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如何精準醫療?專訪大連醫科大學附二醫陳駿...

2021-01-14 騰訊網

轉移是腫瘤治療的一大瓶頸。在腫瘤醫學不甚發達的過去,肺癌一旦出現腦轉移如果不經治療,死亡近在咫尺,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僅1-2個月。使用放療、化療等傳統手段後,患者的生存期也只有6-8個月。

在第六屆中國·瀋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陳駿教授提到,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問世後,腫瘤治療邁入精準醫學時代。出現腦轉移的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可達到一年以上,而總生存期(OS)則更長。新療法的出現讓腦轉移患者治癒率和生存時間有了質的飛躍。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通過生物標誌物(biomarker)精準地選擇合適人群的基礎上。

適合使用靶向治療的人群都是具有敏感驅動基因突變,這樣的患者使用靶向藥物後往往效果明顯,並且因為驅動基因的存在,這些人如不及時治療,也更容易出現腦轉移。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無論是否出現腦轉移,都最好及時進行組織學或血液、其他體液的 DNA檢測,以判斷病人是否存在敏感突變。如果突變為陽性,可及時應用靶向治療。PD-L1等biomarker檢測結果若為陽性,則可以儘早使用免疫治療,從而有可能極大地改善病情。

另一項精準治療手段是立體定向放療。它可以精確地定位,僅照射腫瘤的靶區而避免全腦照射的副作用。腫瘤醫生在給病人靶向或者免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立體定向放療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神經外科手術的技術進步也可以做到微創並且很精準。對於寡轉移的小病灶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而單發病灶,更是可能通過手術聯合全身治療(免疫、靶向)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精準診療技術中,最重要的是二代測序(NGS)的崛起。與一代測序和其他檢測手段相比,NGS能夠同時檢測多基因位點,對腫瘤的遺傳信息、原癌基因進行全覆蓋。在NGS指導下,不僅可以合理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療,甚至可以預判患者病情,預測耐藥的出現。

例如KRAS突變既是靶向治療耐藥的預測因素,也是免疫治療的biomarker。此外多基因檢測還可以用於篩查腫瘤高危人群。這是NGS的巨大優勢,也是未來非常有應用前景的領域。希望我國能開發出更多適合中國或者東亞人群的多基因檢測模型。

相關焦點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of Oncology》發表高分SCI文章,展示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方案
    近日,國際經典腫瘤學臨床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SCI影響因子11.855)以短文(Letter)的形式發表來自我國學者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也是中國肺癌臨床經驗在國際腫瘤靶向治療領域的又一次高質量展示。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目前需要檢測PD-L1的PD-1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為:目前獲批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有:派姆單抗: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使用派姆單抗作為一線或者後線藥物,能使23.2%和15.5%的患者活過5年,尤其是對於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的29.6%和25%,而使用傳統治療手段,四期肺癌患者的
  • 周清教授 | 分子檢測助力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
    導讀:非小細胞肺癌(NSCLC)過去依據病理分型僅分為腺癌、鱗癌等。
  • 赴美就醫:腦轉移率降九成!「鑽石靶點」非小細胞肺癌,有望迎來一線...
    近日,美國FDA宣布接受第三代ALK抑制劑蘿拉替尼(Lorlatinib,商品名Lorbrena)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NEJM揭示tepotinib治療METex14跳躍突變的非...
    2020年6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MET外顯子14 (METex14)跳躍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tepotinib治療的客觀響應率達到46.5%。這項研究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完成。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患腦轉移癌=被判死刑?多學科協作診療可獲長期生存
    張明山主任介紹:腦轉移癌發病率逐年增高,診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為幫助臨床醫生進一步了解腦轉移癌診治最新進展,給大家提供可參考的診療標準,三博腦科醫院舉辦了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多學科專家授課,主要內容包括:《乳腺癌腦轉移治療進展》(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王濤)、《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內科治療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許建萍)、《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內科治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穆新林
  • 肺癌患者的福音:非小細胞靶向藥物前景如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
    據商業情報供應商 GBI Research稱,全球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69億美元增長到 2021年的109億美元。而中國抗肺癌藥物市場規模早已超過200億元。 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兩大類型,其中,非小細胞癌(NSCLC)佔85%以上。
  • 2018年非小細胞肺癌市場分析和趨勢走向—靶向藥物篇
    這個疾病領域有很多精準治療方式,誕生了無數的傳奇藥物,如奧希替尼——史上最快審批上市的腫瘤藥;見證了新舊治療方法的交替,靶向時代的興起、免疫時代的新潮;目睹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一二三代激酶抑制劑,不斷推陳出新,克服耐藥的問題。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兩大類型,其中,非小細胞癌(NSCLC)佔85%以上。
  • 國際視角 | 克利夫蘭診所專家談肺癌腦轉移靶向及免疫治療最新進展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0%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患者常常感覺自己「不被重視」。肺癌治療頻頻獲得突破,新藥頻出,但「熱鬧都是他們的」。小細胞肺癌在一眾肺癌中實在太特別了,以「惡性程度高、治療手段有限」著稱,治療進展緩慢。但這也絕不代表沒有進展。  近兩年來,多個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一線方案獲批。
  • V辣有貨 | 肺癌腦轉移的免疫治療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患者預後極差,在不給予治療的情況下,平均中位生存時間少於7周。小細胞肺癌(SCLC)雖然僅佔肺癌的15%,但病理特徵顯示惡性度高,更易發生早期轉移,約有80%的SCLC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腦轉移,經過治療的SCLC的中位生存時間,也僅有5個月。
  • 專訪| 史美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超長生存者」的秘密
    近來由於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快速發展,非小細胞肺癌(NSCLC)特別是驅動基因陽性的腺癌,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長。比如EGFR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經靶向藥物等治療後中位生存期已超過3年。部分ALK陽性患者靶向治療後生存可達84個月(7年)乃至更長。是什麼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較長的生存時間?
  •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否不做放化療?聽吳一龍教授怎麼說
    隨著日新月異的新藥和新技術的出現,肺癌領域在近二十年來迎來了變革性的進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上的出現,給患者打開了希望之窗。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領域,這兩者同樣改變了局部晚期和晚期患者的治療格局。
  • 羅氏非小細胞肺癌新藥在華獲批 接近實現歐美同步
    8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新一代ALK抑制劑安聖莎(化學通用名,阿來替尼)進口註冊申請,用於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簡稱 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肺癌為何容易發生腦轉移?哪些檢查可以早發現肺癌腦轉移?
    目前腦轉移瘤(BMs)的發病率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的9-17%不等。  腦轉移瘤會導致嚴重的症狀,如頭痛,偏癱,言語不清等神經功能受損和昏迷,導致生活質量急劇下降。腦轉移瘤也與預後不良相關,因為未經治療的腦轉移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不到兩個月。通常,BMs來自特定的原發性癌症,包括肺癌(39–56%)、乳腺癌(13–30%)、黑色素瘤(6–11%)和結直腸癌(3–8%)。
  • 精準醫療!羅氏新型靶向藥物entrectinib治療ROS1陽性肺癌展現巨大...
    分析結果顯示,entrectinib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客觀緩解率(ORR)為77.4%。此外,entrectinib治療的持續緩解時間超過了2年(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24.6個月)。
  • 肺癌之王,小細胞肺癌非同「小」可
    危險因素似「小」非小 小細胞肺癌的「小」是相對而言的。肺癌可劃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癌,兩者分別約佔肺癌的15%和85%。從病理上來說,小細胞肺癌的腫瘤細胞小,多呈圓形。 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的危險因素和原因往往相似。吸菸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約80%~90%的肺癌與吸菸相關,被動吸菸亦可增加肺癌發生的風險。大氣汙染、電離輻射、職業和環境接觸,以及肺部慢性疾病、遺傳與基因改變,可增加肺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