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裡看人是如何變得物化的?

2021-01-07 仇多方

文:仇多方Samuel

人是活的,物是死的。

從人變成物,也就是從活的變成了死的。

物化的人,或許可以擁有更多的物質,但很可能丟失掉靈魂。

我們人是很特別的,當我們的心裏面堆積滿了物質、名利、虛榮、執念之後,靈魂就無處安放了。

這是一個物化非常嚴重的世代,人們看重的是經濟效益,精緻利己,物質享受,快速獲得虛榮。

人們追求牌子、高檔的、奢侈的、過度的。

人們還把物化用一個美好的代名詞形容「精緻」,所以也就有了另一個代名詞「精緻窮」,意思是我們窮,但也要精緻,也要物化。

《聖經》裡有兩個詞:「肉心」和「石心」。

肉心的人,靈魂是活的;石心的人,靈魂是死的。

當我們過度追趕身體以外的東西時,我們內裡的靈魂則處於極度飢餓的狀態。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吃了非常想吃的東西,玩了很久的手機,刷了無數遍的朋友圈,買了心愛已久的衣服……我們還是感到空虛的,甚至更空虛了。

因為我們的靈魂沒吃東西,它餓極了,累極了,沮喪極了,痛苦極了。

它需要吃東西,需要安慰,需要休息,需要真理。

真正的精緻,其實不是物質的精緻,而是靈魂精緻。

我們的靈魂是乞丐?還是富翁?

這其實不取決於我們擁有多少物質的,而取決於我們和上帝的關係。

我們花那麼多時間看購物網站,看朋友圈裡的點讚,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安靜我們的心?我們又花了多少時間親近主呢?

或許我們的心根本就安靜不下來,不斷的在各種APP上跳躍,直到耗盡心力。

《聖經》中以色列的第一個王掃羅,他曾經也被聖靈充滿,也是愛主謙卑的人。

但是當他做王以後,被眾人前撲後擁,被萬眾矚目,有無上的權力,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後呢?

然後他就開始很在乎外在的這一切,在乎他的物質,以至於在打仗後,神吩咐當滅的物上,他捨不得;

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嫉妒別人比他有榮耀,以至於追殺他最忠心和有能的戰士大衛。

掃羅原來不是這樣的人,他原來是一個有敬虔的年輕人。

當他更看重他擁有的東西時,原本的那顆敬畏的靈魂就慢慢變了。

《聖經》裡還有一個財主,他擁有很多物質,他預備蓋更大的倉房來儲存他的物質。

他也以為他自己可以靠著這些物質,高枕無憂;

但是神怎麼說呢,「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當說到「物化」這兩個字的時候,人們第一反應會想到具體的物質,比如房子、車子、手機、包包、衣服、鞋子或者其他的具體物品,但不全然。

如今的世代,物化還包括我們在網絡世界裡建立起來的虛榮、人設和下沉的情感連接。

物化起源於一個原因,就是及時享樂,靠自己獲得更大的滿足,更多的榮耀。

我們需要物質,但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物質嗎?

我們需要情感連接,但我們真的需要虛榮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朋友嗎?

物質真的靠得住嗎?

沒有主,沒有對主的敬畏,我們總有一天會無路可走的。

物是中性的,人的貪婪是惡的。

不物化,不是不努力。

在我們自己應該盡的本分上面,我們要勤奮。

你吃飽了嗎?你的靈魂吃飽了嗎?

願我們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想到給靈魂也吃點東西。

願我們追求物的時候,也追求靈。

相關焦點

  • 從莊周夢蝶與那些象徵愛情的特殊意象裡,體會「物化」的浪漫
    莊周在這裡提出了個「物化」的概念。那什麼是物化呢?莊子認為自己跟蝴蝶是必然有分別的,但為什麼自己能跟蝴蝶融為一體呢,因為「自喻適志」,自己的精神狀態跟蝴蝶的精神狀態一樣,故而消除了自己與蝴蝶之間的界限,物我合一。
  • 「電車難題」的「道德物化」解法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無人駕駛的電車應走哪一條軌道,事先需要如何設定程序?再進一步設想,如果無人駕駛汽車行駛途中出現意外情況,不能兼顧乘客安全和車外行人安全時,人工智慧系統應如何進行決策?人工智慧背景下的「電車難題」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變數,問題似乎更難解決。  「電車難題」的關鍵在於面臨的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這是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的產物。
  • 從聖經中看王的母親!
    從聖經中看王的母親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作猶大王。他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一歲,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華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羅波安的母親名叫拿瑪,是亞捫人。(列王紀上 14:21 和合本)羅波安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他母親名叫拿瑪,是亞捫人。他兒子亞比央(又名亞比雅)接續他作王。(列王紀上 14:31 和合本)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王十八年,亞比央登基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親名叫瑪迦,是押沙龍的女兒。
  • 「聖經筆記」兒子眼中的奇怪爸爸!不是基督徒卻每天看聖經
    聖經是對人有益的!它裡面包含了教訓、督責、教人行義、指引人回歸正途 。「媽!爸爸怎麼又在看聖經啊?」一個陽光帥氣年約十四五歲的少年問道。「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每天比我還積極,還認真。」「爸!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 從聖經裡的愛情故事來學習:如何營造蒙神喜悅的婚姻
    聖經裡也記錄了很多夫妻的故事,我們一起看看吧。1,亞當和夏娃亞當和夏娃是聖經裡第一對夫妻。耶和華用亞當的第十三根肋骨為他造成了夏娃。當見到夏娃的第一眼,亞當激動的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他們應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情人吧。畢竟左看右看,對方都是全世界最合適自己的了。
  • 從聖經看末世預言
    三.宗教的變:先是宗教的迫害,以至宗教戰爭;更有宗教的混合與迷惑;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吸引人跟從他們。他們能這樣作,當然不惜曲解聖經,所以我們當在聖靈裡謹守禱告,在真道上保守自己。  這些事的背後,都是由那惡者撒但魔鬼主使,不外是敵擋神,引人陷入沉淪。
  • 與中國文化不謀而合的西方文化,聖經裡有的他們都曾說過!
    從表面看,中國在地球的的東方,而《聖經》多被認為是西方的神話,兩者應該沒有太多的共同性,可深入的探討的一下,相傳來自希伯萊人的《聖經.舊約》在許多地方都與中國古代的典籍有這驚人的相似性,如:聖經說: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在空虛混沌中創造了天地萬物; 老子說:從無中生有,及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 怎麼看網絡下架聖經一事?
    基督教全國兩會在上個月發布的《推進我國基督教中國化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8-2022)》中提到了重譯聖經一事,但即使重譯也是另外一個中文聖經譯版,怎麼可能會去篡改。從最初傳教士來華到現今,隨時時代的發展,聖經中譯本有近30種,但保守偏激的一些人一向認為只有和合本聖經才是聖經。(推薦大家看福音時報去年發布的《基督徒是否只能用和合本聖經?》
  • 《聖經》裡有哪些被證實的預言?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之前,舊約聖經裡就己經記載了大量有關他將要到來的內容。 例如,耶穌基督降世的700年前,先知以賽亞就已經正確地預言了彌賽亞將通過童女誕生(賽7:14),以及耶穌為了我們的罪將要背負十字架(賽53章)。耶穌降世的1500年前左右,《創世記》3章15節裡預示了耶穌是女人的後裔,意思是沒有接續男人的血統,藉著童女的身體降世。
  • 《聖經》裡的摩西為什麼能分紅海?《聖經》一句詩指出真正原因!
    《聖經》裡的摩西為什麼能分紅海?《聖經》一句詩指出真正原因!看過《聖經.出埃及記》的朋友對於哪一個情節的印象最為深刻呢?是摩西出生、埃及十災還是出埃及呢?《聖經》的這個故事在這裡先簡單敘述一下,就是摩西想帶著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但是後面的埃及人卻追殺了過來。情況更加緊急的是,摩西和以色列人在前面遇到了一片海,有沒有什麼工具渡海。於是上帝幫助了摩西,使摩西能夠分開紅海,海的中間就讓出一條道來。以色列人通過以後,這條路就沒了。所以後面的埃及人也就追不上他們。
  • 馬克思物化理論研究範式簡評
    基於馬克思的物化批判理論,從總體上客觀評估這些範式的理論得失,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在傳統視域中,這兩個概念都被理解為「物化」,但這並不準確。從詞根來看,它們分別對應「Sache」和「Ding」,前者指從社會關係角度來理解的「事物」,後者指從自然維度來理解的物理物。因此,在馬克思的原初語境中,物象化和物化決不是一回事。物象化主要包括兩層內涵:一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顛倒地表現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二是主體顛倒為事物本身,例如工人倒置為勞動力商品。
  • 「七夕節」從聖經雅歌看愛情
    在人生的道路上,戀愛的事情常常影響著人的一生。到底在戀愛的事情上,聖經的教導是什麼?主的話語在每一個時代仍然發出亮光,讓我們透過雅歌來看看在婚姻和愛情的事情上,神的話語如何指引我們這一代人。一.真愛對美有正確的看法愛美是人的天性,談戀愛的人,就更注意美貌了。
  • 讓地下的石頭來說話,聖經裡經常提到的非利士人是什麼人?
    聖經時常提到非利士人。以色列人取得應許之地時,非利士人已在迦南居住。有很長一段時期,古代的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為敵。非利士人所住的位置非利士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在後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
  • 聖經裡666你知道啥意思嗎?聖經裡666的意思竟然這麼可怕!
    由於我們把它數位化了,通過打字輸入這個字十分方便,所以它的傳播也變得更容易了。但聖經中的「6」真的不是什麼好數字。7是個完美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都是七個,比如七個教會。與7比起來,6就是有缺失的。而三個6擺在一起,就是「獸」的數目,並可以代表獸的名字。
  • 從聖經看:福音到底該怎麼傳?
    我們不是要看到那個人跟我們作決志禱告,不是要看到那個人每周都來做禮拜,不是要看到那個人受洗,不是要看到那個人的名字被登記進入地方教會的名冊。如果我們把這些當成傳福音的目標,那麼很可能我們在教會裡製造假冒的基督徒。所以你會發現,許多人一受完洗,就再也不見蹤影,或是成為教會最頭痛的那些會友。我們都承認,耶穌是最好的福音布道家。如果我們要學習如何傳福音,耶穌是最好的榜樣。
  • 上海「信仰與工作」講座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以聖經的觀點來對待工作
    這其中就分成了兩種:一種是信仰只是星期天、晚上以及個人時間裡的事情,與平時的工作沒有任何關係;另一種則是信仰與工作發生了衝突,無法融合在一起。如何將神的話語與分割開的工作融在一起呢?5月21日,上海一家庭教會舉辦了「信仰與工作」的團契活動,邀請了一位曾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目前在教會全職侍奉的60歲牧者與成員們彼此交流交通,並針對弟兄姐妹們在信仰與工作上所遇到的難題給與解答。
  • 聖經裡的耶利哥城再現 耶和華為何讓色列人屠城?
    ,他們念著《聖經》中的經文,分別繞著國會、最高法院和司法部大樓轉了七圈,在現場抗議的人們聽到號角後,也高聲歡呼起來。 很多東方人對「耶利哥城牆」並不熟悉,而在西方社會,這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聖經故事。 耶利哥城牆 「耶利哥城牆」是來自《聖經·約書亞記》第六章的故事。
  • 如何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理解「離開父母」的聖經教導?
    圖:攝圖網 聖經多次肯定地提到「人要離開父母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如何理解「離開父母」?溫州某家庭教會牧者章聖任牧師在公眾號「教會微刊」發表文章指出,「離開父母」對於中國的孝道和現在切實的生活狀況而言,都不會是一個簡單的話題。「談論到離開父母,也就是告知人的第一關係應該是夫妻關係。」作者說。聖經當中是如何說的呢?
  • 《聖經》裡也有中國:雖未提華人,但準確預言了秦國
    《聖經》裡似乎也沒有提及華人。其實,《聖經》裡不只提到中國,《聖經》還準確預言了秦國的事情。在《聖經<以賽亞書>》中預言說:〝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國來。〞。在以賽亞發出這段預言的時候,秦國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而秦朝的出現,是在以賽亞五百年之後的事。可是,上帝為什麼要感動以賽亞先知單選出一個秦國呢?
  • 拒絕物化:完美女性的定義就應是各美其美,不受定義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這種使人毛骨悚然的言語與行為已經是第無數次被爆出了。壓力越大吃得越多,催吐的時間也就越長,有時一晚上幾個小時都在做這個事情,身體因此變得非常虛弱。她們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卻停不下來。」自我覺察是擊退物化的必修課包麗一案中,受害人包麗本人已於2020年4月11日醫治無效死亡,而造成這一慘劇的嫌疑人牟林翰也於同年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