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飛躍的一年(上)

2020-08-29 Yun88網

回首2019年,人工智慧依舊是全部行業的熱點關注,特別是從技術研發到使用落地獲得了許多突破,AI推動著全球科技企快速進步,近年來,我國還有一批優秀的人工智慧創業企業,AI技術開始走向應用階段,垂直細分市場包括媒體廣告、銀行與金融服務、工業製造、零售、醫療保健、汽車、物流、家庭智能等。

2020,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飛躍的一年(上)

IHS Markit在近日發布AI普及度調查中預測,到2025年AI應用將從2019年的428億美元激增至1289億美元,在將來越來越多的領域將會應用到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行業前沿進展的首要研究方向。

人臉識別、偵測技術加速安全行業情報水平的提高

目前常用的智能安全應用主要通過攝像頭+網絡硬碟錄像機實現,人臉識別,檢測,比對主要在雲端完成,包括三種內容對比模式前流後比對,前抓後的比對,前比對後呈現模式。前兩種方法比較容易理解,都是可以通過前端攝像機抓取信息,視頻內容傳輸到雲端或智能設備內進行分析比對,而最後就是一種則是在前端直接完成人臉進行識別、檢測和比對,技術管理難度和成本都高於前者。

智能網絡營銷加強企業廣告和用戶的匹配度

儘管外界普遍預測2020年經濟發展增長將會繼續放緩,數字媒體營銷、廣告設計行業企業都會面臨諸多問題挑戰。但是,隨著各種前沿智能營銷技術的應用,智能化產品的效果受到廣告商的青睞。比如,常見的信息流廣告發展具有一個良好的曝光效果,AI視頻網絡廣告有良好的內容匹配度和品牌關聯度。強硬的植入口播廣告往往屬於綜藝節目的出現,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似乎是很直接的,但背後的成本也相對較高。相比之下,AI視頻廣告更持久,成本更低,視頻內容與用戶之間的匹配度很高。

2020,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飛躍的一年(上)

在智慧營銷領域,極鏈科技推出ASMP靈悅AI廣告平臺,以視頻AI技術為核心,對全網449萬APP中的視頻進行場景解析,進而驅動場景新經濟的發展,通過AI識別找到與品牌、產品相關鏈的場景進行廣告曝光,實現自動批量化投放,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廣告實現內容和視頻場景的匹配。對於視頻層,信息層,現場層,場景層,然後再通過AI技術針對性的進行標籤分類,要找到最高和廣告內容匹配的屏幕,然後選擇廣告的形式。並且視頻識別過程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和時間成本。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簡史(一)——萌芽
    人工智慧(AI)和計算機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這從計算機在中文裡也被翻譯成「電腦」(插電的大腦)可以看出來。事實上現在的人工智慧就是基於計算機這個載體來實現核心的算法,體現出機器的智能來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1946年誕生,用於美國國防部的飛彈彈道計算。
  • 2020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TR10)
    年度的「十大突破性技術」(TR10)榜單防黑網際網路 主要研究者: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量子網際網路聯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如果因為某種特定 DNA 缺陷導致了極為罕見的疾病(目前有數千種這樣的情況),那麼至少有一個爭取修復基因的機會。
  •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打開APP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woniu 發表於 2020-12-03 09:39:13 就是為了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在這份新的報告則表明,如果企業還沒有將這些技術付諸實踐,那麼他們就將大概率落後於潮流,最終被淘汰。
  • 人工智慧簡史(二)——第一次勃興與衰弱
    弗蘭克 羅森布拉特1956年,弗蘭克 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在一臺IBM-704計算機上模擬實現了一種他發明的叫做「感知機」(Perceptron羅森布拉特在理論上證明了單層神經網絡在處理線性可分的模式識別問題時,可以收斂,並以此為基礎,做了若干「感知機」有學習能力的實驗。他在1962年再接再厲,出了本書:《神經動力學原理:感知機和大腦機制的理論》(Principles of Neurodynamics: Perceptrons and the Theory of Brain Mechanisms),總結了之前關於感知機的研究成果。
  • 人工智慧芯中缺「心」(1)
    進入2020年,人類還有一大遺憾:「人工智慧」在「能力」上與時俱進,而在「智力」上進展緩慢,成為了沒有靈魂的變形金剛,大大地阻礙了人工智慧的進程。究其原因,就是人工智慧缺少「內心」。而同時,一個名叫『類腦智能』的詞彙火起來,這個概念說的是一種比目前深度學習更加接近人腦的智能。」
  • 人工智慧芯中缺「心」(4)
    鏡子除了反射了一次光線(相位變反)以外,什麼也沒做。光線沒有進入鏡面,那為什麼我們會看到鏡子裡面有虛像呢?利用攝像傳感器,在智能設備中還原一個與真實世界一樣的虛擬世界,是最簡潔、最完整的了解外界的方法。高等動物都選擇了這種進化方式,可見它的高效性。
  • 2020:人類飛躍的一年
    2020年以一系列令人驚嘆的發射計劃開啟了一個二十一世紀第三個的十年,這些發射計劃中有:月球計劃:美國航天局制定了一個大膽且無畏的計劃——重返月球。不錯!我們要重新將航天員送回月球,這次我們是認真的。美國航天局的阿耳忒彌斯計劃內容是將太空人送到月球表面然後再返回地球。該計劃將執行多次月球往返任務。(你是否對阿耳忒彌斯這個名字好奇?希臘女神阿耳忒彌斯是月亮之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妹。
  • 電信學院協辦 2020全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關鍵技術大會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安徽工程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等聯合主辦,《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社承辦,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南京師範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電信學院等協辦的「全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關鍵技術大會」於中國合肥召開。
  • 今天,2020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開幕啦!
    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在中國管道城廊坊開幕。管道局黨委書記、總經理孫全軍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以「合作 融合 創新 共贏」為主題,由廊坊市人民政府、管道局、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
  • 李蘭娟:人工智慧技術加快病毒樣本的基因分析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趙芙瑤)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詳細介紹了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人工智慧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李蘭娟:人工智慧技術加快病毒樣本的基因分析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趙芙瑤)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詳細介紹了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人工智慧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
    (改革開放40年·調研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合肥12月11日電 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記者 張俊>「只有核心技術具備了話語權,企業才有話語權;只有國家和行業在核心技術上有影響力,這個國家才可能有影響力。」
  • 人工智慧威脅論,評論區百家爭鳴 (第2篇)
    在聯合國所有的人工智慧立法上,都是人工智慧科學家推動的,限制人工智慧使用@loo100:告訴你 人工智慧分多個部分 中國都是弱AI 而霍金他們說的是強AI 這根本不是一個領域 你先分清這些[捂臉]@淘米的巨人:只要不往智慧機器人輸入清除人類的程序,就不可能發生,除非有人故意的@煵メ風:真正研究人工智慧的人,就是靠人工智慧吃飯的,你叫他們打翻自己的飯碗嗎[尷尬
  • 張家界航院在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斬獲一等獎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日訊(通訊員 餘洪偉)11月29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青島市落下帷幕。張家界航院教師餘洪偉和唐道湘,憑藉著過硬技術,斬獲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賽項職工組一等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將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也是湖南省參賽選手中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劉讓賢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練」,183551班葉博中、劉超凡榮獲該賽項學生組三等獎。
  • 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
    11月25日,人社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省人社廳、青島市人社局聯合在青島舉行發布會透露,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總決賽將於2020年11月26日至28日在青島市舉行。劉新昌說,據統計,本屆大賽共有16個省(區、市)開展了省級選拔賽,數千名選手參加了選拔,各代表隊均組織賽前選手訓練,並有10餘個省(區、市)將賽前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
    《流浪地球》目前是中國歷史票房第三高的電影,與第二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相差不到4億元,隨著本周《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的上映,兩者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甚至名次調換也說不定。影片的大部分場景都發生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而數字特效往往呈現出不自然的人工效果,看起來就像卡通模型和遊戲畫面一樣不真實。另外一個問題是,《流浪地球》的劇情設計模式幾乎一成不變。整部影片由一個接一個的逃生救援場景組成,但是情節安排非常刻意,讓人難以苟同。運載車衝進峽谷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讓巖石和冰塊砸到車上。
  • 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從「三體」走向「四維」
    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從「三體」走向「四維」市場信息網   2020-11-26 15:08:22   來源: 中國青年網   評論:   我國正加速駛入人工智慧發展的快車道。11月23日在烏鎮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高達11萬項,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 解讀| 中國人工智慧國家政策及解讀(一)
    明確提出,依託網際網路平臺提供人工智慧公共創新服務,加快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要進一步推進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處理、生物特徵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機互動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人工智慧技術在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記者 杜丁)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大會日前在京舉辦,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通過視頻方式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2.0」的大會報告。人工智慧技術在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隨著未來相關技術應用的加速擴張,將在智慧醫療等相關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人工智慧技術在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記者 杜丁)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大會日前在京舉辦,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通過視頻方式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2.0」的大會報告。潘雲鶴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慧從1.0走向2.0時代出現了新的發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