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易經愛好者想學習,卻不知該怎樣入手,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入門的易經基礎知識
伏羲借著觀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環境創立先天八卦,講究的是宇宙、空間和天地,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創立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演變和發展,是時空觀念、講的是天、地、人(包括生物)。先天八卦是後天八卦之體,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之用;到了宋朝時期,宋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易學家邵康節,根據自己所學,把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綜合而成,也就是先天八卦數和後天八卦圖,合二為一,人們稱之為實用八卦圖。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是古人認識自然的一種樸素的唯物觀點。
五行則是對世界萬物更為細緻的分析,古人認為,世界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並且更進一步認為,這五種元素之間是互相轉化,互相制約的,由此轉化和制約,從而構成了天地萬物千姿百態的架構和趨向,對於五行轉化的規律可分為相生和相剋兩種: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反生原理:水能生木,水多木漂,木多水漂;木能生火,木多火塞,火多木焚;火能生土,火多土焦,土多火晦;土能生金,土多金埋;金能生水,金多水濁,水多金沉;
反克原理: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蕩;水能克火,火多水幹;火能克金,金多火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