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Direct RNA 測序丨我們可以做什麼

2020-08-25 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

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轉錄組測序已經成為研究基因表達調控的主要手段。二代測序技術通量高,更多的關注基因表達量,然其局限性在於測序讀長短,轉錄本產生拼接錯誤,導致轉錄本結構不完整。生物體內複雜多變的轉錄本是調節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多樣性的重要機制,準確鑑定轉錄本結構,是深入研究基因表達調控模式的基礎。

全長轉錄組研究可全面快速的獲取有參或無參物種特定組織或器官在某一狀態下的全長轉錄本信息,構建轉錄本基因集。相較於RNA-seq,基於Nanopore三代測序平臺的轉錄組研究,無需打斷,直接讀取5』 端到3』-PolyA的高質量完整轉錄本,準確鑑定可變剪接、新基因/新異構體、可變多聚腺苷酸化、融合基因等,完善基因組注釋。此外,Nanopore平臺更擁有獨一無二的Direct RNA測序方式。

那麼,使用Direct RNA測序技術,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帶大家解析一篇新出爐的direc RNA 測序文章

中文題目:使用direct RNA測序技術對秀麗杆線蟲進行轉錄組測序

英文題目:The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of C. elegans using direct RNA sequencing

發表時間:2019.04.09

發表期刊:BioRxiv

研究背景

目前絕大多數的轉錄組注釋都是依賴於cDNA高通量測序固有的短讀長測序技術。線蟲的基因組緊湊,注釋良好,細胞譜系穩定,是一種理想的實驗模型生物。然而,在秀麗杆線蟲的轉錄組中,大約有超過一半的轉錄本缺少全長信息的支撐,且依賴於無法跨越轉錄本全長序列的短reads的預測。同時,利用短讀長對polyA和3』UTR進行預測,並不能直接鑑定到剪接轉錄本的起始位點,且在3'UTR鑑定中,依賴於將推測的剪接位點分配給最近的重疊或上遊基因。相比之下,納米孔測序沒有理論上的讀取長度上限,能夠在單個分子水平上對轉錄本進行一端到另一端的測序。

材料方法

材料:L1、L2、L3、L4、幼年成蟲(YA)、成蟲,雄性線蟲;每個時期兩次技術重複

方法:20 µg Total RNA,調取約600ng PolyA RNA;GridION 平臺,direct RNA sequencing

結果

1、線蟲測序數據統計及全長轉錄本鑑定

選取線蟲發育的L1、L2、L3、L4、幼年成蟲(YA)和成蟲時期,以及雄性成蟲,其中幼年成蟲和成蟲雌雄同體,對其進行direct RNA測序,每個時期兩個技術重複。共計獲得5.54M reads,其平均長度為739到934 bp,基因組比對率為87.8%。

通過一系列的篩選標準,最終共計獲得2.9M 全長reads。綜合所有階段,最終鑑定到25,944 個全長轉錄本,其中20,987個轉錄本有唯一的可變剪接形式,16,325個轉錄本有唯一的3』UTRs ,平均每個階段鑑定到超過12,000條全長序列。在和線蟲資料庫進行注釋比對後,有12,613 轉錄本和10,711 個基因有全長數據支持,此外還鑑定到4,234個新基因和7,404 個新轉錄本。其中,發現9,900個已知可變剪接轉錄本和2,188個新的可變剪接轉錄本,對應1,349個基因。在這些新的剪接轉錄本中,有1,283個轉錄本在注釋的供體和受體剪接位點之間存在新的剪接位點,同時173個轉錄本還存在新的外顯子。


圖一 全長轉錄本測序概述


2、3』UTR鑑定

本文共鑑定到16,325個唯一的3』UTR轉錄本,在每個階段均鑑定到超過10,000 個3』UTRs。將鑑定到的3』 UTR與已知資料庫進行比對,發現共有82.9% UTRs的重疊。此外,還鑑定到2,304個新的發現的3』 UTR。3』 UTR的長度會隨著階段的延續,從L1到L4,逐漸變短,在成年線蟲中,雄性線蟲的3』 UTR要短於雌雄同體的成蟲,而成蟲的 3』 UTR要稍長於L4階段的成蟲,這與前人的報導相反。通過不同階段多聚腺苷酸化位點統計,發現在不同階段,其位點不存在顯著差異,該結果表明,不同階段3』 UTR的長度分布與多聚腺苷化位點無關。


圖二 3 』 UTR特徵統計


3、PolyA尾預測

研究表明,在黑腹果蠅中,polyA尾的長度會隨著發育階段而呈現出動態變化。而在本文中,通過對線蟲不同時期polyA長度的統計,發現其變化比較穩定,在幼蟲發育階段,其變化範圍為49nt(L1)到54nt(L2);在成蟲發育階段(幼年成蟲、雌雄同體成蟲和雄性成蟲),其polyA長度中位數為58nt,要長於幼蟲的polyA長度(52nt)。該結果表明,在成蟲和幼蟲之間,polyA的長度變化最為顯著。將L4階段的polyA長度分布與前人研究報導進行比較,發現其長度分布非常相似,均在30~40 nt出現峰值,並向較長的尾部延伸。

PolyA的長度,有可能和3』 UTR區域的polyA剪接位點(AAUAAA)有關。為了證明該推測,本文對不同polyA剪接位點類型(經典的、可變的及無剪接位點)的polyA尾進行了長度統計,發現不同類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3』UTR區域不存在polyA剪接位點的,具有更長的polyA尾巴。在3』UTR區域,無polyA剪接位點的,其polyA長度中位數為58 nt,具有可變polyA剪接位點的,長度為46 nt;具有經典的polyA剪接位點(AAUAAA),其長度中位數為48 nt。研究表明,polyA尾的長度與基因表達呈現負相關,即高表達的基因具有更短的polyA尾。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發現,在幼蟲發育階段發現有相似的負相關關係。例如,Y37E3.8基因的a轉錄本的表達要顯著高於b.1轉錄本,其polyA尾相較於b.1更短。polyA長度和基因表達水平的相關性R2 最高為0.1297。在成蟲發育階段,polyA長度和基因表達水平的相關性並不是很高。該結果表明,基因表達水平和polyA尾長度的負相關性具有階段性。最後,本文研究了polyA長度與內含子保留可變剪接事件的相關性。研究表明,在人類細胞系中,polyA尾的長度與內含子保留有關。在本文中,也發現polyA尾和內含子保留事件呈現正相關。該結果表明,polyA尾在轉錄後調控存在一種保守機制,即在核轉錄本中,其擁有更長的polyA尾,而隨著轉移到內質網的過程中,polyA尾會進行脫腺苷化而進行轉錄後進程。


圖三 PolyA 特徵統計

小結

在本研究中,作者更側重於關注全長轉錄本的結構分布,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從本研究可以看出,使用Nanopore測序平臺進行direct RNA測序,藉助其長讀長優勢,可準確鑑定轉錄本的結構信息。此外,Nanopore平臺還擁有cDNA測序方式(橄欖果蠅胚胎發育的動態變化解析),多種建庫方式,可滿足不同的研究需求。

相關焦點

  • 方法升級 牛津納米孔公司開發Direct RNA測序方法
    雖然建庫中生成了cDNA,但是並不對其進行測序。Turner解釋,省略cDNA步驟而進行Direct RNA測序是可行的,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儘管並不對合成cDNA測序,但合成cDNA提升了測序性能。cDNA可能通過降低RNA的分子內二級結構,幫助提升了通量。
  • 轉錄組研究新利器:ONT直接RNA測序,鹼基修飾、轉錄異構體一網打盡!
    2018年便開展ONT直接RNA測序服務,並承擔了國內首篇ONT直接RNA測序相關研究的建庫測序工作[2]。希望組ONT直接RNA測序服務隆重升級,4大優勢助力轉錄組深入研究。這些均聚物可以長達數百個核苷酸,單獨使用短讀長測序的數據很難進行測量。ONT直接RNA測序獲得的全長轉錄本包含poly(A)尾信息,利用算法工具計算出poly(A)尾的長度,估算每個讀長序列的poly(A)尾長,甚至能夠發現異構體間poly(A)尾的區別。
  • 基因測序(視頻+課件),輕鬆學會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比如,什麼是基因組,什麼是轉錄組,什麼是蛋白組,什麼是染色體,什麼是基因,什麼是基因重組,什麼是進化/演化,什麼是表觀遺傳,什麼是變異,變異類型有哪些,NGS技術是什麼,測序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DNA是如何被測出來的等這些東西。因為,你只有真正了解數據是如何來的,才能更好地明白數據該如何處理和分析,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挖掘出它背後隱含的生物知識。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測序數據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AD的發病機制,並為開發新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法鋪平道路。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但是其中一小部分癌細胞可以承受其攻擊而存活下來,最終導致癌症復發。為了更好地了解為什麼有些癌細胞可以通過化療被殺死,而有些癌細胞可以抵抗化療,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首次展示了單個癌細胞群中的單個細胞對化療造成的DNA損傷的不同反應。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打開APP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單細胞RNA測序簡介
    一、單細胞RNA測序的來源從早期的科學研究開始,我們就知道,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完全相同的遺傳信息。因此,體內細胞的多樣性來自於基因表達,每個細胞必須表達一組基因,並抑制另一組基因以使其正常工作。但是我們很難精確定位哪個基因(或一組基因)對每個細胞至關重要。
  • non-coding RNA databases匯總
    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與計算生物學的興起,使得人們對RNA領域的理解越來越深入,ncRNA領域也越發火熱。ncRNA參與了大多數生物學過程,調節生理,發育甚至疾病。在對癌症的研究中也發現ncRNA十分重要,扮演抑制腫瘤與導致腫瘤的角色, 這些研究為癌症治療藥物的開發提供了契機。
  • 【Nature子刊】史上最大單細胞RNA測序項目!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個癌細胞RNA測序項目,包括55000個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和20000個正常腦細胞。
  • 科學家發現人類細胞表面穩定附著RNA分子
    過去人們曾認為,人類核基因組產生的RNA並不存在於具有完整細胞膜的細胞表面,而這一新發現刷新了我們對細胞表面分子的認識。 「細胞的外表面就好比人的臉,要識別細胞是好是壞,比如是免疫T細胞還是腫瘤細胞,最重要的就是看它表面有些什麼。」鐘聲教授解釋說,「細胞的表面分子協助了細胞的通訊和相互作用。」
  • 科學家發現人類細胞表面穩定附著RNA分子
    根據在Genome Biology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鐘聲教授與其合作者張良方教授、陳真教授共同領銜的研究團隊,利用專門開發的檢測和測序技術鑑定出,這類細胞表面RNA分子由細胞核內的基因組編碼產生。過去人們曾認為,人類核基因組產生的RNA並不存在於具有完整細胞膜的細胞表面,而這一新發現刷新了我們對細胞表面分子的認識。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此外,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了人類和小鼠之間環狀 rna 的保守性分析。由密西根大學開發的由癌症臨床樣本彙編的環狀 rna 資料庫。在這個資料庫裡面可以查詢到某個 circRNA 在不同癌症臨床樣本的表達情況:
  • 基因組測序是什麼
    從生命的化學字母翻譯成我們的書面字母的DNA序列可能如下所示:也就是說,在這個特定的DNA片段中,腺嘌呤(A)之後是鳥嘌呤(G),之後是胸腺嘧啶(T),其後是胞嘧啶(C),另一個胞嘧啶(C ), 等等。什麼是基因組測序?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是很多。通常將基因組測序與「解碼」進行比較,但是序列在代碼中仍然非常多。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眾所周知,每個細胞都存在其自身特異的基因表達模式,以往對細胞群或組織進行整體的測序時,細胞間基因表達的差異很有可能會被平均。昨天我們共同了解到如何對單細胞進行 DNA 測序,很自然地我們也會想到,如何對某單個細胞的 RNA 進行「拍照」,讓每個細胞寶寶都綻放光芒呢?
  • 科學家揭示RNA摺疊背後的原理
    研究人員利用下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發現了一系列RNA分子摺疊趨勢的相似性,並將這些RNA分子稱為核糖開關。近日,由美國西北大學Julius Lucks教授領導的工程研究小組發現了作為細胞「生物傳感器」的RNA通過控制基因表達來監測並應對環境變化的機制。
  • 《Genome Biology》:當circular RNA遇到單細胞測序……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類來源於RNA轉錄本,以環狀形式廣泛存在的具有調控功能的非編碼RNA。
  • 試驗對比了RNA測試與DNA-RNA測試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性
    比較Afirma基因組測序分類器RNA測試和ThyroSeq v3多基因基因組分類器DNA-RNA測試的診斷性能時,發現在診斷細胞學不確定的甲狀腺結節惡性腫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 研究解析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
    新一代測序技術又稱作深度測序技術,主要特點是測序通量高,測序時間和成本顯著下降,把這種高通量測序技術應用到RNA上,也就是將各種類型的轉錄本用深度測序技術進行高通量定量檢測,統稱作RNA-seq或RNA測序。隨著新一代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RNA測序(RNA-seq)已成為基因表達和轉錄組分析的重要手段。
  • 新格元方南:自動化的細胞分離和測序前完整解決方案是我們最核心的...
    我在凱傑負責的 market program 在 2012 年就推出了專門針對單細胞測序的試劑盒。2017 年,10x Genomics 推出了商業化的產品。我當時在諾禾致源負責研發,也用過 10x Genomics 的產品,我們發現海量單細胞測序能解決很多問題,而且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他們的商業化產品做得很成功,但是我們覺得這家公司做臨床轉化有一些「先天的缺陷」,而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