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宗法師: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各有各的苦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斌宗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什麼叫一切苦呢,迫惱身心謂之苦,賅括種種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種種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綜觀三界無非是苦,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此毫無虛誕之語也。通常都以為升天是了不起的一回事,殊不知天堂還是三界之內,猶在六道之中,尚未出輪迴,根本是苦,故佛經上說:「修行求天福者是邪見人」,因此天堂之樂,不是確實究竟的,不過比我們人間優勝一些,如富貴人比貧賤人稍為快樂一點而已,並不是富貴人就完全沒有痛苦。如所謂好景不常,盛筵易散,一旦失敗則極樂生悲,彼時所感之苦,勝於貧窮人矣。就是未失敗時,中間不知道也要發生多少逆境。

天上雖比人間快樂是多——衣食自然,宮殿莊嚴,事事如意,若一往觀之,真是殊勝極了,可是詰其根本,仍非永遠究竟之樂,以其有漏十善所感之福,有敗壞故,況且天福享盡時,還有墜落三途之可能。如鬱頭籃弗生到最高的非非想天,終究還墮落飛狸野幹之身,尤其是福盡臨死的時候,有五種衰相的發現,其痛苦難言!故天堂雖然快樂,但非究竟——無永遠——有敗壞,於是佛教不以生天為希奇,都以出三界輪迴為要點,往生佛國為勝事。常言:「天堂純樂無苦,地獄唯苦無樂,人道苦樂參半」,此乃一往之言,未盡然也。地獄唯苦無樂,確實如此,至於天堂純樂無苦,其實不然,人道苦樂參半之說,讀讀下文自能明了,今略舉人生的三苦、八苦來談談。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何謂三苦?乃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環境,如冤憎相會,恩愛別離,所求不得,乃至天災人禍等苦,一切眾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謂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無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殺、烹煮、食啖等苦,其義相同。

二、壞苦(壞是壞滅,苦乃迫惱之謂)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雖比人間快樂得多,但是非永遠,有敗壞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雖受衣食隨意,宮殿莊嚴之樂,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終有福盡墮落之日,其時有五衰相現:一、衣裳垢膩,二、頭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樂本座,其時痛苦非常。涅槃經云:「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五衰相現,極受大苦,與地獄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禪天得……此乃世間有漏之禪,終有變壞之可能,當其定壞之時,生大苦惱,隨念墜落,此即壞苦也。

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此乃無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雖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四仟大劫,然而壽滿定盡之時,還要墮落輪迴,其時生大懊惱,如箭入體,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論》云:「上二界死時,生大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之處,墮落碎爛」,其痛苦可知矣。雖未墮時,也不免常受行陰念念遷流之苦,故曰行苦。

若廣義來說,則三界的一切,莫不含有無常轉變的行苦之氣分!例如:世界則陵遷谷變,滄海桑田。人身則昔日朱顏,今朝白髮。心念則忽焉喜樂,忽焉哀怒。時令則晝夜轉運,寒暑遷移。天道則陰晴晦明,風雲不測,日月互催。人事則窮通得失,富貴循環,興衰靡定。世情冷暖炎涼,昨日逢迎,今朝怨罵,無時無地無物不在無常生滅中轉變。固知人有老病死等苦,莫不皆為無常轉變所驅使,所謂於念念生滅中,不知不覺地賜給我們許多痛苦,乃由身心環境轉變無常的所受之痛苦曰行苦。

總之,諸天雖然快樂,但非究竟,無永遠故,有壞苦行苦故,偈云:『縱然生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故佛教不以升天為稀奇,乃以出三界輪迴為要點,往生佛國為旨趣。

複次,壞行二苦不一定局於上二界,蓋人間仍亦有之。良以世間有為之法,事無堅遠,日中則昃,月圓則缺,天道尚然,何況人事呢!尤其是娑婆根本是苦,雖有少分之樂,乃樂中帶苦,非真樂也。就是真樂,亦難長久享受。如世間榮華富貴,恩愛地位等,何能常恆?所謂「天上無常圓之月,人間無不謝之花」,一旦樂境失去,悲心續起,即樂極生悲也。彼時所感之苦,有不堪言,嗜酒狂嫖濫賭等,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謂之壞苦。就是未失時,中間不知也要發生多少逆境。至於嗜酒耽色等壞事,一班放蕩無知之輩,竟迷而弗覺,耽執之不舍,認以為快樂者,更不必談。

又一切諸法,剎那生滅,遷變無常,所謂瞬息間而春去秋來,不覺地發生爪長;沒有一法是常住的。《成實論》云:「萬法剎那生,萬法剎那滅,轉轉相續也」。又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如世界有「成住壞空」,吾人不想則罷,若要脫離這生滅無常之苦,只好趕快念佛求生極樂,永了生死,得常樂我淨,大家以為如何?

總上三苦,人道之苦乃苦苦也;其中少分之樂壞苦也;於無常轉變的非苦非樂之境為行苦也。又欲界具足三苦,色界無苦苦,無色界唯行苦。

斌宗法師簡介:

斌宗法師,俗姓施,名能展,1911年(辛亥)二月初五,降生於臺灣鹿港。其先世祖父為當地巨富,父昧目公為當代名醫,文學德行亦稱於世,上人少時智慧超人,五歲時就有成人的智慧,能教化同陣的小朋友行善,諸惡莫作。天資超人,坐立端正,品性良好,且有驚人的記憶力。六、七歲時,已通粗淺文字,喜讀經書,吟詩。十四歲時出家。1958年4月7日示寂。

相關焦點

  • 認識佛教的宇宙觀之三界二十八天
    ,無涅盤可入。」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的三個階級,分別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稱「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是都屬於迷界,難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為聖者所厭棄。
  • 淨宗法師:略談佛法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淨宗法師答: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大,也比較寬泛。簡單說幾句。佛教認為,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家共同的業力感現出這樣的世界。這是世界的成因。佛教認為,這裡是穢土,人生也是苦的。"人生是苦"是佛教對人生的基本認識,人生的目的就是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方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最普及、最容易,每個人都做得到、都能得利益的,就是念佛成佛的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願心發起,稱念名號,阿彌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我們、攝取我們、保護我們,直到臨終都不會捨棄我們,一旦我們命終,就被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
  • 淨土宗:娑婆世界到底苦不苦
    這個世間雖然很苦,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就很難產生厭離之心,然而修行淨宗念佛法門,首先要求我們從心裡真實地把這種心引發出來。再說欣慕心,就是渴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雖然極樂世界極為莊嚴、清淨、妙好、自在,但如果我們對它很生疏,不能認知,就很難生起神往之心。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佛道中的三界二十八天(三十六天)
    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共計二十八天道教: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三界之外還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合計三十六重天。五淨居天(五不還天):無煩天(無造天),無惱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阿迦膩吒天)。
  • 「端公」四川一帶極其神秘的法師!
    用此印稟此職者均為奏職法師,天曹均有記錄,與道家法官無二分別。在嚴格端公法用印來說未經受職端公弟子是不可以「雷霆都司印」,但也有借用師傅或師祖之職用「雷霆都司印」者。 在每個地方流傳的端公法都有不同特點,小道目前所接觸和學習的端公法,師傅的法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特點,但大宗法科基本差不多,只是做法大同小異而已,若要論單個法術那就太多不一樣了,各地有各地的特長法術。
  • 本如法師:戒律是佛教徒行為準則 是佛教構建基礎
    至今,我國出家僧徒仍以其建宗律法《四分律》中的行持規則來約束個人言行。近日,本報記者深入終南山律宗祖庭淨業寺,就清規戒律作為佛教之本的獨特性,採訪了其住持本如法師。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早期佛教從「苦集滅道」的「四諦」思想出發,認為世間「三界火宅」,眾生「煩惱深重」,只有嚴格地觀照身、口、意三業,才能獲得寂滅涅槃。因此,以觀照為精神的戒律是證得菩提的必由之路。 「戒、定、慧」三學蘊含著整個佛教的內容。
  • 淨界法師:基本上的正見,由淺入深可以分成三個次第
    非明良決不能益我身心,非大乘決無有出世正楷。人有信心而無智慧,則能增長煩惱。有智慧而無信心,則能增長邪見。故知船及舵師,相須度險,缺一不可,況俱乏邪?這段論文我們分為三段,第一段是總標: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的功德有廣泛的五乘的功德,這種功德深廣如大海。
  • 講座—臺灣法藏法師在永福寺講"從天台宗談大乘佛法的修行觀"
    法藏法師講經 講經會現場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0年4月27日,臺灣法藏法師到浙江省杭州市永福寺梵籟堂講《從天台宗談大乘佛法的修行觀》。永福寺的月真法師,徑山萬壽禪寺的戒興法師,三天竺的智圓法師、杭州佛學院師生,以及上天竺、三天竺、永福寺的法師們參加了此次講經會。
  • 《法華經》第十品「法師品」新說
    <法師品>:什麼是法師呢?法師本為說法之人,以法為他人之師,自身則依法為師,故稱名法師。《雜阿含經》卷一說:「云何名為法師?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 淨宗法師:念佛好比領「支票」
    無量壽經: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阿彌陀佛五劫思維,兆載修行,圓滿一切功德,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面,交給我們,可以免除三界六道的輪迴,可以直證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圓滿功德。很多人往往看不起六字名號功德,反而執著自己所修的一點點人天有漏善法,那個怎麼能比呢?「我修布施,我做善事功德;你光念佛怎麼能往生?我這樣行善積德才能往生!」其實大錯特錯!這是知見上的根本錯誤。
  • 演項法師、寂湛法師、常濟法師榮獲「金蓮花」一等獎
    寧波市民族宗教局局長金黎萍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科)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法師做總結髮言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如瑞法師、心澄法師、正慈法師、宗性法師、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宏度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怡藏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師,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向學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副主任長順法師,寧波市佛教協會會長誠信法師等參加閉幕式。
  • 宅可安液體卷材廠家:樓面爆裂用哪種防水塗料
    液體卷材介紹 宅可安高分子聚合物液體防水材料(液體卷材單組份產品),它具有以下特點: 1、高度彈性 能覆蓋建築物受輕微震動、熱脹冷縮、開裂、下沉等原因產生的小與3-20毫米的裂縫。
  • DNF死肥宅是什麼梗 DNF死肥宅是什麼意思
    最近火遍阿拉德大陸事情,莫過於,DNF「死肥宅了」,很多玩家都不清楚,這個死肥宅到底是個什麼梗,今天安趣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DNF死肥宅是什麼梗,快一起來看看吧!  這次事件發生在一個名叫《學妹來了》的節目中,2017年4月23日的「什麼樣的男生算真屌絲」中,上面這位妹子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玩DNF的人都是死肥宅,這話一出,我大DNF幾百萬勇士一下就暴躁了起來,各大QQ群、貼吧、論壇都因為這件事沸騰起來。
  • 陰陽兩宅呼龍口訣
    新居後,請諸位先師、列位貴人:保佑小孩之人花根端正、橋路光明、金打花枝、銀打花葉、白天貪玩、晚上貪睡、快高快大、無災無難、長大成人。保佑讀書之人聰明伶俐、天資超卓、過目成誦、級級學進、科科狀元、金榜題名、讀到大學、留學、畢業歸來個個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人人能享受到國家的高官厚祿、前途光明、富貴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