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2020-12-05 老傑說道

《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須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所獲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回答說:「相當多,世尊。」

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種的千世界,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應化佛所教化的範圍。凡夫就覺得它的量很大了,難以推想到。

不過,依據現在天文學也能推知:一個小世界就是比一個太陽系的範圍稍微大點,一千個小世界就是一小千世界,就是天文學所謂的星雲、星團。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就是天文學家所謂的星河、星海。三千大千世界,就有百萬億太陽和幾百萬億行星。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在你的意思怎麼樣?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為裝七寶的器具,盛滿了最貴重的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是不是很多呢?」這說明他的量很大,又是盛滿極其珍貴的七寶,按照世間的心理當然這人施福是很多了。所以須菩提回答說:「甚多,甚多。」

《金剛經》上所說的「七寶」,是指金、銀、琉璃、玻璃、瑪瑙、珊瑚、珍珠等七種。對世人而言,這七種被視為珍寶。以七寶布施、供養,可以說是最有誠意,也最捨得。布施能舍貪,也可以得大福報。然而,對眾生來說,布施極其困難,因為貪慾是眾生極大的習氣。要以七寶來布施,又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那是不得了的,福報必然極為廣大。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佛土,就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以一個太陽係為一個小世界,但是這種說法又不能完全比對經論所說的一個小世界的內涵,這就是現在天文學家公布的一個太陽系的信息來看。至於實際情形,很難了知。

集合一千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小千世界;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小世界有四大洲、一個須彌山,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空天。

四大洲是指南贍部洲、東毗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須彌山又名蘇迷盧山,是由四寶所成之體。四寶是金、銀、頗胝、琉璃等四種寶。有人說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這是不正確的說法,而且差得很遠。

喜馬拉雅山在南贍部洲的地球人間,而須彌山是在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四大洲是圍繞在須彌山的四周。所以須彌山不可能是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否則一個小世界的結構、內容,就會混亂掉,不能和事實比對起來。

南贍部洲在四大洲中範圍最小,四大洲中最大者,是西瞿陀尼洲。有人說南贍部洲就是我們所住的地球,這個說法和經論比對不起來,因為南贍部洲是長方形,而地球是圓球形。也可能地球只是南贍部洲的一個星球而已。

一小世界的實際內涵,我們都很難詳細了知,以我們的心量來說,自然很難以想像。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由眾生之共業所形成,對眾生而言是極難以想像的。

布施,其福德當然甚多甚多,可是還是有限量,並不是無量。若是住相布施,即使作這種大布施,也是有限量;有智慧之人不會住相布施,一定會遵照佛的教導,不住相而行大布施。對眾生而言,大多是住相布施。

住相布施所獲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已經被這個相所局限。就像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一樣,即使是這麼大的布施,若是有相、住相,那麼這種布施的福德雖然甚多,卻仍是有限量,不是無量。

「住相」,就是執著有一個真實的相,譬如福德相;執著有一個真實的福德相可得,就是住於福德相、有福德相。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真實的福德相可得,福德沒有真實之法相,福德只是佛所說的個法而已,說出來的法只是語言文字,並不是實相。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教的世界觀,三千大千世界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金剛經》—依法出生分什麼是世界?在《楞嚴經》卷四中佛陀給出了解釋:「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佛陀對「世界」的解釋與中國古代對「宇宙」的解釋很類似。
  • 我們常說的「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古人的宇宙觀讓人驚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這句話重點是在後面,形容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每個人的看法角度也不同。這個很好理解,但是這句話的前面的大千世界,大家也許耳熟,但是卻不了解其到底是什麼,有多大。
  • 無住生心——《金剛經》系列導讀之四十三
    所以菩提心是無住而生,也就是基於空性而生,如果有一丁丁點兒的不空,那就是有所住。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基於空性而生起度一切眾生的世俗諦菩提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在中國很出名,因為禪宗六祖惠能就是在這句話上見性大悟的。惠能禪師和《金剛經》這句話很有緣。
  • 三千大千世界說的是可觀測宇宙嗎?仔細算了下,還真有些道理!
    而在宇宙大小的形容上,佛教中三千大千世界比較有意思:一個日月照耀的世界為一個世界,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一千個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這樣看來三千大千世界著實不小了!不妨我們來做個計算,這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跟現代宇宙觀的大小相比又相差幾何?
  • 南懷瑾老師:佛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
    其中的舍利子,在佛沒有出來說法之前,他已經是大老師了,跟他的有一百個學生。還有三迦葉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個迦葉),其中兩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另一位有五百個,合起來一千個學生,他們都是影響當時社會宗教的大學者。另外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在那裡,年齡也比佛大幾歲,也在傳教,他也有一百個基本徒弟。
  • 佛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顆地球
    六欲天之上:初禪天,與六欲天之下的等五道眾生所居世界,為一「小世界」乃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單位,一千小世界上覆一個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上覆一個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上覆一個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為三個千數相乘,總計有百億曰月,亦即有百億地球。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剎,即一佛所教化的範圍。
  • 佛法:佛所說的宇宙範圍有多大?
    依正世界那宇宙人生的範圍到底有多大呢?其實每一個六道的眾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空間十方就有無量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每一個空間都有十方,而這樣的空間又有無數個,可見佛法說的宇宙器世界大到無法想像,所以佛法說無邊,就是一個沒有邊際,難以想像的世界,這個世界以眾生的能力難以通達,唯佛現量可知。
  • 佛法: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三千大千世界又是如何劃分的
    宇宙有形成就有毀滅。當宇宙毀滅後,會再次形成一個新的宇宙空間。初始階段時,生活在這個新的空間裡的人被稱為光音天人。光音天人有神通,身體光明,可以自由飛行,而且容貌美得無與倫比,壽命也很長。後來有些光音天的天人就到了地球,然後食用地球上的食物後,逐漸失去了神通,也沒了飛行的能力,而且又逐漸從沒有性別滋生出了男女之分。於是地球人類真正誕生。
  • 學佛者,看一看,受持金剛經的五大好處?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著名經典,相信學佛的人,大多數都知道此經,也都讀過此經,可還有一些人,對於學習金剛經的好處,並不了解。如果你了解了,受持金剛經的五大好處,或許會對此經,愛不釋手。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具體有何好處?好處一、增長福德。
  • 佛教的宇宙觀之須彌山丨佛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三千大千世界一日月所照臨的一世界或一國土,是佛教宇宙的基本單元。由此進一步,我們再來看看佛教常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乃整個佛教宇宙的構造。一千個世界或一千個國土,組成一個較大的單位,稱為「小千世界」。《長阿含經》說: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
  • 《金剛經》中的2句名言,明白了可以看透人生,活得更加坦然自在
    《金剛經》中的兩2名言,明白了可以看透人生,活得更加坦然自在。《金剛經》在我國很是流行,這大概和六祖慧能大師是分不開的。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從這部經開悟的,所以從六祖慧能大師開始,就用《金剛經》來驗證開悟的人境界的真假。
  • 佛教常識:須彌山究竟是否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又到底在哪裡
    比如,廣為流傳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云:「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須彌山,也譯作蘇迷盧山,意為妙高山,由金、銀、琉璃等七寶構成,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為古天竺長度單位,有相當於四十裡、六十裡、八十裡等不同說法),在諸山之中最為高廣,乃眾山之王,故在《金剛經》中稱其為須彌山王。在佛法中,須彌山絕不僅僅是一座高山而已,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佛教:宇宙中一共有多少佛,說了你可能無比驚訝
    佛教:宇宙中一共有多少佛,說了你可能無比驚訝。在《金剛經》中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
  • 《金剛經》:於此經中、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注釋:「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 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佛教《金剛經》都在說什麼?
    我記得小時候有本書,都是名人勵志故事,那裡就說門捷列夫研究到發狂也沒有頭緒,然後晚上睡覺,發現夢到一條蛇,這條蛇穿起了各個元素,越穿越長。他醒來後就欣喜地記錄下來,這就是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我個人覺得,這是貪吃蛇的誕生。好吧,我說這麼玄幻的事情,也想探討一個事情。就是科學和玄妙的東西之間到底是個什麼關係?
  • 佛教通史 010-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感謝】該文章源自整理喜馬拉雅音頻,閒者知無涯老師的《新佛學金剛經系列課》感謝 【安端】 的引領和指點!一千個日月所照的四天世界構成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在一塊兒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在一塊兒叫一個大千世界。眾生感業的國土有多少?總共稱三千大千世界,這實際就是中國華嚴宗立宗的一個概念,華嚴宗認為這個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組成的)。所謂大千世界,大概是多少個世界呢?是一千個小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總共有多少?
  • 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佛經中描述的宇宙是真的嗎?
    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在讚嘆當今科技發展迅猛的同時,有人說:「黑洞理論其實早在佛經中就有記載。佛教稱我們通常所說的銀河係為婆娑世界,並且早在現在天文學發現銀河系有10億顆恆星之前就已經斷定,婆娑世界是由10億個小世界組成,每個小世界都包含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和現在天文學的推測以及膚淺的認識不同,佛教對銀河系的認識相當完備。
  • 大千DCAC x 摩登天空三千大千世界——「無限宇宙」之深海·遊園
    佛家語「三千大千世界」 ,由小及大,層疊嵌套;而現代科學中的量子理論又提出「平行宇宙」,混沌暴漲,並行分化。9月20日~10月9日,大千當代藝術中心將聯合音樂公司摩登天空旗下視覺廠牌「MVM」 推出特別藝術項目:三千大千世界——「無限宇宙」之深海·遊園,將傳統水墨帶入數字媒體視聽作品之中,讓寫意文人畫與新媒體藝術奇妙碰撞。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南懷瑾大師對此解讀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人的一生也是如此。」02自助,才有天助《金剛經》中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