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快樂,向大腦討一口多巴胺。吃飯是為了生存,而不斷獲得多巴胺的刺激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什麼是多巴胺呢?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大腦腦的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和開心的信息。
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的行為有關,比如吃辣椒。
我們常說的味道有酸、甜、苦、辣、鹹,其實嚴格的說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刺激」,這個刺激會導致大腦分泌內啡肽。
內啡肽又會促進大腦內另一種物質——多巴胺——的分泌。從而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這也是吃辣就容易上癮的原因。
說了這麼多,這些到底和攝影的瓶頸有啥關係呢?
其實不只是攝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瓶頸。所謂的瓶頸是什麼?就拿攝影來說,可能是器材,也可能是技術和審美的限制,導致我們的攝影水平停滯不前。結果怎麼拍都是不滿意。
器材的瓶頸是最容易突破的,有錢就能解決。即便你手頭不富裕,多攢幾個月也夠了。技術的瓶頸說實話,只要你用心學也不難攻克。比較難的審美的瓶頸,因為這不是花錢能買來的,也不是經過努力就能短期解決的。
很多人在攝影上停滯不前大都也是因為審美的限制,於是在很長的時間裡怎麼拍都不滿意。很多人放棄攝影也多是在這個階段。
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本能的原因無非是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如果攝影水平長時間停滯不前,快樂也就隨之減少了,自然就容易放棄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攝影不能帶給你新的刺激了。我們活著不就是為了「不斷獲得多巴胺的刺激」麼。
就好比旅遊,就是大家彼此在自己的環境中活膩了,短期內交換一下場地,從而讓大腦獲得新的刺激。
所以說,想要突破攝影的瓶頸,就要不斷給自己創造刺激,這才是根本。
其實很多人關於怎麼突破瓶頸給出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添置一個鏡頭,至少可以讓你新鮮幾個月。或者換一個不長拍攝的題材,原來一直拍風光,現在專注拍人像也會讓你保持一段新鮮感。
其實所有這些方法,歸根結底都是給自己創造新的刺激,從而讓自己在攝影的路上繼續堅持下去。
其實只要你堅持住,不停的在拍,那些所謂的瓶頸都會不攻自破的。問題就是怎麼堅持。
上面說過,我們選擇的本能動力是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刺激)。為了讓自己長期堅持一件事情,除了不斷創造刺激,還要善於給自己創造壓力才行。
這就好比男人要戒菸、女人要減肥一樣,你在心裡下過多少次決心都沒用,你得說出來。讓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知道,而且要有個期限。
比如你通過聚會或者朋友圈發布出去,「我現在體重XX斤,一個月必須減肥10斤,如果做不到那就每人發100元紅包」,朋友圈要配上你此刻稱體重的圖片,一個月後再稱體重並且發布數字。
這樣你才有可能實現。因為發給每人100元紅包,或者你在所有人面前抵賴都是一個很讓你痛苦的事情,所以你就要逃避這個痛苦。有了外部壓力會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其實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都會有一些人他們不拍困難長期堅持,從而成為該領域中的專家。
我是不相信這些成功人士們有多強大的自制力的,我更相信他們都是善於給自己創造外部壓力的人,從而逼著自己不斷努力,才最終走向成功的。這才更符合人性的特徵。
說到人性,其實我們都是好吃懶做的,在一個事情上都是很難長期堅持下去的,都是朝三暮四、這山望著那山高的。
所以,不管是突破攝影中的瓶頸還是克服其他方面的困難。不外乎兩個原則,一是不斷給自己創造新的刺激,再有就是給自己創造外部壓力,逼著自己做下去。
今天的內容有點長,感謝你付出的時間,希望你能從中有所啟發。並且歡迎關注、點讚和轉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