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續航,悟空籌開啟行業首個「患者回訪」活動,為大病患者送溫暖

2021-01-09 站長之家

冬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但度過寒冬,春天就不會遠。

在 2020 年的最後一個月,悟空保集團·悟空籌開啟了「暖心冬月——用心守護,讓愛延續」籌款患者回訪活動,悟空籌工作人員組成慰問團,走進湖南、廣西等省份患者家庭,代表平臺和廣大愛心人士,為大病患者送去慰問禮品、愛心慰問金,送上暖心祝福。作為個人大病免費籌款平臺,悟空籌也是籌款行業內首個開展回訪大病患者行動的平臺。

疫情之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直線上升。悟空籌「暖心冬月——用心守護,讓愛延續」冬季暖心公益活動,關注大病患者治療後的康復情況,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合幫扶,為患者送去人文關懷,彰顯了悟空籌作為國內值得信賴的個人大病籌款平臺的企業社會責任感。

暖心回訪:悟空籌慰問大病患者

在湖南張婷婷患者家裡,慰問代表們對婷婷和其母親王霞進行了探訪,為他們送去了水果、牛奶等探望禮品,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康復。

悟空籌黃浪(右一)探訪患者張婷婷

「真的是雪中送炭,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12 月 14 日, 21 歲身患白血病的張婷婷激動地說,自從去年 5 月母親王霞患上直腸癌以來,全家花光了存款不說,還借遍了親戚朋友,負債二十幾萬元。為了救治母親,他們輪流照顧王霞之餘,便是想盡辦法湊醫藥費。然而無論他們再如何努力,距離王霞一增再增的醫藥費還差很多。

更雪上加霜的是,今年 11 月張婷婷自己被確診為白血病,讓本就一貧如洗不堪重負的家庭徹底陷入絕境。「這個噩耗傳來後,我是真的感到很絕望。幸虧你們悟空籌以及通過悟空籌幫助我們的好心人及時幫我們籌集了救命錢。」張婷婷感激道,「我和母親正在接受穩步治療,真的很感激。我和母親康復後,我們也會把大家的愛心傳遞下去,去幫助更住更多的人。」

之後悟空籌回訪團又陸續探訪了孫林林、劉浩、李松林、韓小梅、陳海等多個大病患者。

回訪團的籌款顧問們,正是當時幫助患者和家屬發起籌款的人,這次探訪交流更像老朋友重聚,籌款顧問詳細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和家庭實際困難,並逐一送上禮品和慰問金。

據了解,身患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的 25 歲二孩媽媽孫林林已經康復出院,如今已經開始新的生活。患有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的 13 歲的劉浩,雙側股骨粉碎性骨折、雙側氣胸的 9 歲的李松林,患有骨椎結核、參加過中越自衛反擊戰的 61 歲的陳海,患有肺癌的 48 歲張建斌,患有卵巢惡性腫瘤的 41 歲韓小梅等大病患者均已完成手術治療,現分別在醫院或家裡療養……

在回訪慰問中,悟空籌工作人員鼓勵他們要進一步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也表示將繼續關注這些患者的身體情況和家庭經濟情況,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

「悟空籌成立的初衷就是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悟空籌業務總監劉士傑向記者介紹,「我們遇到的很多患者,他們的治療費用很高,且很多都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外,為了看病,他們花光了家中積蓄,甚至負債纍纍,這些家庭需要大家共同幫助。」

悟空籌回訪團還呼籲,希望社會上有愛心的人士多多關注這一困難群體,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其實,心繫大病患者,守護健康,悟空籌一直在行動。

堅守初心:悟空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悟空籌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積善成德,成人達己」的價值觀,以「做病困群體的扶助者」為己任。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幹』,是我國許多中低收入人群面臨大病來襲時的真實寫照。」悟空籌城市經理徐蓉介紹,「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不願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沉重話題。更為憂心的是,困難家庭患大病後,對現有的救助平臺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

「悟空籌要做的就是匯聚社會各界力量,並落到實處,真正幫病困群體走出困境。」徐蓉還說。

據悉,自上線以來,悟空籌積極開展大病救助活動。截至 2020 年 12 月份,已累計幫助 10 萬多名困難大病患者,籌款金額高達 10 億元,捐款超 5000 萬人次。

拓路前行:普惠是悟空籌的使命

悟空籌創始人陳志華說,讓更多因病致貧的大病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救助,是悟空籌的使命。

他表示,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首先要體現「普」的概念,主要目標是同時做好業務的垂直和延伸,儘可能覆蓋和服務好病困人群的籌錢救治需求。其次要體現「惠」的概念。除了在服務、運營、團隊上的投入,悟空籌也用實際行動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從 2020 年 9 月 1 日起,針對籌款提現時微信平臺要收取6‰手續費這一行業現狀,悟空籌平臺宣布對這部分提現手續費用進行100%補貼,上不封頂,從而真正地惠及到需要幫助的人。悟空籌也成為了當前行業唯一一家補貼微信提現手續費的大病籌款平臺。

深耕細作:公益要熱情還要專業

陳志華說,他心中的「好籌款平臺」的標準:對於患者,有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對於隊伍,有言出必行的契約精神。並將「對患者的優質服務」定位為公司最核心的經營理念,確保悟空籌業務有品質的快速增長。

為實現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悟空籌平臺一直圍繞「怎麼確定是困難大病患者,我們可以做什麼,能盡多大力」來開展服務。

在篩選困難大病患者方面,悟空籌團隊通過實地走訪患者所在醫院,入戶了解家庭經濟情況、平臺運營、審核風控等方式,努力確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儘管在了解過程中耗時又費力,但悟空籌團隊從無怨言,反而更加堅定了對困難大病患者的幫扶之心。

在幫助困難大病患者方面,悟空籌通過設立大病救助快捷通道,讓病困家庭能夠快速完成籌款,進而緩解患者們的經濟困難,賦予他們與病魔繼續抗爭的勇氣。悟空籌平臺有發起與捐款便捷,內容傳播速度快、範圍廣,籌款高效且透明等特點。而且,困難大病患者在悟空籌平臺發起籌款時,不僅可以享受悟空籌籌款顧問的 1 對 1 的籌款諮詢服務,還可以通過悟空籌專為病患家庭設計的服務手冊來操作完成籌款。

在做好幫扶大病患者方面,悟空籌致力於打造精英團隊,為病困家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陳志華堅信:好的服務源於好的團隊,好的服務才能讓患者產生信任感。這也是悟空籌做大做強的根基。也為此,悟空籌的籌款顧問,入職前均是經過嚴格篩選,優中選優。所有籌款顧問須經過公司系統專業培訓,通過考核方可上崗。現今,悟空籌擁有數百名職業化、專業化、高素質的籌款顧問,其中一半以上有著多年的公益服務經驗。

被問到這樣做的原因,陳志華說,「作為個人大病免費籌款平臺,悟空籌既要對病患負責,也要對信任悟空籌,在悟空籌平臺獻愛心的人負責。每一顆善心都不該被辜負。」

據悉,北京悟空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悟空籌」,是悟空保集團旗下三大業務之一,成立於 2019 年 4 月。

悟空籌是全網唯一補貼手提現續費的個人大病免費籌款平臺,對患者微信提現手續費用進行100%補貼,上不封頂。此外,悟空籌具有籌款多,提現快, 0 費用等特點,可以第一時間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悟空籌堅持「積善成德,成人達己」的價值觀,並將其融入到企業文化、經營管理、產品服務、社會責任等各個方面,持續深耕於大病眾籌領域,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

現今,悟空籌已獲得 58 集團、易寶支付和梅花創投等機構投資,成為用戶最信賴的大病救助免費籌款平臺。

(張婷婷、王霞、孫林林、劉浩、李松林、韓小梅、陳海、張建斌等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輕鬆籌2019「幫困送福」公益行 深入四川省扶貧送溫暖
    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輕鬆籌2019年「幫困送福」慈善公益活動首站四川正式啟動,活動號召公眾為大病困難家庭籌款送關愛。
  • 悟空保集團五周年司慶暨悟空籌首屆全國籌款顧問高峰論壇在長沙...
    在北京總部舉辦司慶之後,8月3日-5日,專門為下轄籌款業務在湖南長沙梅溪湖畔舉辦悟空籌首屆全國籌款顧問高峰論壇——百餘名優秀的籌款顧問雲集長沙,論劍天下,是籌款行業截至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峰會,用於表彰和團隊交流,紀念悟空籌的成長曆程。用投資人吳世春的話來說「成長,也是一種美好」,希望悟空籌在大病眾籌領域持續深耕。
  • 首份大病眾籌平臺美譽度調查 累加效應讓行業首創平臺獲得絕對好評
    據《2020 年中國網際網路大病眾籌平臺美譽度調查》顯示,擁有先發優勢的輕鬆籌斷層式領先贏得公眾的美譽度。科技不斷創新與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極大改變,傳統行業受到劇烈衝擊的同時,也湧現了一大批以網際網路技術為突破口的企業,將科技+創新結合,使得公益事業快速網際網路化。
  • 絕望中找到希望 水滴籌為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籌集愛心款
    以水滴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的出現,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水滴籌的出現,成為很多困難大病家庭的「救星」,在家庭成員患上大病,求助無門後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水滴籌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患病家庭的困難,從而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這些患病家庭。
  • 花季女孩突患腦瘤,水滴籌助力為生命護航
    從2016年開始,在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平臺看到大病患者求助的案例越來越多。在大病花費成了生命延續的「噩夢」時,網絡大病籌款平臺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與光明。作為國內領先的網絡大病籌款平臺,在水滴籌平臺,有3.5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上的大病救助項目,他們幫助支持數百萬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籌得超過37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共計產生超過11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 水滴籌首次公布平臺十大求助病種數據 腦出血患者最多白血病平均...
    ,很多患者家庭難以承受沉重的救治壓力,通過水滴籌平臺求助籌款,成了不少大病患者家庭在困境中點亮希望的選擇。你可知道,通過水滴籌平臺求助的患者被哪些病種所折磨?9月15日,水滴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啟動中國大病救助促進中心,水滴籌首次公布了平臺上線以來十大病種數據,分別為:腦出血、肺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腸癌、尿毒症、宮頸癌、胃癌和淋巴瘤。
  • 首份大病眾籌平臺美譽度調查 信任仍是用戶最重視的選擇因素
    輕鬆籌把審核業務時間擴展為7*24小時在線,真正做到為用戶的生命「爭分奪秒」。 此外,針對患者不知如何操作等問題,以輕鬆籌為例,輕鬆籌在全國多個省市設有辦事處,為不熟悉籌款流程、需要幫助的患者安排線下籌款顧問1對1免費指導。
  • 360大病籌確認收購壁虎諾言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360大病籌確認收購壁虎諾言籌 4月7日,360大病籌確認完成對另一家大病救助平臺「諾言籌」的收購。目前,壁虎諾言籌官網變更為360大病籌官網,公眾號也遷移至新帳號360大病籌,該帳號的運營主體為北京愛心海豚科技有限公司。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360金融對壁虎諾言籌的收購傳聞落地。4月7日,360大病籌確認完成對另一家大病救助平臺「諾言籌」的收購。
  • 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續航!
    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續航!人生,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溫暖,讓人感動,人性的善良與地域、學歷、職業、年齡、身份無關,它靜靜地流淌在一個人的血液裡,悄無聲息地溫暖了無數人……2017年底,熱情善良的她回娘家時,遇到正在鎮上組織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的同學,此前也曾經了解過造血幹細胞捐獻,加之這是一件救人的好事,於是她填表留樣,留下一個生命希望。2020年10月,正在工作的胥頻聰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聽到與患者配型成功,她非常激動並立即回復願意幫助患者。
  • 水滴籌構建大數據智能驗證系統,捍衛愛心人士善心
    根據水滴籌最新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水滴籌共收到大病求助申請超過60萬個,其中19052個疑似不合規求助項目在風控環節被發現,經調查核實,1884個惡意籌款申請被終止並退款,惡意籌款案例佔比0.3%。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11月28日,布爾津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新疆紅十字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日電 (紅會)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
  • 為愛起航 陽光保險聯手輕鬆籌發起「粉紅陽光 輕鬆愛」公益計劃
    每年10月份為「國際乳腺癌關愛月」,今年陽光保險特在此期間發起「粉紅陽光•輕鬆愛」關愛女性公益計劃,聯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輕鬆籌共同參與,聚焦貧困的乳腺癌患者,為她們送去關愛。10月25日,該計劃正式啟動,從社會關懷、眾籌賦能、專屬產品等不同環節發力,切實為女性乳腺癌患者構建全方位的守護閉環,讓她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 愛滋病患者面臨斷藥?疫情下開闢「生命之路」
    與此同時,一場自上而下的「送藥」行動正在展開。  「你什麼時候回來?藥帶夠了嗎?」阿紅忘不了,當時收到護士的這則微信消息時有多激動,多日焦慮的情緒仿佛找到了突破口,她對著屏幕淚如雨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記者回訪了相關醫護人員和患者,揭秘這條不為人知的「生命之路」。
  •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然而患者要想成功配型並不容易,目前中華骨髓庫雖然已有數百萬志願者登記,但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率僅為幾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在2020年12月29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慈谿市坎墩街道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潘金威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他的這次捐獻挽回了一位和他素昧平生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 湖南省腫瘤醫院微創治療為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生命續航
    紅網時刻11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結直腸癌肝轉移極為常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超過2/3的結直腸癌患者最終出現肝轉移,且在未治療的人群中,肝轉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位生存期僅為6—9個月。
  • 當乳腺癌患者遇上新冠肺炎——別擔心,這些問題專家團已經為患者想...
    由丁香園發起的「疫起行動,多方關愛」直播間活動特邀乳腺外科、腫瘤內科、感染、藥學、護理等多學科團隊專家,共同指導,解決特殊情況下腫瘤患者的疫情防護、就醫、疾病管理和心理關愛等多方面需求。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美國每年癌症護理產生的直接醫療費用為802億美元,與癌症有關的死亡病例所導致的生產力間接成本損失高達944億元。隨著癌症患者數量的日益增加,新療法和早期篩查需求顯得尤為迫切。面對如此巨大的臨床用藥需求,抗癌藥物的研發卻面臨重重挑戰,每個獲批藥物是在數十個甚至上百個藥物的研發失敗基礎上誕生的。
  • 再創生命奇蹟!榆林二院成功為腦卒中患者取栓
    2020年12月14日上午9點左右,59歲的胡某在家中突然昏迷,由120送至榆林二院急診,入院時患者神志模糊,四肢無法活動,不能言語。檢查提示為:左側大腦半球新發大面積梗死,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術前頭顱DWIDSA提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閉塞對於腦卒中患者的搶救,時間是最重要的,分分秒秒都直接影響大腦的病變速度。全腦一旦血供中斷,6秒內神經細胞代謝受影響,10~15秒意識開始喪失 ,腦梗死發生後 ,每分鐘約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持續5分鐘以上則腦細胞發生不可逆的傷害,造成致殘、致死的嚴重後果。一旦耽誤黃金救治時間,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 【武醫先鋒】徐亮:為重症患者守住最後的「生命防線」
    重症醫學科(ICU),被稱為守護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當患者被推進ICU,往往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醫護團隊需要快速決策,並在第一時間診斷和治療。期間,護士長黃娟帶領護士為老人做專業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為老人翻身拍背、體位引流排痰,在肖爺爺還帶有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輔助呼吸情況下,幫助老人下床活動、洗澡、洗頭、泡腳等。同時,在老人不能說話期間,用字和筆與老人溝通,為老人讀報。
  • 雙胞胎姐姐欲捐骨髓救治妹妹 求助360大病籌募集救命錢
    都說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而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的邱家,一家人不僅擁有三個小棉襖,其中的老二和老三還是一對雙胞胎姐妹。雙胞胎今年15歲,不僅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讓親朋鄰裡都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