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館大講堂兩院院士系列講座】 愛因斯坦彎曲時空陷阱與周培源-彭桓武時空觀

2021-02-19 掌上科技館

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框架是「彎曲時空」,引力只是時空彎曲的表現。愛因斯坦關於彎曲時空應當成為一切物理理論基礎的論斷,嚴重束縛了百年來基本物理學的發展和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近幾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引力波探測(2017)、大爆炸宇宙學(2019)和黑洞奇點(2020),也都被認為是廣義相對論的成功,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彎曲時空」觀對物理學未來發展的影響。

但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國學者周培源先生和彭桓武先生就已明確指出:彎曲時空不過是描述引力現象的數學語言,測量和描述引力現象及規律只能在平直時空裡進行。

本次講座將闡明,實際上所有的「廣義相對論效應」,都只能用平直時空中的引力作用來解釋。「彎曲時空」中的行星軌道是閉合的,只有在平直時空中才會出現進動。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而且破壞基本物理規律的系統,只有在平直時空框架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出一個自洽的合乎理性的宇宙。我國500米射電望遠鏡「天眼」和空間X射線望遠鏡「慧眼」衛星,對於脈衝星運動和黑洞噴流的觀測結果顯示出:黑洞天體很可能是符合平直時空相對論引力規律的力學系統,而不是非理性的、物理學無法表述和解釋的奇點。

本次講座還將從方法論與世界觀的角度比較兩種時空觀,並指出:廣義相對論及其彎曲時空就是一個現代版的託勒密體系;靠扭曲時空來解釋物理現象的理論需要回歸「物理」,回歸到對於物質/能量系統的構成、相互作用及運動變化規律的探究,而不能脫離具體物理對象執迷於杜撰時空的幾何。

本次講座大綱:

1.時空彎曲嗎?

2.宇宙源於大爆炸嗎?

3.引力波是時空漣漪嗎?

4.黑洞是時空奇點嗎?

5.東方的智慧

相關焦點

  • 【中科館大講堂】《為什麼相信量子力學?》
    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與我館實際情況,現就「中科館大講堂」活動溫馨提示: 1、如需取消預約,請在活動前一日17點前發送郵件「取消X月X日中科館大講堂預約+姓名+電話」(郵件標題請按此方式命名)至zhanlanjiaoyu@cstm.org.cn。
  • 1919年兩支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
    這種擾動表現出的現象就是時空漩渦或者時空陷阱,這種漩渦或陷阱會影響在這個範圍物體的運動,產生相互掉進對方陷阱的現象,我們看到的就是物體的相互吸引,這就是引力。小質量物體的引力十分微弱,因此一般很難表現和測量出來,到了大質量的天體,引力就顯得很大了。
  • 1919年兩支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
    這種擾動表現出的現象就是時空漩渦或者時空陷阱,這種漩渦或陷阱會影響在這個範圍物體的運動,產生相互掉進對方陷阱的現象,我們看到的就是物體的相互吸引,這就是引力。小質量物體的引力十分微弱,因此一般很難表現和測量出來,到了大質量的天體,引力就顯得很大了。質量越大的天體,時空旋渦就越大越猛烈,小的物體經過時就會掉入這個旋渦,看起來就被大天體吸引過去了。
  • 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科學從不給任何人面子
    時間還在繼續向前流逝,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人的名字卻在時光的長河裡永垂不朽了,這兩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卻好像一對從未見過面的冤家,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則用相對論讓牛頓無地自容,要是他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真怕牛頓會殺愛因斯坦滅口,這事他做得出來,畢竟胡克與萊布尼茨可是前車之鑑
  • 【宜興兩院院士】--周培源
    從萬竹小學畢業後,不願學商的周培源先後離開父親為他選擇的南洋商業學校和杭州甲種蠶桑學校,進入上海的一所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就讀,1919年由於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而被校方開除周培源回到故鄉,父親對他的「惹是生非」十分惱怒,常加責備。他便躲到芳橋附近的潮音寺閉門讀書。
  • 「中科館大講堂」慶祝世界空間周院士科普系列講座
    時間:2019年10月9日(周三)14:00-16:00地點:中國科學技術館一層報告廳題目:「TheMoon: Gateway to the Stars,璀璨星河 皓月為匙」慶祝世界空間周院士科普系列講座
  • 時空是平直的,還是彎曲的?時空穿越應以何種形式實現?
    單從字面上來理解,時空就是時間與空間,這是正確的,因為時間與空間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人類的科學發展過程中,先後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時空觀,第一類時空觀是以牛頓為代表的,他認為時空是平直的。在牛頓的理解中,時間與空間是平直的,且時間就如同一條湍急的河流,所有人置身其中,只能隨波逐流一路向前,而不能倒退。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 【科學講座】陸由俊:黑洞與引力波
    2019年4月18日晚7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Ⅳ第200講在玉泉路校區階一4教室如期舉行。本次講座的主題是「黑洞與引力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引力波天體物理」研究團組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陸由俊老師生動地向同學們介紹起黑洞與引力波。
  • 時空是彎曲的(上)(宇宙系列之三)
    它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是一項劃時代的成就。愛因斯坦覺得,引力存在的時空應該是彎曲的。由於引力的來源是質量,故質量存在將會造成時空彎曲,反過來,彎曲的時空又會影響質量的運動。所以愛因斯坦覺得,廣義相對論基本方程應有兩個,一個描述質量如何使時空彎曲,另一個描述彎曲時空中質量如何運動。相對論專家惠勒曾風趣地把廣義相對論概括為: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這兩個方程,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場方程和運動方程,是複雜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
  • 北京公務員科學素質大講堂 歐陽自遠開講月球探測
    7月24日,2012年北京市公務員科學素質大講堂啟動儀式暨首場講座在中國科技館報告廳成功開講。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做了題為《嫦娥工程——中國人的探月夢》的講座,400餘名區縣公務員參加了啟動儀式並聆聽了講座。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並講話。
  • 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
    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光明網訊 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中國科技館積極創新教育活動開展方式,在暑期(自7月16日至8月31日)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
  • 江蘇文化日曆 | 周培源:清華第一位理論物理學家
    1993年11月24日,我國著名科學家周培源同志因病逝世。終年91歲。周培源,江蘇宜興人,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曾任北大校長、中科院副院長、中國科協主席等職,是我國理論物理和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世界當代流體力學四位巨人之一。
  • 時空彎曲與引力的關係
    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從整個方程式的意義:空間物質的能量-動量(T_uv)分布=空間的彎曲狀況(R_uv)。而(T_uv)所代表的是時空,是能量分布,使時空可以產生引力。所以時空彎曲是通過引力完成的,是引力作用使得時空空間的彎曲。
  • 周培源 鋒芒不畏權
    周培源,1924屆清華畢業生,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1992年6月3日,周培源90歲生日,前來祝壽的嘉賓有:吳大猷、顧毓琇、吳健雄、袁家騮、王淦昌、王大珩、彭桓武、陳省身、李政道、楊振寧、林家翹、任之恭、張守廉、周光召、朱光亞……學界稱,如此之多「重量級人物」的「出場陣容」,空前絕後。
  •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新聞—科學網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納米藥物會不會一直很昂貴……」5月29日下午,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院士大講堂」第三講在北京開講,主講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帶領同學們走進了神奇的納米世界。 在以《納米科技與智慧醫療》為題的科普報告中,趙宇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精彩的表達形式,對納米科學的奧秘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內容涵蓋納米科技的起源、定義和幾十年來的發展,並重點介紹了納米科技在不同領域的運用。
  • 量子實驗得出全新時空觀,與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時空觀截然不同
    牛頓的經典時空觀,認為時間在宇宙中永遠均勻流逝,處處平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可以被改變。只要有足夠強的引力場存在,時間就可以變慢;只要運動速度足夠快,時間甚至可以完全停止流動。 儘管愛因斯坦的時空觀與牛頓的時空觀截然不同,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並未否定時間的存在。
  • 中國「兩院」院士首次助陣!包河科技創新「區長獎」掀熱潮~
    10月14日包河區第七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頒獎大會暨航天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四十八中蕪湖路校區舉辦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航天工程技術專家龍樂豪現身頒獎大會並帶來一堂《走向航天強國》的科普講座當天,龍樂豪院士還走進我屯溪路小學校園為小學生們啟蒙航天夢~
  • 兩彈一星功勳彭桓武(祖籍湖北省麻城縣王崗鄉)
    1930年夏,彭桓武考上了北平匯文中學。1931年9月,彭桓武以總分第7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奮發學習,練就過硬本領。彭桓武的畢業論文是在導師周培源先生指導下完成的,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地球上單擺的擺動周期是多少?》,漂亮的論文答辯使彭桓武順利地進入了周培源先生的研究生行列。
  •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空觀
    愛因斯坦最大的貢獻是在牛頓萬有引力基礎之上把空間與時間聯繫起來,認為其不可分割,並稱為四維時空,從而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物體比如地球、太陽、星系,都會因為自身龐大的重量把周圍平滑時空彎曲。而當物體在彎曲的大質量空間運動的時候,比如地球圍繞太陽、衛星圍繞地球運動的時候,由於空間彎曲,直線運動就變成彎曲運動,這就是萬有引力基礎上的相對論時空彎曲。同時愛因斯坦相對論預言了光在太陽等大質量天體下的彎曲,運動的物體壽命延長等,這些都獲得了驚人的驗證。愛因斯坦預言任何物體周圍都存在引力場,而引力場存在於彎曲的時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