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這個詞,指的是一些沒有使用價值,並且也無法再次使用的物品。而它們可謂是無處不在,當然主要還是人類製造的。但是由於人類航空航天的發展,這些垃圾也開始出現在太空中,它被稱之為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組成主要由人類發射的各類衛星,以及一些太空飛行器報廢之後所產生的。我們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前蘇聯和美國就已經先後進入過太空。並且還發射了不少衛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便有了太空垃圾。而現存歷史最長的太空垃圾。就是美國在1958年,發射的尖兵1號產生的。因為它在廢棄之後,一直「盡職盡責」,繼續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更為糟糕的是,隨著其他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各種衛星和太空飛行器越來越多了。太空垃圾如今多到讓人頭皮發麻,讓科學家腦仁疼。
並且人類製造太空垃圾的數量,一度達到了臨界點。因為地球軌道就那麼長,它們的數量如果只增不減的話會引起大麻煩。要知道,僅是一塊直徑只有10cm的太空垃圾,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人類的太空飛行器給摧毀。這對於人類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如果是載人太空飛行器,那更是嚇人。因為培養一名太空人,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心血非常多,若被太空垃圾襲擊,連人帶太空飛行器全賠進去了。
萬幸的是科學家們也早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去解決這個難題。各個國家都開始研究清理太空垃圾的機器人。讓它們來清理太空垃圾。通常是把太空垃圾吸附之後帶著回地球。在經過大氣層時,一般都會燃燒殆盡。到目前為止有很多太空垃圾落回地球,不過都在大氣層被燒光了。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在2020年之後,平均每2年就會發生一次,太空垃圾和太空飛行器相撞的事情,真是讓人瑟瑟發抖。想想地球也是真的很可憐了,在地球內部被折騰出來溫室效應,外部又被垃圾纏身。真是不知道,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人類究竟可以撐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