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CO修飛機牛人,111項國家專利

2021-02-15 航空微讀


最近,一種能自動監控飛機「空中閃屏」故障的系統(LCDU725)被授予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並被正式應用於我國飛機附件維修領域。

這套自動檢測系統,不但極大地提高了監控的精準度,也讓維修員肉眼觀察成為了歷史。

這項專利的發明負責人,是我國頂尖的「飛機醫生」劉明德。深耕飛機附件維修行業36年,他從毛頭小夥到知天命的年紀,一直在同各種零件打交道。

從1985年至今,他見證了中國民航飛機附件維修行業,從近乎一片空白的狀態到打破國外壟斷再到走向自主創新之路的全過程。

帶著「委屈」入行


1985年,20歲的劉明德從技工院校畢業,進入廣州航修廠工作後,他被分配去維修飛機附件。

看到很多同學去了航線維修,劉明德的內心有點不淡定。「當時覺得有點委屈,因為我也想去修飛機!」他說。

除了委屈,隨之而來的,還有「後悔」。「飛機附件技術的發展太快了,每天都要學習啊,讀書時都沒這麼累!」劉明德說。

但時隔30多年,回想起這些往事,劉明德卻由衷地感謝那段經歷。「每天想方設法地把工作做到極致,自己真正明白了什麼是學無止境。」他說。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飛機附件維修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將飛機附件送去國外檢修。

投入大、周期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飛機附件維修行業的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迫在眉睫。

「在負責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總覺得這些設備太貴了。一臺可能要100萬、200萬、300萬,特別是很多小工具,看上去簡單,其實比黃金還貴,可能賣一兩千美金!」劉明德回憶道。

也正是此時,讓劉明德下決心帶領團隊從零起步,自己研發設備。他坦言,由於起步晚,很多維修標準、設備都不熟悉,建設初期困難重重。

「學習、掌握國外前沿技術挺難的。因為這些技術是不開放的,我們只能『跑步』追趕科技的發展。」劉明德回憶道。

憑著這股拼勁,劉明德和團隊成員們摸索著前進。他們不但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還讓中國技術拿到了全球的「通行證」。

「我們修出去的附件,是能在全世界的飛機上使用的!」劉明德說。

工匠精神薪火相傳


2016年8月,「劉明德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劉明德團隊迄今已累計獲得111項國家專利。

劉明德所在的附件業務中心,也成為國內功能最完備的飛機附件維修基地之一,擁有超過400名技術人員。

「國外的不少航空公司,就算在疫情期間也要到我們這裡維修。」劉明德說。

如今,很多「00後」也加入了劉明德團隊。從「60後」到「00後」跨度幾十年,劉明德卻坦言和年輕人之間沒有代溝。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應用前沿技術提高智能化水平,讓我們維修的產品更穩定。」劉明德說。

(王雪薇 夏燕 官文清 張勝強 王倩 郭翔宇 來源:央廣網)

特別提醒#

開課:航材管理高級培訓班

開課:發動機換發管理學習班

專修:飛機租賃及退租知識微信學習班

學習素材,點擊可連結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92項創新成果,34項國家專利……「田大師」再次受邀觀看國慶大閱兵
    田明紮根油田、一路鑽研,30多年來,他先後完成了創新革新成果92項,獲獎44項,獲得34項國家專利,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他也從一名普通的試油工成長為中石化行業的技能大師。記者在國慶前來到江蘇油田,再次記錄和見證了這位油田「創新發明大師」的工作和生活。
  • 肚兜、貓兒鞋、老虎枕頭…… 八旬老人獲六項國家專利
    八旬老人獲六項國家專利更厲害的是,這些手工藝品已經成功申請了六項國家專利,這位老奶奶也成為了密雲最年長的國家專利擁有者。    日前,84歲的梁金榮老人拿到了自己的六本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雙頭老虎枕頭、肚兜、貓兒鞋以及繡著葫蘆、兔子、燕子圖案的鞋墊都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外觀設計專利認證。
  • 石藥恩必普17項專利在86個國家受保護(圖)
    這種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以「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為主要適應症的全新化學藥物,也是我國加入WTO以後,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藥品。  說起恩必普,自然就會提到腦卒中。這種高致命性的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每12秒鐘新增一位腦卒中患者,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我國腦血管疾病患者有700萬人左右,每年死亡人數20萬人以上。
  • 貴州省評出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111項
    9月2日下午,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省2019年度共評出111項科學技術獎。在2019年度評選出的111項貴州省科學技術獎中,包括:授予貴州科學院周少奇教授、貴州大學陳肖虎教授省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華南陸塊陸內成礦作用:背景與過程」等2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寧夏計質院「化學需氧量測定儀檢定裝置」 喜獲2項國家專利
    近日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科研項目「化學需氧量測定儀檢定裝置」喜獲2項國家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實用新型專利。化學需氧量測定儀是一種用於監測環境和水質領域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汙染程度的儀器。該外觀設計專利統一了市場上各生產廠家生產的化學需氧量測定儀的不同比色方式,達到了「多機通用」的目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實用新型專利解決了儀器校準中存在的以上提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快速、低成本、對人和環境友好型的檢/校方法。
  • 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
    原標題: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 蘭州大學1項專利喜獲第21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的獲獎名單,本屆中國專利獎共產生專利金獎30項,銀獎58項,優秀獎696項;外觀設計金獎10項,銀獎15項,優秀獎60項。蘭州大學一項專利名稱為「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的判定方法「,專利號為」201610709400.9」的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 四川新生命再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 自主智慧財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人源間充質幹細胞因子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和「齊墩果酸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的用途」等3項發明專利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 17歲高中生5歲設計光控開關 已有9項國家專利
    他9歲造出「無氟電子冰箱」,12歲發明「太陽能智能戶外井蓋管理系統」,13歲研發「可編程雲物聯終端機及作業系統」,至今有9項國家發明專利……李晨天到底是個怎樣的「牛人」?憑什麼小小年紀就取得這麼多成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帶你去了解這位被外界譽為中國小「愛迪生」的少年科技之路。
  • 中國航空先驅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首飛111年
    1903年,當得知萊特兄弟的飛機發明後,他決心研製飛機;在當地華僑贊助下,於1907年在奧克蘭創立飛機製造廠。從1909年到現在,111年過去了!111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中國航空事業而言,是數代人播種希望、奮鬥逐夢、趕超強者、創造輝煌的漫長徵程。馮如精神始終激勵著中國的仁人志士們前進!
  • 美國都不想放手的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國家有難毅然回國
    而林媛也是一個手握15項專利,執意為國效力的科學家。國家有難,她手握15項專利毅然回國她不斷深入的研究,在電子科技領域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獲得專利15項。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各個國家都在使盡渾身解數搶人才
  • 三十項創新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谷業凱)記者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第二十一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近日揭曉。經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決定授予「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等30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專利金獎,「軌道車輛車頭(2014—3)」等10項外觀設計專利中國外觀設計金獎。
  • 111項!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結果公示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2019年度共評出貴州省科學技術獎111項。授予貴州科學院周少奇教授、貴州大學陳肖虎教授省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華南陸塊陸內成礦作用:背景與過程」等2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西南喀斯特區大氣沉降物質來源解析與環境效應研究」等9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生物信息中代謝網絡流量化的理論和應用創新」等21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授予「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控制性工程水溫原型觀測技術」 1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三種外生菌根菌創新培育及高效應用
  • 隆基股份澄而不清 所謂「 568項專利」明細有待披露
    但記者通過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的中國專利公布公告查詢系統以及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系統獲得的檢索結果,隆基股份(包括「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其曾用名「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累計已獲授權的專利共計110項,其中包含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95項,外觀設計2項,與半年報顯示數量不符(內容詳見《隆基股份專利迷局》)。
  • 海韻公司自主研發迴轉減速機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
    這家小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卻有大作為,今年,該公司自行研製開發的XJE5.0型迴轉減速機,其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屬國內領先,並先後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公司總經理胡永超說,這幾年來,公司就是靠不斷的自主創新求生存、促發展。  海韻公司專業生產XJ系列行星減速機,產品廣泛運用於液壓挖掘機、振動壓路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設備上。
  • 英牛人挑戰各種「不可能」 一年完成52項任務
    原標題:英牛人挑戰各種「不可能」 一年完成52項任務  英國小夥湯姆·羅斯雖然只有24歲,但他在2015年已經完成了52項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中,跑馬拉松、獻血、露宿街頭只是小意思,面對一堆急速撲面而來的板球、赤腳走過一條滾燙煤塊鋪成的小路,或者在大庭廣眾之下來一段即興「脫口秀」,那才是真挑戰。
  • 恭喜漢臣氏再獲益生菌國家專利
    近日,漢臣氏自主研發技術再度實現新突破,榮獲一種發酵乳桿菌優化培養基及其培養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研發團隊克服研發過程中的重重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獲得了多項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 截止目前,公司申請國家專利
  • 百項專利獲批昭示PROTEAN ELECTRIC創新恆心
    上海和英國法納姆2017年5月26日電 /美通社/ -- 全球輪轂電機技術公司Protean Electric於近日獲頒其第100項專利,顯示了其在汽車行業輪轂電機解決方案上的創新先鋒地位。 除了已經被授予的專利,公司另遞交了超過150項專利申請,目前正在被審批中。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曝光」:西南大學高居全國第4名,四年獲批183項!
    近日,軟科統計了2016-2019年中國內地高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青年項目、一般項目、後期資助項目、西部項目的資助情況。2016-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6個子類合計資助24750項,其中有22567項來自於808所本科院校。
  • 如何去辨別專利真偽?國家專利號查詢
    在開放的市場中,琳琅滿目的產品都被冠以專利產品,那麼如何去辨別專利真偽?也許首選的就是專利局網站上的國家專利號查詢, 據了解,目前對於國家專利號查詢日益增加,這也證明了對國家專利號真偽的查詢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那麼在進行國家專利號查詢之前,有必要了解專利號的相關知識,以便於更好地進行國家專利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