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江西雷電多 本網請氣象專家支招防雷劈(圖)

2020-12-02 中國江西網


8月28日晚,南昌市上空電閃雷鳴,風雨大作。(資料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喻雲亮報導:9月3日,網友在「問政江西」裡感嘆「南昌這幾天雷電特別多啊,這都入秋快一個月了,是否正常?」記者採訪江西省氣象臺專家了解到,過去的8月全省地閃(即俗稱的落雷)比去年同期多,原因是8月降水較往年增多三成,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到江南地區,同時冷暖空氣交匯的時間多,形成雷雨。

  8月28日晚南昌電閃雷鳴 當晚落雷1100餘次

  記者了解到,8月24日以來的11天,省氣象臺有10天發布了雷電預警信號,其中今天早上發布的是較高級別的雷電橙色預警。想必網友對8月28日晚的電閃雷鳴印象深刻吧。當晚10點左右,南昌市區突然電閃雷鳴,風雨大作,遭遇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據監測,在一個多小時內,南昌上空響雷達1100餘次,這也是8月來最強的一次雷電天氣。

  8月全省落雷同比增加18.37% 南昌6082次

  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今年8月,全省共發生地閃177316次,與去年同期149801次相比,增加18.37%。其中,南昌地區發生地閃6082次,高安6046次,修水5131次,貴溪4547次,贛縣4220次。雷電強度最大的為樂安縣(131.1KA)。

  冷空氣頻繁南下 冷暖空氣交匯多形成雷雨

  什麼原因造成8月雷電偏多呢?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愛華告訴記者,今年8月全省降水偏多30%,氣溫偏低0.8℃,雷雨天氣也明顯偏多。北部「秋老虎」失蹤了,南部「秋老虎」的威力大減。原因在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8月東北冷渦強,中高緯經向環流大,冷空氣頻繁南下到江南地區,同時冷暖空氣交匯的時間多,有利形成雷雨。」

  「8月有3個颱風在我國東海到西太平洋北上,阻擋了西太平洋副高伸向大陸,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江南的時間短,高溫日數就少,這是另一個原因。」許愛華說道。

  社會公眾對雷電危害認識不足 單位防雷不到位

  28日前後,全省遭遇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襲擊。28日晚,吉安市安福縣1人因雷擊死亡。據省氣象臺提供的權威資料顯示,1-7月全省雷電災害致21人死亡。

  省防雷專家表示,雷電造成傷亡多,社會公眾尤其是農民對雷電危害認識不足,缺乏相應的雷電防護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是一大原因。全省農村地區防雷意識單薄,缺乏必要的防雷知識,大部分農民不關心也不知道怎樣防雷,對雷電的選擇性、瞬間性、毀滅性知之甚少。

  此外,一些單位、部門、業主對防雷安全重視不夠,防雷減災措施不到位,有些應當安裝防雷裝置而沒有安裝,或者即使安裝了防雷裝置但長期無人管理和維護,主動申報檢測的單位少,年度檢測覆蓋率不高。

  防雷安全知識

  (一)個人及家庭防雷

  1、檢查建築物是否有防雷設施合格證書。如果沒有防雷設施合格證書,即沒有經過氣象主管部門驗收,是沒有安全保障的。

  2、收聽、收看雷電預警預報。

  3、不能停留在建築物的樓(屋)面上。

  4、要注意關閉門窗。

  5、不能靠近建築物的外牆以及電氣設備。

  6、不要使用淋浴頭衝涼。

  7、不宜進入棚屋、崗、亭等低矮建(構築)物。

  8、不宜躲在大樹底下。

  9、不宜在曠野高打雨傘等物體。

  10、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

  11、不宜開摩託車、騎自行車。

  12、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

  (二)單位防雷

  1、新建建(構)築物開工前,應當到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申報防雷裝置設計審核,施工過程中要委託有資質的防雷專業檢測單位進行分階段檢測,投入使用前,須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申報防雷裝置竣工驗收,這樣才能保證新建建築物的防雷安全。

  2、已建的建築物定期委託有資質的專業防雷檢測機構檢測防雷裝置。一般為每年1次,對爆炸火災危險環境的防雷裝置每半年檢測1次。受雷擊損壞的防雷裝置,應及時修復、檢測。檢測時間一般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

  3、安裝防雷裝置,委託有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的單位進行防雷裝置的設計和施工。

  4、建立各項防雷安全工作制度,明確雷電災害防禦責任人,負責防雷安全工作。

  5、雷電災害發生後及時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反映情況,協助災害調查。

相關焦點

  • 今年1號颱風「杜鵑」預計今天中午登陸!對江西有何影響?
    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熱帶風暴級)於2月18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年的颱風比去年提早了近3個月網友表示:猝不及防啊!對江西有影響嗎?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趨向菲律賓東南部沿海,並將於今天中午前後在上述沿海登陸(熱帶風暴級,8-9級,20-23m/s),穿過菲律賓中南部後將於22日夜間移入南海東南部海面,強度逐漸減弱。
  • @吉安人 今年最強颱風「瑪莉亞」今入江西,請注意!
    今年第八號颱風「瑪莉亞」將於11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沿海登陸,「瑪莉亞」是今年以來登陸和影響我國的最強颱風。「瑪莉亞」的路徑概率預報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今年第八號颱風「瑪莉亞」將於11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沿海登陸登陸後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於11日夜間進入江西
  • 8月江西出現歷史少見的天氣 速看!
    今天江西北部不少地方都下雨了這雨勢一陣一陣的這張圖很明顯了哪裡下雨以往8月份強降雨 較多是颱風帶來的而西風帶降雨也就是冷空氣一點一點的襲來其實主要出現在 換季的階段 一般8月中下旬所以 這次西風帶強降雨 屬於小概率事件歷史少見8月份我省出現西風帶強降雨歷史少見,贛北贛中需強化預警聯動,降低災害風險,減輕災害損失;贛南需抓住有利條件開展人工增雨,為後期生活生產態用水備足水源,盡最大可能避害興利。
  • 閃電很美但更可怕,雷電最活躍全國雷災嚴重區在這,6至8月最頻繁
    圖為2017年7月19日晚,贛州城區上空出現電閃雷鳴,隔城觀望,瞬間入鏡。五月黃梅天,最是閃電時。沒想到當地人習以為常的這種梅(黴雨)讓贛南屬於了全國雷災嚴重區。閃電是這樣來的:一聲悶雷、一道閃電從天而降,仿佛一條火龍照亮天地。
  • 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7月颱風不生成?氣象專家:太平洋高壓太強
    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今年6-7月太平洋高壓異常的強勢,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臺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臺灣附近,臺灣的梅雨季早在6月初就已結束,開始天天都是高溫酷熱的日子。此外高壓霸佔低緯度海面,也讓熱帶擾動難以發展,7月到目前為止的颱風生成數量持續掛0,越來越有機會達成7月無颱風的紀錄。氣象專家解釋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颱風不生成、季風來不了的原因。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動。
  • 南京發布今年首個雷電橙色預警 雨帶滯留近期難出梅
    雷電預警  南京昨發布今年首個雷電橙色預警  昨天傍晚,南京市區迎來入梅以來最明顯的一次降水。昨天19時05分,南京市氣象臺發布雷電橙色預警信號,這也是今年首個雷電橙色預警。  今年的梅雨正常嗎?  6月份南京雨量50年來最低  南京今年的梅雨,從目前的表現來看,走的是「非主流」路線。自6月26日南京入梅以來,雖然雨水每天都來報個到,但幾乎都是來去匆匆,一點也沒有往年那種拖泥帶水,一下就是一整天的「風範」。
  • 北京河北等多地出現密集雷電 氣象專家分析壯觀景象背後那些事
    央視網消息: 進入夏季,強對流天氣趨於活躍,昨天(2日),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都出現了密集的雷電。昨天,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發布了雷電預警信號,部分地區閃電密集,一時間天空被照亮。
  • 半個月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 我市雷暴日數逐年增加 防雷不可忽視
    5月以來,市氣象臺已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自市氣象臺3月22日清晨5時26分首次發布今年我市雷電黃色預警,這標誌著我市進入一年一度的雷雨季。記者上周採訪了市氣象安全技術中心氣象專家。  我市雷暴天數逐年增加  我市位於浙中金衢盆地,是我省雷電多發地區之一,年平均雷暴日(一年中有雷電放電的天數)在50天左右,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3月到9月上旬,特別厲害的雷暴天氣一般出現在盛夏時節的7、8月。
  •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8月23日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
    【導讀】華圖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提供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希望能夠提升考生們的實踐信心以及了解自我對於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便調整複習方法和複習進度。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招聘信息:江西事業單位考試:8月23日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事業單位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
  • 氣象專家來解答
    昨天(8月10日)傍晚5點58分,上海中心氣象臺將雷電預警,從黃色升級為橙色,這也是今年上海第二次發布最高級別的雷電預警。果不其然,入夜之後,"魔都"上空電閃雷鳴,一道道閃電劃破天際,堪比特效科幻大片,大自然的神奇與壯觀令人震撼。
  • 氣象專家解釋龍捲風成因 支招緊急防禦措施
    7月3日下午5點15分左右,遼寧省鐵嶺開原市遭受突發龍捲風襲擊。目前,初步統計已造成6人死亡,190餘人受傷,43人住院治療,具體受災情況正在統計中。 圖片為網絡視頻截圖 本網從遼寧省氣象臺了解到,受東北冷渦以及蒙古氣旋前側低壓帶共同影響,7月3日下午鐵嶺地區出現龍捲、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2018年6月8日北京天氣預報:廣東等地仍有強降雨 華北及江淮江南等...
    受其影響,8日08時至9日08時,廣東北部和中部、湖南東南部、江西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廣東中北部和沿海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30~50毫米,局地80毫米以上)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見圖2);8日08時至8日20時,南海西北部偏北海域、廣東中西部沿海、珠江口附近仍將有6-7級大風,陣風可達8-9級(見圖3)。
  • 氣象專家解釋廣東省11月以來天氣反常原因
    每年10月底、11月初,本該是南粵秋高氣爽的季節,可是今年天氣卻一反常態,11月上旬氣溫仍達30℃,仿如夏季,人們仍穿著短袖衫。近日來,廣東省接連普降強雷雨。11月出現範圍和強度如此大的雷雨,在歷史同期十分罕見。今年11月天氣為何如此反常?廣東省氣象臺專家說,今年冷空氣姍姍來遲導致氣溫偏高;而氣溫偏高、高空槽頻來導致的強對流天氣,又造成近來暴雨、冰雹頻襲。
  • 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我國颱風特點:登陸數偏多 登陸點偏北
    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據氣象部門專家介紹,今年颱風主要有五個特點: 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
  • 一熱帶氣旋將形成 6月14日或影響廈門
    圖為雨中行人。(本報記者 吳爾婷 攝)臺海網6月1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一天,廈門市氣象臺連續多次發布雷電黃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截至22時,東渡站累計雨量為11毫米,島外多個站點達到大雨量級,海滄湯岸村、海滄文山、海滄第一農場3個站點達到暴雨量級,其中海滄湯岸村雨量最大,累計達到58.5毫米。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記者連線氣象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 北京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熊亞軍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孫楠 吳婷 王美麗 新華網記者 郝多  記者:京津冀將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雨,怎麼衡量這個「強」字?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據圖簡要分析甲湖形成原因。(2)甲湖周邊青山綠水,雲蒸霧繞,好似浮懸在半空之中的一處仙境。請分析其雲霧多的原因。(3)比較乙、丙兩地在冬季氣溫和降水量的差異,並分析其主要原因。原因:丙地海拔比乙地低;丙沿岸有暖流經過;冬季盛行東南信風,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大量水汽;丙地位於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多(原因每點即可)典型例題五:(2016·江西高三期中)2016年6月23日下午2點30分左右,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部分地區出現強雷電、短時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生成!颱風路徑如何?8月還有多少颱風?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南海熱帶低壓已於今天(8月10日)上午11點鐘加強為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熱帶風暴級),颱風路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