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珊瑚礁大片變白死去,這是怎麼了?

2020-10-23 嶽悅於世

在2020年世界海洋科技會議上提出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上升的海面溫度和酸性水可能會在2100年之前對所有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造成毀滅性破壞,這也對珊瑚礁保護工作帶來全新挑戰。

科學家預測在未來20年內,由於氣候變化和海洋汙染,70%到90%的珊瑚礁將消失。而全球氣象阻止的報告更是表明,全球99%的珊瑚礁很可能在本世紀末前消失。

珊瑚礁是什麼?

珊瑚礁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和地面上的一樣,其物種多樣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它這裡生存的物種佔整個海洋物種的四分之一,但它覆蓋的海底面積卻不到0.1%,可見它有多珍貴。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將近五億年前就出現了。很多人以為珊瑚是植物,其實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珊瑚是動物,是由無數微小的珊瑚蟲聚集形成。這個珊瑚蟲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的水域,且水質必須潔淨、透明度高,陽光照射充足,退潮時不能長時間暴露在水面之上,滿足以上的苛刻條件,珊瑚蟲才能繁茂生長,建造出珊瑚礁。

珊瑚蟲會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鈣,用來製造自己的骨骼。我們一般所見的白色珊瑚,實際上是一個個珊瑚蟲死後遺留下來的骨骼,這些碳酸鈣被收藏家們像珍寶一樣收集。臺灣、我國南海諸島都盛產珊瑚,但印度沿海和南海諸島緯度接近,卻沒有珊瑚礁分布,這是因為恆河、印度河把大量泥沙帶入海洋,使海水渾濁,珊瑚蟲不喜歡這樣的環境。因此有大河注入的海域幾乎看不到珊瑚礁。

珊瑚白化

全球變暖影響海水溫度,當海水溫度等條件發生變化時,面對環境壓力的珊瑚蟲會驅逐生活在其體內的共生藻類,這些共生藻類是珊瑚礁的主要營養來源(通過光合作用),它們走了珊瑚蟲早晚會餓死,這時珊瑚礁就會變成白色的——珊瑚礁白化。酸性水的影響也是如此,主要是工業廢水排放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珊瑚礁正常死亡也是白化過程,但當遇到海水溫度上升1-2攝氏度的並且持續數周的情況就不正常了,如果水溫不能及時回冷,那麼珊瑚就可能面臨飢餓或感染最後死亡,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珊瑚礁白化。這種水溫升高造成的白化是非常快的,而且恢復極慢,幾周水溫升高帶來的影響可能要倖存下來的珊瑚礁消耗5至10年的時間來修復。

澳洲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超過2500萬年。在上世紀它們還是正常生長狀態,偶爾幾次白化也是正常情況。但在1998年這裡出現了大規模白化現象,之後在2002年、2016年和2017年,又接連發生了3次嚴重的白化事件。

當然全球範圍的珊瑚礁也沒逃過這幾次劫難,據2015年的數據,過去的5年裡全球珊瑚覆蓋率從百分之50%—60%下降到了百分之15%—20%。而水溫升高和變酸都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就有了開頭的預測。

珊瑚礁消失會怎麼樣?

珊瑚礁是生態系統,你說一個個小型生態系統消失會怎樣?生態鏈是環環相扣的,珊瑚礁養活了成千上萬種魚類,為海洋爬行生物提供產卵和庇護的場所。一條鏈斷了都有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崩潰,何況是擁有很多條的生態系統。

至於對人的影響,旅遊業肯定是受巨大衝擊,每年幾十億人民幣的收入消失,衝KPI更困難了。當然受衝擊的還有捕魚業,比如馬來西亞的魚產量會下降百分之三十。以後很多取材珊瑚礁的藥物等用品也將只能依靠人工珊瑚的原料。還有就是海岸居民面臨的危險更大,珊瑚礁可以吸收海浪和風暴潮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保礁護岸」,就跟樹林中的防風帶一樣。沒有了珊瑚礁就有意味著人類將直面沒有被削弱的海嘯颱風。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團隊參與到珊瑚礁生態修復工作中來,希望它不要離開我們。

相關焦點

  • 這片海到底怎麼了?湛江特呈島驚現珊瑚礁!
    這片海到底怎麼了?湛江特呈島驚現珊瑚礁!:透明的、白的、紅的、綠的、紫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紛紛探出頭來。特呈島的珊瑚礁,是上天給湛江人民的珍貴禮物,是湛江人民自覺保護這片海域的體現,也是湛江碧海藍天、環境優越的見證。
  • 海底探秘—熱帶雨林正在消逝,專家稱50年內珊瑚礁或全部消失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學者們發現珊瑚群礁嚴重化,珊瑚群礁受到了生存危機。聯合國公布:1998年,席捲全球珊瑚群礁白化事件,引起歐美學者高度關注。每年一次全球珊瑚礁調查結果大數據顯示,30%以上珊瑚礁白化現象嚴重。更是讓眾多國家,海洋科學家對海洋環境憂心如焚。報告顯示;印度洋珊瑚礁死亡率極高,其次是一部分亞洲海域。印度洋海域,90%的淺海區域珊瑚礁大片死亡,就連海平面以下40米區域都未能倖免。
  • 衝繩珊瑚礁快被「黑色惡魔」吃光 一纏上就會漸漸死去
    衝繩海底美麗的珊瑚礁,慘遭「黑色惡魔」海綿動物附體。(圖/ 山城教授提供)圖文/CTWANT日本衝繩的蔚藍海洋備受不少臺灣人喜愛,海底多彩多姿的珊瑚礁近年陸續死亡,據《衝繩時報》報導,琉球大學教授山城秀之發現,罪魁禍首就是一種外號名為「黑色惡魔」的海綿動物,一旦被「黑色惡魔」纏上,珊瑚就會變成黑色而死去,而且「黑色惡魔」無法用人工剝除,目前正在大量擴散中。
  • 男生怎麼變白
    男生們的皮膚都偏暗黃,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要皮膚白好還是要有好的習慣。男生怎麼變白 把醋和鹽用水溶解,比例是大概水:白醋:鹽=9:3:用調好的混合液把毛巾潤溼,擦在臉上,早晚各一次,效果不錯哦,而且見效很快,皮膚會變白,痘痘也會不見了。用草莓炸成汁,放上蛋清。
  • 珊瑚礁下好「色」的魚 一條魚有兩張「身份證」
    在島嶼東南邊的一片海域裡,成千上萬條色彩繽紛的魚在珊瑚礁附近遊動,仿佛海水中一大片湧動的雲霞。這片雲霞中的顏色和圖案實在是過於豐富,因此沒有哪一種魚看起來比其他魚類更加搶眼。這些魚大膽暴露自己的色彩,它們真的不怕捕食者嗎?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是另一種避開襲擊的方式。
  • 氣候不是珊瑚礁變白的唯一因素,漂白的珊瑚意味著死亡嗎?
    珊瑚礁生存環境被持續惡化的表現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也是生物體在地球上製造的最大結構,它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海岸外,這裡有2900個獨立珊瑚礁,從最北端的託雷斯海峽到達南部的弗雷澤島,綿延超過2575公裡,佔地約344400平方公裡。
  • 三沙地理·珊瑚礁——三沙珊瑚礁:海底熱帶雨林
    文\海南日報記者胡續發  有人把它稱為海底熱帶雨林,有人把它稱為水下夢幻世界,也有人說它是生物起源搖籃———不管怎麼叫,珊瑚礁,以其無可爭議的多重價值和作用,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承載了太多的美譽。  「三沙市的島礁,幾乎都是珊瑚島礁,換句話說,三沙市就是珊瑚礁市。」
  • 全球變暖趨勢若持續 99%的珊瑚礁或將白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趨勢若繼續持續,本世紀內全球多數的珊瑚礁(約為99%)都將發生嚴重的年度白化現象。該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國際社會能夠採取更加有效的減排措施,將可使珊瑚礁平均白化的時間往後推遲11年。珊瑚礁白化嚴重威脅著全球海洋生態系統。該研究針對珊瑚礁建立了氣候預測模型,能夠揭示全球珊瑚礁發生白化的時間。
  • 遺傳學或將幫助珊瑚礁免受全球變暖影響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海洋中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具多樣性、最有價值的生態系統之一。珊瑚礁為各種海洋物種提供了棲息地,保護海岸線免受暴風雨、洪水和侵蝕作用,並幫助促進漁業和旅遊業。20世紀90年代後期,珊瑚礁經歷了第一次大規模漂白,這是由於高水溫破壞了珊瑚礁與彩色藻類的共生關係,從而導致珊瑚變白。
  • 攝像機第一次拍到珊瑚白化全過程:珊瑚礁殘忍驅趕藻類
    珊瑚礁白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了我們不容忽視的地步。如今,科學家們首次拍攝到了珊瑚礁白化的過程,這比人們以往能預測到的都要迅速而嚴重。對於外行來說,珊瑚礁白化的原因通常被歸為環境變化,譬如氣溫上升和汙染加重。珊瑚礁本身並不會長出能讓他們色彩斑斕的「帽子」----這要歸功於生活在珊瑚組織內的藻類。
  • 頭髮是怎麼由黑變白的
    頭髮是怎麼由黑變白的一根頭髮從黑變白,是從根部開始,還是從發梢部位開始變白的呢?一根頭髮從黑變白的過程中,中間一定有一個變灰的過程嗎?這兩個問題提得好,至少讀者是用心了。養發館裡,許多顧客在治療過程中,經營人員經常會撤下一兩根下黑上白的頭髮給顧客看,以此證明白髮變黑的效果,姑且不論這根白髮是不是治療轉變成功的,但下半截黑,上半截白的頭髮,從邏輯上分析是絕對正確的,因為白髮變黑一定是首先從根部開始,然後向上延伸的。《毛髮學》認為,決定人類毛髮顏色的因素是毛皮質中儲存的黑素顆粒種類與數量。
  • 饑荒海難珊瑚礁怎麼獲得 珊瑚礁有什麼用
    饑荒海難珊瑚礁怎麼獲得 珊瑚礁有什麼用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皮卡時間:2015-12-09 《饑荒海難》中的珊瑚是用來做解毒劑等多用途的物品,一些玩家發現了珊瑚卻不知道怎麼獲取,其實很簡單。
  • 或許是因為珊瑚礁的聲音變了
    澳大利亞的珊瑚海 | WWF健康珊瑚礁的聲音:採集自大堡礁的埃利奧特夫人島 | Natural History Museum珊瑚礁的背景音,聽上去有點像小時候吃跳跳糖時,舌頭上蹦蹦跳跳的聲音。比起這聲音的喧騰程度,發出這聲音的生物——槍蝦就顯得很小隻了。
  • 澳大利亞世界最大活珊瑚礁正走向「死亡」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大堡礁宛如一塊奇麗的瑰寶閃耀在澳洲東北部海岸,作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旅遊景觀。然而,近年來,這塊瑰寶卻逐漸消退了她美麗的顏色,而且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發現,今年夏天,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大堡礁所在的海域的海水溫度達到了歷史上最高點,大片的珊瑚礁正面臨不斷升級的「白化」危機。
  • 【地理素養】高考熱點——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白化是由於珊瑚失去體內共生的蟲黃藻或共生的蟲黃藻失去體內色素而導致五彩繽紛的珊瑚礁變白的生態現象。1998年和2002年曾兩度發生過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於全球溫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現象又一次大規模出現。2015年,由於白化,澳大利亞大堡礁淺水區67%的珊瑚不幸死亡。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珊瑚礁白化產生的根本原因及應對措施。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神奇的南極威德爾海
    有的似開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紅梅;有的形狀如鹿茸,渾圓似蘑菇;有的白如飛霜,綠似翡翠,像靈芝像荷葉…莫可名狀,形成一幅蔚為壯觀的天然藝術圖畫。珊瑚礁將湖包了個嚴實,這裡風平浪靜,是天然的避風港。各種魚類、蟹類、海藻類、軟體類,五彩紛呈,琳琅滿目,透過那清澈的海水,歷歷在目。
  • 珊瑚礁:潛水員自願充當「園丁」,修復泰國瀕臨滅絕的珊瑚
    馬來西亞海洋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者阿努阿·阿卜杜拉相信他已經找到了修復世界珊瑚礁的答案。他說,通過為休閒潛水者提供簡單的「珊瑚園藝」技術,珊瑚礁恢復項目可以迅速推出。受熱帶森林重新造林技術的啟發,Anuar於1981年開始研究這些相同的方法如何應用於「水下雨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珊瑚礁。這並不容易。在最初的15年裡,只有失敗。
  • 《新聞聯播》點讚海南人工珊瑚礁生態修復 成效明顯
    原標題:視頻 |《新聞聯播》點讚海南人工珊瑚礁生態修復 成效明顯   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三亞附近海域做珊瑚調查。海南日報記者武威 通訊員李長青 攝   透過水下攝影機,人工投放的環形不鏽鋼礁盤與水泥魚礁上,新生珊瑚與貝類藻類競相爭豔,隱隱現出橙、黃、藍、白、紅各類顏色,一群群小指長的魚寶寶正好奇地探索自己的新家園。這是三亞蜈支洲島的人工珊瑚礁生態系統,利用不鏽鋼材質的人工礁基,移植造礁石珊瑚,加速珊瑚苗生長,促進珊瑚礁群落的加速形成。
  • 白色衣服被染色了怎麼變白?白色衣服變白小妙招!
    白色衣服被染色了怎麼變白變白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拿出家裡的白醋,把白醋進行一定程度的稀釋,然後把染色的白色衣服放進稀釋之後的白醋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用洗衣液或者洗衣粉清洗就可以變白了。白色衣服變黃了怎麼洗白先把衣服放在淘米水裡,開大火,水開後轉成小火煮五分鐘。
  • 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6-06-28 15:2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以珊瑚礁蜚聲中外,每個去過的遊客都對這裡的美景贊口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