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階段,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因在國內沒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遠赴美國,被美國科學院入選為外籍院士的文章充斥網上。這位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導,聽說37歲就攻克了50年沒有解決的科學難題而名滿天下。
我真的很欽佩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博士,也為她沒評上中科院院士而感到遺憾。
佩服歸佩服,不過,我為她的做法感到不理解。
僅僅受了點委屈,就遠渡重洋投身外國,難道科學家就沒有家國情懷嗎?
我不了解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制度,所以也不能妄加揣測。只是對這位美女教授的做法,和她的品質和情懷提出質疑。
偌大的中國,可以說人才濟濟,不可能人人都評為院士。袁隆平屠呦呦,他們哪個貢獻比你小了?聽說他們也沒有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果他們去美國,估計早就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了吧!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走呢?
新中國剛剛成立,有多少著名的科學家放棄了國外的優越生活。衝破了重重阻撓,毅然回到新中國,把自己的科學知識應用到新中國的經濟國防建設之中。錢學森,錢三強,李四光,郭永懷,鄧稼先……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如雷貫耳。
也許,顏寧是這樣想的:在中國你們不重視我。我一到美國,人家就聘我為外籍院士。你看人家多重視我呀!
中國的院士評選制度,也許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陷。顏寧的出走,也並非全是她的錯。
她有理由出走,而且理由冠冕堂皇。更所謂人各有志,不能強勉。
由此,我想到另一個人一一桌球教練劉國梁。
劉國梁可以稱得為世界頂級教練員。在現役世界桌球界,如果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在他當運動員的時候,就拿過所有桌球運動員能拿到的冠軍。又是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奧運會男子單打大滿貫的選手。驕人的戰績熠熠生輝。
退役之後,他擔任中國桌球隊的教練。憑藉他和他的教練組以及桌球隊全體隊員的努力,把中國桌球隊送到了世界乒壇的巔峰。動不動就包攬了世界級比賽的全部金牌。
國際乒聯為了限制中國隊,避免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針對中國隊的長處多次改變規則,企圖給世界其他國家的球隊留下一席之地。
可是劉國梁並不害怕。他以不變應萬變,照樣穩居世界巔峰,讓別的國家的運動員一和中國隊員對陣就感到絕望。
然而,就這樣一位優秀的教練員。在國內某些精英鼓吹的「扁平化」管理之中靠邊站了。
2017年劉國梁被莫名其妙地解除了桌球總教練的職務,被任命為19位乒協副主席的最末一位。
這種明升暗降的方式,徹底架空了他。英雄無用武地,賦閒在家的他,只能悠閒地教女兒打高爾夫球。還有一度想和王楠夫婦合夥去做生意。
中國罷免了劉國梁,最高興的可是外國桌球界。你不用,我要!好多國家向劉國梁伸出了橄欖枝,年薪也從幾百萬到上千萬。我們的鄰國日本更開出來天價數字,企圖把他挖走。
誰也沒有想到,面對著光明的前途和大把的金錢,劉國梁竟拒絕了。他說:
面對這種情況,劉國梁更有條件走出國門。如果他走出國門到外國去任教,國人除了說幾句惋惜的話之外,你找不出來理由來譴責他。
可是為什麼他寧可呆在國內賦閒在家,也拒絕了外國優厚的待遇熱情的邀請呢?
或許,從品質和道德情操這方面能找到答案。
一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並不是你嘴上唱唱高調就可以了,而是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才能體現出對祖國的熱愛。一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在具體的實踐中才能得到驗證。
顏寧和劉國梁,在處理同一性質的事件時候,判若兩人。
我們不知道誰對誰錯。只知道劉國梁重返桌球界,為祖國的桌球事業增光添彩。而顏寧出走美國,任什麼大學的教授,為美國的教育事業&34;。
對於出走美國,顏寧自己解釋說:「生怕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可能固步自封而不知;換一個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理由多麼謙虛和冠冕堂皇,但願這是真的!
《黃金一百秒》裡有一個口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可是在哪兒發光,應該有區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