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芥川龍之介發表短篇小說《河童》,同年7月,因為健康以及情緒上的原因,服用安眠藥自殺,永久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35歲。可以說,《河童》是他的一篇遺世之作。這自然也是一篇思想深刻的作品,那麼,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個光怪陸離的河童世界裡,看看這裡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關於「河童」
河童的神話傳說最早應該是由中國傳過去的。在古中國,河童又叫「河伯」,或者是「水虎」。屈原在他的《九歌》裡寫下國這樣的詩句,「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他說呀,他曾跟河伯一同乘著白色的大鱉暢遊在九河之上,四周有無數的文魚如眾星拱月環繞在四周,這是何等的神仙人物。
但是,在芥川龍之介筆下的河童,卻也不過是個同樣需要「生活」的平凡的「生物」罷了。
河童「古巴」
故事的開頭,「我」即S精神病院23號病人,在三年前曾去攀登穗高山,不料卻遇見了一場大霧。「我」行走在大霧中,希望能藉此登上山峰,途中,遇到了一隻河童。這隻「河童」名叫古巴,出於好奇,「我」便要去追逐這隻河童。
我大叫一聲「畜生!」再一次撲向河童。
當然,河童是抓不住的,「我」卻因此意外地掉進了一個黑洞,來到了河童的世界。這種橋段,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前者就有《桃花源記》、《格列佛遊記》等作品,但無論什麼時候遇見這種情節,總會讓人眼前一亮。想必這是些「異域小說」的魅力所在。
回到正題,後來,「我」再次遇見了河童古巴,此時卻是,(古巴)突然間沉默不語,一雙眼睛瞪得溜圓,死死地盯住我……猛然間站起身來,吐出了長長的舌頭,像只跳躍的青蛙般做出向我猛撲過來的樣子。而我則愈加感到恐懼萬分。當然,這是古巴開的一個玩笑。看起來像是對人類傲慢的一種報復。
玻璃公司的經理蓋路
蓋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資本家,在本書中,作者以油墨重彩的方式向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角色。
它不僅是這個世界裡肚子最大的人,也是這裡最有權勢的人(除了他夫人外)。
這樣說吧,河童國裡掌握政權的是庫奧拉庫斯政黨,這個政黨由政治家羅培掌管,而操縱羅培的是代表勞動者利益的《普弗報》報社經理奎奎,奎奎則聽命於資本家蓋路。
此外,在河童國每月有七八百種新型機器被設計出來,而且無須人力亦可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因此,隨之被解僱的員工不下四五萬。而這些工人的下場則是被送上資本家的餐桌。
這樣的描述實在是駭人聽聞。但蓋路卻說,「別開玩笑了。這話要是讓馬古(河童國的哲學家)聽到了,他不笑死才怪呢。在你們國家,第四階級家庭出生的姑娘不也去做了妓女嗎?對吃工人的肉就要如此憤慨,完全是感傷主義作祟。」
一位老河童
古巴的漁夫告訴我,在這個國家的一個偏遠之地居住著一隻上了年紀的河童,它平時讀書、吹笛,過著與世隔絕的平靜生活,找到它,或許可以找到從這個國度逃出去的辦法。於是主人公便急切地趕往這個城外之地,當他看到這個老河童,不由大吃一驚,因為它相貌看起來好像只有十二三歲。
「你還沒有聽說過嗎?可能是命運作祟,我從娘胎裡出來時便已白髮蒼蒼,而後漸漸變得年輕……計算一下年紀的話,如果我出生時有六十歲,那現在我應該是一百一十五六歲了。」它如此解釋道。這位出生即是老人的河童其故事原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道德經》的作者老子。
但是在這裡,老河童被用來表現的應該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形象。在日本社會,一位老年人往往比年輕人活得更加體面,因其背後有國家一整套老年福利政策作為倚靠。當然這還只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能無欲無求。日子才能過得平和寧靜。
因此,這位老河童重複道,我身體健康,而且擁有一輩子衣食不愁的財產。但最幸福的,還是我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名老人。
結尾
最後,主人公「我」在老河童的幫助下,返回了人類世界。在這裡,他卻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認為,與人類相比,河童要乾淨得多。
與其說河童世界與人類世界迥異,不如說河童的世界更像是一面照妖鏡,一眼就照穿了人類世界的種種偽飾。
最後的最後,「我」的存在自然是不被社會所允許的,於是便被關進了精神病院,在這裡,他仍努力地向每一個人講述他那奇異而荒謬的故事……
總而言之,《河童》這個故事雖然看似荒謬,但是你若靜下心來細細體味,其中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再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