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之夏》:人和妖怪共存時代已過去,沒有妖怪的立足之地

2021-01-13 萍姐說動漫

導語:在《河童之夏》中當空回到康一家之後,空的存在終於被別人發現。不用想都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窺伺也許是人類的天性之一,河童再也無法繼續默默無聞地生活。人類世界的紛擾打破了河童安靜的生活。河童很怕人類,很怕那種像大大的眼珠一樣的東西:攝影機,但卻願意為了康一的父親而公開露面一次。他是很知道感恩的:「我欠你們一個人情,而且也不能就這樣一直怕下去。」

其實河童並不是懼怕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光,而是害怕人類的傷害,討厭人類那種粗魯無禮的獵奇。那鏡頭又黑又大、沒有感情的照相機,如果是拿在親人們手上,也會顯得溫情脈脈。在電影快結束的時候,河童與康一一家分別時照相留念。那個時候他覺得「這種光,一點都不可怕」。

人類的獵奇心理從來不照顧別人的隱私和情感。然而無論是人還是妖怪,都是有底線的。科學讓人越來越肆無忌憚,那些古老的禁忌都被拋在一邊了。河童在電視節目的拍攝現場遇到了殺害自己父親的人的後代。他的家族把空的爸爸被砍掉的那條手臂,當作傳家寶一樣保存著。

有時候人類真是很殘忍,在河童面前拿出另一條河童的手臂(儘管他並不知道那條手臂是空的爸爸的),僅僅是為了證實河童一直是存在的,為自己的主張拿出一個證據。在人類的傳說中,河童是喜歡搞惡作劇的妖怪,日本至今流傳著很多河童搞惡作劇、捉弄人的傳說。在那些傳說中,人們最後總是要懲罰使壞的河童,狠狠教訓他們一頓,讓他們立下保證或者獻出秘制的藥膏。那個武士的後代也說,他手裡的河童手臂是祖先為了懲罰使壞的河童才砍下來的。這讓目睹了整個經過的空既悲傷又憤怒,既害怕又心痛。

妖怪們一直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規矩,即使當所有的人都不相信真的有妖怪存在,他們也還在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妖怪和人類一樣出生、長大、工作、戀愛,經歷著各自的生老病死,有著自己的怕和愛。他們怕人,比人怕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妖怪世界中也有關於人類的種種傳聞和對人類的戒心。

在河童們的傳說中,如果對人類說了自己的名字,河童就會受傷或者被詛咒。有一次,在雨裡玩耍的空被人看到以後,就像是做了錯事的孩子,嚇得趕緊跑走了。河童只有在極度的憤怒和恐懼中才會做出極端的事,在不得不自我保護的時候才會「施展妖力」。空的父母都是被人類殺害的,對人類,他一度懷著深深的戒備和畏懼。只是後來康一家讓他改變了對人類的看法。

在突如其來的刺激下,他仿佛一子又回到了父親被殺的那個夜晚。現代人們使用的攝影機和江戶時代武士手中的刀,同樣是能夠殺人的兇器。媒體對私人空間的侵擾,早已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在攝影機的追蹤下,似乎一切都無可遁逃。也許正是因為無可遁逃的絕望和令人窒息的孤獨感,讓河童發瘋一樣想要逃離攝影棚。而在人類都驚愕得不知所措的時候,動物和妖怪卻心有靈犀。「大叔」馱起孤立無助的空,甩掉一直系在自己頸上的項圈,在街上狂奔猛跑,想要把河童帶到一個沒有人類、沒有攝影機、沒有樓房、沒有汽車,完全屬於妖怪們自己的天地中去,這恐怕也是一隻與人類相伴了一輩子的狗的夙願吧!

人類有人類的溫柔和體貼,但是卻沒有辦法真正了解妖怪的心理。人和妖怪共存的時代早已過去。在東京這樣的現代都市,到處都是人,似乎沒有一處安靜的地方。城市是人類的巢穴,根本沒有妖怪的立足之地。在那些妖怪們一個個被人類殺掉的年月,河童空被塵封在石頭裡,雖然免去一一死,卻在復活後一下子跌人了一個沒有同類的世界。他的驚愕與茫然,一點兒也不比剛剛闖入異界

的千尋少。

「大叔」在車流如潮的街上被車撞死了。在空走投無路、頭頂的盤子裡一點兒水都沒有了的時候,天空忽然陰雲密布,下起了雨,這對空來說不啻是一個奇蹟。對我來說也是。在一些電影中,會有一兩個讓人過目難忘的鏡頭,像閃電一樣一下子擊中人的心臟,將情節推向高潮。這一幕就是其中之一:在空和爸爸的談話中出現過的龍神:空一直很崇敬、一直念念不忘的龍神突然現身在空中,在墨黑的雲層裡翻騰遊弋,讓這個絕望的河童猛然清醒,明白自己應該好好活下去。

總結:不知怎的,這時我忽然想起《葉公好龍》的故事。我認為龍才沒有那麼無聊,因為被人喜歡就興衝衝地從天上跑下來找人,而更願意相信真正的龍就是像這部電影裡所說的那樣,神秘莫測又心懷慈悲,只有在被請求拯救乾渴的大地的時候,或是在挽救一個自己的子民搖搖欲墜的內心的時候,才會現身雲端。空曾經在一次醉酒之後唱起了河童的歌謠,那是一首向龍神祈雨的歌。當時,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也許怎麼都不會想到歌裡所描述的景象竟然真的發生了。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借妖寓人,妖怪的純真,比偽善的人類更可愛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的作品。《河童之夏》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獲得第31回日本奧斯卡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在這部動畫電影裡,人類和妖怪,誰是真純真,誰是假善良,人性的扭曲,被赤裸裸地呈現。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多的人聽聞康一家藏有河童,媒體與慕名而來的群眾將他們一家圍得水洩不通,打擾了往昔的寧靜。此時小酷才發現,在如今繁雜的人類社會裡,似乎早已沒有了自己身為河童的容身之處。動畫《河童之夏》的故事開篇便渲染出悲傷的基調,河童小酷原出生於日本的江戶時代,他的父親為守全世代居住的龍神沼澤而向路過的人類武士求情,但怎知在無意間卻聽聞武士與商人所作的不法勾當之事,不知人情事故的河童父親依然向武士請願。而武士卻擔心自己所犯下的壞事被河童抖落而出,於是在萬分恐懼之下,歇斯底裡地將小酷的父親殘忍殺害。
  • 影視鑑賞;河童之夏,回首已是百年身!
    妹妹的態度轉變更加印證了小咕的完美所在,由河童到人類,後者的醜惡和卑鄙更加凸顯。    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脛而走,引得全城轟動關注,造成媒體的糾纏和民眾的圍觀,上原一家愁雲密布,小咕也是深受其擾。小咕之所以無親無故、無家可歸和無所適從,完全是拜得人類所賜,而人類卻渾然不知,肆意地改造著屬於他們的世界。
  • 《河童之夏》:那個夏天,幸好遇到的是你!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一部感人治癒的動漫電影。河童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妖怪,因為地震的原因一隻小河童被埋到土地裡面,成為了化石,康一在偶然間把河童帶回了家,並給他起名字叫小酷。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被人類殺害的,所以小酷非常害怕人類,然而在與康一與家人的接觸中,小酷與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與小酷的交往中,康一與家人也在逐漸的改變。
  • 豆瓣8.7分的日本治癒系動畫《河童之夏》裡的河童到底是什麼?
    原惠一導演的日本動畫《河童之夏》很治癒很暖心同時也很催淚。相比大家對電影中這個長得瘦小形象怪異但卻很暖心的河童萌到了吧?河童高約60公分至1米,重約45公斤,身上有臭味和黏液,難於捕捉。據說某些地方的河童全身長毛。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河童之夏》用細膩的畫風溫情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一隻河童的冒險之旅。一隻古老的河童如何在如此「現實」的社會之中生存,迎接的它的命運會是一帆風順,還是殘酷的現實。《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河童之夏》是由原惠一執導的動畫電影。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河童之夏這部作品上映於2007年,原作是日本兒童文學家木暮正夫的《河童大騷動》、《河童的驚奇之旅》等系列作品,1987康一一家人和其他人類,對待河童方式的鮮明對比長埋地底數百年的江戶妖怪河童,因人類少年康一的無意發現出現在現代都市,充滿好奇心的現代人類,在網絡發達的時代會如何對待這樣一隻「稀有生物」。
  • 日本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為何日本的妖怪感覺都很幸福?
    說到妖怪,我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張牙舞爪的妖怪,但是在日本的動漫中卻有《夏目友人帳》裡面二級中級這樣的逗比妖怪,也有《犬夜叉》中害人的妖怪,也有《勿忘蛛》裡面這樣的蘿莉蒙太妖怪。那麼在日本的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呢?
  • 豆瓣9.1《河童之夏》——人類大概會失去靈魂吧
    沒有哪個季節像夏天這樣充滿生命力。莽撞,熱烈,陽光貪戀人間。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遇見了一隻河童。《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導演名作原惠一,說起這個名字大概一百個人裡只有一個知道。可突然有人拿出了一隻河童手臂,並且聲稱河童是作惡的妖怪。小咕立馬認出來,這半隻手臂是父親當年被人類砍掉的那隻。它為父親辯解,不是的......突然就哭起來,想起那段可怕的回憶。
  • 中國妖怪之河童,明明是美男子的後代,為何成了其貌不揚的存在!
    中國妖怪之河童,明明是美男子的後代,為何成了其貌不揚的存在!喜歡看日本動漫作品的小夥伴們一定非常的熟悉一個日本的妖怪,那就是河童。在很多的日本動漫作品中,河童總的形象是非常多見的,甚至在《荒川爆笑團》這部動漫作品中,河童更是擔起了男一號的角色,可想而知,河童在日本的知名度是有多高了。但是即便是這樣,也不能否認其實河童是來自於我們中國哦。根據中國的相關古籍的記載,河童最早出現在我國的黃河流域,也就是說他的出生地應該是黃河。另外在古時候的時候,其實河童除了現在這個名字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名字哦。
  • 日本妖怪河童和《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是一個人嗎?
    日本著名的舞臺藝術家妹尾河童,原名妹尾肇,河童是他的綽號,後來因為綽號比真名更響亮,乾脆於1970年改名,把他戶籍上的名字改成妹尾河童了。所以你要注意,妹尾河童不是筆名,而是如假包換的真名!在日本,河童是最為人熟知的妖怪之一。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河童之夏》:觀後感
    《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如其它日本動漫的一般風格,畫風唯美。日本的動漫中喜歡講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由於人類漠視自然,不相信自然神靈的存在,因此肆意破壞環境,擴大人類的生存領土,讓大其他生靈無以寄存。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之——川姬與川螢物語!
    從前,在日本福岡縣築上郡的部分地區,傳說有一種美女妖怪—川姬。據說,如果有人看到川姬後動了心,就會瞬間被吸走精氣。有一天,某村裡的一群年輕人聚集在水車場。不知什麼時候,水車的後面站著一個美女。其實這就是川姬,看到它的人必須臉朝下,屏住呼吸。
  • 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作品集《妖怪大全》出版
    如今,妖怪在日本不僅存在於傳說之中,更是形成了一種文化體系。  日本的原始神道思想以自然崇拜為主,視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為神祇,寓寄對大自然的萬物之感恩。因此,如木茂所說:「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都稱為妖怪。」 這樣一來,日本不但是「八百萬神之國」,更是「八百萬妖國」。  日本關於妖怪的軼聞多如繁星。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河童石是什麼?
    日本的妖怪歷史傳說中,河童在春天時,會待在鄉村附近的小河中,秋天就會回到山裡,而它們的中轉站就是河童石。在日本的大分縣、三重縣、熊本縣與和歌山縣等地,都有河童石。不過,河童石曾被看作是精靈棲息的臺座,是人們信仰的對象,有些地方甚至明令禁止普通人接近。
  • 這些神話傳說裡的妖怪,穿越到電影裡都成了萌物
    而如今,我們早已經把眼光從「機器人」身上,轉向了「妖怪」。妖怪們還都不簡單,全來自言之鑿鑿的神話傳說。年獸 丨《年獸大作戰》相傳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怪獸叫「年」,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河童 丨 《河童之夏》
  • 日本最著名的妖怪「河童」,很多人一聽到就嚇破膽了,在我國也有記載
    說起日本最有名的妖怪,那麼河童就是不得不提到的一個生物了。在日本民間,一直都有關於河童的傳說。河童是一種怨氣凝結而成的妖怪,常在夜間活動,會吞噬小孩。據說在日本人眼中只要看到河童就預示著將要遭到滅頂之災,因此不少日本人一聽到河童這兩個字便嚇破了膽。 但實際上日本的河童是從中國神話中演變過去的。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在地下被「封印」了幾百年之久的小酷,面對將它救起康一和收留它的康一一家人展現出來的是善良和感恩。小酷有太多太多的理由來仇視人類了,作為河童的它也有能力對傷害它的人類復仇,但是它沒有選擇這樣做,導演刻意地描繪了一個善良的生靈與醜惡的人性做出對比。
  •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時間:2007.08.20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不過大師靈機一觸給已塑造的熊人搞個展覽,看不成電影,觀眾仍可感受一下童話內的世界,到東京的朋友不妨趁機看看這本立體圖書是啥模樣。 既然大師退出,自然有人上位,如無意外由《蠟筆小生》電影版導演原惠一操刀的《河童之夏》,應該可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