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著手研發木質衛星,解決太空垃圾回收汙染問題,保護地球

2021-01-18 騰訊網

日本一公司,Sumitomo Forestry目前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利用木質材料製作的衛星。

近年,各個國家對太空的探索不斷增強,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人類在距離地球800到1500千米的高度內,發射大量的衛星和火箭,同時也至少造成近2000噸太空垃圾。

世界經濟論壇的數量顯示 ,目前僅圍繞地球轉道的旋轉的人造衛星數量達6000個左右。其中近三分之一為已廢棄的衛星。

如果算上上百種的殘片垃圾,太空垃圾數量達幾十萬塊。從無處看地球,太空垃圾遍布地球,非常恐怖。

太空垃圾的增多,對太空中太空飛行器的威脅越來越大,甚至危及人類安全。

目前及今後幾十年,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也包括我們國家天宮飛船,面臨最大的威脅正是太空垃圾。

2006年,太空中的一小塊衛星殘片與國際空間站相撞,導致空間站的一晶片暴露於強化玻璃之外。

2011年4月8日,報導指出國際空間站成功避開一塊6英寸的太空垃圾。

2016年5月14日,媒體報導,國際空間站穹頂窗戶與一塊太空垃圾相撞,形成一個7毫米直徑的太空碎片。

2019年1月,媒體報導,空間站在例行的檢修中,發現近來的十幾年中,空間站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凹痕,受太空垃圾和微型隕石磨損導致。

日本這家公司將和東京大學聯合研發全木製的衛星,計劃在2023年實現。

BBC報導,如果衛星用木頭來製作,那麼當它廢棄不用的時候,可以通過燃燒銷毀。不會釋放大量的有害物質,從長遠上看,保護地球環境。

目前針對太空中廢棄的垃圾,解決的辦法就是向太空發射,垃圾清理機器人,利用電磁吸附將太空不各種廢棄的金屬衛星、殘片等太空垃圾,帶回地球,當他們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燃燒銷毀。

垃圾清理機器人

但是這種垃圾回收方式,導致垃圾在燃燒時會釋放大量的氧化鋁顆粒,這些有害物質會在幾十年中,存在於地球大氣層的外部,長遠看影響地球環境。

日本科學家希望通過用一種特殊的木質材料 ——能夠抵抗太陽輻射和溫度的變化——製成環保衛星。

木質材料初步模型

按照NASA的說法,太空垃圾運動的速度非常快,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8000英裡(大概接近每小時29萬公裡,或者每秒80000米),而手槍子彈的速度大約300-450米/秒,步槍子彈的速度大約為700-850米/秒,而狙擊槍的速度為800-850米/秒,一對比可見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即使按最快的狙擊槍的子彈速度來看,也是後者的100倍。

這些高速運轉的太空垃圾,在可預見的將來,會成為太空中最為危險因素,如果木製的衛星最終研發成功,那麼對於人類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最後保護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大氣層。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發木質衛星,環保無汙染,有望解決百倍於子彈速度太空垃圾
    日本一公司,Sumitomo Forestry目前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利用木質材料製作的衛星。近年,各個國家對太空的探索不斷增強,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人類在距離地球800到1500千米的高度內,發射大量的衛星和火箭,同時也至少造成近2000噸太空垃圾。
  • 太空垃圾增多威脅地球安全?日本研發木製衛星
    ,並希望在2023年將其發射升空,以幫助遏制所謂的「太空垃圾」數量。圖:日本計劃在2023年發射世界上首顆木質衛星住友林業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研究樹木生長情況和木質材料在太空中的應用,並將致力於開發耐高溫的木質材料。
  • 木質衛星,太空垃圾終結者
    但就像我們在地球的發展一樣,科技文明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同樣,在航空科技發展的進程裡,我們人類也不可避免地給太空製造著垃圾。眾所周知,太空垃圾不僅不會消失,而且因為不受引力作用存在較大的危害性。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說法,目前大約有6,000顆衛星在繞地球運行-但實際上只有60%在使用中。
  • 木質衛星,太空探索新思路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和住友林業公司宣布將合作生產一枚木質衛星,預計2023年發射升空。據稱,該木質衛星邊長10釐米,是個「小個頭」,選用不易變形的木蘭科植物厚樸作為原材料。發射後,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並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變形信息。科學家稱,如果這一嘗試取得成功,未來衛星製造的材料將有更多選擇。
  • 日本欲打造首顆木製衛星 應對太空垃圾問題
    舉報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據拉美社東京12月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和京都大學近日宣布將推出木製人造衛星
  • 木質衛星,太空探索新思路(科技大觀)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和住友林業公司宣布將合作生產一枚木質衛星,預計2023年發射升空。據稱,該木質衛星邊長10釐米,是個「小個頭」,選用不易變形的木蘭科植物厚樸作為原材料。發射後,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並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變形信息。
  • 用木頭打造的衛星,會成為太空垃圾的「救星」嗎?
    現在的太空垃圾有多嚴重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被發射到近地軌道中,太空垃圾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有人就比喻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並不在地球上,而是在近地軌道中。這也和衛星發射的流程有關。火箭從發射中心發射,然後逐級助推,用光燃料的一級、二級助推器就會與火箭本體分離,重新掉落到地球表面,有的就直接在稠密大氣層內被燒掉。
  • 英媒:日本研製木頭衛星以減少太空垃圾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英媒稱,為了減少太空垃圾,日本目前正在研製木質衛星。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12月29日報導,日本一家大公司與京都大學正在聯合研製他們希望成為世界第一枚的木質衛星。住友林業公司說它已開始研究樹木生長以及木材用於太空的問題。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近日,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在俄聯邦委員會圓桌會議上的一番話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太空垃圾的擔憂。他表示,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太空垃圾汙染非常嚴重,即使不再發射任何太空飛行器,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也會導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如果不解決太空垃圾問題,人類可能在未來20年內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 太空垃圾多「撞暈」衛星 有必要制定「太空交規」
    即使這樣,它們也曾多次因為躲避太空垃圾殘片而改變了飛行姿態。  【「自我繁殖」的垃圾】  一旦遭太空垃圾撞擊報廢,太空飛行器就變成新的太空垃圾。這種「自我繁殖」的特點嚴重汙染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介紹,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太空垃圾汙染非常嚴重。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世界首個木質衛星於2023年發射!太空垃圾處理技術新革命
    圖為衛星撞毀產生的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一般分為來自人造衛星和發射火箭的殘骸,如果誰先掌握清理這些垃圾的技術,那麼就會有助於從國外政府和企業承攬相關業務。日本計劃2023年發射世界第一顆木質衛星來處理太空垃圾,這項計劃由日本伐木公司住友林業和京東大學共同開展,旨在減少空間垃圾。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據美國宇航局估計,地球周圍尺寸超過彈珠的軌道碎片在50萬塊左右,尺寸超過板球的碎片在2.2萬塊左右。低地球軌道的碎片以大約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尺寸很小,也能給衛星造成巨大破壞,同時對太空人的安全帶來致命威脅。在已經編目的太空垃圾中,大約有70%位於距地面約20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時刻威脅著各種衛星的安全。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雲仍在不斷擴大。
  • 衛星撞上太空垃圾,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衛星也是有使用年限的,而且其壽命受多方面影響,最主要的就是地球大氣的阻礙作用。我們都知道,地球周圍是厚厚的大氣層,這大氣層能為我們化解很多災難,比如維持地球穩定溫度,吸收大部分紫外線,還能使隕石迅速墜毀。不過這地球保護層對衛星而言就是災難,因為衛星與大氣層間的摩擦會使衛星動能逐漸消失,直至隕落。
  • 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即使這樣,它們也曾多次因為躲避太空垃圾殘片而改變了飛行姿態。   「自我繁殖」的垃圾   太空垃圾問題嚴重,其「自我繁殖」的特點更是雪上加霜,嚴重汙染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儘管屢屢遭遇空間碎片,國際空間站所處高度的太空垃圾汙染相對較輕。
  • 全球首顆木製衛星計劃3年後升空 不會產生太空垃圾
    專家們為此研究了很多移除、減少太空垃圾的辦法,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根本不製造太空垃圾。據BBC12月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Sumitomo Forestry)和京都大學開展了一個聯合研究,計劃在2023年將人類首顆木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該衛星的特點是非常環保。
  • 歐空局資助磁力空間拖船研發解決太空垃圾
    歐空局資助的科學家正研發一種磁力空間拖船(magnetic space tug)來解決日益增長的空間碎片問題。
  • 日本將於2023年發射「木製衛星」|日本公司|太空|人造衛星|月球|地球
    木製衛星能完成什麼?一家日本公司在2020年底提出的一項奇怪的衛星提議,到2021年,很多太空專家都有點瞢。木製衛星會解決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木製衛星將無法解決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問題……或者至少不會以您認為的方式,或者以許多新聞媒體目前正在重新報導的方式解決。美國聯合太空作戰中心太空追蹤中心目前在低地球軌道上對超過47,000個物體進行分類,從活動中的衛星到廢棄的火箭助推器,再到小到一釐米大小的碎片。
  • 發射衛星一時爽,處理殘留淚兩行,各國都在想辦法處理太空垃圾
    隨著地球上的人類對太空探索活動越來越頻繁,對近地空間的利用也越來越成熟,很多衛星在空中為我們提供通訊、監測、導航等等服務,截止到2020年,全球各國累積執行了4000多次發射任務,將近6,000顆衛星被送上近地軌道,但其中約60%已變為太空垃圾。隨著垃圾增多,以後在軌運行衛星、航天飛行器受到這種無法準確預測和規避的碰撞機率越來越大。
  • 太空垃圾已影響人類,日本計劃燒毀衛星,「息吹」將是第一個目標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一顆名為「息吹」的衛星,經過長達11年的服役,目前已經超過了五年的使用年限,存在突發失靈的風險。為了避免衛星「息吹」突發失控而成為太空垃圾,經日本環境省內部探究討論後決定,或將對衛星「息吹」進行「焚燒」,使其自動進入大氣層中並自動燒毀,或是在服役25年內使其進入自然掉落的軌道中。