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必須要了解陰陽,並把陰陽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2020-12-02 火木通明

說起陰陽,可能大家都會說:誰還不知道陰陽啊,不就是男女,高矮,黑白嘛。這些確實都是陰陽的組合,但是陰陽在生活是怎麼使用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

陰陽動靜的具體生活應用是先建立在明辨陰陽的基礎上,然後才能進行選擇和改造。人的成長都是由無知開始,通過學習變成有知,這既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認知方面由陰變陽的過程。所以陰可以變陽。人也可以從有隻變成無知,比如一個人,他原來掌握的某種學問或某種技術就是陽,但是到了另一個陌生無知的領域,認知便是由陽到陰的轉變,必須學習才能使自己提高,再次從無到有,便又是一個陰轉陽的過程。

通過這些道理我們就能明白,陰可以變陽,陽也可以變陰,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陰陽來趨吉避兇,通過選擇發揮自身優勢,避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等等方式來進行人為的轉變,以達到最佳人生。在明辨陰陽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陰陽運動的動靜原理,是為了掌握陰陽並運用到五彩繽紛的生活中的根本方法。

陰陽是一元化,如卦爻,一陽爻是陽,兩個陽爻則為陰爻。我們在了解了陰陽本身的性質之後,也要理解陰陽的動靜。那什麼是陰陽動靜呢?又要怎麼把陰陽動靜深入理解並融入生活呢?這些才是最難理解的一部分。

動靜是陰陽的運動形態,動靜本身也是一對陰陽。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所以陰陽動靜是對應關係,這種運動可以改變陰陽本質。事物內部為陽,按陰陽相吸的原理,陽喜靜,陽靜則內部陰陽和諧。要讓內部的陽安靜,就要外部陽動,只有外部的陽動,才能讓內靜,這個就是陰陽的對應關係和陰陽一體性。這個動靜就好比一根水管裡的水,把一端抬起來水必然傾向另一端,高為陽,低為陰,一端低另一端必然高,我們想要陰求靜,只要把一端抬高,高為陽,就是動者向陽。這就告訴我們,要靜就必須外動,內陰必然安靜。

在生活中,動是我們的行為動作,但並不是所有的動都是陽,人是有思想的動物,代表天地,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天地,天地分上下,人心分善惡,動的原則為善者陽,動的原則是坑人害人則成惡。陰陽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陰陽離訣時,孤陰孤陽也就不復存在。人在求利時就要明白這個道理,內陽為己,外陰為利,人求利是喜靜的一種陰陽表現,只有動於陽,才能吸引外面的眾陰,這些陰則包羅萬象,可以泛指人的一切追求。

在八字中也是如此,一切分體用陰陽,只有代表體的陽動,才能吸納代表利的陰隨,只有選擇為陽的善,才是選擇陽動,這樣才能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動於陽還是動於陰,我們可以看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為思想」

相關焦點

  • 《易經的奧秘》曾仕強,陰陽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陰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易經》精華,其中的太極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陰陽。
  • 諸行無常,覆變陰陽——陰陽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萬物太極皆可用,覆變陰陽顛倒顛。陰陽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除了用二分法對宇宙萬物進行分析和研究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這些特性,靈活變通,不拘一格。我們需要認識到,所有的困境終將消失,所有的順境也終將無法維持。這是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思想的具體體現。正如「偉大的預言家」川普總統所說的那樣:「病毒終有一天會神奇地自動消失」,當新冠病毒在美國的大地上攻城略地之時,川普總統就準確地預測到了病毒的最終發展結果,預測到了困境終將逆轉。
  •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略談易經中的陰陽二分法
    在易經的萬物生成模型中,孔夫子就揮舞著陰陽寶刀將太極一刀刀地切割成宇宙萬物,直至重新切割到虛無的境界,實現了老子所謂的「有生於無又歸於無」。這把陰陽寶刀就是陰陽二分法。如對待工作中取得的某個成績,其中既有可取之處,也同樣有不足之處,因此不可驕傲自滿、沾沾自喜。即便對待工作中的失誤,也要善於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而不能一味地自責。易經思想中所強調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等觀點就是陰陽二分法的具體體現,要求管理者能夠居安思危、見存知亡、見治不忘亂,永遠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讀《易經》的過程中,需要知道陰陽,同時還要知道五行。從現代學術的角度來看,以字論字,《易經》的原文內容沒有提到陰陽,和五行似乎關係更小。但是,從易經的發展,文化的延續角度,讀《易經》則一定要深入理解陰陽、五行。在李秀筆記看來,陰陽、五行都是對《易經》的解讀和繼承發展。
  • 易經基礎知識—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原理
    很多易經愛好者想學習,卻不知該怎樣入手,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入門的易經基礎知識伏羲借著觀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環境創立先天八卦,講究的是宇宙、空間和天地,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創立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演變和發展,是時空觀念、講的是天、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由此看來,傳統文化中對於陰陽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我國傳統文化講修行,講「道」,從道法的意義上來說,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我們的祖先是非常了不起的,把整個宇宙以陰陽圖式的形式簡練概括的總結出來。他們將人類所能感受到的宇宙萬物,以最簡單的一陰一陽來劃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抽象的哲學思想的奇蹟。陰陽學說的玄奧哲理,說穿了至今仍然應用於人類生活實踐。
  • 《易》以道陰陽: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時至今日有何意義?
    《易》以道陰陽——《莊子·雜篇·天下》在《莊子》雜篇中,將《易經》總結為「陰陽」,可見陰陽在我國傳統的易經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懂陰陽,幾乎無法理解傳統文化。在《易經》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陰陽的概念,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把陰陽稱為《易經》的核心,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陰陽消長萬物遷。前面幾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易經萬物生成模型中的無極和太極,今天我們來繼續介紹太極所生的兩儀,即陰陽。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陰陽。提起陰陽,立刻出現在我們腦子裡的,可能是一個頭頂瓜皮帽、戴著黑墨鏡、扛著卦幡、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的形象,或者是穿著八卦道袍、手拿金錢寶劍、口中念念有詞的捉鬼除妖的遊方道士和風水先生。
  • 風水學核心:雌雄要交媾,陰陽要交流
    所以「玄空本義」中說:「兩兩相對,精神兩全,方合兩片,若相對者,山動而水不動,或山大而水小,或有山而無水,有水而無山,兩無精神,則兩片不分,金龍不動,雌雄不交,陰陽無取。」又說:「既有山水兩片矣,而相見必取相對,不相對則難相見而不能相交。」這也就是青囊序中「江南來龍江北望,江西龍去望江東之意」,皆相對相望之詞,所以青囊三卷,處處不脫相對。
  • 陰陽——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第一推動力的問題與靈魂三問一樣,都關係到宇宙的起源,是各個宗教都在致力於解答的根本問題。對於這第一推動力問題,易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陰陽的基本概念,本文我們來重點了解陰陽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如何推動了萬物的變化和運動。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這就是正、負(陰陽)的物質普遍性。  因此,陰陽的概念本身很簡單,但當把陰陽屬性運用到萬物的轉化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套相對複雜的辯證思維。例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利與弊、利與弊會相互轉化,繁榮會衰落,反之亦然。這種思想是矛盾統一的二元論思想,對當今的哲學和科學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廣泛的應用。
  • 易經:夫妻相剋有哪些徵兆?陰陽相近,這是比,陰陽相感,這是應
    《易經》說::陰在陽下,託著陽,這叫承。陰在陽上,壓著陽,這叫乘。陰陽相似,這是比較,陰陽互感,這是回應。乘法不好,陰壓陽,叫以惡侵義,對什麼都不好。夫妻相處,一定有以下幾個徵兆。在《易經》中,夫妻關係最好的應該是霍峰家的佔卜。《家人卦曰》:「家庭,女人在裡面,男人在外面。男女皆義,天地皆義。家人嚴,父母也嚴。父親,兒子,兄弟,兄弟,丈夫和妻子,家道是對的,正確的家和世界是固定的。」在家庭中,夫妻和睦是最重要的。夫妻和諧的關鍵在於雙方是否站在同一條線上。
  • 易經中的陰陽之道到底是什麼?「物質」與「能量」的互變!
    學《易經》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陰陽有時候代表固定的東西,有時候又代表不固定的。剛與柔、動與靜都是抽象的名詞,也可以說是實體的名詞。實體也好,抽象也好,都是人為的假定。人們把搖擺的叫做動態;安定的、死板的叫做靜態。假如我們老祖宗最初把那搖擺的叫做靜態,把死板的叫做動態,那我們現在的觀念裡,對「動」、「靜」的看法便完全兩樣了。所以,「動靜」、「陰陽」都是人為假定的東西。
  • 陰陽 學說
    陰和陽本來屬於不同屬性的兩種物質,從根本上它們是相互克制的,是相互排斥的,是敵對的,所以有陰陽對立的關係。我們老祖宗發明的陰陽角中就有一半是陰的,一半是陽的;八卦也是由陰交和陽交這兩大主要原素構成的。再比如自然界中的乾旱和洪澇;人類的男人和女人;社會生活中的忠臣和姦臣、富人和窮人;包括現在講的發展與資源,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但是它們分屬完全不同的屬性,且是對立的矛盾。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尋找事物的起源、發展、消亡是一切智慧生命的終極思考,哲學中的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千百年來一直是人類尋求解答的秘密,這些問題其實就是預測。陰陽、五行、易經八卦其實就是解開這些問題的鑰匙。
  • 易經的奧秘與應用
    我們作為一個華夏兒女,應該知道,中華文化來源於易經,是文明的源頭。因為在上古時期,沒有形成文字時,人們就以經應用在生活當中了。用符號來代替不同的方位,不同事物,所對應一切表現。使人們在生產生活當中,有個方向,有個約束,有個記載。這就是最初的文化,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那麼,《易經》是迷信嗎? 《易經》和《迷信》之間有根本的區別,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易經與迷信的內容不同《易經》是一門描述,總結,論證和應用物體運行規律的學科,它基於陰陽二元論和五個要素。我們擁有完整而系統的知識體系。易經中的陰陽二重性理論在國際科學界被廣泛認可。許多哲學思想也源於《易經》。迷信助長了無形,無形,未經證實,未經證實的鬼魂和世代相傳。
  • 曾仕強教授什麼是「易經」氣陰陽五行
    西方一直到愛因斯坦才告訴我們質能是互變的。其實我們【易經】老早就講陰陽互變,陰極會成陽,陽極會成陰。陰代表什麼?代表物質,陽代表能量,一個生一個死,對一個靜一個動,它都是相對的相對的。所以我們比較不主張說太過重視五行的生克,什麼道理,因為他不可能固定的人,它是一種生化作用。你看土跟什麼沒有關係,你沒有土,你這個水能成形嗎?
  • 陰陽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簡單說來,從起源上講,中華文明就是從陰陽這一基本要素出發並逐步建立和發展的,經過長期對陰陽的不斷深入認識,形成了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論,並從應用的角度出發,引申出一系列涵蓋諸領域的陰陽知識,包括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精神科學等各種範疇。物物皆有陰陽,不可割裂,陰陽必相互依存,萬事萬物中都包含陰陽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