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在《瓦爾登湖》中這樣寫道:「寒冰是一個有趣的主題,適合於城市默想。」寒冰的價值遠遠不止城市默想,還賦予我們給炎熱夏天降溫的奇妙能力。在夏天,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空調、冰箱,小到冰淇淋,都得益於寒冰這個主題,我們已經離不開製冷技術了。而在19世紀初,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寒冰的價值。

直到一位波士頓商人圖德發現了冰塊的商業價值,把冰塊這種大自然隨處可見的饋贈,變成了一門遍布全球的生意,並且大發橫財。他到底是怎樣做到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冰王的奇思妙想
「 冰王」圖德出生在冬天十分寒冷的波士頓,在當地的冬天,人們有一種特殊的習俗,將冬天湖水中的冰塊儲存在地下室的冰庫裡面,到夏天來臨時,便可以用冰塊製作各種各樣的冰凍飲料和冰淇淋,幫助人們度過炎熱的夏天。這其實是與常識相悖的,一般人認為冰塊保存不了這麼長時間,但圖德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讓冰塊遠離太陽照射,儲存在陰暗的地下室裡,冰塊完全可以保存到初春。其實,創意和創新往往都源於生活中很細小的經驗,改變世界其實並不需要宏大的主題,而要從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入手。圖德17歲時,護送哥哥去加勒比海岸城市哈瓦那療養。哥哥因炎熱的氣候染上肺結核不幸離世,這給圖德造成很大的打擊,他開始設想,如果能想辦法把冰塊從北方寒冷的湖水中運送到加勒比海沿岸的熱帶城市,一定會有巨大的市場。從歷史角度來看,所謂商業,就是一種資源配置,將資源配置到稀缺的地方,深切地改變當地人們的生活。

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文學巨著《百年孤獨》中寫道:「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憶起父親帶他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對於小說中的馬多孔居民來說,無論是磁鐵,還是顯微鏡,都不如一塊簡單的冰塊那麼令人印象深刻。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許意識不到冰塊的神奇魅力,我們在恆溫的室內,喝著冰凍的可樂,在美餐一頓之後,享受飯後甜點——美味的冰淇淋。而在1800年,絕大多數熱帶地區的人們一輩子從來沒體驗過什麼叫作寒冷,也從來沒見過冰塊。1806年,圖德買了一艘船,滿載著冰塊前往熱帶地區的西印度群島。因為天氣原因,輪船延誤了很多次,圖德最擔心的問題是冰塊會逐漸融化,但真正抵達目的地時,冰塊的形態非常完整。不過當地居民的反應是圖德沒有預料到的,他們對這種充滿異國情調的大冰塊毫無興趣,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能用冰塊來做什麼。人們對新事物總是排斥的,這段旅程,讓圖德損失了將近4000美元,這在兩百多年前可是一筆巨大的數目,圖德也因為還不起這些債務,而蹲了一段時間的監獄。圖德並沒有因此放棄,他認真地考慮了冰塊貿易的兩個關鍵因素:第一是需求方面,人們還沒有培養起用戶習慣,也就是不知道能用冰塊來做什麼,那麼這就涉及到用戶教育的問題,就像今天很多公司生產出的高科技產品,人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第二是冰塊的儲存和運輸問題。怎樣才能以低廉的價格和過關的技術來儲存、運輸冰塊呢?天才圖德充分考慮了現實因素和能夠利用的資源,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首先被解決的是冰塊運輸問題。當時,波士頓港的商船總是空倉離開波士頓港,前往西印度群島,裝滿咖啡和甘蔗等熱帶植物,然後回到波士頓港。空船離開波士頓港,簡直就是燒錢,隨便裝一箱什麼貨物,總比空船出海強。圖德經過調查,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他與很多商船的老闆談判,讓他們從波士頓前往西印度群島的時候裝載一船冰快,這樣就不至於空船出海。冰塊運輸價格十分低廉,圖德也不用自己購買和保養船隻,確實省了一大筆錢。
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的冰塊融化,圖德又想了哪些辦法呢?在圖德家鄉新英格蘭,有很多伐木場和鋸木廠,這些工廠會產生很多的木屑,圖德經過試驗發現,木屑這種對鋸木廠而言毫無價值的副產品竟然能夠延長冰塊的保存時間!撒上木屑的冰塊,比那些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的冰塊,保存時間長了將近一倍。等冰塊運輸到了熱帶地區,圖德又設計了一種雙層結構的冰庫,它有兩道石牆,石牆之間充滿空氣,可以保證建築物內部的低溫。有了木屑和冰庫,就解決了冰塊的運輸和儲藏兩大問題。這其中運用到了非常有趣的化學知識:冰塊融化,需要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熱量,打破水分子之間的氫鍵,而冰塊能夠產生熱傳導的地方就是冰塊的表面。因此,如果在外界高溫環境和冰塊之間,創造一個導熱性能不佳的緩衝區,那麼冰塊就能保存更長時間,圖德的木屑和冰庫的雙層結構,都是這樣的緩衝區。我們小時候吃冰棍,賣冰棍的阿姨手提的白色塑料泡沫冷藏箱就是運用了這個原理。冰塊運輸問題解決後,圖德就開始堅持不懈地培養西印度群島居民的用戶習慣,他在全城張貼傳單,教人們怎麼搬運和保存冰塊,同時大規模製作冰淇淋,讓當地居民品嘗,日復一日。在哈瓦那,人們對冰塊的好感和對冰淇淋的愛好已經慢慢培養起來了。
到這裡為止,圖德已經解決了在冰塊貿易的幾大關鍵環節中遇到的難題:採集,絕熱,運輸,儲存,和用戶習慣的培養。圖德真是一個偉大的商人!他將先前毫無價值的冰塊、木屑和空船,變成了一門蒸蒸日上的生意,遍布全球。通過販賣寒冰的稀缺性,培養起熱帶群島居民使用冰塊的習慣,讓人們在炎熱夏天能夠享受片刻的涼爽。當然,圖德也集聚了大量財富。在圖德之前,天然產品的貿易全部是圍繞高熱量的作物進行的,如咖啡、甘蔗、茶葉、棉花等等,它們都儲存著植物獲取的太陽能。而冰塊貿易則完全顛倒了這種模式,它將大自然寒冷的結晶——冰塊,運輸到熱帶環區域,幫助當地的人們躲避酷熱。在偏愛高熱量作物的世界中,寒冰因其稀缺性,也能成為一門巨大的生意。反其道而行之的例子還有很多,當其他人都在瞄準大客戶的時候,如果你去做微小客戶的生意,也能夠獲取巨額財富,阿里巴巴和平安就是這麼做的,這是一種了不起的洞見,也是創新的由來:找準稀缺性,販賣稀缺性,最終改變世界。

工人們在冬天的湖水中採集冰塊圖德的冰塊貿易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到1850年,冰鎮飲料已經成為熱帶地區人們夏天生活的必需品。每一年,都有超過10萬噸冰塊,被圖德和他的效仿者運往世界各地。令人驚訝的是,冰塊貿易竟然對毫不相關的屠宰業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也是蜂鳥效應的體現。19世紀四五十年代,移民導致美國大部分城市人口激增,當地供應的牛肉已經滿足不了不斷增長的需求,人們開始通過鐵路將活牛運輸到東部各州,並在當地屠宰。但在運輸過程中,活牛會大量死亡,只有一半的倖存率。冰塊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開始將冰塊整合到豬肉和牛肉加工行業中去,並開始使用冷藏車。冷藏車中裝滿巨大的冰塊給運輸的肉品保鮮,將芝加哥的肉品運輸到全球各地。圖德的冰塊貿易幫助創建了一個良好的食品供應系統,改變了美國人民的生活。
有趣的科普小知識,前文連結:
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你不知道的玻璃進化史 有意思的科普知識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的,由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歷史學家編輯的歷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