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毫米波雷達對高質量集成電路的要求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車載毫米波雷達對高質量集成電路的要求

Roger Keen 發表於 2020-06-02 14:23:46

作者:Roger Keen,恩智浦汽車雷達業務總監

隨著新一代乘用車越來越依靠毫米波雷達技術來提高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留給這些先進安全系統的誤差容限變得越來越小。然而,作為主動安全系統核心的毫米波雷達微控制器(MCU),所服務的子系統和應用卻日益複雜,而且經常要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這進一步將毫米波雷達電子器件的誤差容限壓縮至極限。

比如說,在炎熱的夏天,汽車怠速運轉時,負責控制自動緊急制動(AEB)系統的雷達MCU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這輛汽車加速時,板上冷卻結構件會散熱,同時AEB功能不能出現任何延遲。該系統必須立即運行起來,對不斷變化和充滿挑戰的行車條件做出實時響應。即使撇開反應滯後或系統故障帶來的安全隱患不談,雷達系統發生故障時,至少也需要進行繁重的車輛維修,從而對客戶滿意度造成負面影響。

為避免發生這類問題,MCU本身、MCU製造工藝和包含MCU的目標子系統必須具備儘可能高的質量。接下來,本文將闡述影響毫米波雷達MCU質量的幾個因素,以及恩智浦等行業領先企業採用的改進機會。

了解客戶用例

作為主動安全系統的「大腦」,毫米波雷達MCU需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始終如一地提供準確的數據。在電子元器件層面,恩智浦已經展示了,間歇性系統故障是如何在MCU內部被有效緩和的:冗餘的內核與內存存儲庫可以確保最大程度的數據完整性。一個內核上執行的計算會由其他內核加以驗證,決策樹會做出相應的仲裁。MCU所在的子系統中通常會構建類似的冗餘機制,從而幫助在多個層上識別並消除錯誤,以防錯誤傳播到其他車載系統。

取得這一成果的關鍵要素在於,我們要非常深入細緻地了解客戶用例,推斷並重建客戶測試用例和軟體功能的參數,最終對MCU進行驗證,確保能夠在這些精準用例中發揮作用。對客戶用例了解得越多,我們越能有效地構建驗證和測試套件,從而在各種工況下充分測試我們的系統。客戶的啟動順序是什麼?各個內核的利用率有多少?它們運行哪些指令?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有助於充分測試MCU、分析結果數據並將該數據反饋到自己的開發工作流程,確保下一代產品不斷升級。

供應商管理和協作質量改進

在管理晶片製造合作夥伴,保障和提高MCU質量方面,恩智浦堅信這樣一條原則:「信任是必須的,但驗證也是必要的。」恩智浦自身具備豐富的晶圓廠運營經驗,能夠篩選出具備最嚴格流程紀律水平的供應商。多年以來的技術沉澱也讓我們具備引導供應商完成任何必要流程改進的能力。

這要求供應商從高級管理層到工程部門保持緊密的協作和溝通,同時能夠理解恩智浦將深入參與到測試、驗證和技術表徵階段,有需要時我們將隨時介入。早在啟動生產流程之前,我們就會在目標晶圓廠生產線上測試產品,界定差異性,根據需要定製工藝,並努力做好必要的工作,以實現出色的工藝一致性,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影響MCU質量的因素。

溝通與透明

當供應商出現質量問題,需要全面而透明地儘快得到解決時,恩智浦自身的製造專業知識也會派上用場。我們與供應商保持密切合作,快速採取行動,問題一經發生便立刻識別,迅速加以控制並進行必要的根本原因分析。當出現問題時,恩智浦擁有完善的處理流程:關閉對應的生產線,儘可能地將問題限制在最小的材料子集內。

同樣重要的是,恩智浦會及時主動地將這些製造問題告知客戶。當檢測到質量缺陷時,我們不考慮「可接受的閾值」,不接受產品可以發生幾次故障這樣的慣例,而是直接亮起紅燈。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儘早溝通和修復問題,以避免受影響的器件影響到最終客戶。在這方面,我們藉助了一個非常詳細全面的溯源系統,讓我們能夠跟蹤每個MCU從生產到交付的整個過程。

持續改進質量

質量性能通常以百萬分率(PPM)指標來衡量,即一百萬器件中的缺陷器件數量,這是業界的共識。當然,最終目標是將百萬缺陷率降至零,但大批量生產難以做到一點。

恩智浦在所有內部和外部工廠都推行持續質量改進文化。這體現了我們希望滿足並超越客戶質量預期的決心,正如我們常說的,卓越的品質是一段徵程,而不是終點。在這段徵程中,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自2013年開始ADAS大規模生產以來,我們的PPM指標已經優化了60%以上,這便是恩智浦不斷追求的進步。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毫米波雷達
    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和天線設計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斷降低,民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不斷湧現並投入實際應用。隨著世界範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而世界各國對毫米波車載雷達頻段使用的混亂情況使得汽車行業車載雷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2 雷達方案概述 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其頻率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種:24GHz毫米波雷達和77GHz毫米波雷達。通常24GHz雷達檢測範圍為中短距離,用作實現BSD、LCA等功能,而77GHz長程雷達用作實現ACC、AEB等功能。 從技術角度看,24GHz雷達與77GHz雷達都是處於毫米波的頻段,本質上並沒有形成大的區別。
  • 車載毫米波雷達之大話卡爾曼濾波
    核心傳感器之一——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技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毫米波雷達在實際應用中,當在對目標進行距離、角度測量時,往往會受到多因素影響,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產生漏警或虛警等結果,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所以,卡爾曼濾波在毫米波雷達的應用上,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一文解讀毫米波雷達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毫米波雷達是測量被測物體相對距離、現對速度、方位的高精度傳感器,早期被應用於軍事領域,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開始應用於汽車電子、無人機、智能交通等多個領域。   目前各個國家對車載毫米波雷達分配的頻段各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24GHz和77GHz,少數國家(如日本)採用60GHz頻段。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7.北京晟德微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晟德微集成電路成立於2018年9月,是一家汽車晶片研發商,主要為汽車提供77GHz以上的毫米波雷達接收機晶片。目前,該公司自研的FMCW雷達TRX已經完成了第一版晶片流片,可覆蓋76—81GHz波段。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而世界各國對毫米波車載雷達頻段使用的混亂情況使得汽車行業車載雷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2005 年,原信息產業部就發布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的技術要求》,將76-77GHz頻段規劃給了車輛測距雷達使用。此後,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2年發布了《關於發布24GHz頻段短距離車載雷達設備使用頻率的通知》(工信部無〔2012〕548 號),將24.25-26.65GHz頻段規劃用於短距離車載雷達業務的頻率。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以車載毫米波雷達為例,雷達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接收目標反射信號,經後方處理後快速準確地獲取汽車車身周圍的物理環境信息(如汽車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角度、運動方向等),然後根據所探知的物體信息進行目標追蹤和識別分類,進而結合車身動態信息進行數據融合,最終通過中央處理單元(ECU)進行智能處理。
  • 自動駕駛「三駕馬車」之毫米波雷達,原理其實蠻簡單
    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被稱為自動駕駛傳感系統的「三駕馬車」。雷射雷達很貴,攝像頭有先天缺陷,但毫米波雷達卻是所有高級別自動駕駛ADAS不可或缺的標配,本文從科普角度為讀者介紹毫米波雷達。,不受目標物體形狀和顏色的幹擾因此,毫米波雷達很好彌補了紅外、雷射、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在車載應用中所不具備的使用場景。
  • 國產汽車如何突破車用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技術瓶頸
    利用車載傳感器可以感知車輛周圍環境,並根據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使駕駛更安全。目前,車用傳感器包括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其中,毫米波雷達憑藉多種優勢在ADAS和自動駕駛的發展過程中充當起重要角色,成為相關企業競爭、搶佔市場的關鍵。
  •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其中,最為火熱的應用之一為毫米波雷達技術。本文中,將從兩大方面對毫米波雷達加以闡述:1.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以及發展趨勢解析,2.介紹毫米波雷達的幾個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毫米波,疑惑對毫米波雷達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 一、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 (一)頻段介紹 從頻段上來看,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兩類。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2017年,經投資人介紹,郄建軍結識了洪琅與Steven,並了解到他們的4D毫米波雷達技術。此時,傲酷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所用的77Ghz車載毫米波雷達,對中國龐大的潛在市場有強烈的開拓意願。而郄建軍近三十年的經歷,在通信、地圖、汽車、移動網際網路幾大行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與人脈,以上的每個行業都有重要玩家參與到自動駕駛領域,這讓郄建軍成為了推廣傲酷技術的絕佳人選。
  • 拆解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有哪些不同?
    今天找一個MRR的77GHz的毫米波雷達做拆解分析,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是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並接收目標反射信號,通過對信號進行對比和處理,最終完成對目標的分類識別。
  •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依靠聲(超聲波)、光(攝像頭,雷射)、電(毫米波)幾類傳感器及其融合實現對周圍複雜環境的準確感知是首要環節。77GHz毫米波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全天候、價格適中等不可替代的優點,通常是ADAS必須的傳感器。 當前國內外迎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熱潮。2018年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將AEBS納入評分體系,將進一步激發77GHz毫米波雷達的需求。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目前感知環境的ADAS傳感器有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和毫米波雷達等。當然,自動駕駛汽車還需要車載雷射雷達。一直以來,雷射雷達因能對周圍環境實現3D感知而備受自動駕駛主流者的「寵愛」。不過無論是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都容易受惡劣天氣環境影響導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惡劣天氣環境往往是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因而都存在「致命」缺陷!
  • 智能網聯汽車系列榜單(二)——中國毫米波雷達企業TOP10
    超聲波雷達作用距離較短,同時相比於毫米波雷達,體積偏大,質量較重,但技術要求不高,成本較低,目前主要應用於汽車泊車系統中。而在更為重要的自動駕駛領域,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則代表了一種方向分歧。 和雷射雷達相比,成本是毫米波雷達的最大優勢。目前,毫米波雷達的價格在千元級別,而雷射雷達則在萬元以上。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
    其次,由於雷射雷達在收發器和組裝工藝要求高,所以成本比較難降下來。而毫米波雷達因為它是矽基的晶片,沒有特別昂貴和複雜的工藝,所以毫米波雷達成本更具優勢。毫米波雷達目前的價格大概在1.5千左右,而雷射雷達的價格目前仍然是以萬作為單位計算的。並且由於雷射雷達獲取的數據量遠超毫米波雷達,所以需要更高性能的處理器處理數據,更高性能的處理器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
  • 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這套硬體中,除了8個攝像頭和12個全新超聲波傳感器之外,一個前向探測雷達引起了鎂客君的注意。經研究,特斯拉上所使用的探測雷達為毫米波雷達,而非其他主流無人駕駛研發中所使用的雷射雷。那麼問題來了:毫米波雷達是否能夠勝任雷射雷達的工作,成為一種實現無人駕駛更加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毫米波是什麼,有哪些優點?
    直至20世紀70年代,由於毫米波集成電路和毫米波固體器件的研製成功並獲得批量生產,使生產成本日趨下降,毫米波通信才猶如枯木逢春,蓬勃發展開來。可以預計,隨著科技的進步,毫米波通信必將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毫米波的傳播特性 通常毫米波頻段是指 30GHz~300GHz, 相應波長為 1mm~10mm。
  • 聯合ADAS合作夥伴實地演示,行易道77GHz中程毫米波雷達亮相
    在 ACC 功能展示中,該款雷達也成功幫助演示車輛完成了啟停、跟停、車距保持跟蹤和設定速度巡航等自動駕駛功能。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其頻率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種:24GHz 毫米波雷達和 77GHz 毫米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