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裡有一條不起眼的規定,可幫你應對勞動合同中的大陷阱

2020-12-05 勞動法實務乾貨平臺

勞動合同終止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相應發生終止。實務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關於勞動合同終止的問題均較為敏感,尤其對於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情形而言,還涉及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問題。然而實務中總是有些法律人「聰明」的設計一些可以讓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似乎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條款。那麼這種「聰明」做法是否有效,勞動者應當如何應對呢?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回顧一下,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關於勞動合同終止的事由有哪些。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共規定了六種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定情形,其中第一項是關於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情形涉及用人單位可能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問題。其他無項則屬於勞動合同當事人發生死亡、喪失勞動能力、解散註銷等特殊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有的用人單位的法務或顧問律師就為用人單位設計了另一種勞動合同的終止形式,附條件終止。所謂附條件終止,即,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某項條件成就時,勞動合同即告終止。由於附條件終止並不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所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的任何一種情況,因此勞動合同法也並未規定依據該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問題。

部分用人單位正是以此為條件,通過為勞動合同附加終止條件以試圖達到不需要考慮勞動合同終止時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問題。例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者年度業績未達到某個標準的,則雙方勞動合同發生終止。用人單位此時不承擔經濟補償金支付義務。勞動合同中的此種業績為條件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從民商事合同的角度而論,勞動者同意了上述類型的條款,則應當接受此種約束。然而從勞動法角度而論,則並非如此。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之外,再另行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此條款就是為了解決某些用人單位藉助勞動合同約定技巧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而設計。不過遺憾的是,實務中不少勞動者甚至不少法律人對該條款並未過多關注。

從實務的角度而論,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了此種終止條件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如果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的上述規定,主張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的條款無效。如果用人單位已經完成了勞動合同的解除,則此種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當然,如果勞動合同中只是存在上述約定,但是用人單位實際並未啟動該條款的適用,則勞動者據此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只相當於勞動者的一般辭職行為。雖然該項約定存在違法,但是由於並未實際執行,在司法實踐中勞動者很難據此主張經濟補償金。

相關焦點

  • 浙江2010年1月自考《勞動關係與勞動法》試題
    一般社會青年 D.在職青年工人  3.勞動法中對於民事責任的規定體現了( )  A.約定責任優先的原則 B.客觀責任優先的原則  C.法定責任優先的原則 D.嚴格責任優先的原則  4.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等有關法規規定,經企業申報,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者企業主管部門決定的獎勵有( )  A.記功、記大功 B.通令嘉獎
  • 在校生籤訂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籤訂合同就成立勞動關係了嗎?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 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全套(含合同模板、培訓協議、解除合同通知等)
    一般生產、工作崗位上的員工,應訂立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但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提出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1.3新聘用人員,初次籤訂勞動合同一般可籤2~3年勞動合同期。合同期滿,對經考評符合工作需要的人員,經與本人協商一致,可續訂較長期限的勞動合同。
  • 涉外勞動合同糾紛應注意什麼?
    戴新進律師解答:在華外國人適用中國勞動合同法的法律依據根據中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規定,勞動合同,適用勞動者工作地法律;難以確定勞動者工作地的,適用用人單位主營業地法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明確了,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排除適用中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這裡所說的強制性規定就是就是指中國的勞動合同法。因此外國人在我國就業和中外資企業在我國聘用外國勞動者時需要注意中國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 張希律師:因為沒籤勞動合同,就想說我是兼職?!
    畢竟未籤合同,對方紅口白牙,隨意地就下了這麼個定義。於是你立馬陷入重重思慮:我咋就成了兼職啊?是不是兼職我自己心裡沒數嗎?再說,就算兼職咋的了!兼職了我就不是勞動者了嗎?!就不配受勞動法保護了嗎?兼職會有什麼別樣的法律後果嗎?
  •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年假是指職工工作期間一年一次的帶薪休假,這是勞動法規定的屬於員工的一種福利。那2018勞動法年假規定是怎樣的?年假天數如何計算?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 勞動合同到期終止的三種情形!最後1個案例企業一定要注意
    其實大家都應該知道,在我們整個的企業勞動用工的管理過程中,在這個離職的環節才是最容易出現糾紛的,那麼我們也在裁判文書網,作為一個統計,你比如在這個勞動合同履行的過程中,一般只要你不去調崗調薪,就是不發生變化,一般也不會出現特別大的問題。
  •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七大誤區
    這些問題確實沒有那麼簡單,加之各地勞動法政策有所不同,這些問題就更難弄明白。小編羅列了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相關知識,供各位閱讀! 當然,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與勞動者協商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同樣,勞動者也可自行提出辭職,解除雙方所籤署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終止,必須要符合哪些條件嗎?
    根據《企業破產法》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 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可 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 申請。用人單位一旦被依法宣告破產,即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其主體資格消滅,與勞動者籤訂的勞動合同歸於終止。五是用人單位因其他原因喪失主體資格。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後員工反悔,可否再索要賠償?
    馬某09年年初入職某公司,2009年11月10日,公司向馬某送達書面《變更勞動合同通知書》,當天,馬某向公司書面回執,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後經雙方協商,2009年11月15日籤署《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並辦理了工作交接。
  • 60種,你可能遇到的勞動糾紛,這裡都有答案,轉發收藏!
    四是集體合同適用於用人單位的全體職工;勞動合同僅對勞動者個人有約束力。《勞動法》第16條規定的「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也表明在集體合同下,同樣有勞動合同的存在。
  • 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主要理由是: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的約定以及徐靜入職達生推廣公司以來一直服務於寶潔項目的事實,雙方訂立勞動合同是依寶潔項目為前提的,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在寶潔項目完成時勞動合同自動終止;且寶潔公司調整銷售服務覆蓋模式和資源並取消了高達68個門店銷售服務點,而徐靜所在的服務點則在此次被取消的服務點中。
  • 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時間是多少?加班費怎麼算?有多少企業不合規?
    有網絡傳聞說95%企業工作時間不符合勞動法規定時間,是真的嗎確實網絡上的各種傳聞非常多,但是一些不靠譜的言論就不要相信了。如果95%的企業都違反勞動法規定,那要勞動法來幹什麼?《勞動法》規定是什麼?(1)標準工作時間。
  • 最高院公報勞動爭議案例裁判規則匯總(2004-2020
    > 小編查閱了2004-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刊登的所有勞動爭議相關案例,將裁判觀點匯總,供大家在實務中參考。,因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系人事主管的工作職責,人事主管有義務提示用人單位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人事主管如不能舉證證明其曾提示用人單位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則不應支持其訴訟請求。
  • 合同協議終止的情形
    二、合同終止有什麼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1)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2)合同解除;(3)債務相互抵銷;(4)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5)債權人免除債務(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全部債務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終止);(6)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7)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 成人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勞動關係》複習題
    C.政府不幹預勞資關係 D.勞動關係的法制化10.我國《勞動法》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的產假不少於( D )A.1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11.2004年《集體合同規定》明確規定,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書面向( C )A.調解委員會提出協調處理申請 B.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
  • 企業決定提前解散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時間點
    (2016)最高法民申800號裁判要旨:1.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並未明確規定在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時點,本院認為,勞動關係的終止時點之確定,在用人單位決定自行解散的情形下,結合清算實務中的實踐操作,應當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之日為終止時點為宜,二審法院關於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終止時點的認定正確
  • 籤完勞動合同沒給員工,要付二倍工資嗎?6個案例講明白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並由雙方各執一份。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存在不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情況,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81條規定,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員工手冊模板範本:人事管理制度之離職分類及解除勞動合同程序
    第二節 離職管理規定一、 離職分類1. 申請離職:員工根據自己的選擇,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向公司提出離職申請。2. 自動離職:員工不向公司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的行為。3. 勸退離職:公司與員工之間協商終止勞動關係。4. 其他原因離職(如辭退、開除等)。
  • 事實勞動關係認定之思考
    第二種觀點認為,出於保護勞動者權益的考慮,可認定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司機與掛靠單位之間存在擬制勞動關係,該擬制勞動關係只解決勞動者的工傷保險待遇問題,勞動者不能因此主張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等其他福利待遇。第三種觀點認為,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精神,上述情形不具備勞動關係的基本特徵,故不宜認定其形成了事實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