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陳植
面對跌跌不休的油價,美國終於出招救市。
3月19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先購買3000萬桶石油作為戰略石油儲備,最終購買量將達到7700萬桶石油。
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產油州——德克薩斯州石油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對當地原油產量進行限制。
美國總統川普則表示將參與調停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原油價格戰。
受此影響,3月19日NYMEX原油期貨收漲23.14%報25.65美元/桶,創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加之3月20日盤前NYMEX原油期貨繼續回升約8%,幾乎收復3月18日油價單日大跌的失地。不過,3月20日NYMEX原油期貨衝高回落,截至記者發稿前跌幅一度超過5%。
在布魯德曼資產管理公司(Bruderman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Oliver Pursche看來,美國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地救市,除了逢低囤油,另有三個因素,一是避免美國頁巖油產業因收入大降而遭遇債務違約或破產重組,從而重創美國能源產業;二是油價回升也能穩定金融市場投資情緒,降低新一輪金融危機爆發風險;三是油價大跌導致美國眾多與能源相關產業經營壓力驟增,令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力挺油價某種程度也是支撐經濟保持增長。
然而,美國救市舉措能否徹底扭轉油價低迷頹勢,仍是未知數。
3月19日,高盛分析師Damien Courvalin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即便美國令沙特與俄羅斯達成新減產協議,加之德克薩斯州落實限制原油產量,但這些舉措未必能抵消疫情擴散所造成的每日約800萬桶原油需求降幅。
3月20日全球最大原油交易商維多能源集團研究主管也表示,隨著歐洲多國進入封城狀態,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再下降逾10%。
Oliver Pursche直言,目前金融市場對川普調停舉措未必樂觀,原因是沙特與俄羅斯依然劍拔弩張絕不讓步。3月20日俄羅斯表示沙特的原油增產計劃就是「敲詐勒索」,俄羅斯絕不會屈服。「事實上,不少對衝基金早已做好準備,隨時重新押注油價下跌。」
美國救市「目的」
在多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看來,美國如此大張旗鼓地採取救市措施力挺油價,很可能是石油集團的遊說結果。
「畢竟,油價大跌已導致數十家頁巖油企業面臨破產重組困局,一旦更多頁巖油企業因油價大跌與收入大降,導致高收益債券遭遇違約,可能觸發新一輪金融危機,這是美國政府不願看到的局面。」一位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分析說。此外,過去數年頁巖油產業一直是拉動美國經濟高成長的重要引擎,因此他們也會遊說政府採取積極行動,避免油價大跌令這個經濟增長發動機徹底熄火。
記者多方了解到,當前多數華爾街對衝基金認為全球油價只有回升至40美元/桶左右,才能令美國頁巖油企業實現盈虧平衡,擁有足夠收入支付逾9300億美元債券本息。因此他們在此前油價大跌期間紛紛大舉沽空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套利,令信用評級為BBB的多家頁巖油公司企業債與美國同期國債息差已擴大至6.5%,逾1000億美元的低信用評級垃圾債的息差更是超過10%。
「若BBB信用評級的頁巖油公司債息差持續走高,美國逾1/3的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將被打回原形,徹底淪為垃圾債券。」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 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直言。
尤其是3月18日油價再次大跌當天,多家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價格大跌逾50%,令金融市場擔心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潛在導火索,可能來自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拋售潮。
上述大宗商品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坦言,這也是美國此次決定向頁巖油企業採購3000萬桶原油以增加戰略石油儲備的主要原因,此舉一方面能令頁巖油企業收入增加,兌付債券的能力增強,從而緩解金融市場對金融危機爆發的恐慌情緒,另一方面也能緩解當前頁巖油企業接連瀕臨破產的窘境。
所幸的是,隨著美國救市措施出臺令油價大幅回升,美國頁巖油開採商總算能喘口氣——多家BBB信用評級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與國債的息差收窄至5%左右,令企業回購債券的壓力驟降。
不過,美國上述救市舉措能否令油價持續回升,進而促使頁巖油企業經營狀況得以大幅改善,仍存在諸多變數。
Oliver Pursche向記者直言,鑑於油價下跌與頁巖油企業高收益債券拋售潮存在極高的正相關性,只要油價一跌,大量對衝基金又會大舉沽空後者套利。因此美國若要救市力挺油價,還需打通當前原油上下遊產業鏈的「隔閡」,更大範疇提振原油需求。
多位煉油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隨著油價大跌,目前原油交易市場正呈現不少奇特現象,一是現貨交易有價無市,比如下遊煉油企業想低價囤油,但上遊貿易商嫌油價太低不肯賣,二是沙特召集大量油輪運油銷售,導致近日運費大漲,加之疫情導致油品需求大降,越來越多煉油企業寧可設備檢修也不願買油加工,令原油需求進一步回落,難以支撐當前油價反彈勢頭。
他們均認為,儘管美國救市措施在短期內提振油價,令美國頁巖油企業免於債券違約與收入大跌破產重組,一旦原油供需關係再度觸髮油價下跌,美國這番救市努力可能徒勞無功。
美國政府似乎也注意到這個問題。除了購買3000萬桶原油支持面臨「潛在災難性損失」的美國石油生產商,近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再度呼籲採取更大的行動援助美國頁巖油開採商,包括向國會尋求200億美元資金繼續採購頁巖油開採商原油,確保未來十年戰略石油儲備充足。
對衝基金隨時「多轉空」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期貨市場不同交易者的操作呈現兩極分化。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當周,以對衝基金為主的資管機構持有的原油期貨期權淨多頭頭寸,較前一周增加1745.6萬桶;而原油貿易商開採商的原油期貨期權淨空頭頭寸,則較前一周增加579.7萬桶。
這背後,是對衝基金打算趁著美國追加戰略石油儲備之機,短期買漲NYMEX油價獲利;原油貿易商則對此似乎「不感興趣」,依然根據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導致全球原油供應能力過剩,繼續押注油價下跌。
在對衝基金FX Analytics合伙人David Gilmore看來,儘管對衝基金淨多頭頭寸增加值是原油貿易開採商空頭頭寸增加值的3倍,但對衝基金在買漲原油期貨同時「留了後手」,截至3月10日當周對衝基金持有的套利頭寸較前一周大增5449.5萬桶,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時「多轉空」——重新押注油價下跌。
究其原因,是對衝基金未必看好川普的調停效果。
「至少在上半年內,沙特與俄羅斯很難坐在一起討論新的減產協議,因為彼此都已劍拔弩張,互不屈服。」David Gilmore分析說。一方面沙特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計劃在未來數月繼續以1230萬桶/日的創紀錄高水平供應原油,甚至考慮在5月將日原油產量提高至1300萬桶;一方面俄羅斯則表示充足的外匯儲備足以令他們在相當長時間承受低油價的衝擊。此外,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在很多方面存在糾葛,美國要勸俄羅斯坐下來「談判」,難度同樣不小。
他指出,只要川普所謂的調停措施收效不佳,對衝基金就會迅速多轉空,成為押注油價下跌的最大空頭力量。目前不少對衝基金已找到新的沽空目標——加拿大能源指數。原因是油價大跌導致加拿大原油開採面臨集體虧損,相關能源企業經營虧損壓力驟增,正是沽空套利的良機。
「一旦沽空加拿大能源指數套利成功,加之美國救市舉措開始失效,很多對衝基金的下一個沽空目標,將是美國大型石油公司股票與相關金融衍生品。」David Gilmor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