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稀有密碼子和胺基酸殘基限制提高重組人ADAM15去整合素結構域...

2020-12-05 生物谷

微生物學報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8(8):1067~1074; 4 August 2008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772586)

*通訊作者。Tel/Fax: +86-510-85918219; E-mail: jinjian31@hotmail.com

作者簡介: 吳靜(1981. ), 女, 江蘇大豐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細胞與分子藥理的研究。E-mail: wujing@jiangnan.edu.cn

吳靜1,2,雷楗勇1,張蓮芬1,2,花慧1,金堅1, 2*

(1 工業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 江南大學醫藥學院分子藥理研究室,無錫 214122)

摘要:【目的】為提高重組人ADAM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5 去整合素結構域蛋白(rhADAM15)的表達水平。【方法】在詳盡分析rhADAM15 的cDNA 和GST(穀胱甘肽-S-轉移酶)-ADAM15 結構的基礎上,選擇表達宿主菌並對表達質粒進行改造。【結果】(1)選擇能為大腸桿菌稀有密碼子提供額外tRNA 的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作為宿主菌,將質粒pGEX-ADAM15轉化於其中在最佳誘導表達條件下獲得298 mg/L 融合蛋白GST-ADAM15;(2) 採用PCR 體外定點突變技術將目標蛋白編碼區稀有密碼子GGA(Gly425)替換為GGC,使融合蛋白表達水平提高9.4%;(3) 通過消除凝血酶識別序列附近的Pro-Glu-Phe 殘基,提高凝血酶酶切效率,使rhADAM15 產量提高了35.7%;(4)在GGA 替換為GGC 基礎上切除「Pro-Glu-Phe」殘基,使rhADAM15 產量提高到68 mg/L,比分別切除「Pro-Glu-Phe」殘基、GGA 替換為GGC 和野生型提高了19.2%、51.1%和61.9%。【結論】這一結果表明,在充分認識目標蛋白特性的基礎上定向選擇表達宿主並改造表達質粒能實現外源蛋白高水平表達。

關鍵詞:ADAM15 去整合素結構域;大腸桿菌Rosetta (DE3);稀有密碼子;PCR 定點突變;抑制血管生成

中圖分類號:Q8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001-6209 (2008) 08-1067-08

Improving production and bioactivity of recombinant human disintegrin domain of ADAM15 (rhADAM15) in Escherichia Coli

Jing Wu1,2, Jianyong Lei1, Lianfen Zhang1,2, Hui Hua1, Jian Jin1,2*

(1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2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and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and bioactivity of  recombinant human disintegrin domain of ADAM15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5) (rhADAM15) in Escherichia coli. [Methods] The expression host was chose and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lasmid pGEX-ADAM15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DNA sequence of rhADAM15. [Results] (1) 298 mg/L GST (Glutathione-S-transferase)-ADAM15 and 42 mg/L rhADAM15 were achieved when choosing E. coli Rosetta (DE3) as the expression host that could supply additional tRNA for rare codons. (2) The GST-ADAM15 expression level increased to 326 mg/L after changing the rare codon GGA (Gly425) to GGC by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3) The rhADAM15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o 57 mg/L by deleting the 「Pro-Glu-Phe」 at the GST-ADAM15 junction to improve the thrombin cleavage efficiency. (4) Finally, by combinational introduction of the favorable codons and suitably eliminating of certain amino acid sequence, rhADAM15 concentration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68 mg/L). [Conclusion] The high expression of heterologous protein could be achieved by releasing rare codon usage and amino acids residues restriction.

Keywords: recombinant ADAM15 disintegrin domain; Escherichia coli Rosetta (DE3); rare codons; PCR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anti-angiogenesis

生物谷推薦全文下載:改善稀有密碼子和胺基酸殘基限制提高重組人ADAM15去整合素結構域蛋白表達水平

更多全文請查看連結:http://journals.im.ac.cn

聲明:本文由《微生物學報》授權生物谷 www.bioon.com 網站發布,如需轉載請直接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聯繫並支付相應費用,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若轉載將付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重組蛋白純化策略
    DE3是的一種衍生λ噬菌體,帶有噬菌體21抗性區和 lacI基因,lacUV5啟動子,以及 T7 RNA聚合酶基因。這一區段被插入int基因,因此阻止了DE3在沒有輔助噬菌體時整合到染色體上或從染色體切出。一旦形成DE3溶原狀態,就只有受IPTG誘導的lacUV5啟動子指導T7 RNA聚合酶基因轉錄,在溶原培養體系中加入IPTG誘導T7 RNA聚合酶生產,繼而質粒上的目的DNA開始轉錄。
  • 蛋白質的三級結構與結構域
    蛋白質的三級結構(terti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鏈中所有原子和基團的構象。它是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盤曲摺疊形成的,包括所有主鏈和側鏈的結構。肌紅蛋白的三級結構在三級結構中,多肽鏈的盤曲摺疊是由分子中各胺基酸殘基的側鏈相互作用來維持的。
  • Nature:只需226個胺基酸,華西醫院魏霞蔚等開發出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SARS-CoV-2使用其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這是其感染人類細胞的最關鍵步驟。7月2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提前上線了一篇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論文。
  • 密碼子結構與胺基酸側鏈析性之間也有一定關係
    ,它們位於mRNA5′末端,同時它也是蛋氨酸的密碼子,因此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多肽鏈合成的第一個胺基酸都是蛋氨酸,當然少數細菌中也用GUG做為起始碼。密碼子UAA,UAG,UGA是肽鏈成的終止密碼,不代表任何胺基酸,它們單獨或共同存在於mRNA3』末端。因此翻譯是沿著mRNA分子5′→3′方向進行的。(2)密碼無標點符號:兩個密碼子之間沒有任何核苷酸隔天,因此從起始碼AUG開始,三個鹼基代有一個胺基酸,這就構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讀框,直至終止碼。
  • 三、SH-2結構域的調節作用
    三、SH-2結構域的調節作用   (一)SH-2結構域的結構特點   前已所述,PTKs src家族包括p59lck和p59fyn,這兩個分子的氨基端有三個同源的區域。
  • 蛭肽素(水蛭肽)的結構與功能
    定義:是以水蛭素為模板設計出的肽類凝血酶抑制劑,其胺基酸數目與順序也因設計者的不同而不同,最初的水蛭肽是由Margzncre等設計的,具有20個胺基酸琺殘基,含有2個結構域和一個連結區,其中C端是由水蛭素羧基末端衍化來的,能與凝血酶的催化反應位點緊密結合。
  • 生物化學: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鹼基對的疏水作用力(鹼基堆積力)和氫鍵共同維持著 DNA 雙螺旋結構的穩定。所以可以知道 A、B、C 選項是正確的,D 選項錯誤,脫氧核糖和磷酸應該是位於外側。所以本題答案為 D。本題可參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衛 8 版教材 P39。
  • 白細胞介素大全科普
    白細胞介素,最初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起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現指一類分子結構和生物學功能已基本明確,具有重要調節作用而統一命名的細胞因子,它和血細胞生長因子同屬細胞因子。【IL 1 alpha】重組人白介素-1a #CYT-253【IL 2】重組人白介素-2 #CYT-209【IL 3 】重組人白介素-3 #CYT-210IL1A(人源)ELISA試劑盒 #KA3055
  • 小分子:底物抑制劑,分子伴侶,終止密碼子通讀及展望
    減少底物的療法,藥理伴侶和終止密碼子通讀增強子是目前可用於治療溶酶體貯積病的小分子。本文介紹了這類化合物的特性以及在未來開發中提高其效率的可能策略。 目前正在測試基於體內或離體基因治療的替代治療方法,以改善酶的生物分布,從而增加用於治療的治療窗口,並增加進入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可能性。LSDs尤其容易通過基因療法治癒,因為有可能交叉糾正酶缺陷。7異色性白細胞營養不良已被報導,並且有陽性結果。8儘管如此,基因治療仍需要針對臨床應用進行優化,尤其是在免疫原性和控制病毒基因組整合位點方面。
  • 胺基酸的結構與分類
    胺基酸的結構與分類要點:
  • 每種胺基酸至少有一種密碼子,最多的有6種密碼子
    蛋白質分子是由許多胺基酸組成的,在不同的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有著特定的排列順序,這種特定的排列順序不是隨機的,而是嚴格按照蛋白質的編碼基因中的鹼基排列順序決定的。基因的遺傳信息在轉錄過程中從DNA轉移到mRNA,再由mRNA將這種遺傳信息表達為蛋白質中胺基酸順序的過程叫做翻譯。
  • 「多肽設計」靶向AF9和ENL YEATS結構域的高效特異性多肽抑制劑設計
    ——生物學背景——YEATS結構域是新近鑑定的表觀遺傳「閱讀器」,可通過保守的芳族「三明治」籠子識別組蛋白賴氨酸乙醯化(Kac)和巴豆醯化(Kcr)。人類基因組編碼的四個包含YEATS域的蛋白質AF9,ENL,GAS41和YEATS2存在於多種染色質重塑和組蛋白修飾複合物中,其中ENL和AF9的YEATS結構域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
  • Cell | HT-recruit技術可平行檢測成千上萬個轉錄效應結構域功能
    Cell, 2018  研究轉錄因子效應功能的傳統方法是徵募實驗:將待研究的轉錄因子或相關結構域與一個DNA結合結構域在細胞中融合表達,然後檢測報告基因的表達活性【5】。但是由於要逐個克隆待研究的轉錄因子或效應結構域,然後將其轉染進細胞並進行測量,所以實驗通量很有限,這嚴重限制了我們對基因轉錄調控網絡的整體認識。
  • 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通過質譜分析(並使用GPSeeker軟體分析完整的N-糖肽和聚糖)、表面等離振子共振、肺部組織的病理學分析等研究技術發現了SARS-CoV-2疫苗設計中S蛋白中RBD結構域的重要性,並為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開發保護性疫苗提供了依據。 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解讀下這篇研究論文。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二、胺基酸1.胺基酸的基本結構和性質專業 A胺基酸的結構: 20 種蛋白質胺基酸的分子結構特點(略)。第 21 種胺基酸為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 縮寫為 Sec 或 SeCys),其結構中以 Se 代替了半胱氨酸中的 S。但實際上,硒代半胱氨酸是絲氨酸的衍生物。
  • ...從結構上揭示一種強效的治療性抗體中和SARS-CoV-2和SARS-CoV機制
    位於SARS-CoV-2和SARS-CoV包膜的刺突糖蛋白(S)具有大約80%的胺基酸序列一致性,而且這兩種病毒均利用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hACE2)進入宿主細胞。細胞進入是通過S蛋白同源三聚體介導的病毒-受體結合實現的,然後是病毒-宿主膜融合,其中這種結合是通過S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RBD)進行的。
  • 2020全國卷3中的擺動假說 密碼子與反密碼子之間的如何配對的?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一種反密碼子可以識別不同的密碼子B.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鹼基之間通過氫鍵結合C. tR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mRNA分子由單鏈組成D. mRNA中的鹼基改變不一定造成所編碼胺基酸的改變答案:C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作用並不嚴格遵守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這就是 Crick
  • 密碼子的秘密
    這個故事先要從基因和蛋白質講起。簡單說,基因是一條DNA長鏈,由4種核苷酸依次排列而成,分別用A、T、C、G這4個字母來表示。蛋白質也是一條長鏈,由20種胺基酸依次排列而成。基因的字母順序決定了蛋白質的胺基酸順序,因此也就決定了生命的樣子。一個關鍵問題是,基因到底是如何決定胺基酸順序的呢?
  • 二萜糖苷甜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徑研究獲進展
    新近的報導表明,甜茶素是首個發現的可同時抑制人果糖轉運蛋白GLUT5和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獨特的藥理活性。為了研究糖基轉移酶如何專一性地識別底物,作者通過同源建模分析,對UGT85A57中可能影響二萜底物識別的20個N端和5個C端胺基酸殘基進行了定點突變,發現L141M、S149G和L153F三個位點的突變使得UGT85A57的底物專一性降低,表明它們在二萜底物的專一性識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終,作者通過不同物種來源的糖基轉移酶的正交組合,在微生物細胞中實現了甜茶素的高效全細胞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