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數量已達危險臨界點 可"躲""抗"治理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中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在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地球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圍繞著。現在真實的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但已經朝那個方向發展了。美國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繞著地球跑的太空垃圾數量現在已經過了臨界點,隨時可能發生撞擊;而一旦互撞,就會製造更多碎片,危及航天員和衛星。

太空中近年發生的交通事故

1991年12月底,俄羅斯一顆失效衛星「宇宙1934」撞上了本國另一個衛星「宇宙926」釋放出來的大碎片,前者一分為二,後者零碎到無法跟蹤。

1996年7月24日,一塊美國「阿麗亞娜」火箭的殘骸,以每秒14公裡的相對速度撞斷了法國一顆正在工作的電子偵察衛星的重力梯度穩定杆,後者翻滾失效。

2005年1月17日,在太空中飛行了31年的美國「雷神」火箭廢棄物,和中國6年前發射的長徵四號火箭殘骸碰撞,長徵四號火箭殘骸的近地點軌道下降了14公裡,美國的火箭廢棄物一分為四。

2009年2月10日,美國和俄羅斯的兩顆通信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 790公裡的區域發生太空相撞。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在軌衛星相撞事故。

 

 太空垃圾與碎片威脅

太空垃圾是怎麼形成的,到底對人類有哪些影響,可能並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太空》雜誌副主編龐之浩對此進行分析指導。

龐之浩:太空垃圾就是圍繞地球軌道的無用人造物體,就是發射火箭的殘餘物,還有一些廢舊的太空飛行器等等,主要在人類航天活動中,有意無意拋棄在太空中的各種廢物,包括報銷太空飛行器、火箭殘骸、太空爆炸碎片、航天員出艙時掉落的鏡頭蓋等小的太空垃圾。

這些太空垃圾都以低於宇宙速度在飛行,速度非常快,這些危險的太空碎片將有可能撞擊太空飛船,並毀壞價值連城的衛星設備。

據了解,現在遊蕩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已多達2萬片,借鑑地面經驗,以預防為主,儘量減少太空垃圾。一是,減少與飛行無關的物體。第二,改進設計,防止解體。第三,調整失效的太空飛行器在軌工作。

對於現在已經在太空中的這些太空垃圾,又該怎麼治理?目前主要採用躲的辦法,對於一些太空垃圾要監視它,用光學望遠鏡和雷達經過計算來看它對在軌工作的太空飛行器到底有沒有影響。還有就是抗的辦法,對於一些重要的太空飛行器,比如給國際空間站加上一些屏蔽罩,類似防彈衣,太空垃圾打過來沒有及時躲,重要部位採用抗的辦法。

未來我們還想準備研製一些太空清潔車,把一些太空垃圾收集起來,或者採用雷射辦法把一些太空垃圾打掉、消融。當然還有一些別的辦法,使太空垃圾離軌、降速、通過大氣層燒掉。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

相關焦點

  • 太空垃圾數量已達臨界點 製造容易清理難
    2011年底,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也有一份報告稱,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達「臨界點」,太空碰撞事故機率大增。其實,人類在對宇宙的探索與發現同時,一直在製造著太空垃圾,也一直在想辦法清理太空垃圾。只是,製造垃圾容易,清理卻是個難題。更何況,最近又有人提出,這些太空垃圾實際上也記錄著人類走出地球、徵服宇宙的「腳印」,是人類探索浩瀚太空所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值得保存。
  • 地球軌道太空垃圾已達臨界點
    威脅上千衛星安全,太空人環境越來越危險  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效果圖)  上世紀90年代,一塊太空垃圾墜落在美國。晶報訊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1日公布報告稱,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該委員會呼籲美國航天局採取措施減緩太空垃圾的影響。
  • 太空垃圾數量達「臨界點」 威脅太空人和人造衛星的安全
    據美國上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地球軌道上太空垃圾的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有撞擊風險,而後可能產生更多碎片,威脅太空人和人造衛星的安全。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在報告中稱,美國宇航局需要制定新的戰略計劃,以減小火箭殘骸、報廢衛星、以及數千塊其它太空垃圾的危害。這些軌道太空垃圾時速高達1.75萬英裡(28164公裡)。
  • 太空垃圾「臨界點」 tipping point
    美國國防部智囊機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 Darpa) 曾提出過一系列技術方案來對付太空垃圾的泛濫,包括用魚叉,網兜和巨型傘去清掃這些惱人的垃圾。如今,這些技術還只停留在「設想」階段,但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達到了危險的臨界點。
  • 人類造的太空垃圾數量,已達到了臨界點,接下來地球會咋樣?
    垃圾這個詞,指的是一些沒有使用價值,並且也無法再次使用的物品。而它們可謂是無處不在,當然主要還是人類製造的。但是由於人類航空航天的發展,這些垃圾也開始出現在太空中,它被稱之為太空垃圾。太空垃圾的組成主要由人類發射的各類衛星,以及一些太空飛行器報廢之後所產生的。
  • 太空垃圾趨於臨界 人類或被困於地球
    日前,美國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繞著地球跑的太空垃圾已達「臨界點」。據中新網消息,這一大堆太空垃圾以28164公裡的時速,繞著地球滿天飛,並且隨時會相撞。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唐納德·凱斯勒指出,地球軌道上太空垃圾的數量已達臨界點,持續不斷的碰撞使繞在地球周圍的雲層更厚重,若不加以控制,或會引發嚴重後果。
  • 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原標題:【媒體速覽】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這就是太空垃圾的問題。   如今,太空中43%仍在活躍的衛星、全球75%的太空投資都來自美國。同樣,美國也擁有最多的太空碎片。目前,大約有3/4的太空碎片——2.3萬個超過10釐米寬、30萬個1~10釐米寬、超過1.35億個小於1釐米寬的小碎片,在近地軌道(LEO)上「遊走」,以平均每小時1.8萬英裡的速度行進,它們隨時可能會對衛星和宇宙飛船造成破壞。
  • 隕石、流星體……專家稱每天落入地球太空垃圾達百噸
    原標題:隕石、流星體……專家稱每天落入地球太空垃圾達百噸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30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科研負責人鮑裡斯·舒斯託夫表示,每天大約有100噸太空塵埃、流星體和隕石落入地球。
  • ...神秘物體」撞地球-光棍節,神秘,物體,地球,天文航天,太空垃圾...
    其密度僅為水的10%,太低的密度而不可能是太空巖石,似乎是一個帶外殼的中空物體。第二,可根據其軌道精確的預測它在11月13日國際標準時間UT6:20,墜入斯裡蘭卡南海岸100公裡。 太空垃圾泛濫,數量已達「臨界點」1997年1月22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一女子洛蒂·威廉士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太空垃圾擊中的人。那天清晨她在公園裡獨自散步,忽然發現一個「像小火球似的物體」向自己迎面飛來。「當時真是嚇呆了!」洛蒂回憶道,她感覺到肩膀被輕微撞擊了一下,所幸並沒有受傷。
  • 太空垃圾引發人們擔憂 危害大砸中可索賠
    近日,一則同樣來自美國的消息引發關注,該消息稱,目前繞著地球跑的太空垃圾已滿到「臨界點」,隨時會相撞,而一旦互撞又會製造更多碎片。體積較大的太空碎片墜入大氣層,如果不幸地落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很可能造成重大傷亡。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波波夫金的話並非聳人聽聞,此前太空飛行器與1釐米見方的太空垃圾相撞的頻率約為5年1次,現已提高到每1年半至2年1次,在軌太空飛行器與太空垃圾相撞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太空飛行器一旦被太空垃圾撞擊報廢,自己又變成新的太空垃圾。最終,近地軌道將被各種危險的太空垃圾所「封鎖」,地球將變成一個永久的垃圾帶。
  • 太空垃圾的產生、危害與對策
    據統計,目前約有3000多噸太空垃圾在繞地球飛行,而且數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美歐航天部門認為,目前在低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量密度即將或已經達相互碰撞的臨界點,有可能形成多米諾骨牌的惡劣局面。
  • 太空垃圾雲正不斷擴大 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
    波波夫金的話並非聳人聽聞,此前太空飛行器與1釐米見方的太空垃圾相撞的頻率約為5年1次,現已提高到每1年半至2年1次,在軌太空飛行器與太空垃圾相撞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太空飛行器一旦被太空垃圾撞擊報廢,自己又變成新的太空垃圾。最終,近地軌道將被各種危險的太空垃圾所「封鎖」,地球將變成一個永久的垃圾帶。屆時,高度依賴現代通訊衛星等現代太空設施的人類將發現自己的生活難以為繼,人類文明程度甚至大幅後退。
  • 美加緊打造間諜衛星群 太空安全處危險"臨界點"
    報導稱,五角大樓表示,即將在2014年晚些時候發射第二顆「太空監測衛星」。與此同時,波音公司還在積極為美軍開發新一代高性能偵察衛星。此外,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火箭是一種配有「四級發動機」的大推力運載設備,可將大約2噸重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這種火箭在今年4月份剛剛完成了它的「處女航」。可以說,美國正在不斷強化和更新其天基資產,以鞏固對軍事行動至關重要的制太空權。
  • 太空垃圾數量驚人,人類該如何清理?
    但是,太空還飛行著很多體積並不比拳頭大的太空垃圾,同太空垃圾的數量相比,數千顆衛星只算是少數。圍繞地球飛行的物體中,大約有95%都是太空垃圾,其中包括:失控的空間站、用廢的火箭碎片、遺棄的衛星、遺失的太空人工具等。這些危險的軌道垃圾飛行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10倍,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墜落到地球。「這些垃圾能夠在太空中存在數百年。」
  • 美國正開發立方體衛星 可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美國正開發立方體衛星 可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太空網近日消息,一種小型太空飛行器將可在人類與太空垃圾的鬥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美國工程師團隊目前正在研發名為OSCaR的立方體衛星
  • 日本已著手研發木質衛星,解決太空垃圾回收汙染問題,保護地球
    世界經濟論壇的數量顯示 ,目前僅圍繞地球轉道的旋轉的人造衛星數量達6000個左右。其中近三分之一為已廢棄的衛星。 如果算上上百種的殘片垃圾,太空垃圾數量達幾十萬塊。從無處看地球,太空垃圾遍布地球,非常恐怖。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科學家開發太空垃圾清理技術 讓衛星自毀(組圖)
    「終結繩索」太空垃圾清理技術可讓衛星降低高度墜入大氣層燃燒。美國「長期探索太空飛行器」通過受到的垃圾顆粒撞擊,收集太空垃圾的信息。  數量巨大定位難沒法掃 該怎樣防範  以躲為主,太空垃圾只能「繞著走」  在設計和製造太空飛行器時,設計師應儘量少採用最後脫離母體的部件。科學家則應改善追蹤手段,更準確預測廢棄衛星的墜落時間。實際上,如果衛星仍有燃料和電力,科學家可以在海洋為其尋找一個安全墜落點,但通常的情況卻是既無燃料,也無電力。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在已經編目的太空垃圾中,大約有70%位於距地面約20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時刻威脅著各種衛星的安全。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雲仍在不斷擴大。 不過,凱斯勒表示,太空垃圾問題目前仍處在可控制範圍內,因為衛星操作人員能夠採取預防措施,防止衛星發生相撞事故。不過,如果國際社會無法達成協議,限制軌道垃圾的數量,這種威脅將不斷加劇,最終導致操作人員的預防措施不足以應對碎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