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2020-12-06 美詩美文

前段時間,英國BBC拍了部很有意思的紀錄片,名叫《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說實話,拍得還行,畢竟是致敬咱們詩聖的作品,情懷總歸還是有的。不過不少網友對這個片名倒是有意見了,小美身邊也有詩詞迷表示:杜甫最偉大,那是把咱詩仙李太白擺在哪兒了?

這當然是戲話,不過也說出了一些網友的疑惑,為何BBC非得拍杜甫,不拍咱們的李白?從這部紀錄片的內容來看,他們欣賞的正是杜甫的家國情懷和普世的善良,事實上就這一點來說,說杜甫是最偉大的詩人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

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

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其實小美很理解答錯的朋友,因為依我們的認知,古人品格是很高尚的,既然李白不想成為這類人,那這蓬蒿人多半就非善類,選A 和選C才說得過去。但李白不是孔聖人,不是屈原,不是陶淵明,也不是杜甫,他是一個更自我的文人,所以他想表達的僅僅是我李白不會是個窮人。我們來讀一讀全詩:

《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公元742年,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的詔書,要讓他入朝為官了。這下他可得意壞了,這就是要出人頭地了,心情大好的李白便寫下了這首詩。

詩寫得很張揚,前6句寫的是自己的欣喜,新酒端上來,佳餚吃起來,和兒女們嬉笑打鬧。他要高歌,要狂醉,要起舞與日爭輝。後6句寫自己與家人告別時的情形,要離開妻兒了,他沒什麼不捨得的,「著鞭跨馬」就要走。留行,還數落了下妻子:你不是一直像會稽那看不起朱買臣的愚人一樣,看不起我李白嗎?我現在要仰天長笑出門,我就說我不可能是久居草野中的凡品。

大家看看詩仙這得意勁兒,只是要入朝為官了而已,對家人沒有半點不舍,對妻子也沒有感恩,只顧著自己開心。而且所謂「蓬蒿人」,並不是人品不好的人,指的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鄉野之人,這類人不就是無官無職,也沒什麼錢嗎?怎麼就讓你李白如此不屑了呢?

當時在詩詞大會中,「蓬蒿人」的答案公布後,康震老師就開始解釋。他提到李白是很有豪情個人,但提到詩的人生境界時,他也皺起了眉頭。他為何要皺眉?因為李白在這首詩中,確實沒有體現出一個古代傳統文人該有的性格。康震表示:李白固然是時代驕子,但有時候也不免有些俗人之氣。在一旁的主持人也不得不打個圓場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點」。

是的,李白的詩是很浪漫的,但他自己確實有俗人之氣。李白對金錢和名利,沒有陶淵明灑脫,他不會「不為五鬥米折腰」;李白也沒有杜甫那麼深的家國情懷,所以他寫不出三吏三別。但就是這麼一個俗人,為何卻仍能站在唐詩之巔千年?或許原因很簡單:他夠真實!

以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來說,他雖然不符合傳統儒家謙虛、不計較名利的風格,但詩中的種種都是一個普通人的反應:就是不願意做鄉野之人,就是要出人頭地,就是要讓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性格不完美,卻夠率性、夠真,這就是李白的魅力,獨一無二。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詩詞大會連出兩題,多人答錯
    李白的狂是一絕,酒是一絕,劍是一絕,浪漫是一絕,同時他的交際亦是一絕。李白的交際圈非常廣,除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王維,什麼帝王官宦、僧侶山道、文人墨客、妻子情人、親戚朋友的,都是他生命歷程中的重要體驗。有聚就有散,經歷了觥籌交錯,接下來就是離合悲歡,李白執筆為他們寫下離別。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是什麼?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就像詩詞大會便曾考過蘇軾那首著名的詠月詞《水調歌頭》,問經典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的「長久」指的是什麼長久?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次出錯的詩句,竟然是我們在小學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望廬山瀑布》。詩詞大會當時考察的題目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香爐」指的是?
  • 歷史上最「囂張」的6句詩詞,太狂妄,第一句除李白外無人敢喊!
    我死以後還有萬萬人能夠記住我,直到千年、萬年,只要還有人,只要尚有文明。我們都知道,李白的詩歌瀟灑飄逸,也都知道李白很狂放,然而,究竟有多張狂,這6句詩歌告訴你答案。第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彷佛在推杯換盞中看見了氣吞山河,能夠說出這一句話,該是多有底氣。
  • 以詩言心,以詩明志,傳承詩詞歌賦
    今天跟大家聊的詩,不僅僅是詩歌、詩詞的詩,泛指中國古典文學裡的詩詞歌賦。我們現在人寫文章當然不會像古詩詞一樣之乎者也,都是白話文了,容易讀著理解。但詩詞歌賦過時了嗎?失去它的意義了嗎?江蘇人秦觀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借牛郎織女的傳說一句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勝過說「我愛你」千百遍。詩詞中有無數的喜怒哀樂,但我們讀詩有時只見景色沒有情感,但是經過仔細賞析,卻發現作者已將全部的情感融入於眼前的景色。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何意?詩詞大會41人答錯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首詩是如今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也是唐代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小學就會背了。按道理來說,它這麼通俗易懂,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住了百人團41人,這是為何?我們先來看看題目: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是什麼意思?
  • 上海因颱風菜價直線上漲 蓬蒿最高15元一斤
    相比芋艿、毛豆等節令食品漲幅有限,一些綠葉菜的價格倒是明顯上漲,蓬蒿最高15元一斤,芹菜10元一斤。請聽報導:  中秋小長假,免不了燒些好菜、招待親友,可不少馬大嫂們這幾天發現,菜籃子重了不少。  [1:太貴了,15元一把蓬蒿,6塊錢雞毛菜。  2:貴一點的哦,芹菜10元一把,絲瓜本來6塊一斤,現在7塊一斤,這個雞毛菜5塊一把。]
  • 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出水芙蓉」最早形容什麼,百人團49人不知道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一個常識性的題目:成語「出水芙蓉」最早用來形容什麼?百人團竟有49人不知道。49人是一個什麼概念?看似不多,但幾乎達到了總人數的一半,而且能夠進入百人團的,又豈非是泛泛之輩?所以,這一結果,令人震撼,發人深省。
  • 大叔家的家常菜:蓬蒿拌香乾,香氣撲鼻,軟糯脆爽,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家常菜:蓬蒿拌香乾,香氣撲鼻,軟糯脆爽,家人愛吃!好多年前,我在南京小叔家頭一次嘗菊花菜,甚覺新奇。此湯湯色清亮,悅目怡人。粗看菊花菜的外形,頗似上海的蓬蒿菜。仔細看,它的葉片細瘦瘠薄,有點像芹菜葉,不似蓬蒿菜般肥厚多汁,嘗一嘗,吃口也全然不同。始知二者的確不是同一物。今春上海出現一種葉異常短小,莖卻粗壯,長約尺許的新品種蓬蒿菜。它飽含水分,用指尖輕輕一掐,汁水迸濺,可見其嫩。我家附近菜場只有一個攤位有賣。買來多次,清炒,極為嫩爽可口。
  • 五首經典詩詞,寫盡年少輕狂,如果你還年輕,一定要讀一讀
    許巍在《曾經的你》中深情地唱道:「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如今你四海為家」。費翔也在《故鄉的雲》中說:「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行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年少輕狂,躊躇滿志;每個人也曾有過凌雲壯志,萬丈豪情,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將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稜角慢慢磨平,時間讓我們的希望化成了失望,最終只落得個四海為家,行囊空空。這樣的人生,不止是你和我所有,古人也有,而且用詩詞作了記錄。
  • 李白:酒仙醉成章,劍客舞劍狂——等一個李白要多久?
    在余光中先生的《尋李白》中寫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誠如所言,李白是只屬於盛唐的詩人,他也是盛唐的代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意氣風發時大笑幾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惆悵落寞也不曾彷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失意落魄也只是笑談兩聲:「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愁緒紛飛不過寥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甚至在暮年流放之際聽聞赦免的喜訊,猶能作《早發白帝城》,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來表現出自己不服老而歸心似箭的朝氣蓬勃……誰又能想到,這是詩人在世最後的兩三年裡的詩作呢
  • 董卿攜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載譽而回!首期「無胃人」堪稱我輩楷模
    央視作為業界標杆,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真得算是不遺餘力,《經典詠流傳》《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都是高水平的作品,很受各年齡層觀眾的喜愛,同時也為廣大青少年放鬆之餘提供了又一個拓展知識面的好平臺!
  •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你讀過最大氣的詩句是什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我仰天大笑,出門而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呢?5.——曹操《觀滄海》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蘇軾最滿意的作品,年年入選課本,詩詞大會考一題卻不少人答錯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而蘇軾正是有著這樣萬裡挑一有趣靈魂的人。自古以來,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謙遜,不過文壇不乏狂傲之輩,但是最有名的莫過於「蘇辛」二人,也就是蘇軾和辛棄疾。如果說作為文人的蘇軾滿腹經綸,是北宋文壇不折不扣的大明星,那麼在官場中的他則缺乏一些「眼力見兒」。因為對王安石變法持有不同的政見,他自願請求外任,先是到杭州做通判,而後又到了密州任太守。正是任職太守期間,蘇軾寫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中最為滿意的一首作品,也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相信大家都在教科書中學習背誦過這首詞,因為這首詞很是經典,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年輕時在《與韓荊州書》中稱「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中年時就來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老來還相信自己「懷經濟之才,抗巢由之節,文可以變風俗,學可以究天人」。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龍洋教科書似的經典開場語全在這裡了
    中國詩詞大會,除了比賽,還有兩個更大的看點,一個是人人皆知的嘉賓老師的點評,還有一個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每一場比賽開始前,主持人龍洋的開場語。可以說,開場語是經過精雕細琢的美文,是詩詞化用的最高境界,是堪比教科書的典範,是閱讀作文的最好素材。
  •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
    如今,我國掀起了一場國學熱潮,電視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像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動全民重溫中華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個發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故事。
  • 推薦| 他的表演,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原標題:推薦| 他的表演,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劇場區別於影視的魅力在於 你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大屏幕 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寫他的演出宣傳推文總能逼瘋小編,因為他的演出只有親眼觀看才能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又無法用文字清晰表述出來,於是當微信小編們寫不出演出宣傳的時候最後只能開始寫他本人。」
  • 致敬壯麗70年,2019年浦東新區科普詩詞大會開幕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北國大致相當於什麼位置?當臺上選手答錯的時候,被抽中的臺下學生上臺準確的回答「黃河流域以北」;「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舜堯」出現在什麼時代?「上古傳說時代」,果然高手在民間。為了贏得觀眾支持,臺上兩隊選手分別用各種辦法、表情向臺下觀眾致意「討好」。而觀眾則以高達89.6分貝的吶喊,支持他們心目中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