,預計18/19年均淨增55萬噸產能。則18/19年新增產能同比增長4.2%/4.1%,未來增速將有較大幅度放緩。

  木漿價格回落疊加貶值幅度收窄,成本端壓力緩解

  18Q4外盤漿價開始回落,匯率壓力減輕。外盤漿價7~10月維穩,11月首次出現下調,外盤針葉/闊葉漿報價平均下調2.1%/1.9%。公司直接進口木漿並按美元計價,12月初中美貿易戰緩和,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出現大幅收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2月進入6.85。考慮到公司木漿庫存,且成本按照加權平均計算,所以18Q4成本端的好轉將在19Q1反映。根據公司木漿庫存周期,我們通過計算季度平均匯率和外盤漿價來測算公司木漿成本,預計19Q1木漿單位成本較18Q4環比下降1.2%,19Q1毛利率提升至32.5%。

  銷售端增長穩健,產能釋放推動內生增長

  公司產品提價後銷量增速較去年放緩,但仍維持10%以上增長。18H1公司生活用紙銷量21萬噸,同比增長2.5萬噸。由於下半年節假日增加,公司一般銷量超過上半年,保守預計18全年銷量46.5萬噸,同比提升6萬噸,增長14.0%。18年新增17萬噸產能逐步釋放,持續貢獻內生增長動力,未來預計每年投放10萬噸新增產能,預計公司2022年總產能達120萬噸。

  高端差異化產品引領高端用紙潮流,渠道管理布局優化升級

  產品方面,2018年新推出棉花柔巾,進軍美妝和母嬰棉柔巾新市場,並加快個人護理衛生巾等新品類開發。渠道方面,加速空白區域覆蓋,四大渠道共同發力構建全面銷售網絡,將助力產能向銷量的順利轉換。公司加大經銷商網點開拓,經銷網絡覆蓋全國1200個城市,並繼續加大經銷商引導和一對一幫扶力度,推進渠道下沉「掃除」空白區域;重點賣場轉由直營,電商、商銷持續加大開發力度。

  公司依託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和渠道管理優勢,持續增長動能清晰;原材料壓力有效緩解,銷量增長穩健,維持「買入」評級。根據公司18年業績預告,我們下調盈利預測,預計18-20年淨利分別為4.04/5.06/6.11億元(前值:4.47/5.46/6.80億元),同比15.9%/25.0%/20.7%,對應PE 25.6X/20.5X/16.9X。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新產品銷售不及預期,渠道拓展不及預期。

  醫藥

  6月金股:恆瑞醫藥(600276)

  公司一季報營收同比增長28.7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5.61%

  公司發布2019年一季報,2019Q1實現營業收入49.67億元,同比增長28.77%;歸母淨利潤11.93億元,同比增長25.6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11.55億元,同比增長27.76%。公司一季度研發費用6.62億元,同比增長56.67%,佔營收比例為13.3%;營業外支出0.15億元,同比增長190.34%。研發費用等高速增長使得利潤端增速略低於收入端增速。

  公司單季度收入和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均為近幾季度較高水平

  單季度來看,公司收入和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均為近幾個季度較高水平。我們認為主要基於三點原因:(1)收入端方面,公司2018年三大腫瘤重磅產品:硫培非格司亭(19K)、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集中獲批上市,對業績產生明顯拉動作用,自2018Q3起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出現明顯提升。(2)費用端方面,股權激勵費用對淨利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2018年,之後逐漸減弱。股權激勵費用的減少、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抗癌藥增值稅調整等也對公司淨利潤產生明顯正向作用。(3)公司去年同期業績低基數亦對2019年一季報業績產生正向作用。此外,公司在單季度研發費用增速達56.67%的情況下,仍能實現25.61%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和27.76%的扣非淨利潤增速,公司淨利潤含金量較高。

  公司潛在重磅產品不斷取得研發新進展

  由於公司較強的臨床執行能力,研發管線諸多潛在重磅產品不斷取得研發新進展。用於HR+、Her2-乳腺癌的CDK4/6抑制劑已進入三期臨床,進度國內領先;小分子Her2+乳腺癌藥物吡咯替尼與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聯合用藥開展三期臨床,有望進一步擴大吡咯替尼市場空間。擬用於慢性腎病貧血的DDO-3055獲批臨床,對標藥物為剛上市不久的全球首創新藥羅氏的羅沙司他。對於市場關注度較高的PD-1卡瑞利珠單抗,insight顯示CDE針對臨床的發補已於3月23日完成審評,若再無發補預計有望不久獲批,此外針對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和食管癌二線適應症有望年內提交NDA。海外方面,PD-1聯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獲得美國FDA批准,FDA同意在無進展生存期期中分析結果達到預設統計學標準時提前申報生產,本次申請如果最終通過,將獲得加速審評。

  國內創新藥龍頭步入收穫期,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作為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產品開始步入收穫期,2018年包括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等多款重磅創新藥或高端仿製藥迎來集中獲批上市。短期來看,公司創新藥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長期來看,公司研發管線儲備眾多潛力品種,研發進度國內領先,長期業績有望持續穩定增長。結合公司一季報情況,暫不考慮未獲批產品的情況下,我們維持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4億元(+26.47%)、65.4億元(+27.14%)、83.1億元(+27.15%),對應P/E分別為56、44、35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藥研發的不確定性;藥品招標政策和市場風險;系統性風險。

  銀行

  6月金股:工商銀行

  事件:4月29日,工商銀行披露19年一季報。營收2355.0億元,YOY+19.42%;撥備前利潤1950.0億元,YOY+23.92%;歸母淨利潤820.1億元,YOY +4.06%;ROE年化為14.35%;不良率1.51%,撥備覆蓋率185.9%。

  點評:

  營收及PPOP增速均創1Q12以來新高,成本收入比下降

  營收增速大幅回升。1Q19營收YoY+19.4%(對比1Q18僅為4.05%),創1Q12以來的新高,與「四萬億」中後期的1Q10的19.8%接近。實際上,工行季度營收增速在1Q11達到30.3%的高點後,一季度的營收增速就再沒有超過16%。該增速意味著383.0億的增量。其中,淨利息收入穩健增長,增速8.16%,若將其與其他非息收入合併看待,則增速達21.7%。中收顯著回暖。工行中收基礎較好,儘管18年有資管新規和股市低迷的影響,中收仍錄得4.1%的正增長。1Q19中收增速回升至10.9%,或受益於理財回暖和股市走牛。撥備前利潤YOY +23.9%(1Q18僅4.2%),也達到了12Q1以來的新高。19Q1成本收入比為16.41%,較1Q18下降2.8pct,低於其他5家大行。

  寬信用下資產端擴張較快,存款保持較高增速

  貸款穩步擴張。1Q19貸款YOY+9.4%,較上年同期提升2.1pct,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仍保持穩健的增速。投資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在寬信用政策引導下,工行18H2投資增速已較18H1顯著回升,19Q1保持在較高水平,達+15.7%,高於1Q18達7.1pct。對公貸款增速提升更顯著。對公貸款YOY +7.18%,較1Q18上升4.48pct;而個貸增速較1Q18下降3.06 pct,或與加大對小微及民企信貸投放、且被要求18Q4小微貸款利率比一季度下降1 pct有關。淨息差亦受此影響,1Q19年化達2.31%,同比上行僅1BP。存款增速維持高位。1Q19存款餘額YOY +9.53%,基本保持穩定,存款佔計息負債比重較1Q18微幅上升0.73pct至88%,負債結構進一步改善。

  資產質量持續向好,未來資本補充力度較足

  不良率連續下降,撥備計提愈加充足。1Q19不良率為1.51%,較上年末下降1BP,已連續9個季度下降;撥備覆蓋率185.9%,較上年末提高10.1pct,自16年來保持穩步上升趨勢。未來資本補充力度較足。19Q1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18年末下降14/17BP。工行已於19年3月、4月分別發行550億二級資本債,可補充二級資本。募資不超過700億的優先股方案,已在4月獲得銀保監會批覆;3月底董事會決議,擬發行不超過800億的永續債,可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若上述方案成功發行,資本或將更加充裕。

  投資建議:營收增速創近年新高,混業大趨勢中或受益

  資產端擴張較快,營收在高基數下增速仍大幅提升。資產質量擔憂或不大,未來資本補充力度較足。預計19-21年淨利潤增速為5.8%/6.5%/7.1%,對應EPS為0.88/0.94/1.01,工行估值低且年初至今漲幅小,混業經營大趨勢或受益,且貨幣政策微調有利於其資產端收益率提升。上調目標估值為1.1倍19年PB,目標價7.89元/股,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民企/小微指標使息差和資產質量承壓;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加強。

  非銀行金融

  6月金股:華泰證券(601688)

  投資建議:財富管理重塑+科技賦能領先+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權益投資貢獻業績彈性,子公司Assetmark將於美國分拆上市並獲股東會批准,有助於提升海外業務實力,繼續看好公司中長期投資價值。我們預計公司2019E、2020E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1億元、94億元,同比增長61%和16%。當前股價對應19E僅1.61倍PB,維持「增持」評級。

  1季度業績大超預期,自營收益貢獻業績彈性

  2019年1季度,華泰證券的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YOY+46%,業績增速低於同業主要是18年高基數原因(子公司分紅)。期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066億元,YOY+3.13%,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2.66%,較18Q1+0.50個百分點。經紀、投行、資管、資本中介業務、投資的收入佔比分別為18.0%、4.0%、11.4%、8.0%、54.0%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小幅增長,代理買賣證券款大增52%

  2019年1季度,公司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1億元,YOY+8%。其中,經紀業務收入11.24億元,YOY+14%,增速高於同業,預計與公司受佣金率下滑影響小有關。期末,代理買賣證券款902億元,YOY+52%,主要是受客戶存入資金增加影響。投行業務收入2.48億元,YOY-39%,預計與公司項目釋放節奏相關,後續有望逐步回暖。資管業務收入7.12億元,YOY+26%。

  市場回暖催生自營業務彈性釋放,資本中介業務規模穩步提升

  1季度,公司自營業務(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4億元,YOY+130%,佔總收入比重54%。其中,投資收益26億元,YOY+93%。公允價值變動收益8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其他綜合收益4.5億元,扭轉18年1季度虧損2.3億的頹勢,綜合收益33億元,YOY+92%。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1499億元,較上年底+23%,預計主要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後續業績彈性較高。

  1季度,公司利息淨收入5億元,YOY-28%,主要是利息收入下滑影響。19Q1融出資金579億元,環比+25%,業務規模整體隨市場穩步提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435億元,環比持平,其中母公司262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5億元。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市場波動風險,公司業務轉型不及預期。

  房地產

  6月金股:萬科A

  事件:公司公告19年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3.75億元,同比增長56.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21億元,同比增長25.23%;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11.28億元,同比增長36.6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02元,同比增長25.23%。

  聚焦主業,業績得到快速釋放:19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3.75億元,同比增長56.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21億元,同比增長25.23%;其中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源於報告期內房地產結轉規模增加。19年公司基於「收斂聚焦、鞏固提升基本盤」的戰略,各項費用均有所下降,一季度實現綜合毛利率35%,同比去年同期提升0.9個PCT,銷售、管理費用率分別額為2.8%、5.5%,同比分別下降1.3、1.7個PCT。

  已售未結充足、業績釋放有保障:報告期內房地產業務結轉收入455.9億元,同比增長64.0%,實現結算面積310.8萬方,同比上升88.2%(結算均價14468.6元/平米);公司結算推進有序。從已售未結資源看,截止報告期,公司已售未結面積4042.8萬方,較18年底增加332.6萬方,合同金額總計約5863.5億元,較18年底增加556.4億元,已售未結均價14504元/平米;公司已售未結資源持續提升。報告期末合同負債(預收款)5330.9億元,同比增長11%,超過銷售額增速,業績鎖定率持續提升。公司已售未結資源豐厚,業績鎖定率同行高位,未來業績釋放基礎夯實。

  拿地謹慎,銷售放緩,但全年開工、竣工面積有望超預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面積925萬方,同比減少11.8%,實現銷售金額1494億元,同比減少3.1%,銷售均價16159元/平,比18年末提升7.5%。報告期內公司新增計容建面747.6萬方,同比減少14.8%,增速環比2月有所回升,拿地銷售比0.81,同比去年僅下降0.03PCT,考慮到公司現金充裕,下半年拿地有望增加。一季度開工竣工佔比提升,全年有望超預期,一季度公司新開工面積101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8%,佔全年計劃28.2%(18年同期為31.9%),竣工面積222.8萬方,同比大增44.2%,佔全年竣工計劃的7.2%(18年同期為5.9%)。

  在手現金充足,多元融資渠道開啟:公司堅持現金為王,報告期末在手資金1432億元,在手資金/(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為2.04倍,短期償債能力強,位於行業前列。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84.80%,較18年末微升0.73pct;剔除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7.2%,較18年末提升0.2pct,處於行業低位;從有息負債的結構看,長期負債71.8%,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佔28.2%(18年末為32%),短債比例持續下降,償債壓力不大;並且從長短債的結構上看,期限結構仍合理。公司近期成功發行2019年第一期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利率3.65%;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公司低成本融資優勢突出。此外4月4日公司以每股29.8港幣成功配售H股2.6億股獲得78.1億港元,融資渠道多元化。

  投資建議:公司業績增長穩定,財務穩健,淨負債率低。在手土儲厚實,一季度拿地保持謹慎,資金面充裕的情況下預計後續有望回升;開工竣工佔全年計劃比重均有提升,全年有望超預期。考慮到公司貨值大部分分布在一二線,有望受益一二線城市銷售的回暖好於行業表現,我們預計公司全年銷售額有望突破6550億元。預計公司19-20年EPS分別為3.50、4.07元,對應PE為8.25X、7.10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銷售不及預期、房地產政策變化不及預期。

  中小市值

  6月金股:美瑞健康國際

  事件:①美瑞健康國際與澳洲知名製藥集團GMP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②雲南漢素及其控股股東漢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加拿大公司ACGT訂立投資協議,美瑞健康國際持有雲南漢素20%股權。

  美瑞健康國際與澳洲知名製藥集團GMP集團戰略合作

  2019年4月21日,美瑞健康集團與澳洲知名製藥集團GMP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約定未來將在澳洲設立合資公司,從事大麻健康消費品(CBD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相關業務。GMP製藥集團專注於藥品、保健品、乳品和特殊天然護膚品研發、生產與銷售,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分別建有經所在國政府藥品管理局(TGA/Medsafe) GMP認證的高標準的現代化加工廠,GMP在紐西蘭奧克蘭的製藥工廠是紐西蘭最大的私營合約製造廠商之一,GMP的澳大利亞工廠為全球30多個國家的許多客戶提供服務。我們認為,GMP公司在藥品和保健品的經驗有利於公司進一步開發大麻素CBD相關健康產品,積極向工業大麻應用端市場邁進。

  聯營公司雲南漢素認購加拿大醫用大麻公司35%權益,成其單一最大股東

  2019年4月20日,雲南漢素及其控股股東漢麻集團與加拿大DNA測序和分子生物學公司ACGT DN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訂立投資協議,雲南漢素擬認購ACGT的35%權益,成為ACGT單一最大股東。雙方協議包括:①研究業務:雙方將在工業大麻種子育種及保護、植株鑑定、大麻素提取純化、新藥研發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②銷售業務:ACGT有權作為漢麻集團及其聯屬公司的獨家代理,直接或間接在加拿大或從加拿大獲取、採購或出口各種類型的Cannabis、Hemp及其任何提取物或衍生物,漢麻集團通過ACGT從加拿大獲得、採購或進口相關產品進入中國。我們認為,加拿大工業大麻發展早,市場空間廣闊,該次合作有利於雲南漢素和公司在工業大麻育種、提取、產品方面的研發,並有助於進一步打開加拿大市場。

  工業大麻行業蓬勃發展,美瑞健康國際布局領先

  工業大麻是大麻素THC(四氫大麻酚)含量低於0.3%的作物,不具備精神活性,與娛樂大麻有顯著區別。工業大麻提取物CBD具有治療帕金森氏症、癲癇等多種疾病的功效,且在食品和化妝品等方面用途廣泛。美瑞健康國際在工業大麻方面布局領先:一方面,公司通過和漢麻集團的深入合作在工業大麻加工方面獲得優勢。雲南漢素擁有中國首個符合GMP標準的大麻加工許可證,是中國最大的單體大麻二酚及其他大麻酚類物質萃取基地之一,美瑞健康國際持有雲南漢素20%股權,2018年公司通過持股漢素股權獲得溢利1150萬港元。此外,公司與漢麻集團籤署共同投資美國工業大麻提取工廠的協議並有望成為漢素二期擴大項目的控股股東。另一方面,公司在應用端逐步發力。公司完成3.6億股股票非公開發行,引入天士力(600535)集團等具備醫療健康領先業務經驗的主體,旨在積極推動使用大麻素作為成份的藥物開發及大麻素之臨床應用。此次與GMP集團的合作有利於應用端產品加速落地。我們認為,隨著工業大麻的健康價值被發現挖掘、越來越多國家宣布工業大麻合法,工業大麻的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領先布局工業大麻的企業將在產業發展中脫穎而出。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對於公司目前已有業務,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營業收入為2.24、2.45、2.66億港元;淨利潤達到1.03、1.26、1.47億港元。公司傳統業務穩定,工業大麻業務布局紮實、拓展迅速,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工業大麻與中間型大麻、娛樂大麻/毒品大麻應嚴格區分;堅決反對娛樂大麻合法化;工業大麻相關業務可能含有政策變動風險、研發操作風險、合作不確定性;具體的實施進度和效果存在不確定性;我國目前從未批准工業大麻用於醫用和食品添加,雙方實際合作還需取得相關監管機構一系列的牌照、許可證或批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分析師徐彪。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天風· 月度金股丨12月
    天風 · 月度金股丨12月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遠大住工股價、EPS以港元計;其餘標的股價、EPS均以人民幣計。天風策略具體觀點及內容見報告《順周期估值提升到了什麼位置?後續超額來源是什麼?》
  • 天風固收12月1日前瞻
    12月1日市場關注事件
  • 【天風研究·固收】信用早早報(9月23日)
    珠海格力房產:當年累計新增借款佔上年末淨資產的50.17%(15格房產  122474)6. 山西天然氣:轉讓山西國新天然氣(603393,股吧)利用有限公司100%股權(16晉然01  136235,19晉天然氣MTN001  101901226等)7.
  • 【天風研究·固收】信用早早報(7月25日)
    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二級子公司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清算(19皖北煤電SCP001 011900015,19皖北煤電SCP003  011901374,19皖北煤電SCP002  011900255,18皖北煤電SCP004  011802272)  6.
  • 天風證券天澤3號X26
    本產品可以投資於債券正回購,參與債券正回購融入資金餘額不得超過集合計劃資產淨值的40%。可轉換債券和可交換債券的資產合計市值不超過集合計劃資產淨值的20%。本集合計劃可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質權人登記為管理人。
  • 天風證券:估值進入低位 等待積極信號
    資料來源:藝恩電影智庫、天風證券研究所註:由於18年第6周(2.05-2.11)沒有影院和銀幕數量周增量數據披露,故將第6周和第7周合併計算電視劇 & 網劇圖6:2018年8月11日-2018年8月17日綜藝欄目網絡播放量TOP10
  • 均勝電子緣何出售均勝群英51%股權 天風證券詳細解讀
    全景網11月27日訊  均勝電子(600699)昨日發布公告披露:11月24日,公司與香山股份(002870)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和《業績承諾與補償協議》,約定香山股份將向本公司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均勝群英 51%的股份。本次交易總金額為 20.4 億元。
  • 中拓系爆倉後無執行財產,天風證券子公司涉案九千多萬成壞帳
    12月25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風證券」,601162)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執行裁定書》,就公司控股子公司天示(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天示」)訴中拓(福建)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拓實業」)、杭州華速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華速實業」)期貨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糾紛案作出裁定,因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 2020年中國基督教雜誌《天風》開始徵訂了
    2020年中國基督教期刊《天風》日前已經開始徵訂了。《天風》創刊於1945年,是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的基督教刊物。雜誌宣傳國家宗教政策法規,闡述基督教教義,牧養關懷信徒,引導信徒愛國愛教,做光做鹽。
  • 天風證券:民主黨一統國會意味著什麼?
    民主黨很有可能將稅率提高到28%左右,美國公司的稅後收入平均將減少6%。如果我們同時看到離岸收益稅增加,那麼美國企業稅後收入可能總共減少9%。國會通過增加稅收籌集的任何額外收入將被新的稅收支出(例如兒童稅收抵免的增加)所抵消。
  • 天風證券向武大珞珈法學發展基金捐贈500萬元,武漢大學副校長吳平...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8日下午,《天風證券向武漢大學珞珈法學發展基金捐贈儀式暨「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助力一流法學教育」專題座談會》在武大法學院舉行,天風證券(601162.SH)向珞珈法學發展基金一次性捐贈500萬元,主要用於包括金融法治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法學院教育事業發展。
  • 騰飛2019 北京天風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攜全體員工同心同行共創未來
    2019年1月12日、13日,北京天風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期兩天的年會盛大召開,企業全體員工歡聚一堂,共同度過了這一企業文化盛宴。頒獎典禮、專業的文藝演出、幸運抽獎、2018--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議等環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年新氣象,北京天風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體員工不忘初心,對來年的工作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 天風證券:從負油價說起 頁巖油的致命三連擊
    天風證券石油化工行業團隊發布研究報告指出,WTI05合約在4月20日跌至歷史性的負值,收盤於-37.63美金/桶。這是一次多頭平倉踩踏事故,但背後本質上也是由於交割地庫欣已經實質性漲庫,和邊際上高昂的儲運成本。負油價當然給原油寶投資者帶來巨額損失,但也不宜純粹當作陰謀論看待。負油價給以WTI作為定價基準的生產商也帶來巨額損失。
  • 天風證券作為首家湖北金融機構出席第三屆格林威治經濟論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11月9日至11日,第三屆格林威治經濟論壇(GEF)以數位化的形式在網絡上召開。天風證券作為首家湖北金融機構受邀出席活動,公司副總裁、天風國際董事局主席翟晨曦作為少數幾位中國籍金融專家,在分論壇上就新冠疫情對中國投資前景的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新機遇等議題進行發言。翟晨曦在分論壇中表示,當前中國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經濟在有序恢復中,基本面良好,這些都在吸引著海外投資者的目光。
  • 天風證券宋雪濤:2019年中國製造業投資展望
    %,專用設備製造業6.7%,汽車製造業6.4%,金屬製品業5.7%,農副食品加工業5.7%,橡膠和塑料製品業3.5%、紡織業3.4%,合計佔比68.9%。圖1:製造業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佔比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從投資增速來看,分化也比較明顯:2018年全部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9.5%,化學纖維製造業、家具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增速超過20%,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則出現負增長。
  • 天風證券給予凱迪股份增持評級 國內線性驅動系統領跑者 技術及...
    原標題:天風證券給予凱迪股份增持評級,國內線性驅動系統領跑者,技術及客戶優勢凸顯,目標價格為175.84-188.40元   天風證券
  • 利率債收益率反彈,A股收漲--天風固收4月19日交易日評
    (AA)成交在6.40,高估值6BP。-40 -12 1,000 隔夜掉期9.85-4.81周掉期25.64260.361月掉期6887193月掉期166.524275.56月掉期308.5436127.51年掉期606.5835228.5 國際主要商品(
  • 天風證券翟晨曦與達裡奧等參加格林威治經濟論壇共話全球經濟發展
    2020年11月9日至11日,第三屆格林威治經濟論壇(GEF)以數位化的形式在網絡上召開。論壇聯合「經濟學人」召集了全球金融、商業、媒體和政府方面的權威人士圍繞2020年度事件進行討論。天風證券(601162.SH)作為首家湖北金融機構受邀出席活動,公司副總裁、天風國際董事局主席翟晨曦作為少數幾位中國籍金融專家,在分論壇上就新冠疫情對中國投資前景的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新機遇等議題進行發言。
  • 利率債震蕩,A股高位下跌--天風固收7月4日交易日評
    【德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小漲至三個半月高位】市場仍在受歐洲央行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撤走刺激性貨幣政策的不安情緒影響。該收益率一度逼近0.50%水準,除了在3月中觸及過一次該水準外,這算是去年1月來最高;尾盤在0.48%穩定下來,日內升1個基點。歐元區較高評等公債收益率當日持平至漲一個基點。
  • 博通集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博通集成非公開發行股票會後...
    (一)發行人經營業績下滑原因        單位:萬元                 項目            2020年前三季度(1-9月)       2019年前三季度(1-9月)     一、營業收入                             55,918.64                      78,0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