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定位腦功能區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項目名稱:基於多模態腦功能定位的腦腫瘤精準手術與放射治療

  獲獎情況: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吳勁松教授領銜的團隊歷時20年,探索建立了多項功能定位技術體系,實現腦功能區的精準保護,成功將腦功能區的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20000名患者從中獲益,極大降低了患者致殘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負擔。

  《基於多模態腦功能定位的腦腫瘤精準手術與放射治療》項目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我國,原發性腦腫瘤每年新發病約280000例,腦腫瘤發生率年增長1%-2%,與此相應的是腦腫瘤的高致死率與高致殘率,已居各類惡性腫瘤第四位,是危害國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手術聯合放化療是腦腫瘤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策略,然而,由於腦部手術和放療面臨高致殘風險,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建立有效的技術體系以實現腦功能區的精準定位、降低患者的致殘率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吳勁松教授項目組成員20年來圍繞多模態技術開展自主創新,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論文94篇,其中SCI46篇;自主研發用於腦功能定位的數位化醫療設備6項,蟬聯2013年和2014年「上海市優秀髮明選拔賽金獎」。項目組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做專題報告介紹上述研究成果並連續舉辦一系列多模態腦功能定位學習班,推廣先進適用的腦功能區腫瘤個體化手術規範,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精準神經外科的現代化水平。

  項目組自主研發的《腦功能刺激任務交互系統》,為多模態腦功能定位新技術體系的推廣提供了重要平臺和載體。

  除此以外,項目的創新點還包括:創立了國人漢語腦語言區分布新圖譜,構建國人漢語腦語言分布3D概率圖,揭示了漢語腦語言中樞的特異性位點並建立國人漢語腦語言模型,不僅可以指導大腦漢語語言區的精準手術,也為漢語神經語言學的理論研究提供直接證據;開展了數位化神經外科新技術的系列循證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完成功能神經導航的臨床試驗,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神經外科權威雜誌Neurosurgery發表;創新性應用基於多模態影像指導下的腦腫瘤精準放療,強調放療靶區勾畫的精準性和腦功能保護。

  本報記者 施捷 通訊員 劉燕

相關焦點

  • ...冰冰,小黃,癲癇,病灶,龔德山,功能區,手術,腦電圖,開顱,精準...
    父母連忙把她送到醫院,經腦電圖監測,冰冰竟是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癲癇。一開始,冰冰並沒有覺得癲癇給她的生活帶來多大影響,她還是照常上學放學、讀書考試。幾個月後,一次大發作讓她的「秘密」眾所皆知。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背後的竊竊私語,甚至有同學的家長明確不讓自己兒女和她玩,讓她變得日漸沉默和內向。一年後,她提出了休學的申請。
  • 功能磁共振成像用於腦語言區定位的研究進展
    、語言等腦功能區的金標準是術中直接皮質電刺激技術(intraoperative stimulation mapping,ISM)。近年來,運用血氧水平依賴方法獲得腦功能激活區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其用於運動區定位已較成熟,可靠性也得到了驗證;但語言fMRI的應用才剛起步。語言fMRI需根據個體情況選用相應的激活任務,這就要求臨床醫師熟悉每種任務對應的激活區域、應用範圍和價值。
  • 上海醫學專家新研究:腦功能區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
    陳勤奮 攝   中新網上海3月22日電 (陳靜 陳勤奮)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2日透露,該院神經外科專家吳勁松教授領銜的團隊歷時20年,探索建立了多項功能定位技術體系,實現腦功能區的精準保護,成功將腦功能區的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腦功能區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
    健康一線(vodjk.com)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吳勁松教授領銜的團隊,探索建立了多項功能定位技術體系,實現腦功能區的精準保護,成功將腦功能區的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如果大腦生病了,如何能做到快速定位病灶、精準治療?要想清楚認識人腦,必須有一個腦圖譜,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導航」。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全新人類腦圖譜,這是研究中心的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6年努力繪製出來的,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多模態連接模式該圖譜,比傳統布羅德曼圖譜精細4—5倍,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也是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
  • 腦科學公司優腦銀河完成上億元融資,加速推動腦疾病精準診療
    據優腦銀河介紹,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加速產品研發和優化,吸引優質人才,推動腦疾病精準診療的發展。優腦銀河是一家創新型腦科學公司,基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合辦的Martinos Center多年研究所取得的科學突破,由哈佛醫學院教授劉河生,麻省理工學院Robert Desimone院士,麻省理工學院馮國平院士和企業家魏可成於2019年7月聯合創辦。
  • 復旦兒科精準手術破解島葉癲癇困局
    經歷了四年的「中邪」,星星父母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MDT多學科團隊確診星星患有癲癇,採用兩次手術方案,通過SEEG介導的精準定位開展手術,成功治癒了困擾星星多年的難治性癲癇。據悉,星星致癇區緊鄰左側優勢半球的語言功能區,手術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右側肢體偏癱以及語言功能損傷等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因而此前島葉癲癇手術僅在成人醫療中心開展,對於兒童病人鮮有嘗試。
  • 中國腦計劃:探秘大腦「意念」實驗室
    帶著好奇,我們走進該實驗室,了解他們已經連續數年進行的大腦「意念」研究,記錄他們研究腦科學的足跡。   炙手可熱的腦計劃   2013年,歐巴馬政府宣布實施「腦計劃」,其全稱是「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旨在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繪製腦活動全圖以及針對無法治癒的大腦疾病開發新療法。
  • 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④|松山湖功能區,投資興業的熱土
    12月2日,以「聚焦新動能·引領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正式拉開序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企業家拋出「橄欖枝」,誠邀意向優質企業與項目落戶,共繪松山湖功能區發展新藍圖。盛茂源項目、凱金新能源項目、阿里雲項目……現場,共29個重點項目集體籤約。
  • 術中喚醒:為腦功能區護航(圖)
    「眾所周知,大腦功能區病變切除後,患者易出現偏癱、失語、失明等後遺症,而且術後復發率高。」7月13日,在張更申的辦公室中,他向記者解釋,「術中喚醒」是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新策略,目的是為了對患者腦部語言、運動等功能區進行保護。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技術僅在國內部分大型醫院開展,醫大二院至今已經使用「術中喚醒」技術成功進行了30餘例手術。
  • 腦醫生開創中樞神經系統精準醫療新景象
    腦醫生(Dr.Brain)平臺採用國際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及中國人群全腦結構影像樣本資料庫資源,精準評估全腦結構變化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及預防篩查。該平臺在全省醫學會現場展臺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參會的百餘家醫院神經影像科醫生的高度認可,此次技術發布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醫療健康企業的廣泛關注,印證了銥磑醫療造福人腦健康的情懷和強大產業融合能力。
  • 中科院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246個精細亞區
    該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突破了100多年來傳統腦圖譜繪製思想,引入了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對腦區進行精細劃分和腦圖譜繪製的全新思想和方法,比傳統的Brodmann圖譜精細4-5倍,具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
  • 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從歷史邁向未來,獻給世界的旅遊目的地
    融創文旅城的國際會議中心定位國際高端會議,設置大、中、小型會議室共14個,可同時容納2500人參會。作為四川目前為數不多的硬體設施設備最新、最前沿的國際性場館項目而成為關注焦點。負責人介紹:「達沃斯是瑞士知名的溫泉度假、會議、運動度假勝地,這個小鎮舉世聞名。達沃斯的發展第一步是康養,然後是休閒體育,最後是會議經濟。
  • 研究發現:大腦功能區並不專一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腦的功能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它們也會不顧其基因決定,接管一些本不由其負責的功能。1996年一項針對盲人早年生活的研究發現,視覺皮層可以擁有讀盲文這一非視覺功能,這一發現具有裡程碑意義。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研究表明,先天盲人的部分視覺皮層可以處理語言。
  •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如何精準醫療?專訪大連醫科大學附二醫陳駿...
    在腫瘤醫學不甚發達的過去,肺癌一旦出現腦轉移如果不經治療,死亡近在咫尺,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僅1-2個月。使用放療、化療等傳統手段後,患者的生存期也只有6-8個月。 在第六屆中國·瀋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陳駿教授提到,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問世後,腫瘤治療邁入精準醫學時代。
  • 腦科學公司「優腦銀河」完成上億元Pre-A輪融資,光速中國領投
    公開資料顯示,優腦銀河是一家創新型腦科學公司,由哈佛醫學院劉河生教授,麻省理工學院Robert Desimone院士,麻省理工學院馮國平院士和企業家魏可成於2019年7月聯合創辦。全球目前大約有10億人口患有腦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症、腦卒中、帕金森、癲癇和小兒自閉等,腦疾病佔全球所有疾病負擔的28%。
  • 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 剖析聲音定位原理
    很多初燒或者是已經在燒的朋友們仍然無法弄明白定位的問題,比如怎麼叫做定位精準,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的,關於聲音從什麼地方傳出來,應該怎麼去判斷這些一大堆的問題。    或許一般聆聽音樂的人並不會太多去注意到定位的情況,因為在我們聆聽的大眾流行音樂中大都是採用近場錄音的,聆聽起來基本上聲音都是由最近的地方傳出,不會需要太多去注意定位的問題,也沒有必要去注意。
  • 農業農村部:糧食生產功能區將保我國95%的口糧需求
    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地已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據測算,糧食生產功能區建成後,可以保障我國95%的口糧和90%以上的穀物需求。「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後備資源不足。」談及糧食生產功能區的監管和建設,有關負責人首先介紹了功能區的定義,他談到,在永久基本農田中,劃定的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塊,是確保糧食產能的核心區域,也是穩定口糧種植面積的重要基礎。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要求,目前各地已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並基本完成上圖入庫,精準落實到地塊。
  • 打開微信定位,一秒精準定位別人位置,以及一鍵修改微信定位
    今天跟大家再跟大家分享微信另一個隱藏的小功能,分享自己的位置、定位別人的位置以及自定義自己的位置。當我們需要知道別人的位置或者查崗以及不小心走丟都可以使用這個隱藏小功能來定位別人位置,從而找到別人。操作非常簡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分享自己的位置。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的位置需要給分享別人,比如我們在外邊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